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亞的聖卡塔林納大教堂

(果亞的聖卡塔林納大教堂)

吳德朗 / 台北印度愛樂中心負責人

India’s Colonial Architecture:Netherlands and Portugal

比起英國,荷蘭和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史較少為人所知,但他們也在印度的歷史劃下色彩濃厚的一筆。葡萄牙籍航海家達伽馬率先到達印度,開闢了第一條由歐洲通往印度的航線。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曾於印度沿岸成立了不少貿易根據地,後期才逐漸將重心轉往印尼。印度殖民風格建築介紹來到第三篇,帶來的是葡萄牙和荷蘭的故事。

 


 

  • 葡萄牙建築(殖民起止 1505 – 1961)

15 世紀,海權時代風起雲湧列強競逐遠東。1497 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 • 達伽馬(Vasco da Gama)率遠航隊,繞過非洲好望角、阿拉伯海,在南印度卡利卡特(Calicut)首次登陸。第二次在喀拉拉柯欽堡上岸,1503 年建立了一座 St. Francis CSI Church 教堂,至今仍然完好。不久,達伽馬以武力佔領了印度果亞(Goa),讓果亞成為葡萄牙在印度殖民政府的首府及亞洲貿易與傳教中心。葡萄牙掌控印度香料,主導著由遠東至歐洲香料貿易,果亞從此成為葡萄牙帝國皇冠上最美麗的珍珠。

 

小巧的教堂以簡潔的建築線條呈現

(小巧的教堂以簡潔的建築線條呈現)

教堂林立的果亞,街角處處是驚喜

(教堂林立的果亞,街角處處是驚喜)

葡萄牙殖民者在方圓不到十公里的果亞舊城(Goa Velha)大興土木,修建天主教教堂及修道院,並廣建教會學校。果亞教堂的雕刻與繪畫,將葡萄牙歌德式與巴羅克藝術的融合,發揮得淋漓盡致。當時果亞共建了近 60 座天主堂。其中包含了世界知名仁慈耶穌大教堂(Basilica of Bom Jesus)。這是亞洲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也是巴羅克式建築典範。建於 1594 年的大教堂,被稱為「生生不息」的教堂(Live Church)是天主教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也被聯合國 UNESCO 指定為世界遺產中的重要建物。

 

圖片來源:https://i.ytimg.com/vi/anffOJJBpWc/maxresdefault.jpg

圖片來源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葬在仁慈耶穌大教堂的聖方濟沙勿略(San Francisco Xavier)。神父遺體安息於銀製的棺槨中,沒有用任何化學物,肉身至今不壞,人們相信這是天主的奇蹟。這聖方濟墓室中,精美的銀棺、彫刻藝術品和聖人生活繪畫,是義大利佛羅倫斯梅第奇家族捐贈。委由 17 世紀有名的佛羅倫薩雕塑家 Giovanni Battista Foggini,足足花了 10 年時間才完成。教堂精心製作的鍍銀祭壇,大理石鑲嵌寶石藝術和教堂建築物之整體藝術風格,直到今天仍影響亞洲各國天主堂,每天有數千訪客造訪此地。每隔十年 12 月 3 日聖方濟沙勿略逝世紀念日,除了舉行多場大彌撒,還會將銀棺抬出來繞境,供人瞻仰,更吸引數十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客。

 

今日果亞街景,在印度日常中帶有歐風特色

(今日果亞街景,在印度日常中帶有歐風特色)

根據旅人之遊記敘述,當年果亞比羅馬還壯觀,里斯本更是望塵莫及。果亞被世人稱為「東方羅馬」。歷經 400 多年,至今果亞仍然充滿了葡國風情。所遺留的教堂建築,早已列入世界遺產。為印葡時代留下了歷史見證。

 

 

  • 荷蘭殖民地建築(殖民起止 1605 – 1825)

荷蘭通過東印度公司(荷蘭語: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 VOC)在印度坐大的時間很早,17 世紀初就進入印度,1825 年離開。200 多年的時間讓荷蘭人在印度建成了一批的堡壘、宮殿、倉庫和埋葬他們的家族墓地,縱使他們已經離開好久,現在仍然可見他們的足跡。從蘇拉特在西海岸,通過馬拉巴爾和科羅曼德海岸的荷蘭殖民地,延伸至在東部地西孟加拉 Chinsurah 區,仍然保印度荷蘭人遺留下來的古蹟文物。

 

  1. VOC 荷蘭東印度公司
    VOC 在科欽堡的建築為世界上僅存的遺跡,因為所有的 VOC 結構在,連在荷蘭本土的 VOC 建築其實也已經不復存在。

今日荷蘭宮
(今日荷蘭宮)

荷蘭宮位於風景優美的馬拉巴爾海岸科欽堡,但荷蘭人並非這四角大樓原有的建設者。西元 1663 年,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科欽的控制權,再將宮殿修補。白色外牆、斜屋頂和它周圍的簡單樹木為其特色。

 

  • 波賈提宮(BolgattyBolgatty宮是由荷蘭商人在西元 1744 年於科欽慕拉卡度島(Mulavukadu)附近建造。這座宮殿是荷蘭本土以外最古老的荷蘭皇宮建物。如今國營的 KTDC 在這裡經營著一家傳統的酒店。

 

 

*備註:部分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