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恰逢印、中邊界戰爭60週年,現今的臺灣仍舊面對來自中國的武力威脅,檢視歷史經驗,從當時中華民國政府面對印、中衝突,是如何靈活運用外交手段,做好防禦備戰,或許這樣的經驗依然值得我們記取與學習。展望2023年,願世界和平。

著|陳禹瑄,輔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家教老師

《中央日報》在1962年10月20日當天早上,以〈匪印邊境衝突擴大東西兩區同起激戰〉為頭條報導的標題:

中共軍隊今天越過喜馬拉雅山邊界,像當年他介入韓戰一樣,以人海戰術猛撲印度,……中共軍隊向印軍哨站和東北邊疆省的印軍哨站發動攻擊……印度官員估計:中共至少以一師以上的兵力投入東北邊境省分,印度官方發言人說:他們一批一批的湧入……。

〈匪印邊境衝突擴大東西兩區同起激戰〉,《中央日報》,1962年10月21日,第1 版。

從當時兼具黨與政府立場的報章裡面可以發現,中華民國政府非常注重這則新聞,緊接著各國對這件事的反應就出來了。

首先《中央日報》關注的是印度周邊國家的態度,印度作為南亞最大的國家,對周邊國家的政策一定是巨棒和利益並存(棍棒與羅蘿蔔),印度的周邊國家必然會得到最大的好處,尼泊爾王國當時與印度就有不少的摩擦,主因是尼泊爾不想同不丹那樣成為從屬國的地位,也不想步上錫金(後來於1975年被印度併吞)的命運。

但當時《中央日報》報導一連串報導,以致於所有印度周邊國家幾乎都持警戒解放軍入侵的態度,包含當時與印度矛盾最大的錫金,《中央日報》以《匪軍集結,錫金戒備》下標報導:

錫金王次子10日表示,中共陸軍已經在直指印度戰略地區的西藏南部加強集結。印度保護國錫金王子納瑪雅說,中共軍隊正在楚比峽谷集結……在峽谷南端有一座在高一萬四千三百九十尺處的關隘,從關隘下行三十五里,穿過錫金及不丹,可達到印度軍隊向東北邊界運輸軍隊的唯一鐵路會合點……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與喜馬拉雅山間狹長走廊上有一師印度裝甲部隊防守……錫金將徵募志願兵,並將採取與印度緊急狀態下相似的防禦措施……印度軍隊在拉達克邊境戰事中,曾俘獲約五十名中共俘虜……。

〈匪印邊境衝突擴大東西兩區同起激戰〉,《中央日報》,1962年10月21日,第1 版。

而最讓人意外的地方在於,當時由國民黨一黨專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其外交與國防的策略轉變的異常靈活,和今天凡事堅持「一中各表」或「九二共識」的那一個僵硬,且幾乎常常被戴上紅帽子的國民黨有著天壤之別。


延 伸 閱 讀
【特約專欄】印中邊界戰爭59周年:西姆拉會議與麥克馬洪線的起源
陳牧民/解密台灣與印度外交檔案:1962年中印戰爭後的台印互動關係
【中印戰了嗎】陳牧民:從邊界延伸印度洋的中印競爭


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央日報》非常迅速的轉變了他對印度的立場,1962年之前印度和中華民國的關係向來並不友好,尤其韓戰結束之後更是達到高峰,該報在1953年才發表一篇名為〈印度對鄰邦的侵略〉一文:

印度在國際上為俄共和平攻勢做應聲蟲……印度侵略鄰邦之勾當,除關於喀邦侵略情事已做詳述外……合併錫金……降不丹為保護國……操縱尼泊爾內政……企圖侵占西康南部……陰謀染指西藏……侵併海德拉巴……。

〈印度對鄰邦的侵略〉,《中央日報》,1951年8月10日,第3版。

但是轉瞬間該報立場立刻變成支持印度抵抗解放軍的侵略,而印度也從原本中華民國政府口中宣傳所謂的中立第三方國家、紅色滲透的破口,變成抵抗共產主義侵略滲透的亞洲國家,印度更從侵略鄰邦和中華民國固有領土(藏南地區)的敵人變成了捍衛安全與和平的國家,為此當時中華民國外交部第一時間就定調兩件事情:

  1. 支持印度。
  2. 看看有無辦法接觸到印度,若有也盡量不要談到藏南地區(印度的阿魯納洽爾邦)的主權爭議問題[1]

也就是說,在印度與中國開戰之前,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已經決定,印度民族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相比,前者即便和中華民國存在主權爭議(當然這一種主權爭議有與沒有差不多),但相比解放軍一但侵略和攻占印度的領土,等於是放任國際共產運動又更進一步。

而且最現實的一面在於,中國連印度都敢直接侵略,一旦中國在這一場戰爭中獲勝,更表示對臺灣開戰方面將會更具信心,因此中華民國也在這一場戰爭中支持了次要的敵人-印度,打擊主要的敵人-中國。

因此若要說到逢中必反,始祖就是蔣介石,還有他的一流外交官,楊西崑、葉公超以及蔣廷黼,其中說道這一個蔣廷黼納更有趣,在當時中華民國外交體系之中,談到討厭印度總理尼赫魯以及不喜歡印度外交,蔣廷黼堪稱第一名,但蔣廷黼也是第一個主張開戰後就要考慮改善與印度的部分關係[2]

看當時與現在,難道戰略上防範最大的敵人是錯誤的嗎?


參考資料

[1] 許劍虹,〈蔣介石對中印邊境衝突的看法〉,《風傳媒》,2021年3月7日。網址:https://www.storm.mg/article/3510152?mode=whole

[2] 江勇振,《蔣廷黼:從史學家到聯合國席次保衛戰的外交官》(台北:聯經,2021),頁370-377


本文圖片來源: Mingsong Zhai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