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或稱COVID-19)於各國所引發的疫情尚未見趨緩的曙光,然而在這段期間內,也各自看見各國合作治理經驗的體現,縱使天光尚未亮起,但仍可懷抱希望,計畫後疫情時代的國與國間的交往。臺灣與印度在幾個月前紛紛受到疫情的重創,但當中互補的經驗卻難能可貴,本文由印度籍的國立中興大學博士候選人珊迪亞,及我國駐印度公使陳牧民所述,盼臺、印二國能藉由疫情間的合作經驗,擘劃出未來的新藍圖。

原|原文刊登於2021年6月20日印度《周日衛報》(The Sunday Guardian),連結如下:https://reurl.cc/83veRM
著|珊迪亞(Sadia Rahman),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陳牧民,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目前擔任駐印度臺北經濟文化中心公使。
譯|李燁,文字工作者

印度生產及分配疫苗的經驗無疑是臺灣可以師法的對象。

武漢肺炎疫情自去年初對全球人類造成沉重的打擊與嚴重的損失,印度與臺灣皆致力於控制病毒的擴散,並試圖從這場大疫中拯救更多的性命。第二波疫情對印度造成嚴峻影響的同時,臺灣則努力地控制過去三周以來逾8,000起病例的社區感染。

或許現在談論後疫情時代的臺、印合作為時尚早。然而鑑於臺、印兩國過去數個月以來對抗病毒的合作經驗(臺灣捐贈印度製氧機及醫療設備,印度也在臺灣的協調下提供友邦巴拉圭疫苗),我們或可開始思考未來加強雙方合作的最佳途徑。

受惠於高效率的公共衛生系統,臺灣過去一年多來顯著地控制武漢肺炎疫情的傳遞。此外,臺灣也是包含個人防護設備在內等醫療設備的主要製造國,印度則在開發及分配疫苗方面較臺灣具備優勢,這讓雙方的經驗分享,甚至合作顯得更有必要性。

臺灣2020年在「臺灣不但能幫忙,而且正在幫忙(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的口號下,向全球捐贈了1,700萬個醫療用口罩及大量個人醫療防護設備,包括印度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收到了這些防疫物資。

2021年5月初,臺灣援贈印度150臺製氧機及500支氧氣瓶,信銘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的15臺超低溫移動式儲槽也在數天後抵達印度,緩解當地激增的病例數;另一方面,印度擁有無可匹敵疫苗製造能力,位於浦納(Pune)的「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是世界最大疫苗製造商,每日可以250萬劑速度量產疫苗。相較下,臺灣的疫苗計畫則落後許多,高端疫苗才剛公布第2階段試驗資料,將需要更多時間來進行生產,因此印度生產及分配疫苗的經驗無疑是臺灣可以師法的對象。

公衛與醫學:臺、印教育及學術交流的新藍海

疫情期間請保持社交距離/shutterstock

目前在臺灣約有3,000名的印度留學生及學者,另外有4,000名印度人完成學業或研究返回印度,但在這之中僅有少數主修公共衛生相關領域,而且印度學生中並無就讀臺灣任何醫學院的紀錄。反觀,根據印度人力資源發展部(MHRD)資料,有超過23,000名印度學生於疫情爆發前在中國學習醫學,且其中許多學生以武漢作為其留學的目的地。

因此,招收印度學生來臺主修醫學及公共衛生等相關領域仍然是未發掘領域。臺灣各大學應著手計劃,以吸引更多印度學生在後疫情時代於相關領域的學習或深造,並推動雙邊研究合作、學者及學生間的交流。

提及臺、印值得關注的重大科技合作成就,不免談論到國立中正大學與印度蘭馬斯瓦米紀念大學(Sri Ramaswamy Memorial University)合作成功開發「智慧防疫系統」的典範,該系統透過收集學校或醫院附近的人臉辨識及體溫資料,用以監控武漢肺炎病毒傳播的途徑。

另一案例是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2020年研發的傳統草藥複方「清冠一號」(NRICM101),該膳食補充劑有效降低確診後的重症機率,已引起美國及歐盟在內許多國家關注。事實上,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已與印度阿育吠陀部(Ministry of AYUSH[1])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促進傳統醫藥合作,後者更為雙邊合作計畫提供150萬盧比。

是商機,也是必須:醫療級相關設備或為疫情期間的關鍵產業

不可避免的,臺、印投資,甚至雙邊貿易將受疫情影響,但臺灣作為主要醫療設備製造者,可作為印度加強雙邊聯繫的關鍵。南六企業作為亞洲最大醫用紡織品及衛生用品製造商之一,已在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設立工廠,該工廠製品以製作口罩及個人防護設備的關鍵材料-不織布-為主要生產對象;康揚輔具是臺灣生產輪椅及醫療設備的企業之一,其所生產的產品在印度已經營數年,並於印度輔具市場中有著最大市占率。

當印度媒體指責中國在疫情期間提供印度劣質醫療設備同時,臺灣製造產品相對占有優勢。外貿協會(TAITRA)作為臺灣政府資助的貿易及投資推廣機構,也已設立線上主題館介紹臺灣企業製造或供應的所有抗疫商品。引導臺灣企業進入印度市場,或進一步吸引廠商到印度投資,將是臺、印雙方必要工作。

後疫情時代:衛生相關部門的合作與資訊共享更是重中之重

武漢肺炎疫情的肆虐,暴露各國衛生治理的缺陷,因此各國的衛生部門或將主導後疫情時代國際間相關議題的協調與合作。各國勢必將清楚說明衛生相關部門的共同目的、資訊共享,甚至醫療技術作為合作的雙邊基礎。臺灣與印度也不例外,兩國人民都飽受疫情之苦,但各自經歷的抗疫經驗也提供雙方重新思考如何解決缺乏協調機制問題,以確保危機發生時可採取理想中集體且快速的反應。

勤洗手、戴口罩/shutterstock

編按

[1]全名為Ministry of Ayurveda, Yoga and Naturopathy, Unani, Siddha and Homoeopathy,該部門專責印度傳統阿育吠陀、瑜珈和自然療法、尤那尼、悉達和順勢療法的研究和教育。


本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