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牧民/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副教授

前篇提到,英國人登場之後,大致劃出今日西藏阿里地區與拉達克之間的傳統邊界,這是中印邊界較沒有爭議的地區,不過在喀什米爾北部,和西藏、新疆之間的邊界仍未解決。1864-1865年之間,印度測量局官員約翰遜(W.H. Johnson)向英國殖民當局提出「約翰遜線」,1899年又有「馬繼業-竇訥樂線」,1963年中國與巴基斯坦所簽訂的邊界協定大致是以馬繼業-竇訥樂線及1905年的修正線為基礎。但印度與中國之間缺乏互信,雙方各說各話,阿克賽欽的主權歸屬問題延宕至今,似無解決跡象。


研究紀要-中印西段邊界爭議的遠因 (下)

Research note: China-India border dispute in the western sector


約翰遜線的出現

Johnson-journey-ilchi1865-mapa約翰遜(W.H. Johnson)是印度測量局官員,他在1864-1865年之間徒步越過喀喇昆侖山隘口,先向東北探勘,抵達崑崙山之後沿著崑崙山脈向西北一直走到賽圖拉(Shadula,或稱Xaidulla,位於今日中國新疆和田),再往南回到喀喇昆侖山。約翰遜回到印度後向英國殖民當局提出他主張的喀什米爾與西藏邊界:從班公湖起,翻越喀喇昆侖山,向東直到崑崙山,然後延崑崙山脈向西北,抵達賽圖拉之後再向西南回到喀喇昆侖山。這樣就將邊界向北向東大幅推進到崑崙山,而不是傳統認定的喀喇昆侖山。喀什米爾當局在1868年出版的一本地圖集裡,首次採用約翰遜的主張,將阿克賽欽高原劃入其領土,並以崑崙山作為兩國邊界。(Noorani, p.30)

約翰遜之所以大膽將邊界向北推進到崑崙山是因為他宣稱曾在賽圖拉遇到喀什米爾大君派駐的部隊。這些部隊何時抵達賽圖拉?現存的中文與英文文獻提出不同答案。中國學者康民軍表示:

「1865年間喀什米爾大君派兵越過喀喇昆侖山口,抵達崑崙山區喀拉喀什河岸邊的賽圖拉,駐紮在一個中國人廢棄的堡壘中,並宣稱此舉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來往商隊不受劫掠」。(康民軍,2004,頁22)

不過英國殖民官員Ney Elias在1885年7月的報告卻說:「在1863年東土耳其斯坦人反抗中國統治之前,喀什米爾人已經佔領賽圖拉20年之久,並且在1865年放棄」。(Pervious to the rebellions in Eastern Turkistan which broke up Chinese rule there in 1863, the Kashmiris had occupied Shahidulla for nearly 20 years. About 1865 they abandoned.)(Foreign Department, Secret Frontier, November 1885, no, 12. 轉引自 Noorani, p.48)

約翰遜在賽圖拉遇到的喀什米爾軍人到底已經在那裡待了二十年還是剛抵達?現在已經無從知曉。不過這些印度駐軍的存在的確給約翰遜一種印象,就是喀拉崑崙山到崑崙山之間的地區(後來稱之為「喀拉崑崙走廊」,也就是今日新疆南部崑崙山脈以南的地區)應該可以算是喀什米爾的領域。

1866年英屬印度政府指示測量局的沃克(J.T. Walker)中校提供一份約翰遜所做的報告,這份報告採用約翰遜的說法,將崑崙山以南全部都劃入喀什米爾的領土之內。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同意這樣的畫法,沃克的副手蒙哥馬利(T.G. Montgomerie)在1869年寫給他的信中仍說拉達克與西藏之間的邊界從未正式劃定。(Noorani, p.37)

在這段期間,中亞浩罕汗國將領阿古柏(Yakug Beg)揮軍進入新疆,聯合七座城市建立「哲德沙爾汗國」(Kashgar,首都位於今日新疆喀什)。英國為防止他與俄羅斯結盟,於1870年派遣殖民地官員福爾西(Thomas Douglas Forsyth)前往喀什,試圖與阿古柏政權建立關係。(Noorani, p.37) 福爾西回到印度後向英國殖民當局提出他的觀察報告,這份報告中他認為喀拉崑崙山和賽圖拉之間雖然是無人居住的高原,但「建議」英國從戰略角度來思考將邊界訂在喀拉崑崙山以北的地方。英屬印度外交部在1873年7月11日上呈給總督的報告中,將福爾西的觀察報告列入,並且畫了一條參考用的邊界線。在這個階段,英國人的立場是逐漸將喀什米爾北部邊界從傳統認定的喀拉崑崙山往北推到賽圖拉,也就是將喀拉崑崙走廊包括在內。不過英國人真正的意圖並不是要佔領更多的領土,而是畏懼俄羅斯勢力南下,因此主張為了防衛與戰略需要,有必要將喀拉崑崙山到新疆南部的地區納入管理。

1897年,英國陸軍情報局主任阿爾達(John Ardagh)向政府提出的一份備忘錄中,仍然主張將崑崙山作為中印之間的邊界。這條阿爾達線(Ardagh Line)算是上述約翰遜線的修訂版,將中印邊界延崑崙山一直劃到帕米爾高原。阿爾達的劃界主張在英屬印度政府內引起一些辯論,大部分人並不支持這種劃法,主要原因在於將邊界推到喀拉崑崙山以北將超過英國的防衛負擔,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已經控制新疆南部。1876年清帝國派左宗棠進入新疆,擊潰阿古柏部隊,將此地置於中國統治之下,此舉讓大大減輕俄羅斯對英國的威脅,因此英國並不反對中國在這個地區確立主權的各種舉動。1891-2年之間,清朝派遣一名名叫李源鈵的官員至新疆南部測繪勘查,並在喀拉崑崙山口設置界碑。李源鈵設置界碑的事記載於宣統年間出版之《新疆圖誌》(卷9)。(康民軍,頁22)現存印度政府的殖民時期外交檔案中可以看到當時英國政府知曉中國在喀拉崑崙山立界碑的事,並且認為只要中國不跨越喀拉崑崙山,英國就不會將之認定為侵犯喀什米爾領土。(Noorani, p.80)

1899年的馬繼業-竇訥樂線

SirClaudeMacdonaldSir_George_Macartney_(1867–1945)1899年3月14日英國外交部透過駐北京公使竇訥樂(Claude MacDonald)向總理衙門提出一條劃界建議, 因此日後被稱為「馬繼業-竇訥樂線」Macartney-MacDonald Line),主要是劃出從班公湖到喀拉崑崙山口之間的界線,與過去約翰遜線最大的不同在於英國將阿克賽欽的東半部劃給了中國,並且不再主張將塞圖拉到喀拉崑崙山隘口之間的地區視為喀什米爾的一部分。英國當時對中國如此「慷慨」的主要原因是希望中國放棄對喀什米爾北部小國坎巨提(Kanjuti,或稱Kunza)的宗主權。這個地區在1761年之後就一直對中國朝貢,是清帝國在喀什米爾地區最後的藩屬國。英國在與俄羅斯大博弈的過程中,因為戰略需要而決定出兵佔領坎巨提,將其設置為英國統轄下的土邦之一,英國在此試圖說服中國放棄對坎巨提德宗主權,條件是坎巨提放棄對中國所屬帕米爾東緣塔克敦巴什帕米爾(Taghdumbash)、喇斯庫穆(Raskam)等部分土地的要求。中國最後並沒有同意英國的建議,結果劃界問題也遭到一併擱置。

清帝國為何不願意和英國談劃界,清朝留下來的檔案並沒有找到相關資料。甘肅新疆巡撫饒應祺在該年3月29日上呈的奏摺裡並沒有提到英國希望劃界一事,只提到中俄之間存在邊界管理問題(《宮中檔光緒朝奏摺》第12輯,頁738)。不過英方判斷中國當時不同意英國提議的原因在於不想放棄坎巨提,也就是說劃界在英中交涉過程中一直不算是最核心的議題,也因此當清帝國拒絕放棄坎巨提的同時,也就等於拒絕了馬繼業-竇訥樂線(Noorani, p.129)。1911年辛亥革命後,新成立的中華民國政府仍然宣稱對坎巨提地區擁有主權,直到1963年3月中國與巴基斯坦簽訂邊界協定時才正式將該地區劃歸巴基斯坦(同時巴基斯坦同意放棄對喀拉崑崙走廊的主權)。

因為中國遲遲不回覆,英國駐印度總督寇松(Lord Curzon)於1904年3月14日寫了一封信給國務卿John Brodrick,提出這樣的意見:

「關於喀什米爾與新疆的邊界問題,我強烈建議告知中國政府,如果他們不對1899年3月14日馬繼業爵士的提議表示異議,我們將認為他們對此表示默認」。

As regards the boundary between Kashmir and the New Dominion,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be informed that, as they have not shown disagreeing with the proposal placed before them in Sir Claude MacDonald’s dispatch of the 14th March 1899, we shall henceforward assume Chinese concurrence and act accordingly. (Noorani, p.127)

兩年後,寇松提出一條馬繼業-竇訥樂線的修正線,增加了Shimshal 隘口以北的部分領土,其餘大致與1899年相同。近六十年後,當中國與巴基斯坦談判劃界時,大致就是以1905年修正線為基礎。

 

1899年之後

1905年之後,英國不再就劃定新疆與喀什米爾邊界一事與中國交手;兩年後英俄兩國在聖彼得堡簽訂條約,劃定雙方在中亞的勢力範圍,共同保證西藏的獨立地位,英國從此不再需要防範俄羅斯勢力南侵,孱弱的清帝國則在7年後覆滅。此後無論是英國或中國,都沒有再就阿克賽欽劃界問題進行任何討論。往後數十年,這片海拔5千公尺的高原大致處於無人認領或管轄的情況。

194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獨立時,其領土範圍完全繼承自英屬印度,也就是其所主張的領土範圍不能超出過去英國所控制的區域。但是過去英國所管轄的喀什米爾與西藏以及新疆之間並沒有正式劃定邊界線,因此這段邊界如何認定就成了印度與巴基斯坦新政府必須解決的難題。1951年中國佔領西藏,印藏(新疆)邊界成了印巴與中國之間的問題。1954年印度政府所出版的地圖中,將阿富汗到喀喇昆侖山隘口之間的界線,大致是沿著喀喇昆侖山脈而走,因為比較沒有爭議(另一個原因是這段是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邊界)。但在喀喇昆侖山隘口以東,則採納「約翰遜線」的主張,認定崑崙山為兩國的邊界,進而將整個阿克賽欽納入印度領土。1955年間,中國開始興建新藏公路,這條路從新疆南部的喀什開始,穿越阿克賽欽東部,最終抵達西藏的拉孜縣。這條公路正式打通了新疆與西藏之間的交通,卻讓印度舉國憤怒,認為中國「竊佔」印度的固有領土。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後,中國繼續控制喀喇昆侖山口以東的地區(也就是阿克賽欽)直到今天,而印度卻完全不承認中國對這片高原的主權,所有印度出版的地圖仍然將崑崙山作為兩國邊界。1963年中國與巴基斯坦所簽訂的邊界協定,大致是以1899年的馬繼業-竇訥樂線及其1905年的修正線為基礎。(Guruswamy & Singh, p.16)但印度與中國之間由於缺乏互信,雙方仍然各說各話,阿克賽欽的主權歸屬問題就一直延宕至今,毫無解決的跡象。

 

未命名

參考資料:

1. A.G. Noorani, India-China Boundary Problem 1846-1947: History and Diplomacy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2. Mohan Guruswamy and Zorawar Daulet Singh, India China Relations: The Border Issue and Beyond (New Delhi: VIVA Books, 2009)

3. 康民軍,「約翰遜線及其在中印邊界爭端中的地位」,《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59期(2004年第四期),頁20-26

4. 《籌辦夷務始末》,收錄於「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5. 《宮中檔光緒朝奏摺》,收錄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