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季音/南亞文化研究者 & 印度古典舞者

【《樂舞論》是印度表演藝術聖經。】

編按:2019年7月起,南亞觀察將刊登由南亞文化研究多年,深入鑽研印度古典舞蹈的劉季音,以系列專文介紹印度表演藝術,包括印度美學理論,以及7支印度古典舞蹈與其發源地。讀者將透過閱讀舞蹈連結印度各邦,了解印度古典舞蹈藝術。首先將從《樂舞論》談起,一本被視為印度表演藝術的聖經,對舞蹈戲劇有全方位的指導,包括劇院建築結構、舞台設置、詩歌理論、聲音的運用、化妝與服裝、各種表演風格、形式與運作原理、舞蹈技巧,情緒情感表達、美感經驗,甚至是戲劇批評與表演對觀眾的影響等。

印度聖者婆羅達牟尼(Bharata Muni)所著的《樂舞論》(Natya Shastra)一書,是闡述印度古典舞蹈、音樂與戲劇等理論的權威文獻,被後世視為印度舞蹈聖經。《樂舞論》的歷史據信起源於西元前 200 年到西元 200 年期間;首先是經由口傳,最後才以梵文書寫成冊。據說《樂舞論》一書中所教導的表演藝術理論、重要精神與法則,是由創造神大梵天(Brahma)直接傳授給聖者婆羅達牟尼,再經由其書寫匯集。《樂舞論》的經典地位,等於是大梵天傳授給人類的第五個吠陀經;再經由藝術家歷經幾個世紀的實踐經驗,透過其世代口說傳統與師徒制度來傳遞這寶貴的傳承。《樂舞論》書中主要以婆羅達牟尼與前來請益的學生之間鬆散的對話形式為紀錄。《樂舞論》一開始就講述了印度戲劇起源的神話,展現出舞蹈與戲劇為印度文化的核心角色。這部經典的起源附著了一則神話傳說,但作品本身卻非常實際。《樂舞論》至今仍是印度舞蹈與戲劇的古典形式的重要基石,也可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全面性的舞蹈戲劇經論。

《樂舞論》共有36章節,被公認為印度藝術的基石,影響範圍廣泛,包括了印度音樂舞蹈、雕塑、繪畫和文學等。

戲劇基本理論與型態

《樂舞論》認為戲劇的起源,在於當世界從印度教經典記載的黃金時代(KŗtaYuga)結束後,人類社會開始衍生衝突矛盾;因此戲劇是一個呈現衝突的起因及其解決之道的迷你教程。將故事轉換成戲劇性的情節,這個作法建立在一個單一性元素的基礎上;這有助於衝突元素精細的鋪陳、連結和結束。每部全面性的戲劇包含了5種步驟歷程:「開始」、「努力與作為」、「能夠達到目標的可能性」、「遇到障礙與可能解決之道同時產生」和「最後結尾」的產出。其中每一個步驟都具備了十幾種不同的戲劇性事件和情境,來顯示角色的行動。而主角通常是英雄、國王或王子等尊貴之人。另外,大量充分地使用戲劇所需的道具,也成就了完善表達情感的因果關係。

《樂舞論》中共描述了15種類型的戲劇,且有一套由1到10種的基本戲劇演繹動作。若一套完整的戲劇包含了5個或超過5種基本戲劇動作,就屬於歷史類或虛構小說類。另外還有8種類型的短劇,從1到4種動作,例如:具有英雄氣概的、悲劇或喜劇的、諷刺性的獨白、街頭戲以及其他三種與神、惡魔相關的古老戲劇。還有一種獨立於上述8種類型的短劇,叫做「輕鬆戲」,這是具備四幕架構但屬於次級的小品,通常以真人角色為範本,虛構出議題敏感的幽默喜劇。整體來說,戲劇風格方面則分成優美、充滿活力、華麗盛大和口語表達4種類型。

拉莎美學理論  Bhavas and Rasas 

《樂舞論》舞蹈戲劇理論中,有一大部份涉及了Bhavas情緒的模仿和演繹,以及從其中產出的拉莎Rasas美感經驗,以此同時啟發表演者與觀看者。Bhavas,是一種心智呈現的狀態,通常被解釋為情感、感覺或情緒等;而Rasa拉莎一詞,則意指萬物的精華本質、種種滋味。《樂舞論》中共描述了8種拉莎Rasas和49種Bhavas情緒情感;必須透過Bhavas情感能產生出相應的拉莎美感經驗。也就是說Bhavas情感與拉莎兩者緊密相連、相互交織,密不可分。

主要基本的Bhavas情緒情感和拉莎美感經驗各有8種。在觀察和想像這些情緒時,觀眾會隨著表演者的演繹,經歷這8種主要的情緒,從中升起了相對應的8種拉莎美感經驗。每一種拉莎對應到不同的顏色且與吠陀神靈相關連。《樂舞論》以非常細節和強調各自特點的方式,對Bhavas情緒情感和拉莎進行分類,而這種模式持續影響南亞與其他亞洲地區好幾世紀以來的表演傳統。


到了8世紀,後人增加了第9種拉莎――寧靜(Shānta-rasa);顏色為永恆白色,代表神靈為保護神毗濕奴。

寧靜拉莎作為最後一個拉莎美感經驗,同時也是最清晰、以美學形式所展現的狂喜或極樂境界。寧靜拉莎被比喻為寶石項鍊的軸線;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可能不是最吸引人的,但做為賦予項鍊形狀的軸線,串起了其他8個拉莎寶石。寧靜拉莎經常被比喻為瑜伽修行者經歷的自我實現與極樂狂喜境界,但兩者絕非全然相同。

【行一:愛:愛結合、愛別離(圖片)/ 笑聲、幽默(圖片)/ 憐憫、哀傷(圖片) 行二:憤怒(圖片)/ 英雄氣概(圖片)/ 恐懼(圖片)行三:厭惡 (圖片)/ 驚訝、奇蹟 (圖片)/ 寧靜拉莎(圖片)】

例如,一段以Shringara Rasa愛為主要拉莎的戲劇場景,其中可能有許多Bhavas情緒。起初可能透過歡笑的Bhavas情緒與同伴一起玩耍、享受鮮花、蔬果、季節帶來的愉悅之感。當看到心儀之人時,Bhavas情緒轉換成激情的愛,期望與心愛之人親近、結合。而痛苦、失落和焦慮的Bhavas,在面臨與愛人分離時,隨之其後。過程中經歷了這麼多種不同的Bhavas,但主導情緒的拉莎保持不變,即Shringara Rasa愛的拉莎。根據《樂舞論》作者婆羅多牟尼表示,拉莎與色彩和神靈相關連的文化呈現並不令人意外。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的印度人對顏色非常敏感,色調的豐富性是印度生活的特性。傳統表演藝術利用色彩來表達服裝、化妝,而或情感情緒狀態,作為視覺和感受的探索。《樂舞論》對Bhavas情感和拉莎的指導方針就像提供食譜,使用無限組合可能的香料,以產生審美品味的必要平衡。因此,一種拉莎可以嵌入好幾個不同的Bhavas。

以上9種拉莎美感經驗通常用於舞蹈戲劇中特定的表演姿態,突顯動作、運動的特色以及臉部表情與手印手勢等。並且根據這一套理論,每一種情感與感性面都能在作品中恆常地穩定下來。

根據《樂舞論》的說法,演員或舞者應透過Bhava引發觀眾的Rasa拉莎美感體驗,進而達到心靈轉化提昇的功能。假使一切操作進展順利,觀眾能從表演中接收到各種信息,進而喚醒其腦海中特定的情緒與感受。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體驗。觀眾本身具有藝術感知能力,對於接收與體驗到拉莎美感經驗有很大的幫助。

舞蹈型態

《樂舞論》中關於舞蹈型態的共兩大類:純舞蹈(Nritta)類別以及敘述性故事舞蹈(Nritya)和舞劇(Natya)類別。純舞蹈搭配著快速的音樂節奏,單純展現抽象的舞蹈技巧,來刺激觀眾的感官,不傳達任何故事或特定的情緒。

敘述性舞蹈則透過Bhava情感與拉莎Rasa的表達,試圖與觀眾溝通情感。隨著故事情節講述的節奏,整體呈現步調較緩慢;加上搭配手勢與手印以及舞者身體姿態來傳遞訊息。敘述性舞不僅是感官享受,主要喚起觀眾情感共鳴和傳遞思想。它也經常被稱為「阿比那亞(Abhinaya)」,意為「表達」藝術。阿比那亞Abhinaya本身就是一門複雜的技術,包括肢體語言、手勢、面部表情以及細微的眼球運動等。

最後,舞蹈的最後一部份(Natyam)則是舞劇,以團隊進行,舞者以某些規格化的身體動作來演繹各種角色。

《樂舞論》詳細描述了印度古典舞蹈技巧的複雜度:包括了108個Karanas基本舞蹈動作、4種站立方式、32種腳步和臀部運動、9種頸部運動、7個眉毛運動和36種凝視與象徵性手勢。手勢手印的部份又分單手印和雙手印兩種;單手手印28種、雙手印 24種等等。舞者演員經過多年的嚴格訓練,其整個身體,從腳底到末端的眼瞼和指尖,都成為一種多面相的表達方式,如此Rasa美感經驗便能細微地產出。

另外,《樂舞論》還提到了各代表陽性與陰性力量的舞蹈風格:毀滅之舞Tandava和柔美之舞Lasya。Tandava來自濕婆神的宇宙之舞,與強大的創造和破壞性循環力量有關,呈現非常強烈的男性能量。而Lasya拉斯亞女性舞蹈,是一種柔和優雅的風格,據說是由濕婆神的配偶帕瓦蒂女神所創造的。兩種風格都可以由男性或女性舞者表演。拉斯亞還代表了一種表演風格:舞者根據歌手演唱歌本,以獨舞方式,透過手勢和啞劇演出。

手勢手印The mudras

Mudras手勢或手印的使用,是印度舞蹈和戲劇獨特的表徵,被視為是印度古典舞蹈的靈魂。梵文Mudra一詞,為「究竟的喜樂(Anandang rati dadati)」之意。自吠陀時期以來,Mudra手勢手印一直是印度的文化傳承重要的元素。首先是源起古吠陀儀式;祭司邊口誦咒語、邊擺動手印,後則成為舞蹈和戲劇表達的一部分。在印度戲劇和舞蹈中,手印分為單手印Asamyukta與雙手印Samyukta,且能藉由各種組合形成不同的語彙。舞蹈中手印的使用既能是具體現象界的具象表達,如:孔雀、蓮花、鏡子等;也能是敘述性表達,如化妝、打掃、威嚇等;它更可以是情感情緒的表達,如:拉莎的表達。在不同的情境下,相同的手印被賦予不同的意涵。當然,若是在純舞蹈中,手印只是搭配舞蹈的抽象符號,沒有任何意義。

從《樂舞論》到現代的藝術家和評論家,皆將手印視為是「舞蹈的語言」、強調其重要性。舞蹈與手印兩者相互依存,彼此不可或缺。被視為是「藝術形式之母」的舞蹈,倚賴於手印強烈且多樣化的表達力;手印也與Abhinaya表達藝術建立了創造性的關係。以表演本身而言,早期戲劇文本和語言都是梵語,並非是顯而易懂的媒介;而手印肢體的使用,至少在原則上相較容易被理解。

關於手印手勢的使用和應用,研究者之間沒有分歧,儘管手印的數字記錄在不同的美學家手中有所不同。《樂舞論》中所紀錄的手印數量,列舉出雙手印13個、單手印24個。然而,後世文獻的說法是,從舞蹈曲目中計算出共52個手印;單手印28個、雙手印24個。

圖解手印

1、單手印就像是字母,本身具有意義;不同手印組合起來,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意義。例如,圖中為第一個單字印pataka ,梵語為『旗子』flag之意。單用時可當旗子、鏡子等物件;而或掃地的動作。演繹神的姿態時,可以代表無畏之意。學生需要熟記所有的手印。通常以一邊唱類似字母歌的手印歌,一邊筆劃來記誦所有的手印 (圖片)

2、Tripataaka 意為『旗子的三部份』,通常使用來演繹火焰、燃燈、點化bindi、雷雨之神因陀羅的武器等 (圖片)

3、Shikara 意為『巔峰』,通常使用來演繹國王、弓箭、盾牌等等 (圖片)

4、Alapadma 意為盛開的蓮花。Alapadma手印與另一個Kataka Mukha手印,為古典舞蹈中最常出現,兩者常在純舞蹈中交替使用。在敘述性故事中,Alapadma經常使用來演繹盛開的花、滿月、愛別離等等 (圖片)

5、Kataka Mukha 意為『環扣』。Kataka Mukha手印通常使用於演繹拾花、帶花圈(印度文化裡帶花圈象徵婚戒或禮敬神時的供養)、迎唱動作等。與Alapadma手印常出現於純舞蹈中 (圖片)

6、當手印使用在純舞蹈中時,不具意義。這裡的手印是Alapadma。 圖為南印度庫奇普迪(Kuchipudi)古典舞蹈舞者Yamini Reddy (圖片)

7、在敘述性故事裡,手印依照場景意義有所不同。如圖中舞者以pataka手印做為鏡子,Tripataaka手印化妝。此為北印度的卡塔克(kathak)舞蹈 (圖片)

8、雙手印亦能表達具象事物與抽象象徵。如:法輪、鮮花、烏龜、飛翔的鳥等等。圖中為著名的印度濕婆神象徵:濕婆靈迦(Shiva Linga)(圖片)


表達藝術
Abhinaya

Abhinaya表達藝術共有四部份:經由身體各部份的運動所傳達的信息(Angika)、口說或歌唱表達(Vachika)、服裝和化妝(Ahaarya)的呈現;以及最高層次上,通過內心情緒,通過嘴唇、眉毛、耳朵等的微小動作,細膩的表達(Saattvika)。其中面部技巧是表達拉莎Rasa的核心,表演者甚至可以同時用半張臉表達悲傷,另一半表達喜悅的程度。

事實上,整個表演的高潮發生在表演者的眼部動作;當其面部表情賦予手勢意義時,表演者的凝視就必須同步跟隨著手勢。因此,當表演者的手部動作比出蓮花盛開的樣貌時,其眼神能強調出其表演重點。例如,如果花朵特別美麗,面部表情和眼神可能表達出驚奇的情緒,如果其中有毒蛇,表演者的眼睛和面部表情會呈現恐懼害怕。因此,一般的眼部和面部運動的結合,極具情緒傳達的能力,能夠提供手勢符號幾乎無窮無盡的多元含義。

《樂舞論》中所強調舞者演繹的口訣:

手到之處,眼神緊追而至;眼到之處,意念隨之而到。

意念所到之處,情感隨之湧出,

情感升起之處,亦是拉莎美感經驗之所在。

結論

堪稱舞蹈聖經的《樂舞論》定義了印度古典音樂和印度古典舞蹈大部分的詞彙、原則、基礎結構和鉅細靡遺的劇場規範;同時其身體形態和運動的分析也影響了後來幾世紀的雕刻藝術與其他文學、詩學、繪畫等等。兩千多年來,《樂舞論》仍舊是印度藝術、創作與表演的重要參考準則,其崇高地位直到今日仍難以動搖。除去《樂舞論》不受時空與空間限制的普遍真理的特質外,《樂舞論》以一種軟性的態度,如神啟、神話故事、表演藝術等,無形間強力地建構出印度文化多面相、相互交織,難以衝破的網。特別與靈性傳統、宗教信仰與精神意念捆綁在一起,使得原本就特別具有宗教情懷的南亞民族,意識上更難以擺脫《樂舞論》框架。儘管每位藝術家有著其獨特的演繹功力,但往往如出一轍的背誦出《樂舞論》的行徑,也不免在時空轉移的現代,逐漸遞減了藝術的活力與創新力。印度八大古典舞蹈的精緻與永恆,即便時間和空間的轉移也無可取代。然而,活在稍縱即逝的當下,不受《樂舞論》框架束縛的印度當代舞蹈與音樂的誕生,提供了一種跨越傳統與現代之間,締造創新的新選擇。一個保有人我和諧精神的古老文明,如何在變化萬千的外相刺激下,仍穩穩的回歸其內在的本質,同時亦能華麗轉身,創造出新的活力,是每個時代的藝術創造者謹慎以待之的共同議題。然而,無庸置疑的是,不論如何,《樂舞論》這本表演聖經,已經為人類的精神文化締造出千年的輝煌功績,成為世代永恆的經典。

參考文章

【印度古典舞系列二】阿薩姆的靈性瑰寶:薩特里亞舞蹈Sattriya

【印度古典舞系列三】嬌媚的幻相女神:摩希尼亞坦舞蹈 Mohiniattam

【印度古典舞系列四】聖潔的野台戲藝術:庫奇普迪舞蹈 Kuchipudi

【印度古典舞系列五】美和恩典的雕像:奧迪西舞蹈 Odissi

【印度古典舞系列六】新興之秀:喀拉拉納塔南舞蹈 Kerala Natanam

【印度古典舞系列七】神秘古老儀式的藝術:曼尼普里舞蹈Manipuri Dance


參考文獻

Mathur, Nita.  Cultural Rhythms in Emotions Narrative and Dance.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2002.

Miettinen, Jukka O.  “Bharat and His Natyashastra”  Asian Traditional Theatre and Dance.  Helsinki: Theatre Academy Helsinki, 2010. https://disco.teak.fi/asia/bharata-and-his-natyashastra/

Narayan, Shovana.  Indian Theatre and Dance Traditions.  New Delhi: Harman Publishing House, 2004.

“Natya Shastra.”  New World Encyclopedia.  23 Dec, 2014.  https://www.newworldencyclopedia.org/entry/Natya_Shastra

Gupt, Bharat.  Dramatic Concepts Greek and Indian: Study in Poetics and the Natyasastra.  New Delhi: D.K. Print World Ltd, 1995.

Patnaik, Priyadarshi.  Rasa in Aesthetics.  New Delhi: D.K. Print World Ltd, 2004.

Rangacharya, Adya.  Introduction to Bharata’s Natyasastra. New Delhi: Munshirm Manoharlal Pub Pvt Ltd, 2005.

—-. The Natyasatra. New Delhi: Munshirm Manoharlal Pub Pvt Ltd, 1996.

Schwartz, Susan L.  Rasa: Performing The Divine in Ind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2004.

Yarrow, Ralph.  Indian Theatre: Theatre of Origin, Theatre of Freedom.  Surrey” Curzon Pres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