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曾育慧 / 南亞觀察主編

馬來西亞的橡膠園出土了西元七世紀的物件,包括大量來自印度的布料和印度教文物;印尼爪哇發現專門為海外市場生產的印度織品。歐洲殖民勢力大規模進入之前,孟加拉灣沿岸各地早已建立熱絡的社交與貿易網。十九世紀大英帝國控制了孟加拉灣沿岸,讓此區的移動與整合達到高峰。這場榮景在二戰後畫下句點,直到亞洲新興勢力掘起,將眼光重新鎖定曾經是全球歷史中心的孟加拉灣…


周五傍晚,一場淋漓暢快的大雨剛下完,從熱氣蒸騰的柏油路踏進林木蓊鬱的台北松菸,溼熱的體感頓時轉為清新,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綠地實在是都會區的空氣調節機!還沒走到隱身林中的會場「閱樂書店」便感覺身心舒暢,準備好迎接七點半的作者發表會了。我身兼主持與翻譯,徹底忘了打開錄音筆,只能寫篇側記。

《橫渡孟加拉灣》作者蘇尼爾.阿姆瑞斯(Sunil Amrith)是印度裔新加坡人,赴英國劍橋大學完成學業後,進入倫敦大學任教達十年。2015年起在美國的哈佛大學擔任歷史系與南亞研究教授。我問他究竟在那裡出生,為什麼找不到資料?他露出靦腆的笑容回答,非洲肯亞。哇,從肯亞跨越印度洋到新加坡,再從新加坡到英國,然後橫渡大西洋到美國,現在飛越太平洋來到台灣…。印度移民的足跡不僅向東往東南亞,向北往歐洲,也朝西抵達非洲大陸。我自己在南非工作、東非旅行時,都與當地為數不少的印度社群有過接觸。我對阿姆瑞斯說,「那你自己就是個不折不扣的跨境公民囉! 肯亞維多利亞湖的魚很好吃吧?」沒想到他搖搖頭,澄清其實他是在任職跨國金融業的父親派駐肯亞時出生的,很小的時候就搬到別的國家,所以不管對那裡的魚或其它印象都很模糊。正因為如此,他不太提自己的出生地,免得引發過度的聯想。果真發生了!

阿姆瑞斯去年得到麥克阿瑟基金會的肯定。麥克阿瑟獎每年只頒給20-40名美國人或定居美國的外國人,獎勵的不是過去的豐功偉業,而是頒給展露出高度創意、有膽識、有潛力的個人。未滿不惑之年的Amrith,提出孟加拉灣一度是世界歷史中心的觀點,讓今天的我們重新連結原本緊密相依的南亞與東南亞,得到這份殊榮是實至名歸。

由左而右:作者Sunil Amrith,與談人陳牧民,主持人曾育慧。(照片提供/臉譜出版社)

《橫渡孟加拉灣》是阿姆瑞斯十年磨一劍的成果。他自2004年開始研究孟加拉灣周邊人口、貨物、思想、宗教與文化的移動,以及隨著人的移動帶來的改變,2013年才出書。做為跨境議題的歷史學家,他埋首於各地圖書館,從英國的亞非研究館、帝國戰爭博物館、國家航海博物館;印度的國家檔案館、清奈康尼馬拉圖書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和緬甸的國家檔案館,到哈佛大學各大圖書館…等,也必須到各地做正式與非正式的訪談,從斷簡殘篇的史料和口耳相傳的家族記憶中,拼湊出1840年到1940年間,往復於孟加拉灣,各國市井小民的故事。剛讀這本書時,常會困惑於作者每每提到一個人物,做了鋪陳後,好像接下來會有什麼高潮迭起的發展,但通常就沒有下文。作者在今晚的演講做了說明。這些出身卑微,沒讀過什麼書,只是去工作的印度移民,一次只停留五到七年就回家,剛好不會出現在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資料中。此外,這些移民忙於勞動,不可能寫什麼遊記,只有在發生特定事故或衝突時,才會跟殖民當局打交道,因而在官方檔案中留下記錄(,或如書中所言,留在他們興建的神廟和自己製造的物件裡)。聽眾之一,也是孟加拉籍的Mujib在演講前的閒聊,剛好回應了這點。Mujib講到,約在1970年代,孟加拉的小朋友最先認識的三個外國大城市,一定是印度的加爾各答,以及緬甸的仰光與阿恰布(Akyab,現名為實兌)。這則訊息恰恰說明位於東南亞的緬甸和南亞的孟加拉之間關係的密切,以及緬甸在孟加拉灣舉足輕重的地位,也間接證明阿姆瑞斯的主張,那就是把東南亞和南亞硬生生的切割,是與現實脫節的概念。這本書有一部分是從許多乍聽之下微不足道的閒話家常所拼湊起來的。能從這些隻字片語發展出內容豐富的四百頁著作,得靠歷史學家紮實的功力。

阿姆瑞斯的演講,起承轉合段落分明,對還沒看過或看完書的人,不啻是最佳的導讀。他以一幀馬來西亞橡膠園的照片起頭,工人整地準備種橡膠樹時,竟發現地底下埋了西元七、八世紀的物件,包括大量來自印度的布料織品和印度教文物。也就是說,在歐洲殖民勢力大規模進入,進而成為地區經濟活動主導者之前,孟加拉灣沿岸各地早已建立熱絡的社交與貿易網,甚至有非常成熟的專業化分工,其中一項證據就在爪哇出土的印度布料,是專為海外市場生產的。

十九世紀大英帝國控制了孟加拉灣沿岸,讓此區的移動與整合達到高峰。為了經濟利益,英國人將大批印度勞工送往錫蘭種茶、咖啡,送往馬來亞的橡膠園勞動,送往緬甸的產稻區種稻。因此印度勞動人口以這三地最多,其中又以緬甸的人數居冠。有人問,為什麼不直接找當地人投入經濟作物的種植,非得強迫印度人?作者回答,當地人都有自己的土地和職業,英國人找不到足夠的勞動力,因此殖民地印度才成了跨孟加拉灣的勞力來源。除了強迫勞動外,在移民光譜的另一端則是出於經商與改善生活等動機的自願移動。移民以男性居多,女性的移動較晚,又以可近性最高的錫蘭為首選。在1940之前的一百年間,橫越孟加拉灣的人口達兩千八百萬。移民不但把文化帶出來,在異地某種程度被當地社會化,回鄉時也同樣將異地的思想與慣習傳回家鄉。在同一時期,華人也大量向東南亞移出,印裔與華裔移民的文化交會之處就在馬來亞。

投影片顯示孟加拉灣沿岸密集交錯的航海路線,移民的生活與文化發生了改變。從兩張馬來亞的報紙照片,可看到左上方的結婚照中,印度移民的婚禮不在寺廟也沒有神職人員證婚,右下方則是移民女性的吸菸行為。(照片提供/臉譜出版社)

 

孟加拉灣的情勢在一九三○年代開始,出現劇烈的變化,埋下後來區域內部往來流動戛然而止的前因,有經濟的和政治的。首先是全球性的經濟大恐慌,各國經濟嚴重衰退,國際貿易銳減,橡膠和米的價格暴跌,重擊了以農業、採礦業、伐木業為主的地區,失業率居高不下,也沒有替代工作機會。大批在東南亞的印度勞工和生意人不但沒工作,也遭到客居地指責他們排擠當地人的就業機會,不時發生反移民衝突,於是紛紛選擇回國。馬來民族主義與緬甸民族主義高張,設下種種的移民限制。之後的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佔領大部分東南亞地區,形成有些印度移民為日本而戰,有些移民為英國而戰。這些不由自主的選擇,在戰後成為加深移民和客居國的嫌隙。「孟加拉灣內部的連結在戰時突然且決定性地畫下了句點,不景氣時受到創傷的連結,現在被打破得更徹底。」戰後,亞洲新興國毫無例外的選擇了民族國家的形式,大英帝國時期的自由移動現在變成國界的跨越,遷徙與貿易受到層層限制。

阿姆瑞斯在演講的尾聲說,雖然在戰後,孟加拉灣的連結看似崩解,當代的區域研究學界也傾向以孟加拉灣為界,分隔了南亞與東南亞。但這個地區的興衰並沒有到此結束,他尤其沒料到出書不久後便爆發羅興亞難民潮。孟加拉灣周邊地區的社會擁有上千年的往來基礎,不管現在遷移變得多麼困難,人類關係的互動、社會擴大文化範圍的能力都不會只取決於政治疆界或經濟政策。但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忽視,潛藏的矛盾與衝突並沒有消失。

演講到此為止,整本書的輪廓在作者的說明下,有了更清晰的展現。但《橫渡孟加拉灣》絕不只是一本歷史書。就在今日,中印等亞洲新興勢力的掘起,讓孟加拉灣再度成為國際政治中心。如同本書所言,從歷史的觀點,可以告訴我們區域整合的可能性和阻礙,有些必須溯及過去資本與勞動力的移動,也將有助於我們理解地球上發生的變遷。


本書書評,請見《橫渡孟加拉灣》 拾回一段幾乎被遺忘的精彩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