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燁 / 中興大學國政所碩士研究生

在介紹智庫和平與衝突研究所(Institute of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IPCS)的角色與發展之後,對巴基斯坦頗有研究,甫結束巴國訪問的所長Suba Chandran針對該國分析當前族群現況與群眾運動。他表示,旁遮普與普什圖人自1950年代起開始掌握國家軍隊與公務體系,排擠佔少數之信德人與俾路支人等,族群問題才逐漸發酵並形成衝突。然而,信德、俾路支等族群大多要求更多的權力與利益,改善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並無脫離巴基斯坦的意圖,唯一對國家完整造成隱憂的是位於西北的普什圖人。

 


 

續前篇,在介紹智庫和平與衝突研究所(Institute of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IPCS)的角色與發展之後,對巴基斯坦頗有研究,甫結束巴國訪問的所長D Suba Chandran亦針對該國分析當前族群現況與群眾運動。

 

(一)巴基斯坦族群問題起因

PakMap巴基斯坦以旁遮普人佔多數,其他的少數族群包括普什圖人、信德人、俾路支人、穆哈爾吉人;巴基斯坦行政區劃主要亦相對分為(左圖):旁遮普(Punjab)、開伯爾.普赫圖赫瓦(Khyber Pakhtunkhwa)、信德(Sindh)、俾路支(Balochistan)、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Gilgit Baltistan)與自由喀什米爾(Azad Kashmir)。

在巴基斯坦獨立之際,各族群尚未對巴基斯坦產生認同問題。1950年代起,旁遮普與普什圖人開始掌握國家軍隊與公務體系,排擠信德人與俾路支人,族群問題才逐漸發酵並形成衝突。而由於巴基斯坦的行政區劃主要延續英國殖民時期的劃分,同族群不完全被劃分到同一省,一省中不同族群也為利益分配發生衝突;例如旁遮普南部的薩萊基人,就有規模雖小但高強度的族群運動要求脫離旁遮普。

1980年代巴基斯坦開始藉由伊斯蘭化強化各族群對國家的認同,以伊斯蘭取代族群認知,削弱族群衝突。在此同時,巴基斯坦原先主要的伊斯蘭運動Deobandi與Barelvi之外,1980年代後原教旨主義的瓦哈比運動也開始進入巴基斯坦。

Suba表示,現在族群問題最大的威脅不在於信德或俾路支,而是普什圖。信德、俾路支等族群大多要求更多的權力與利益,以及對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改善;這些族群運動並無脫離巴基斯坦的意圖。唯一對巴基斯坦國家完整造成隱憂的只有西北的普什圖人。Suba進一步分析當前各族群與巴基斯坦的情勢。

 

(二)俾路支與信德:得到控制的族群問題

俾路支族群問題在今日對巴基斯坦而言是能夠控制的。俾路支存在許多不同部族(例如Bugti、Marri、Mengal等),由於俾路支人對於部族及次部族的認同優於任何其他認同,各部落間連語言都有差異,因此難以建立強大影響力。巴基斯坦在1990年代在俾路支進行伊斯蘭化,使俾路支族群問題減弱,但伊斯蘭化也帶來宗派之間的衝突,遜尼派與什葉派的衝突取代族群衝突,成為俾路支目前的問題。例如以奎達(俾路支首府)一帶信奉什葉派的哈札拉人,就多次受到激進宗教團體的暴力攻擊。

Suba認為相較普什圖,巴基斯坦目前足以控制俾路支問題,且由於俾路支人口與影響力在巴基斯坦都很小,主要媒體(The News International、Dawn等)都集中在東部大城市,例如喀拉蚩、拉合爾與伊斯蘭馬巴德。沒有主要媒體在奎達設立辦公室。因此,即使中央政府在當地進行秘密行動造成人口失蹤等事件,在外界依舊未能獲得太多注目。至於巴基斯坦成多次宣稱印度介入俾路支衝突的說法,Suba認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印度難以介入,巴基斯坦的說法像是政治宣傳。

信德的情況與俾路支較為不同。信德社會結構主要以封建地主為主。這些封建地主擁有信德大部份土地,甚至遠居海外;因此信德經濟上有貧富不均的情況,經濟發展與土地分配成為信德政治上主要議題。Suba表示當前信德人在意的是獲得更多政治與經濟利益。當前信德省最主要的政黨即是巴基斯坦人民黨(PPP)。該黨雖以信德為主要勢力範圍,但並不以族群為政黨意識型態。過去PPP的領導人阿里.布托雖然出身信德,但影響力遍及全國,雖然今天的PPP在政治上必須使用信德人意識形態的政治宣傳以鞏固其支持,但本質上PPP不以族群政治為號召。以信德人為主的政黨除了PPP之外,少有其他有力政黨代表信德,因此PPP能夠獲得信德人支持。但Suba也表示由於世俗政黨提供的選項不足,也有部分信德人轉而支持伊斯蘭政黨,使伊斯蘭政黨在信德能夠獲得一定支持。

穆哈吉爾部分則是在1980年代後逐漸成為議題,起源於原先對巴基斯坦的影響力逐漸由旁遮普以及普什圖人取代。穆哈吉爾的代表政黨「團結民族運動(MQM)」在喀拉蚩曾多次進行暴力活動,造成穆哈吉爾與喀拉蚩當地第二大族群普什圖人之間的衝突。Suba認為當前穆哈吉爾對巴基斯坦中央而言已經不是重要問題。由於穆哈吉爾人口集中在喀拉蚩,任何與喀拉蚩的相關議題都必須取得穆哈吉爾同意,因此對伊斯蘭馬巴德當局而言,將穆哈吉爾影響力侷限於喀拉蚩是最好的情況;而對於穆哈吉爾而言,維持當前現狀、繼續控制喀拉蚩亦符合穆哈吉爾的要求。

 

(三)當前巴基斯坦最重要族群問題:普什圖人

Suba認為對於巴基斯坦而言,普什圖問題是巴基斯坦較為關心的問題。相較俾路支與信德,普什圖族群問題在巴基斯坦最具有分離傾向。普什圖人對自身認同較其他族群更高,且對於外來勢力的管理極為抗拒。例如曾有普什圖領導人說過:「我是普什圖人,擁有2500年的文化和語言,2000年的印度文明,1500年的穆斯林宗教,還有當了50年的巴基斯坦人」,表示普什圖人甚至是民族認同高於伊斯蘭。而普什圖人在19世紀末被英國人藉由杜蘭德線(今日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國界)一分為二至今。儘管雙方國籍不同,但皆視彼此為同一民族。

在1893年杜蘭德線劃分之前,普什圖人同為阿富汗王朝的一部分。經過數十年分開之後,今天巴基斯坦普什圖人的認同為何?Suba提及,如前提及巴基斯坦在1980年代以伊斯蘭強化國家認同以減少族群認同,普什圖地區也以同樣方法處理:伊斯蘭主義組織在普什圖地區興起,以打擊族群民族主義的發展。當前巴基斯坦的普什圖人在政治上不會支持建立一個普什圖國家,而是在巴基斯坦內獲得更多權力,特別是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該省的普什圖人與聯邦直轄部落地區的普什圖人相比,雖然在文化上認同阿富汗的普什圖人,認同其普什圖文化:普赫圖赫瓦,但政治上是認同巴基斯坦的。聯邦直轄部落地區的普什圖人相對之下較為棘手。由於該地區的普什圖人主要以部落為首先認同的對象,且在地理位置上直接比鄰阿富汗,過去不受巴基斯坦管轄,因此是目前國家的主要問題來源。

阿富汗對巴基斯坦普什圖情勢具有影響力。阿富汗歷任政府皆不承認杜蘭德線,即使是伊斯蘭主義的塔利班執政也不予承認,因為塔利班雖然意識形態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但作為普什圖人為主的結構,內在仍有普什圖民族主義的想法。直至今日,阿富汗依舊將巴基斯坦的普什圖地區視為「普什圖斯坦」的一部分,特別是巴基斯坦未能掌握的聯邦直轄部落地區,與阿富汗的聯繫更為密切,對伊斯蘭馬巴德當局是一大威脅。

 

(四)「自由遊行」的影響

伊姆蘭.汗(Imran Khan)的巴基斯坦正義黨(Pakistan Tehreek-e-Insaf,PTI) 自今年(2014)八月開始領導「自由遊行」(Azadi March),抗議巴基斯坦總理納瓦茲.夏里夫政府貪汙和2013年5月的大選舞弊。對於PTI以及自由遊行的看法,Suba認為伊姆蘭.汗過去是熱門運動板球的明星,極具個人魅力,能夠獲得廣泛的群眾支持,在特別崇拜伊姆蘭.汗的青少年中支持度最高。但對於PTI而言,過度依賴伊姆蘭.汗的個人魅力是對該黨一大弱點。PTI在伊姆蘭.汗之後,以下的領導階層欠缺具備如此魅力,這對於該黨爭取更多支持是一大問題,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PTI。

PTI另一問題在於普什圖人的背景。伊姆蘭.汗出身普什圖,政黨領導階層也多是普什圖人。雖然伊姆蘭.汗過去為板球明星,板球國家隊長的身分也能獲得全國不分族群的支持。但如同前面提到,PTI除了伊姆蘭.汗之外,其他領導階層亦多為普什圖人;這對於在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獲得支持沒有太大問題,但要在其他地區爭取更多支持仍是只能靠伊姆蘭.汗的個人魅力。

至於「自由遊行」是否會對巴基斯坦政局造成影響。Suba經歷遊行後發現「自由遊行」可說是一場包括攤位、表演等節目的嘉年華活動,遊行成員更像是下班後來參與,因此Suba認為該群眾運動對於政局不會有太大影響。儘管自由遊行不會改變巴基斯坦現況,但不可諱言,伊姆蘭.汗在巴基斯坦政壇的支持度與影響力極為強大,能夠獲得全國性的支持並在未來成為足以左右政局的領導人。

 

Suba在興大校園書店裏和巴基斯坦籍人權鬥士馬拉拉的書合影
Suba在興大校園書店裏和巴基斯坦籍人權鬥士馬拉拉的書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