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佳琦、蔡欣穎、游雅婷、廖彥凱、李賜賢


 

 

 

       國旗長寬之比為3:2,由橙、白、綠三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正中心有一個含24根軸條的藍色法輪。橙色象征了勇氣、獻身與無私,也是印度教士法衣的顏色。白色代表了真理與和平。綠色則代表繁榮、信心與人類的生產力。法輪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阿育王在位期間修建於佛教聖地石柱柱頭的獅首圖案之一。一般說來,人們籠統地稱它為“阿育王法輪”,象征著真理與道德,也代表了印度古老的文明。法輪的24根軸條則可代表一天的24小時,象征國家時時都向前進。
       圖案來源於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頂端的石刻。圓形臺基上站立著三只金色的獅子,象征信心、勇氣和力量。臺基四周為守衛四方的守獸:東方是象、南方是馬、西方是牛,北方是獅。雄獅下面中心處是具有古老印度教色彩的法輪;守獸象征具有悠久歷史的農業以及堅定不移的決心和毅力;圖案下面有句用梵文書寫的、出自古代印度聖書的格言“唯有真理得勝”。

 

國家 印度共和國(Republic of India)
首都 新德里(New Delhi)
官方語言   印地語、英語及另外22種語言
面積 328萬7,263平方公里
人口 12億3千6百萬人(根據2014年資料)
宗教 印度教(80.5%)、伊斯蘭教(13.4%)、基督教 (2.3%)、錫克教(1.9%)
幣制 盧比(Indian Rupees, INR)
GDP 7.277兆美元(實質購買力)

2.048兆美元(官方匯率)

政治體制 議會民主制

 

一、歷史
古代
西元前2500年:印度河文明(哈拉帕文明)。
西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創造吠陀文化(恒河文明),種姓制度開始流行。
西元前3世紀中葉: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統一大部份印度半島(除南印度邁索爾地區),其身後印度再陷分裂。
西元8世紀:阿拉伯人開始入侵印度,引進了伊斯蘭文化。
12世紀開始:德裏蘇丹國出現,短暫統一北印度。
15世紀末:歐洲人開始在印度建立殖民地。
1526年:蒙兀兒王朝建立。
近代(英國統治時期)
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
175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於普拉西戰役中打敗孟加拉王公和法國人的聯軍,開始顯露出控制全印的野心。
176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被擊敗的蒙兀兒帝國締結條約,成為印度實際上的主人。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但很快被鎮壓,隨後英國廢黜蒙兀兒皇帝,建立英屬印度(British-Raj)。
1885年: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成立。
1920年:莫罕達斯·甘地重組國大黨,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隨後全印穆斯林聯盟(簡稱穆盟)成立,穆罕默德·阿裏·真納為領袖。
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第一次印巴戰爭。
現代(獨立建國后)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為首任總統。
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獨立,宣佈成立孟加拉國。
1974年:印度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
1990年代:印度開始進行經濟等方面的改革。
2002年:印巴雙方開始就克什米爾問題進行雙邊會談。
二、地理
長寬:從北到南全長3,214公裏,從東到西全長2,993公裏。
臨海情況:擁有海岸線7000多公裏,西鄰阿拉伯海,東接孟加拉灣。
地理區域劃分:北部—喜馬拉雅山區的高山區(其中就有海拔8,598米的印度最高峰Kanchenjunga);中部與東部——中央平原/恆河平原(Indo-Gangetic Plain);西部——塔爾沙漠;南部——德幹高原(Deccan Plateau)。
河流:恆河(Ganga)、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亞穆納河(Yamuna River)、戈達瓦裏河( Godāvari River)、奎師那河(Krishna River)、印度河(上遊一小段)。
氣候:南方是熱帶季風性氣候,北方則是溫帶氣候。突發性洪水,嚴重的雷暴雨、地震等為主要自然災害。
自然資源:煤炭(世界儲量第四)、鐵礦、錳、雲母、鐵礬土、鈦礦、鉻鐵礦、天然氣、石油、鑽石、石灰石和可耕地等。

 

三、社會與文化

社會
 

人口:人口數量1,220,800,359;性別比1.064 男/女 (2011);農村人口72.22%(2001);
人口識字率74.04%(2011);族群構成:印度-雅利安人72%,達羅毗荼人25%,蒙古人種和其他3% (2000年)。
人口中位數:26.7歲(男26.1歲,女27.4歲)
人口增長情況:增長率1.28%,出生率20.24/1000,死亡率7.39/1000

 

人均預期壽命:67.48歲(男66.38歲,女68.7歲)

 

生育率:2.55

 

人口年齡與性別結構:

 

 

 

宗教:印度教80.5%,伊斯蘭教13.4%,基督教2.3%,錫克教1.9%,其他1.8%,未具體說明0.1% (2001年普查)

宗教信眾分佈:

語言:英語為通用语言;印度語為全国的官方语言,约30%人口使用;另外還有其他21种地方的官方语言:包括了馬拉雅拉姆語、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卡納達語、孔卡尼語、馬拉地語、烏爾都語、古吉拉特語、奧里亞語、旁遮普語、阿薩姆語、喀什米爾語、信德語、尼泊爾語、梵語、曼尼普爾語等,另外登記的還有超過1,600種語言。
社會特徵:多種宗教文化共存,種姓制度影響力強大,城市與農村生活方式差異很大(城市中更接近現代社會)。
主要社會矛盾:貧富差距,族群衝突。

 

文化與教育  

主要的新聞機構和通訊社:新聞發布署、印度報業托拉斯(印度最大的通訊社)、印度聯合新聞社(第二大通訊社)。
主要報紙:《印度時報》、《馬拉亞拉姆娛樂報》和《古吉拉特新聞》。印地文報紙有《印度斯坦報》等;主要英文報紙有《印度教徒報》、《印度快報》等。
電視台與廣播電台:全印電視台和全印廣播電台(國營)、新德里電視台(私營)等。
電影:產量世界第一(年產1000多部),主要基地為寶萊塢。
教育:實行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學士課程、2年碩士課程和3年博士課程。還有各類非正規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 全國現有254所綜合性大學。
著名大學: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大學、尼赫魯大學、加爾各答大學。

 

四、政治

印度是一個聯邦共和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體制國家。

多達8.5億選民,1000多個政黨參與國會選舉,

包括6個全國性大黨、70多個地區政黨,以及980個小黨,號稱全球最大規模的民主選舉。

 

1.內閣制

印度的總統是國家的元首,屬於象徵性的虛位元首。

總統是由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該選舉委員會是由各邦的邦議會與印度國會的上下議院的議員所組成。

總統及副總統任期5年。

印度的總理是行政首長,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即印度的內閣)是行政權力主要的行使單位。

總理是由下議院多數黨向總統提名總理人選,再由總統任命之。

其內閣成員則是由總理向總統提名。

內閣成員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內閣部長,可以同時負責多個部會,參與內閣會議時對政府決策有實質影響力,第二類為國務部長,專門只負責一個部會,基本上不參加內閣會議,若有需要則可被邀請。

印度的國會是兩院制,上議院是聯邦院,下議院是人民院。部長會議對人民院負責。

聯邦院共有245席,議員任期6年,每2年改選三分之一,其中233名成員由地方選舉產生,其餘12人由總統任命。

人民院共有545席,議員任期5年,其中543席由人民選舉產生,其餘2人由總統任命。

在人民院掌握過半席次(272席)的政黨,即可成為執政黨。

若無政黨獲得過半席次,則可經由黨派協商,形成聯合政府。

 

2.憲法

印度有一部完善的規定議會民主政體的憲法,這是印度民主政治的標誌。

經過多次修訂後憲法多達395條,1000多項具體條款,號稱「世界上最長的憲法」。

印度憲法聲明:「印度聯盟是一個主權,社會主義的,世俗的,民主的共和國,保證其公民的正義,平等和自由,並努力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

 

3.中央與地方關係

印度是聯邦制,但中央的權力大於地方。

在英國殖民時期,印度有16省與560多個土邦。

在印度獨立後,行政區不斷重劃,目前全國總共分為28個邦與7個中央直轄區。

由上而下的層次,基本上是聯邦-邦-專區-縣-村。

各邦的邦長是由總統提名,任期5年。

憲法規定行政權屬於邦長,但是實際運作是由邦的首席部長所主持的邦部長會議來做決定。

若出現政治動亂或危機,則總統有權解散邦政府,進行直接統治,最長6個月。

 

4.政黨

政黨基本上可分為全國性政黨與地方性政黨。

根據2014年中選會資料,全國性政黨有6個,其餘的都屬於地方性政黨。

主要的全國性政黨有國大黨、印度人民黨(BJP)、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以2014年國會大選席次來做標準,地方性政黨席次最多的是全印安納達羅毗荼進步聯盟(AIADMK)、草根國大黨(AITMC)與比朱人民黨(BJD)。

 

5.選舉制度

印度國會採兩院制,上議院是間接選舉,由各邦議會選舉產生。

目前印度有29個邦。

下議院共有545席,其中543席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採單一選區制,任期最多5年。

由於印度選區範圍大,投票需花費約6個禮拜,之後再統一開票。

 

6.政治文化

種姓制度與宗教係屬印度政治文化上很重要的要素。

以政黨來看,例如北方邦的大眾社會黨(BSP)、比哈爾邦的人民力量黨(LJP),就是以號召低種姓選民為主要政治動員力量的政黨。

最高阿卡利宗教黨(Shiromani Akali Dal)則是以宗教為特色的政黨; 印度人民黨(BJP)也深受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影響。

另外,意識形態亦是政治文化上很重要的特色之一。例如以世俗主義與社會主義為主的國大黨,以及馬克思主義為主的印度共產黨。

 

五、經濟

印度在經濟上逐步發展成為開放的市場,而過去自給自足的方式仍然存在於印度的社會中。

經濟自由化政策方面包括寬鬆工業管制、公營事業私有化和消除對貿易以及投資上的限制,

這一連串的改革加速了有別於自1997年以來平均只有7%以下的經濟成長。

印度多元的經濟包括傳統農村的耕種、現代農業、手工藝業、大範圍的現代工業,和大量的服務業。

勞動力方面,農業大約占一半以上,而印度經濟增長的主要出口產業─服務業,才占印度勞動力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

印度培養大量會說英語與的人口發展訊息技術服務、業務外包服務和軟體產業。

2010年時,印度的經濟在金融危機中反而快速的回升,主要是因為國內需求量大,讓經濟增長到8%。

但好景不常,2011年時,由於投資客對印度政府承諾的經濟改革不信任,再加上國際經濟不穩定,因此印度的經濟開始放緩。

國際的原油價格增高加劇了政府的補貼支出,讓印度的財政赤字更加嚴重。

2012年底,印度政府宣布額外的改革和削減債務的措施來扭轉印度緩慢的經濟,措施包括允許更高水平的國際性投資直接參與印度經濟。

印度在中長期的經濟發展上大致是樂觀的,因為年輕人口和相對應的扶養比、健康儲蓄和投資率,都日益的融入了全球的經濟當中。

但印度目前仍面臨許多長期的挑戰,像是印度國內的貧窮問題、政治腐敗、對女性的暴力和對女童的歧視、低效能的發電和配電系統、

知識產權執法不張、曠日廢時的民事訴訟案件、缺乏運輸和農業基礎設施、有限的非農業就業機會、供應不足的高優等良教育,

以及人口向城市遷移等等問題,仍待印度當局改革以及解決。

照片為德里Karol Bagh商業區一景。

 

印度的經濟數字

購買力評價 7.277兆美元(2014年粗估)
官方匯率 2.048兆美元(2014年粗估)
實際增長率 3.2% (2013/世界第108名)
人均產值 4,000美元(2013/世界第169名)
產業結構 農業:17.4%

工業:25.8%

服務:56.9%(2013)

勞動人口 4.873億(2013/世界第2)
勞動人口的產業分布 農業:49%

工業:20%

服務:31%(2012)

失業率 8.8%(2013/世界第98名)
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 29.8%(2010)
預算 歲入:1813億美元

歲出:2816億美元(2013)

國家稅收佔全國GDP比 GDP的10.3%(2013)
預算盈餘(+)或赤字( – ) GDP的-5.7%(2013)
公共債務 GDP的51.8%(2013/世界第63名)
通貨膨脹率 9.6%(2013)
農業產品 水稻、小麥、油料、棉花、黃麻、茶葉、甘蔗、扁豆、洋蔥、土豆、奶製品、綿羊、山羊、家禽、魚
工業 紡織、化工、食品加工、鋼鐵、交通運輸設備、水泥、礦山、石油、機械、軟件、醫藥
工業生產成長率 4.8%(2011/世界第65名)
經常賬戶餘額 – $80.15十億(2012/世界192名)
出口 3132億美元(2013)
出口商品 石油製品、寶石、機械、鋼鐵、化工、車輛、服裝
出口對象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2.3%,美國12.2%,中國5%,新加坡4.9%,香港4.1%(2012)
進口 4675億美元(2013)
進口商品 原油、寶石、機械、化肥、鋼鐵、化工
進口對象 中國10.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7.8%,沙烏地阿拉伯6.8%,瑞士6.2%,美國5.1%(2012年)
外匯和黃金儲備 2950億美元(31/12/2013)
外債 4122億美元(31/12/2013)
外國直接投資 3100億美元(30/11/2013 世界第20名)
海外投資 1201億美元(31/12/2013 世界第28名)
一美元兌換盧比的匯率 58.68(2013)

53.17(2012)

46.671(2011)

45.726(2010)

48.405(2009)

43.319(2008)

國內生產總值GDP(購買力平價)
7.277兆美元(2014年粗估)
6.889兆美元(2013年粗估)
6.56兆美元(2012年粗估)
國內生產總值GDP(官方匯率)
2.048兆美元(2014年粗估)
國內生產總值GDP(實質成長率)
5.6% (2014年粗估)
5% (2013年粗估)
4.7% (2012年粗估)
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均產值PPP)
5800美元(2014年粗估)
5500美元(2013年粗估)
5300美元(2012年粗估)
資料來源:CIA World Factbook

 

六、印度對外關係

自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東望政策(Look East Policy)是印度對外政策的一大轉變─從不結盟政策到改革開放。

 

(一)東望政策背景

 

印度自1947年獨立、建國後,一直奉行尼赫魯主張的「不結盟主義」(non-alignment),避免在美、蘇兩陣營中選邊站,以求取國家安全。雖然是這樣,印度其實和前蘇聯的關係密切,並接受蘇聯在軍事及經濟上的援助,因此意識形態往左傾,故當時和東南亞大多是的國家保持距離。但自冷戰結束後,大環境改變,包括印度依賴的老大哥蘇聯解體,美蘇也結束對立的局面、經濟全球化、1990年代後恐怖主義興起,因此印度勢必要在外交政策上進行調整,才能維護印度的國家利益。

 

  • 外部因素:蘇聯的解體,在巴基斯坦擁有核武之下,印度須加緊均事先代化,重拾其軍備,以及跨國組織和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像是中國,對印度在市場開放方面造成不少的壓力。

 

  • 內部因素:反對勢力崛起(原本是國大黨一黨獨大),例如印度人民黨崛起,又印度小黨林立無一政黨能單獨執政,因此政策常受杯葛。同時政治菁英的意識形態也逐漸改變,由社會主義擁抱到市場經濟,經濟發展受到重視,同時外交哲學也從不結盟、理想主義、反西方、反核→重地緣政治、現實主義、軍事力量等等

 

(二)東望政策之目標

 

因冷戰時期,印度和區域內多數亞洲國家保持距離,國大黨總理拉奧上台時,決定進行經濟改革,在外交上,則採取「東望」政策。

而實際上,這也點出了最初冷戰結束之後,約1991年左右的印度,之所以採取「東望」政策的初衷,主要是為了經濟目的。

爾後,才有了安全與經貿上的戰略考量。

例如,在安全戰略上,重新和東南亞重新建立安全戰略關係,將印度的軍力往東南亞擴展發展印度海軍,而中國是「東望」最主要的因素。

經貿上,因應全球化,與東南亞、東亞重新建立經貿上的合作。且為了經濟安全,印度積極進入東協市場。

 

以下以區域政治、經貿交流、和安全戰略來分別做討論

 

(1)區域政治

•         開啟東望政策

政治上,印度相當積極加入多邊組織,東南亞國協成員國是印度主要的交往對象。

1992年,拉奧出訪中國、日本、南韓、越南和新加坡開啟東望政策後東南亞反映良好

1995年底,東南亞先成為東協的對話夥伴(Dialogue Partner)

1996年,印度成為東協區域論壇的一員

2002年,舉行第一屆印度-東協高峰會

2003年,完成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東南亞親善合作條約」

2004年,簽「印度-東協和平進步共榮夥伴」,總理辛格在第三屆印度東協高峰會提議「亞洲經濟共同體」,且辛格想像的經濟體包括東協+3(中日韓)和印度

2005年,印度與東協於12/13舉行第四屆東協-印度高峰會,同意加速洽商成立東協-印度自由貿易區、加強能源安全、防禽流感、海嘯早期預警系統的合作。

照片為2014年第12屆的東協-印度高峰會。

 

(2)經貿合作交流

經貿合作交流是東望政策的第一階段主軸

•         重建東南亞國家與印度的信心機制,以市場管道為主,雖然貿易額上不及中國與美國,但印度仍積極提高與東協的貿易額。

只是2003年,由於印度保護國內農業,對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棕葛油和橡膠,越南的茶葉、咖啡和胡椒,泰國的一些商品採關稅配額制度,自由貿易談判趨緩。因此東協國家則要求印度必須提出階段性的削減清單,印度也對於敏感性商品必須降到零關稅頗為不滿,因此談判了六年,到了2009年8月13日在曼谷舉行的東協經濟部長會議(AEM)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並於2010年元月1日開始生效後才談判結束。

 

•         跨區域合作

印度也推動一些跨區域、次區域的合作,像是 南亞與東南亞的跨區合作:

BISTEC(孟-印-斯-泰經濟合作計畫)經過數次變革後→BIMSTEC(改名為「孟加拉灣多部門技術合作計畫」)

關於環孟加拉灣多領域技術暨經濟合作倡議(Bay of Bengal Initiative for Multi Sector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BIMESTEC),過去稱「孟印緬斯泰經濟合作組織」,這是以孟加拉灣周邊國家為主體之經濟合作機制。

原始成員包括孟加拉、印度、緬甸、斯里蘭卡、泰國五國,2003年時不丹、尼泊爾加入,因此目前共有七個成員。1998年第二屆部長會議時曾經確立6個技術合作領域,每個領域由一個國家負責,此後合作領域逐步增加至14個。亞洲開發銀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 自2005年開始成為該組織合作夥伴,協助會員國進行基礎設施改善之研究。本組織是東協國家與南亞國家之間主要之合作平台,印度參與頗為積極。

 

此外,2000年11月,印度推出了與泰、緬、越、寮、柬成立「恆河-湄公河組織」(Mekong Ganga Cooperation),讓印度參與大湄公河流域開發計畫,藉此能跨進許多東南亞的內部,以達到印度往東進的目的。

 

(3)安全戰略

•      印度和東南亞無領土爭議,與中國雖有競爭關係,但不願有正面衝突。

•      21世紀之前,與馬來西亞、新加坡曾進行多次軍演,但並不頻繁;21世紀之後,各種聯合演習的次數都有增加:

2000年,印越簽屬軍事合作協議

2003年,印緬聯合海軍軍演

2001年,於Andaman和Nicobar兩島成立遠東海軍司令部,2002年升級為三軍種司令,加強麻六甲海峽的反恐和打擊海盜。

 

(三)印度與東北亞、澳洲關係

•      包括中、日、南韓、澳洲→表面上試圖淡化中國因素,但不可否認,「中國」為印度與東協發展安全展略的主要因素。

•      中印既競爭又合作:

1.中國與南亞其他國家、東協貿易發展迅速,成為印度的擔憂

2.中印邊界問題─藏南的領土爭議,印度認為中國利用巴基斯坦來圍堵印度,且2005年中國成為SAARC(南亞區域合作協會)的觀察員,讓中國在南亞有更大的政治和經濟空間

3.印度追求與中國「戰略及合作的和平共榮夥伴關係」,在經濟還不如中國之際,仍希望與中國保持「和平原則」

 

•      日本為東望政策另一焦點

歷史恩怨、衝突較少

2000年,日本首相訪印後,印日兩國同意建立「全球夥伴關係」(global partnership)

2006年,辛格再第一屆東協峰會後,到日本訪問四天,提昇為「戰略與全球夥伴關係」→增加政、經、戰略的合作

這一部份的大標:”日本是「東望」的政策焦點”,正是印度外交部秘書所言,且日印在湄公河的合作被視為對中國的牽制。

 

•      印度&南韓

經濟為主,主要外資來源

2005年,簽屬國防後勤與補給備忘錄(Defense Memorandum of Logistics and Supplies)

•      印&澳洲

2001年,首次展開戰略對話,雙方討論四項議題,包括全球安全、區域安全、國家安全、國防政策、武器管制,並建立信心措施。

 

印、日、澳、美的合作四角關係:

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到印度進行訪問,提出以日本、印度、美國和澳洲四國組成「自由與繁榮之弧」(Arc of Freedom and Prosperity)構想,這個構想將中國排除在外。安倍在印度提出的「自由與繁榮之弧」,主要基於政治民主與經濟自由兩大意識形態,美印澳三國除符合這兩大價值外,日本選擇這三國亦具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考量,中國無庸置疑是最大的假想敵。

此外,2007年年初日本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加強海上軍事力量,並且安倍以修改憲法為任內目標。種種徵兆顯示日本對中國的態度正在改變,地緣政治因素使日本無法坐視中國崛起而不理。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安倍晉三再拋出「亞洲民主安全之鑽」(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構想,希望拉攏美國、澳洲和印度一起建構對中國的「鑽石包圍網」。安倍強調,日本絕對不會向中國屈服,將與美國夏威夷、澳洲和印度連結,形成從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廣大「鑽石網」,圍堵中國。

有趣的是,2007年,印、美、日、澳在日本海外的太平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讓人對此四國的同盟增加了好奇,是否針對中國,但印否認。

印度共和國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也是世界增長最快的經濟實體之一。印度被普遍看作是一個大國和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由於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印度在全球事務也扮演了主要角色。

冷戰時期,印度通過一項新的外交政策,不與任何大國集團結盟。但是,印度發展同蘇聯的密切關係,並得到了廣泛的軍事支持。冷戰的結束大大影響了印度的外交政策。

印度目前執行東望政策,旨在加強與美國,中國,歐盟,日本,以色列,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國協的外交和經貿關係。印度同非洲聯盟,英聯邦國家以及阿拉伯世界也有著緊密的聯繫。印度仍然與俄羅斯保持著密切的軍事聯繫。

印度積極參與各項聯合國維和任務。目前,印度是聯合國第三大的部隊派遣國,並且正在努力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

 

(四)中印關係

 

中印關係(Sino-Indian relations或China-Indian relations),現代意義上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位於印度共和國之間的關係,二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國和相鄰國家,其關係伴隨著衝突與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印度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

1954年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由於二國近2000公里的漫長邊界和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領土糾紛,最終導致1962年的邊境戰爭,之後關係冷淡;接著就是中、蘇對抗和印、蘇結盟。

1976年,二國恢復互派大使,雙邊關係逐步改善和發展。

1979年印外長瓦傑帕伊(Vajpayee)訪華

1988年12月,印總理拉·甘地訪問中國,之後高層互訪開始漸漸增加

 

在1998年5月印以「中國威脅」為藉口進行核武器試驗後二國關係嚴重受挫。2003年6月,瓦傑帕伊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中印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宣言》,確認發展長期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2005年1月二國舉行首次戰略對話,溫家寶總理訪印並簽署《中印聯合聲明》,宣布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達成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的協定》;2006年和2007年分別推出中印友好年和中印旅遊友好年。

 

由於中印漫長的邊界爭議沒有解決,二國間缺少互信基礎。至今為止,謹慎的中國政府高層沒有發出對印度挑釁性言論,但自1990年代以來,印度媒體、政壇對中國威脅的論調與日俱增,印度政府高層多次表達對中國的擔憂。1998年印度發展核武器以「中國威脅」為理由,前外交部長賈斯萬特·辛格在參加「21世紀民族特性與國家安全面臨的挑戰」發表「內有毛派叛亂分子分裂國家,外有來自中國和巴基斯坦等鄰國的威脅」的言論,作為印度外長的普拉納布·慕克吉首次表示中國是「挑戰」,2008年11月4日慕克吉在印度軍事學院表示「在我看來,其中首要的挑戰有應對中國的崛起、維持周邊的和平以及處理好與大國的關係。」

 

簡而言之,自獨立以來,印度與中國的關係曾出現許多戲劇化的轉折:從1950年代初雙方「稱兄道弟」到十年後反目成仇,最後在1962年全面開戰;1980年代初的「冷戰」到2005年雙方宣佈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自從2006年中國領導人胡錦濤訪問印度之後,雙方關係又由好轉壞,外交糾紛層出不窮。

 

目前印度與中國之間並不算和睦,不過也很難說是敵對關係,比較適切的表達方式是兩國間存在著數個難以化解的難題。其中領土爭議仍然是最核心、也是最難化解的難題,不過雙方也在西藏問題、中國援助巴基斯坦、印度洋上的戰略競爭與雙邊貿易等議題上存在歧見。

 

此外,雖然雙方貿易額年年攀高,2011年甚至達到740億美元,但是中國對印度享有200億美元以上的出超,印度朝野對這樣的經濟「侵略」普遍感到不安。這些小摩擦雖然不致演變成正式衝突,且兩國領導人都極力否認關係不佳,但是印度各界仍對中國存有不信任感,媒體則充斥著中國威脅論的報導。

 

(五)台印關係

 

(1)雙邊貿易與投資

自2001年以來,雙邊貿易已從11億2千3百萬美元,成長至2010年的64億7千萬美元,顯示持續性的成長。2011年,雙邊貿易達到75億6千9百萬美元,與前年相較成長了17%,其中印度出口成長10%,達到31億4千2百萬美元;進口成長22%,達到44億2千7百萬美元。2010年的雙邊貿易額也較前一年成長了55.7%。

2002年,印度與台灣已簽署《雙邊投資與保護協定》,2011年8月,雙邊再度簽署《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協定》與《關務互助協定》。促進雙邊參與會展事務的磋商與交流也更進一步展開。除此之外,雙方已著手開始拓展交流的研究,包括可能的經濟結盟協定,以加強雙邊貿易與投資的相互依賴。該研究結果將提供給雙方政府,形成未來交流的具體建議。

(2)科學與技術合作

在聯合科技委員會的敦促下,雙邊的科學與技術合作已經展開,2007年4月,聯合科技委員會已完成說服關於科技合作的備忘錄的簽署。聯合委員會每年固定召開會議以確認各研究領域的合作並監測進行中的合作情形。

(3)教育合作

近十年來,台灣吸引眾多印度學生前往就讀,尤其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上,有相當的印籍博士、後博士進行研究。目前,有超過500名印度學生在台灣、多數在台北至新竹地區就讀。

2010年3月,印度大學聯盟(AIU)與台灣的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FICHET)簽暑了合作備忘錄;2011年4至5月間,台灣教育部長吳清基率領大規模的高等教育機構代表前往印度,包括超過17所大學的代表。

身為拓展雙邊教育合作的成員,2011年4月,本會與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簽署備忘錄,同意每年指派印方大學學者專家前往該校教授印度的經濟、歷史、文化、外交關係。除此之外,台灣的國立清華大學亦分別於2011年8月、11月份,與金德爾全球大學(O. 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 JGU) 、亞米堤大學(Amity University)、國立伊斯蘭大學(Jamia Millia Islamia, JMI)與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簽署合作協定,在四所學校設立「台灣教育中心」,推廣華語。

 

(六) 從東望政策(Look East)到東向政策(Act East)

冷戰結束後,印度失去蘇聯這個保護傘後,面臨全球化以及鄰界大國的刺激,「不結盟」顯然已非主流,而在與中國競爭之下,如何躍昇成為未來的主要國家,更是印度在發展的過程中有意達成的目標。東望政策的內容顯然是受到中國的影響,而對於中國,印度也主張在充實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同時,能保持與中國關係的和平,與東亞、東南亞各國的合作,除了經濟目的外,也充滿著戰略意味,而未來印度是否能走出印度洋,並保有其獨立性,乃是身在台灣的我們需要去關係的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印度大選之後,總理由莫迪出任。莫迪上任後,便於2014年8月底,出訪日本,成為他上任以來大國外交的第一步。當年9月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度;9月底,莫迪出訪美國。2014年底,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印度。2015年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參加印度共和國慶典活動,並在之後的四個月裡與莫迪會晤。

印度外交部長強調莫迪的訪問,意味著印度將「致力於行動」。印度將實行二十多年的「東望政策」提升為「東向行動政策」,並與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相掛勾,這是印度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新動向,預示著亞洲戰略格局將出現新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