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每年的9月3日訂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及軍人節,而部分西方國家則將今天11月11日訂為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用以紀念在兩次大戰及其他戰爭中犧牲的軍人與平民。一般我們將因國共內戰而困於泰北、緬甸一帶的國軍及其眷屬、後代稱作「異域孤軍」,然而事實上,早在抗日作戰期間,便有許多國軍英烈為了自由、和平,而戰死他鄉。迄今在許多國家仍可以看見國軍與平民在二次大戰中的抗戰身影,包含馬來西亞麻六甲市區的忠貞足式碑、泰國北碧府中國遠征軍墓,以及本文所介紹的中華民國駐印度軍蘭伽公墓。這些先賢忠烈,因歷史環境的變遷及其他種種因素,或已被國人所遺忘,期盼各界在了解這些「異域軍魂」的歷史故事後,能夠更加重視這段漸被人遺忘的榮光。

著|陳牧民,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教授,南亞觀察網站創辦人
*考量有關歷史背景,本文所稱的「中國」均指「中華民國」而言,如中國遠征軍、中國軍人等。

中華民國曾經駐軍印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華民國政府曾經2度派遣遠征軍前往緬甸,支援當地的英國軍隊的對日作戰。從1942年3月第一批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直到1945年戰事結束,前後歷時3年以上。當時中國投入的兵力高達40萬人次,其中傷亡人數將近一半,實在慘烈。不過在這期間,有相當數量的遠征軍曾經撤退至印度進行整補及訓練,其成員主要是孫立人統帥的新編第38師[1]及第5軍軍長杜聿明的直屬部隊新編第22師。此即為中華民國駐印軍的由來。在二戰期間,亞洲戰場由日本帝國在大東亞共榮圈的亞洲主義思維下,一路南進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與新加坡等地,進佔緬甸後試圖取道進入南亞次大陸,預期能與歐陸軸心德、義二國在中東會師,進一步統領世界。當初孫立人在「仁安羌戰役」[2]之後決定將部隊西撤至印度,而不是隨著長官杜聿明的部隊穿越野人山(枯門嶺)熱帶叢林回到雲南,使得新編第38師得以保存大部分戰力[3],為第二次遠征軍做準備,是二戰戰史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當時中華民國駐印軍在印度主要的訓練基地位於印度東部比哈爾一個稱為蘭伽(Ramgarh,抗戰時又譯為「蘭姆伽」)的小鎮上,此地今日屬於賈坎德邦(Jharkhand,2000年自比哈爾分離出來)轄區內,離省會蘭契(Ranchi) 約60公里。蘭伽地處印度大陸東端,地勢平坦且氣候乾燥,自英國殖民時期以來就一直是重要的軍事訓練基地,至今仍是印度旁遮普軍團(Punjab Regiment)的團總部。可以理解當年駐印軍選擇此地進行訓練,是有其地緣上的考量。

1942年夏天,新編第38師及第22師部隊先後從印緬邊界撤退至蘭伽,在此進行整補訓練。之後國民政府再利用空運方式持續補充兵源至此,並將原有的新編第38師及第22師組建為新1軍。這支部隊後來又陸續納入新30師及新50師,軍長為鄭洞國,1944年8月之後改由孫立人接任。接受整編訓練後的部隊於1943年3月再度開赴緬甸作戰,先後攻下密支那、臘戍、雲南騰衝等地(此即為第2次遠征),直到1945年初為止。目前在印度境內的雷多(Ledo)佳蘭普(Jairampur)、緬甸八莫(Bhamo)密支那(Myitkyina)等地都有當時遠征軍所興建的墓園,用以埋葬殉職官兵。其中又以蘭伽公墓(Google Map位置參考)規模最大。當年駐紮蘭伽的國軍人數共有5萬人之多,但其營地設施等早已不可考。駐印軍蘭伽公墓是目前唯一可以看到的遺跡。

蘭伽公墓現況

從蘭契驅車前往蘭伽,大約需要1.5小時的車程(Google Map路線參考)。墓園位於印度陸軍軍事用地內,四周都是茂密叢林,離主要道路有一段距離,得靠熟悉當地路況的華僑帶路才能抵達。墓園四週由高約2公尺的圍牆環繞,大門上有何應欽所書「中華民國駐印軍蘭伽公墓」等字樣,門側有石碑,以中文、印地文、英文3種文字敘述墓園由來。進入大門後,左右兩旁即可看到成排的墓地,但多數墳墓並未書寫名字,僅有一塊塊寫著「Unknown Warrior(不知名戰士)」的石板作為墓碑。不過也有些墓碑上會完整記載殉職官兵的姓名、籍貫、階級等資訊,其中官階最高者為少將。據國防部資料顯示,墓園共安葬國軍遺骸558具,但姓名可考者僅40人。

中華民國駐印軍蘭伽公墓大門/本文作者攝

從墓園的格局和陳設方式來看,應是分幾次整修才達到目前的規模。園內石碑的記載也大致符合這樣的推測:墓園最早是在1943年12月由鄭洞國軍長所修建,但從戰後中華民國軍隊撤離之後,墓園就逐漸荒廢。1970年代一位在蘭契開中華料理餐廳的華僑張其勇先生(祖籍為廣東梅州,已於1994年舉家移民加拿大,於50年代隨其叔父至印度經商),輾轉得知附近的蘭伽有一座埋葬數百中國軍人的墳墓後,親自探訪確定地點,透過管道與臺北聯繫,最後獲得4百萬盧比的經費,由印度華僑總會出面整修,最後於1982年完工。但因為臺印之間沒有正式外交關係,臺北僅由僑務委員會派了一位處長,與蘭伽當地部隊司令共同主持落成儀式。之後臺灣軍方曾數次組團前來公墓祭拜,其中包括也當年曾經在駐印遠征軍服役過的軍官等。到了2011年,墓園經過多年風吹雨打,又有多處破損,我國駐印度代表處軍協組再度報請國內協助,獲得撥款758萬元進行整修,最後於當年12月完工啟用。目前外界所看到的墓園就是當時整修完成的面貌。

沿中央走道前行至墓園中央,是一座高約10公尺的四方形紀念石碑,左右各建有涼亭一座,讓整座園區看起來穩重而對稱。紀念碑正面有蔣介石所題「英靈赫奕」4字,背面為當年駐印軍總指揮羅卓英所寫「中華國殤」等字。繼續前行到底,是一座2層樓的祠堂型建築,一樓為駐印軍英烈將士牌位,二樓則為佛堂。或許是因為雨季剛過,墓園內許多地方雜草已經長的很高,但當地印度雇工只能用小型的鐮刀除草,而涼亭及祠堂也有多處斑駁的情況,和國人印象中綠草如茵的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或法國諾曼遺址公園相去甚遠。

蘭伽公墓內,由蔣介石及羅卓英題字的四方形紀念碑/本文作者攝

兩岸外交新戰場

由於印度早在中共建政之初就與其建交,之後數十年中華民國政府與印度之間亦無發展官方關係,因此在印度境內看到可以高掛中華民國國旗、國徽的建築感覺十分特別。另由於蘭伽國軍墓園地處偏遠,自1982年整修完工之後,國內一直是委由加爾各答華僑就近看顧,但從加爾各答搭火車至蘭契也要8個小時,更不用說再加上驅車前往蘭伽公墓的路程時間,平時就只能仰賴2位當地雇工進行簡單的維護。1995年我國於新德里設處之後,代表處每年春秋2季均會派員至此進行祭祀,以慰英靈。中共雖然與印度有正式外交關係,但過去對這些中國戰士的墓地幾乎不聞不問,反而附近軍營許多印度軍官會來此憑弔,並在訪客留言簿上留言。

本文作者參與今(2022)年我國駐印代表處的蘭伽公墓秋季活動/本文作者提供

近年來中共官方為了宣傳愛國主義以鞏固政權,開始搶奪對日抗戰話語權,甚至拍了以遠征軍為主題的電視劇。其駐印度使館也注意到這些遺留在印度境內的中國軍隊墓園。2015年11月中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馬占武率員前往蘭伽公墓祭祀,但在祭拜時以白布將中華民國國徽遮蔽;2016年6月,中國大使館代辦劉勁松率員前往雷多墓園(War Cemetery,該地亦有國軍墓園)祭拜,並公佈在其官方網站上。2018年初馬占武(中共外交官,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再度造訪蘭伽後,中國大使館對外宣稱,中國願意與印度政府合作管理墓園,且建議將蘭伽公墓改為觀光景點。當時我國駐印度代表田中光就對媒體表示:「中華民國政府歡迎各界尊重歷史、緬懷英靈,但墓園的修建與維護都是由臺灣政府取得印度政府同意後進行,因此任何現狀的改變也應該先與中華民國洽商。」,他也認為把蘭伽公墓當成觀光景點,等於是貶低公墓莊嚴肅穆的歷史意義,並不適當。

遠在印度的二戰期間中國軍隊公墓和臺灣的連結性不高,因此從過去迄今,國內少有人關注此事,也很少有學者對此議題進行研究。幾年前國防部後備指揮部的網站上還有印度海外公墓的簡介,但網頁改版後也看不到了,相關資料只能從維基百科或一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媒體上找到。不過親臨公墓現場,走在這片灰飛煙滅,為世人所遺忘的目前弔唁,看到上百塊無名墓碑躺在印度鄉間的叢林裡,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感慨不已。「仇恨或許可以放下,然而歷史不能改變或遺忘」,無論是從人道立場或是尊重歷史的角度,妥善照顧這些客死異鄉年輕軍魂的安息之地,是民主國家政府應有的作為,也是讓臺灣政府展現道德高度的一種方式。

Google Map中由印度網友上傳的照片,僅根據相類似的幾張照片推斷,應該是附近印度軍官前往祭祀的活動/Google Map

作者按/編者按

[1]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38師前身爲財政部所轄之鹽務總局緝私總隊(後改為稅警總團)。
[2] 仁安羌是一座伊洛瓦底江畔的緬甸中西部城市,1942年緬甸遭到日軍入侵,並欲向北進入曼德勒,在英國請求國軍的援助下,國軍與日軍在此進行交戰,後由國軍及英軍取得勝利,是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在境外取得的勝利,使歐美軍隊對國軍戰力的印象有所改觀。該戰役亦二戰中緬甸戰役的一部份,更是阻斷軸心國中東會師的關鍵戰役。
[3] 野人山撤退中,由於地形險峻、瘴氣蚊蟲等因素,使得選擇該路徑的國軍部隊死傷慘重。


本文圖片來源:作者自攝、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