著|龐浩賢,香港人,歷史學碩士/早前介紹過有關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真納政治思想轉變的過程,描述巴基斯坦建國基礎「兩個民族論」的起源,並進一步探討過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衝突起因,最終導致印度與巴基斯坦分而治理的經過。本篇將再度回到真納的政治思想本身,討論巴基斯坦的建國理念,以及真納政治思想與宗教皈依在過程之間的融合。
著丨提米,為愛來到印度,開始愛上印度日常/大家是否還記得,上一部令臺灣觀眾津津樂道的印度電影是哪一部?或許現在熱「印」的《孟買女帝》正適合加入你的片單之中。本文作者透過本作女主角甘古拜所經歷的3個階段,剖析真實或影中之人,如何經歷蛻變、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歷程,而某種程度上也展現了印度或各地社會底層的奮鬥與掙扎。
為支持台灣藝術工作者,及有關南亞藝文活動的展演,南亞觀察及網站創辦人 陳牧民教授 將提供10張「我是誰」印度音樂舞劇的欣賞票券,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鄭芝薇,印度文化觀察者,假臺幹之名,行嬉皮士之實/大家是否還記得,上一部令臺灣觀眾津津樂道的印度電影是哪一部?或許現在熱「印」的《孟買女帝》正適合加入你的片單之中。本文作者是長年旅居印度的臺幹,並長期關注印度寶萊塢娛樂圈資訊,因此在本文中也投注了許多有別一般影評的觀察,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敘事的主題在寶萊塢影頁中,或將成為票房的新星,然而是否進一步帶動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也將是未來觀察印度影劇事業與社會可以參考的面向。
著|李桂蜜,語言與文化工作者,現居住於印度阿薩姆邦/談論到印度的華人社群,常常聯想到的是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的客家人、農曆新年,或是賈坎德邦的國軍蘭伽公墓等,而阿薩姆的華人聚落或較少為人所知悉。芮妲.邱德利是印度著名的文學作家,其所出版的《中國城歲月》紀錄中印戰爭期間在阿薩姆華人顛沛流離的故事,去(2021)年南亞觀察亦透過文化中作者李桂蜜的視角,一探這段隱晦的歷史。在這之後,桂蜜有幸能與作者對話,並分享了芮坦寫作過程中的掙扎與矛盾。
著|龐浩賢,香港人,歷史學碩士/印度教與穆斯林間的衝突,一直是印度治理的難題,而這樣的難解之結不僅僅肇因於對於宗教信仰價值的差異,更涉及印度或巴基斯坦建國歷史的政治因素,以及英國殖民期間對於統治權的鞏固措施。本文作者透過兩宗教的「民族主義」意識出發,從思想、宗教、文化及政治脈絡,探討兩宗教及其政治思想意識的形成。
著|龐浩賢,香港人,歷史學碩士/防疫片單?疫情期間宅在家不知道要看什麼電影或影集嗎?南亞觀察推薦片單給您,讓你居家防疫不無聊。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衝突並非一夕即成的國際局勢,同時更是涉及周邊大國或是世界強國籍欲介入的區域情勢,《諜寫詩人》(Bard of Blood)是由印度拍攝,結合政治、軍事、諜報、動作而成的影集,雖為影集,但卻也真實地反應印、巴兩國間的矛盾與大國角力。
2022年適逢印度獨立75週年,又值印度文化節20週年,今年除了有多元的印度神話音樂、舞蹈外,亦包括了泰國及伊朗的文化表演藝術家餐與,及來自印度藝術家萬達那女士的作品展,和印度國父甘地的文物展等。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著|萬庭威,來西天大多時間不是在取經而是在求生的留學生/談到印度,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文化的印度,宗教與靈性的土地、瑜珈與諸多靈修大師的家鄉」,但印度同時也是一個現代共和國,有極大的政治與經濟規模,而非僅是文化的存在。自21世紀以來,面對其北方鄰國-中國-的快速崛起與問鼎世界霸權的野心,印度作為傳統南亞唯一的大國,也在近幾年與中國發生過的多次小規模邊境衝突,及國內消費市場被中國製造的商品淹沒經驗中,切實地感到來自北方的軍事與經濟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