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間,印度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了邊境戰爭,本次衝突熱點聚焦於印中邊界衝突的東段(藏南地區/阿魯納恰爾邦)與西段(阿克賽欽地區)。近期是逢印中1962年邊境戰爭59周年,或許可以讓我們回顧,長久以來印度與中國齟齬的起源,這起同時涉及中國、印度、英國及西藏(圖博)等國家的多邊關係,牽一「線」動全身,而一動又是百年驚濤的麥克馬洪線及西姆拉會議(條約)。

著|陳牧民,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本文僅為作者以學者身分進行研究之個人觀點

過去多年來印度與中國[1]的所有的衝突都可以追溯到1913-1914年間的西姆拉會議:就在這場會議裡,英屬印度與西藏之間的邊界被正式劃定。雖然劃定這條線根本不是召開此次會議的唯一目的,但就在此會議之後,中國與印度(英屬印度的繼承者)雙方對於邊界各自發展出對自己有利的論述,最後導致今天的僵局。

究竟為何要舉辦這場會議?西姆拉會議討論的內容是什麼?各方所堅持或爭執的焦點在哪裡?中國學者對西姆拉會議的研究不少,但多數研究對於這場會議定調為「英國帝國主義聯合西藏分離勢力來企圖分裂中國國土」,因此如果只參考中文文獻資料(包括網路上可以找到的相關中文資訊),所得到的訊息可能過於偏頗。不過如果詳細閱讀英文文獻,會發現談判過程中充滿著各種外交上的謀略算計,三方人馬相互刺探立場、彼此合縱連橫,過程可謂相當精彩。

西姆拉會議的緣起

1913年5月,英國正式邀請中國 [2] (當時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西藏派員出席一個討論西藏問題的三邊會談,中華民國政府與西藏政府皆是以平等的身分受到邀請。由於中華民國政府主張西藏是中國領土,因此北京對於這樣的安排當然極度不滿,但是當時中國在西藏的影響力已經快速退散(1911年辛亥革命後藏人將川軍驅逐出境,西藏成為實質獨立狀態),因此認為此一會議是彰顯中國對西藏擁有宗主權的象徵。

在第13世達賴喇嘛(圖登嘉措)領導下的西藏政府,則視出席此會議為爭取國際承認的契機。至於東道主英國,因為已經在1907年聖彼得堡所簽訂的英俄協約中同意維持西藏獨立地位,故對會議的期望是希望能夠藉由確立西藏的邊界與政治地位,在英屬印度、中國、俄羅斯之間建立一片穩定的緩衝地帶。

經過一番折衝,各國的談判代表也終於確定:北京政府派遣曾在清帝國駐倫敦使館任職過的外交部顧問陳貽範(Ivan Chen)為代表;西藏政府委任倫欽(Lonchen,西藏官職,相當於攝政)夏扎班覺多吉(Shatra Paljor Dorje)出席;英國代表則是具有豐富談判經驗的英屬印度外交大臣麥克馬洪(Henry McMahon),以及兩位具有豐富經驗的外交官:貝爾(Alfred Bell,曾任英國駐錫金專員,後來成為一位藏學家)與羅斯(Archibald Rose,曾在中國不同城市擔任英國領事)。在會議中,貝爾與羅斯分別被指定為英國與西藏及中國代表團的聯絡官。1913年10月初(1913年6月北洋政府成立,袁世凱為大總統),三方代表抵達位於喜馬拉雅山腳下的英屬印度「夏都」西姆拉,展開正式談判。

西姆拉會議與會人員合影/Wiki

中、藏代表團各持己見

西姆拉會議並不是如外界想像的就只是「一場」會議,而是一系列會議的總稱,根據紀錄,三方至少舉行過8回合的正式會談,從1913年10月13日開始到1914年7月3日,總共談了近10個月,而且其中至少有三回合是在德里舉行(因為西姆拉冬天寒冷,故將會議地點移至德里)。

在第一回合開始,麥克馬洪被推舉為會議主席,他邀請西藏代表論述其立場,夏扎班覺多吉提出非常詳細的文件,逐一說明西藏在歷史上一直是不受中國管轄的獨立狀態,且至今漢人並未獲准進入西藏直接統治的地區。他也從歷史、文化、族群各角度提出西藏的邊界應該北到阿爾金山(Altyn Tagh),東到中國甘肅省一直往南延伸到四川省西側的打箭爐(Tachienlu,今日四川省康定市)的廣大地域,等於是將藏人所居住的地區都納入西藏領土範圍。

從今天角度的來看,夏扎的立場就是西藏政府主張的「大西藏」概念:除了達賴喇嘛直接統治的衛藏(U Tzang)地區之外,也將藏人傳統居住的安多( Amdo)與康區(Kham)都納入領土範圍。西藏代表團之所以有如此充分的準備,是因為夏扎在抵達西姆拉之前,事先在江孜(西藏的名,即今中國江孜縣)秘密會見了貝爾,後者提供了一些談判上的「指導性建議」。

(部分)藏區地理位置是意圖/編者加註、Google Map

北洋政府代表團似乎事先並不知道西藏方面將提出如此詳細的論述,為此大為驚駭,立刻要求主席麥克馬洪也給予中國代表團說明的機會。10月30日,陳貽範正式在會議上提出中國主張,內容主要是從歷史角度闡述漢藏本為一家,從7世紀唐朝與吐蕃戰爭之後迄今一千多年,雙方都非常友好,中國在西藏有難的時候多次出兵援助,包括1717年派兵至拉薩驅逐準噶爾汗國(蒙古部族)的軍隊等等,同時陳貽範也指責達賴喇嘛政府勾結外國勢力,傷害漢藏人民感情。中國主張的西藏地域僅止是從崑崙山脈向東南到江達( Giamda,今日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一帶)的範圍。

由於西藏與中國代表團主張差異太大(打箭爐與江達的直線距離約700餘公里),麥克馬洪在第二回合的會議上主張有必要把會議的焦點放在西藏的疆界。此議獲得夏扎同意,但陳貽範反對,後者認為要先確定西藏的地位(北京代表團一直主張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且要求西藏同意讓中國重新派遣駐藏大臣作為繼續談判的先決條件)。

為了打破僵局,麥克馬洪建議先由中國與西藏兩方代表舉行非正式會談,看是否能至少讓兩邊達成一些共識。12月初,所有會議代表轉移到德里,並且在麥克馬洪安排下,中國與西藏代表團舉行了一系列非正式的會議。

在會談中,中國與西藏代表開始比較認真討論彼此的邊界問題,陳貽範提出1727年間駐藏大臣在Bumla (今日西藏自治區錯那縣附近)所設的漢藏界碑作為西藏的邊界(以北洋政府角度,係較早前主張的江達更為擴大),這塊雍正時期所立的界碑一直到20世紀初仍然存在。但夏扎認為藏人所居住的地域應該比這塊碑所處的位置更東到巴塘(Batang,今日四川省巴塘縣,較原主張的康定為縮小,但仍超過漢藏界碑甚遠)。陳貽範反過來也主張清末趙爾豐入藏所控制的地區在這塊碑以西,而夏扎更進一步提出公元823年的唐番會盟碑作為劃定漢藏邊界的依據。眼見中國與西藏代表這樣無止境地爭執下去沒有辦法解決問題,麥克馬洪決定終止非正式會談,讓會議正式進入第三回合談判。

內藏與外藏概念的提出

在第三回合談判中,麥克馬洪向中藏雙方提出一個全新的概念。他主張把西藏劃分為兩個地區,西藏政府直接管轄的「外藏」(Outer Tibet)以及漢藏交接地區的「內藏」(Inner Tibet)。外藏地區完全由西藏政府(達賴喇嘛)直接管轄,享有高度自治地位;內藏地區就是夏扎宣稱傳統藏人居住的地域(包含安多、康區等),拉薩可以維持宗教的影響力,但中國政府有權利設官、駐兵。做如此提議的目的是想為中國與西藏代表團爭執不休的議題(西藏的地位)解套,讓會議能夠回歸到原來設定的主題上。

在西藏(圖博)或相關文化圈常見的經幡風馬旗,象徵著印畫在經幡上的經咒、禱文將會隨著風與同樣印畫在上的風馬傳播到各處,祈求平安/Mingsong ZhaiPexels

麥克馬洪認為這樣的安排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中藏雙方的需求,而且也不會違背各自的主張。將西藏分為內藏與外藏的想法無疑是受到近期蒙古事件的影響:俄羅斯一直支持蒙古從中國脫離,最後協助外蒙古獨立成功,但南邊的內蒙古仍在中國控制之下。麥克馬洪並非隨性的在會議中提出此議,他早在1913年底就先向英國外交部提出這個構想,後者在1914年1月以電報正式同意以此作為後續談判的主張。

在第四回合會議上,麥克馬洪在一張30萬比例尺的地圖上畫出英國建議的西藏邊界,其中西藏的邊界用紅色筆標出,而內藏與外藏的邊界則用藍色線註明。之後在第五回合更正式提出完整的條約草案。可以想像的是中國與西藏代表堅決反對這樣的建議,但麥克馬洪並不死心,持續遊說雙方,並威脅說如果沒有辦法達成協議,則中國與西藏所主張的利益恐將不保。

這個策略似乎奏效,陳貽範與夏扎開始比較認真考慮英方的提議,並且各自就漢藏之間的界線提出新的主張。最後陳貽範與夏扎於4月27日第七回合會議中在英方提出的條約草案與地圖上簽名。

目前外界所看到的地圖影本仍可以看到陳貽範與麥克馬洪在地圖邊緣用英文寫下 We hereby initial in token of our acceptance, this 27th day of April 1914 等字樣。

陳貽範與麥克馬洪於地圖右側的簽字/A.G. Noorani, India-China Boundary Problem 1846-1947 History and Diplomacy.

在這之前的3月24至25日,麥克馬洪事先與夏扎已經先就西藏與英屬印度的邊界達成協議。因此在4月27日的三方協議草案基本上是以英藏雙方所同意的「西藏南方邊界線」(西藏與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以及英中藏三方同意的「西藏東方界線」(外藏與內藏的邊界,也就是西藏與中國各自控制範圍的邊界)兩部分條約所組成。

麥克馬洪線

前面這條「西藏南方邊界線」就是後世所稱的「麥克馬洪線」,不過在談判過程中,中國與英國、西藏從來都沒有談到這段線,且當時三方爭執的焦點其實一直是在「西藏東方邊界線」(內藏與外藏的界線),以至於3月25日麥克馬洪與夏扎簽訂西藏南方界線協議的時候陳貽範也沒有提出抗議,。

何以如此?相信「陰謀論」的人很自然地認為英國與西藏密謀劃定彼此的邊界時,陳貽範完全被蒙在鼓裡。也有可能是麥克馬洪對夏扎威脅利誘,讓後者同意依照英國的意思來劃分邊界線。在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部分地區如達旺(Tawang)、迪讓宗(Dirang Tzong) 等地當時的確仍屬於西藏政府控制的範圍,為何夏扎同意將其劃給英國?

當然也有第三種可能性,也就是中國代表團當時完全把心思放在「西藏東方邊界線」,因此忽略了西藏與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西藏南方邊界線)要如何劃分的問題。


延 伸 閱 讀
陳牧民/解密台灣與印度外交檔案:1962年中印戰爭後的台印互動關係
【中印戰了嗎】陳牧民:從邊界延伸印度洋的中印競爭


上述提到:1912年之後川軍被逐出西藏之後,中國在西藏的影響力幾乎已經不復存在,因此北京袁世凱政府參與這次談判的主要目的就是設法恢復中國對西藏的控制。麥克馬洪的提議等於是確立中國對內藏地區(青海、四川西部等地)擁有實際控制權,而且中國可在名義上對外藏(達賴喇嘛所控制的地區)維持一種模糊的宗主國地位,包括在拉薩派駐官員以及300人的軍隊,對達賴喇嘛轉世靈童的同意權等。這對當時孱弱並且希望獲得英國支持的中國政府而言,這樣的談判結果不見得是完全不利。雖然西藏政府並沒有在條約中爭取到完全獨立,但至少可以得到中英共同保證其自治地位,因此對這樣的安排也無異議。

陳貽範在會中完全沒有與麥克馬洪或夏扎提到中國對西藏南方邊界線的立場,推測有可能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北洋政府根本管不到西藏與英屬印度的界線要如何劃分,最多只能爭取把漢藏之間的界線劃清楚而已。

至於後世很多中文資料說英國是以「支持西藏獨立」換取西藏代表同意簽署西姆拉條約,或是西藏同意割讓大片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土地換取英國支持等等,因為缺乏資料佐證,所以都只能說是臆測之言。

陸興祺的角色

兩天後的4月29日,陳貽範通知麥克馬洪:北京政府已經駁回他的建議,中國不同意在西姆拉條約上簽字。北京外交部也透過外交部次長顧維鈞通知英國政府,表示中國政府不會同意陳貽範在西姆拉會議上面做出的任何承諾,並且建議在北京或倫敦重開談判。中國政府這樣出爾反爾的態度有違國際慣例,但是可以理解,北京可能認為中國應該可以透過拖延談判爭取到比原本條約上所列更多的利益。

一位在加爾各答經商的廣東籍華僑陸興祺(Lu Hsing-chi )一直私下向北京外交部提供印度相關情報,會議這段期間他的報告很可能左右了北洋政府的態度。陸氏長年在加爾各答經營天益商行,與中國、西藏皆有貿易來往,因此成為中國政府獲得西藏資訊的主要管道,1913年中國政府還任命他擔任有名無實的駐藏辦事長官,後世也有學者認為他其實是中國在印度部署的情報頭子。

談判期間,他向北京密報在西姆拉的陳貽範因為受到麥克馬洪的壓力,已經無法維持談判立場。後來中國外交部向英國提議改在北京或倫敦重啟談判有可能也是出自陸興祺的建議。陳貽範雖然最終沒有完成使命,但從其在談判過程的表現來看,其努力維護北洋政府利益的態度仍然值得肯定。此外,上述談到麥克馬洪任命的兩位英籍聯絡官貝爾與羅斯,其角色到底只是為麥克馬洪傳話?還是藉機刺探中國與西藏的談判立場?答案應該很明顯。

最終於7月3日的第八回合會議,英國與西藏代表在中國拒絕簽署的情況下,自行完成簽約。中國代表團其實並沒有真的退出,而是一直在西姆拉待到會議結束,且麥克馬洪還在簽約後勸陳貽範再與北京外交部溝通看看,畢竟整份條約都是以三方參與為前提設計出來,如今只有兩方簽字,看起來並不完整。簽約完成後三個星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轉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歐洲戰場,西姆拉會議未解決的諸多問題被遺忘,直到幾十年後才重新浮現檯面,包括在會議中從來沒被注意到的「西藏南方邊界線」,也就是麥克馬洪線,最後成為1962年印中戰爭 [3] 的導火線。


延 伸 閱 讀
The Sino-Indian border war 1962中印戰爭中的印度(上)
The Sino-Indian border war 1962中印戰爭中的印度(下)


編按

[1]本處所指的中國為,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政府,包含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時期階段,及之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2] 除前項及第三項備註,本文餘處所指的中國概指1949年以前之中華民國政府,並時已北洋政府、北京政府作為替代,倘「中國」係為描述1949年後者,應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俾利讀者閱讀與區分。

[3] 本處所指的為參與1962年印中邊界戰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本文圖片來源: WikiMingsong ZhaiPexels、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