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ndia)」來自梵文的河流(sindhu)一字,這字也是印度河的梵文名稱。也許因為幅員廣闊的緣故,印度河即被稱為「河流」。古波斯文中,梵文開頭的「s」改為「h」,因此波斯人稱印度河流域為「興都許(hindush)」;希臘人則捨棄開頭的「h」,稱為「印多斯(indos)」或類似發音。英文中整組有關印度及其人種、宗教和語言的字彙,都是透過波斯與希臘,衍生自梵文的「印度河」一詞:

透過希臘:印度(India)、印度人(Indian)、印度河(Indus River)

透過波斯:興都(Hindu)、印度教(Hinduism)、印地語(Hindi)、興都斯坦(Hindustan,印度的別名)、興都斯坦語(Hindustani)

中文裡也有雙重字彙的現象,印度的兩個名字:身毒(Sin-tu)與印度(Yin-tu),前者明顯是來自梵文,後者則來自波斯文或希臘文。阿拉伯人則跟隨波斯文,稱為「興德(al-Hind)」。中國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與希臘人都曾記錄下印度文明的過往存在,他們所賦予的名稱都來自於印度河。

印度文明地景可分為三大區:德干半島區(Deccan)、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及印度河-恆河平原。德干是極古老大理石地塊,板塊構造專家認為這裡一度是一座自由漂浮島嶼,長期向北漂移,與歐亞陸塊碰撞,創造並持續推升成喜馬拉雅山脈。從河流的方向來看,德干是一塊向東南傾斜的高原,長串丘陵山脊與海岸平行,稱為東、西高止山(Eastern and Western Ghats)。海岸區域受到季風滋潤,內陸卻十分乾燥,夏季河流常僅剩涓滴細流。因此,農業與人口傾向集中在海岸區,內陸分布較為有限。斯里蘭卡則位於南部海岸外,與印度相隔最窄處僅約四十公里。

喜馬拉雅(Himalaya來自梵文,意為「藏雪之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埃佛勒斯峰(Everest,編注:又稱聖母峰)海拔高度超過八公里。由於半島地塊持續向北推擠歐亞陸塊,推升山脈的速度高於侵蝕的降低作用,使得喜馬拉雅山每年增加數公釐的高度。這片難以跨越的地景在印度與西藏之間,畫下明確分隔。然而長期以來,各隘口持續作為貿易與印度佛教傳布西藏的廊道,而山脈的印度側如尼泊爾、不丹及山脈西翼也存在漢藏語系語言,在在顯示這座山脈並非高不可穿。

印度的山脈邊界持續向東,直到幾乎與形成中南半島的南北向山脈交接。印度河以西,是山勢較為和緩的山脈,稱為奇塔爾與蘇萊曼山脈(Kirthar and Suleiman),畫下印度鑽石的西北界。穿越這座山脈的知名隘口,包含開伯爾隘口(Khyber)與伯蘭隘口(Bolan),形成往阿富汗的溝通渠道,從這裡北向中亞,匯通中國與歐洲的絲路,或西向中東與地中海。

印度河-恆河平原如名所示,由北部兩大河印度河及恆河流域組成,同時再加上東方的第三大河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印度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都在西藏高原,僅隔數公里,一條向西,一條向東,由喜馬拉雅山脈的兩端,往下進入印度。印度河谷地形成巴基斯坦主要區域和印度共和國的一部分。上印度河及其支流稱為「旁遮普(Punjab)」,意為「五(panch)河(ab)」;下印度河區域仍以古名信德(Sindh)來稱呼。恆河和姊妹河亞穆那河(Yamuna)之間形成的肥沃土地,稱為陀坡(Doab),意即「兩(do)河(ab)」間之地。這裡是北印度帝國的農業心臟地帶,因此古代與現代印度皆定都於此,德里(Delhi)為首都(編注:現在印度共和國的首都為新德里,為德里國家首都轄區之一)。印度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口讓東印度成為極肥沃的農業區。

德干地塊與喜馬拉雅山交會處形成平原,長期以來堆積岩石受到侵蝕而轉為土壤的沖積物,對農業特別有利。沖積層隨著恆河往東逐漸加深,到了印度的西孟加拉邦與孟加拉,必須下挖一百公尺左右才能觸及岩層。因此這裡極少石造建築,建築都以細質黏土磚塊建造。除了製造並傳布土壤外,在雨季之外,這些河流供應灌溉用水,利於農業發展。同時由於源頭位於極高的積雪山巔,因此終年流量遠較南印河流更加豐厚,是可靠的灌溉來源。

 

【本文摘自《印度:南亞文化的霸權》時報出版】

作者:湯瑪士・特洛曼(Thomas R. Trautmann)
譯者:林玉菁

【購書連結】
博客來 請點這
誠品請點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