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Yvette Tang / 自由撰稿人

 

「你享受傳統印度婚禮嗎?」

「你對印度傳統婚禮有什麼感受?」

 

這類型問題,在四月中旬丈夫姐姐的婚禮前後,我自己也數不清楚被多少位姨媽、姑媽、叔婆、嬸母好奇訊問了幾遍,我也掌握了最得體的答案 –「傳統印度婚禮很繁瑣,對我來說非常新奇,我很享受」,並配搭一個滿足的笑容,她們聽罷也開懷地笑。

朋友們都以為這七年我經常往返印度,一定已經參與了無數場印度婚禮,可是我第一場參加的印度婚禮,卻是自己去年補辦的婚禮儀式,以新娘身分。而以賓客身分參與的印度婚禮,今年四月倒是第一次,更巧的是,我還同時間出席了兩場摯親的婚禮 — 姐姐的德里婚禮、表哥的加爾各答及孟買婚禮,絕對是超額完成多年來希望參加印度婚禮的心願。

 

(給兒子的婚禮贈品,印度德里。圖片來源

 

四月十七日是印度姐姐的訂婚儀式。我和先生主張簡約的印度婚禮(簡化後的婚禮,以華人婚禮標準來說,還是不太「簡約」,但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回味的回憶,以後有機會再分享),而且又是補辦婚禮,所以我們和婆家同意不舉行訂婚儀式,是以今年是我首次親眼見證印度的訂婚儀式。

儀式前夕的幾天,婆婆高興地與我分享,她為姐姐婚禮準備的許多珠寶,像五瓣花吊墜金項鍊配花形金耳環、碎鑽吊墜金項鍊配白鑽金耳環、白珍珠金項鍊配珍珠耳環、男士金戒指、男士金項鍊等。這些珠寶並不是全部屬於姐姐的,有一部分是贈予姐姐的婆婆、公公、丈夫、丈夫弟弟,以及丈夫弟弟的太太。

姐姐結婚,我們家送上珠寶套裝給姐夫弟弟的太太?這不是姐姐的婚禮嗎?應讓是姐姐獲得禮物吧?送禮物給姐姐的公婆,還算容易理解,可是姐夫弟弟的太太也有禮物?這真是我始料未及的事情。婆婆說:「這是印度傳統婚禮的習俗。」這樣我似乎更了解印度女兒「嫁妝」的實際應用,印度嫁妝不僅是新娘帶去新郎家的全新碗盤、家具、電器、現金、新娘子的珠寶,甚至私家車和房子,而是包括贈送男家親屬的名貴禮物?

 

(黃金最常被用來作為新娘的嫁妝。圖片來源

 

姐姐說:「我的婆家很好,她們沒有要求任何嫁妝,是我們選擇維持傳統,贈送男家親友禮物。現在『嫁妝』一詞多少帶有負面意思,我們視之為『見面禮』多於『嫁妝』!」婆婆曾經提及比較希望姐姐能夠嫁到一個小家庭,那時候我的理解是小家庭丈夫的兄弟姐妹少,產生家庭糾紛的機會自然較少,女兒婚後的日子應該較輕鬆。然而若從見面禮(或嫁妝)層面思考,女兒嫁到小家庭,公婆的採購禮物工作也會少一點。

千萬不要誤會我婆婆是一個吝嗇的人,對於唯一女兒出嫁,平常節儉的公婆花錢可是絕不手軟,最重要是親朋好友(以印度人非常重視兩個家庭結合的概念,這裡包括女兒婆家的親戚)可以高高興興參加女兒的婚禮。訂婚夜前夕,婆家的客廳放了多個大紙箱和一個三十寸的行李箱,裡面全是禮物,其中有超過二十套華麗的印度衣服,每一套衣服也配搭了與之顏色相配的手鐲,是送給新郎的姨媽、姑媽、嬸嬸等女性家屬。

到了訂婚儀式的當晚,一對新人交換戒指環節約佔整個宴會的十分鐘,而兩個家族互相交換禮物(主要還是女家贈予禮物),則持續良久。我戲稱「訂婚儀式」理應稱作「女家獻禮夜」。姐姐解釋:「交換訂婚戒指是西方文化,傳統印度教的結婚儀式並沒有這一項,但現在普遍也會加入交換戒指環節。實際上在我的訂婚夜真正進行的,是印度婚禮前夕的一個重要儀式—女家邀請男家赴宴的 Lagan Ceremony。」

「印度教婚禮是由女家主辦,故婚宴前夕,我們會有正式的『女家宴請男家赴宴儀式』,女方贈送禮物並不是儀式的主要目的,傳統是向雙方家族親友宣布一對準新人即將舉行婚禮。印度人平常去親戚家探訪,必定準備禮物,與新的家族成員於婚前儀式上正式會面,預備見面禮也是自然不過的事。」

現在很多印度人也會在同一天舉行「訂婚儀式」和「女家宴請男家赴宴儀式」,原來後者才是印度教徒所重視的,這樣便解釋了為什麼姐姐的訂婚夜,整晚都在進行獻禮活動。

 

 

  • 女家宴請男家赴宴儀式

我們回到姐姐的「女家宴請男家赴宴儀式」吧!

首先接受禮物的是新郎,舞台上坐了兩方家族的男性親友,包括我的公公、姐姐的公公、我先生、先生的舅父和幾位姑丈。在祭師完成小型祈福儀式後,我們家的男性成員輪流向新郎送上禮物,像我先生負責送上印度傳統新郎服飾、西裝、領帶,並為姐夫戴上金戒指;公公則為女婿戴上金項鍊;姑丈們和舅父則給予印度甜點、紅包、銀幣等。

 

圖片來源

 

送贈新郎禮物儀式完成後,台上會放置兩張華美椅子,姐姐婆婆坐在右邊、姐姐公公則坐在左邊,我的公婆奉上用精美禮物盤子盛放的禮物,然後先生家的女性家屬 — 姨媽、姑媽、舅母 — 一一排隊送上禮物。作為新娘的弟媳,我也有上台機會,在姐姐婆婆的眉心點上紅點,並送上紗麗。

所有贈送親家的禮物,均由我的公婆預先準備,儀式上則需要由我們家的親友代為奉送,是一個讓雙方親友認識的機會。女家需要準備的禮物的確很多,可是我們也接受了不少來自姐姐婆家的禮物:確立婚約後,姐姐收到婆家精心挑選的十多套美麗印度裙子;在訂婚儀式上,姐姐獲得丈夫嬸嬸、姑媽的金耳環、金戒指和金項鍊等;而我也得到一套橙色衣服布料和閃亮亮的手鐲。

 

 

  • 於加爾各答舉辦的訂婚儀式

姐姐訂婚儀式十一天後,我再參加表哥太太於加爾各答舉辦的訂婚儀式。

這位表哥是公公最小的妹妹的兒子,作為新郎的舅父,在外甥婚禮上的角色也絕對不少!公公準備的禮物放滿了一個小型行李箱,裡面主要是印度婦女服飾,用以送贈外甥妻子的親友。這位小姑媽也給了我一封非常豐厚的紅包,以作「回禮」。

 

圖片來源

 

印度婚禮就是兩個家族間的不停禮尚往來,透過這樣子的禮物交換,彼此能夠初步掌握雙方的家族成員,對正直的印度家庭來說,這不是一種賠錢的封建禮俗,而是一個更深入了解新家庭成員的機會。當然居心不良的家庭會利用這種傳統謀取最大利益,甚至發生極大的悲劇,變了質的嫁妝制度必須遏止,而正派的印度家庭選擇維持這種交換禮物儀式,其深層意義還是讓我會心微笑。

如此​我更深深感激婆家對我的寬容,因為我結婚的時候,婆婆和姐姐一顆金戒指或一雙金耳環也收不到,而先生的姨媽、姑媽、舅母更是一件便宜印度紗麗也取不到,相反我卻收到很多來自先生親人送贈的衣服、飾物、手袋等,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首頁封面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