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李思嫺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不結盟」(Nonalignment)是冷戰時期印度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是普遍對於印度外交政策的既定印象,然而導因「中國崛起」的效應,以及現任總理莫迪有別以往領導人的鮮明外交風格,有相當多論者重新省思印度外交政策的核心指導原則是否已然轉變,朝向「多邊結盟」(multialignment)發展。尤其 2015 年 12月印度《國會期刊》刊登現任反對黨國大黨批評首任總理尼赫魯外交政策一文,不僅引起討論,總編輯甚至道歉並承諾進行徹查。長久以來尼赫魯家族幾乎等於國大黨的代名詞,批評聲浪的出現是否隱含舊典範應更新,或被其他新信仰所取代。
(本文原載於國立清華大學亞洲政策中心電子報 No.12 2016 三月號,感謝授權刊登。)
姑且不論尼赫魯的遺緒是否仍存在,其實印度外交政策的傳統思考存在更深層的歷史底蘊。回溯歷史,在阿育王統治的孔雀王朝(西元前 321-181 年)以帝國之姿征服統治廣大領土,是印度文明欣欣向榮的重要形成時期,印度的社會與哲學思想在這段歲月中奠定基礎並編撰成書。當時古印度政治哲學家考底利耶(Kautilya)根據其親身參與的戰略和外交實踐寫下了經典之作《政事論》(Arthashastra),討論印度治國之道與政治組織,對於現實政治的描述成為爾後啟蒙的重要依據。根據考底利耶所描述的經世致用準則,權力是最為重要的現實考量,構成權力的各種因素是相互關聯的,綜合運用即能達到領導者的戰略目標,建立實力堅強的偉大帝國。
傳統的印度外交政策體系也因此稱為「曼荼羅」(Mandala)體系,或稱「曼陀羅」體系,以北印度的地緣政治概念為發想,考底利耶提出如何以中立、聯盟、顛覆、侵佔等方式保衛國家的觀點。 關於以同心圓進行外交政策操作,2002 年印度人民黨曾言:「如同考底利耶所描繪的由圓圈所組成的國家關係,對於當代印度外交政策的思考同樣可適用此概念框架,由三個同心圓圍繞一個中心軸,首先,圓心涉及印度自身;第二圈則是更廣泛的外部世界;最外圍第三圈則是全球性議題。」在國大黨方面,2007年亦曾提出:「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印度的安全仰賴於由同心圓拓展開來的周邊鄰國關係。」就此而言,「同心圓」概念體現在 5 個層次,第一圈是以印度為主體的圓心;第二圈涉及與印度直接碰觸的鄰國;再向外圓圈觸及印度延伸的周邊地區;第四圈處理印度與其他大國的關係;最後一層圓圈則是印度在重大國際全球性議題的參與與所持立場。
印度 20 年來累積的經濟成長擁有潛在強權的實力,正試圖全面拓展其戰略版圖。印度地緣戰略的基本原則如同「曼荼羅」體系的概念,以同心圓的方式做為理解印度追求安全的策略關鍵,圓圈由中心向外圍的擴散輻射顯示印度外交政策路徑的制訂大原則,印度的國家安全同樣建構在這些圓圈穩定的關係上。 周邊地區的外交關係從南亞延伸到整個印度洋地區,往西推進到西亞伊朗等國家,北面則是中亞地區,向東則是亞洲太平洋地區。「東向政策」(Look East Policy)是印度走向亞太地區的開端,透過東協做為制度平台,建立和東南亞國家間的經濟連結,形成某種程度上與中國競爭的關係;第二階段的「東向政策」(Look East 2 Policy)目標則進一步擴展到東亞與大洋洲的範圍,包括由北到南,相繼與南韓、日本和澳洲建立經濟與安全的合作關係。
周邊地區呈現印度的亞洲政策歷程已經由最初以東南亞地區做為戰略起點,逐步發展為涵蓋整個東亞到澳洲和紐西蘭等亞太地區的新階段。同時,印度對進口原油和天然氣的依賴漸增,恐怖主義以及武器的擴散管制需求,印度洋地區的穩定對印度利益具有越來越重要影響,進而延伸出印度的「西向政策」(look west policy)。 新興國際安全環境涉略的議題包括:地緣政治下印度與全球主要大國的關係、印度獨特的戰略文化與權力屬性、地緣經濟下的能源政策;全球性議題諸如人口流動、國際恐怖主義、印度與聯合國、核武議題、氣候變遷以及外層空間的發展;周邊國家現況則可瞭解印度東向政策與西向政策的推行概況。易言之,循著「曼荼羅」體系的指引,全面性統整印度對外關係面面觀,有助吾人更系統性的探索印度外交政策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