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hulam Ali 古蘭·阿里(四川理工大學馬克斯主義學院政治學系

譯|林洺宥(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圖為印度準軍事部隊駐守於喀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街頭(圖片:法新社)

編按:2019年8月,印度宣布取消查謨—喀什米爾的特殊憲法地位之後,除引發當地的不滿與動盪之外,包括巴基斯坦與中國等區域內利害相關者也大動作抗議印方突如其來的動作。本刊特別製作系列專題,邀請學者與觀察家從不同的觀點討論此備受國際關注的議題。第二篇系列文章來自巴基斯坦政治學者的分析。

印度政府在8月5日廢除憲法第370條,並倉促通過總統令,剝奪印控喀什米爾(Indian Occupied Kashmir,IOK)長達七十年的自治權。新德里當局在未經諮詢喀什米爾立法機構及領導階層(包括印度政府精心挑選的親印度統治者)的情況下,決定了這個山谷的未來。此舉對印度身為世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無疑更大嘲笑,也羞辱了印度保護喀什米爾特殊地位的承諾。執政黨的下一步,將是使大量外地移民遷入,改變此為印度唯一由穆斯林占多數人口行政區的現況。

為確保廢除令的執行,政府派遣人數高達數萬的軍事部隊進駐,加強原先就已駐紮該地,超過五十萬員的軍隊。印控喀什米爾的軍隊與平民人口比例之懸殊,已是前所未見。到了印方行動的第三周,不幸的山谷持續與外界斷絕聯繫。

喀什米爾是一塊有爭議的領土,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控制部分地區,雙方過去三場戰爭中,有兩場正是為了喀什米爾而開戰。在1948年第一次戰爭之後,印度將喀什米爾問題帶到了聯合國。自此,喀什米爾始終在聯合國的議程上,聯合國並指派觀察員在控制線(the Line of Control,LoC)兩側進行監控。

印度過度使用武力的作為,迫使一向對此問題保持沉默的國際社會開始敦促印度解除宵禁和對山谷的封鎖。美國國會、西方各國和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OIC)等,都提出這項要求。

撤銷憲法第370條的決定,促使印度教極端主義分子加速他們的破壞行為,特別是針對印度各地的穆斯林。這種情況已嚴重到讓「種族滅絕觀察組織Genocide Watch」(致力防止種族滅絕的非政府組織)分別針對印控喀什米爾及阿薩姆邦兩地發出警告。

在印度採取行動之前,2018年8月上台的巴基斯坦新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對印度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姿態。他保證,如果新德里朝向和平邁出一步,巴基斯坦將以邁出兩步作為回應。實際的行為包括巴基斯坦在印度隊於板球國際賽中,破紀錄打敗澳洲隊發出道賀聲明、為印度錫克教徒開放卡塔爾普爾走廊(Kartarpur Corridor),以及釋放試圖在巴基斯坦空拍的印度飛行員。這在不甚友好印巴關係中,可說是不同於以往的舉措。

正當巴基斯坦方面熱衷為和平對話製造氛圍,印度單方面改變喀什米爾現狀的決定,徹底讓與巴基斯坦對話的希望破滅。巴基斯坦稱印度的修正法案違法,且無法接受,決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反擊。巴國總理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排除了進一步對話的可能性,他表示他的對話提議被印度人視為綏靖政策。巴國以召回大使、停止貿易往來、禁止印度文化節目播出、停止兩國之間的每週列車服務,來調降雙方外交關係的層級。

莫迪的行動被巴基斯坦總理將之形容為「法西斯和印度教至上主義,打算消滅喀什米爾地區穆斯林占主導地位的狀況,並將印度教徒遷居該地。」印度正在追隨印度民族主義組織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RSS)的意識形態,這是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JP)的主要組織,並篤信「印度教至高無上的地位」。

印度人民黨更動憲法對該區造成深遠的影響,除了吸引激進印度教徒的選票之外,或許還有國內政治的理由。首先,它決定了印巴對話的前景。巴國將喀什米爾視為的地理戰略要衝,也是兩國關係的核心問題。印度併吞喀什米爾則毫無保留地展現印方對於上述事實的蔑視,印度在人民黨的支持下不太可能改變政策。在針鋒相對的情況下,巴基斯坦將在所有公開場合對抗印度,這將破壞本就很渺茫的區域合作前景。

印度與中國的關係也會產生變化,因為中國也是喀什米爾爭端的其中一方。中國譴責印度單方面的行動,並警告將造成「嚴重後果」。中國外交部表示,「印度方面最近單方面修改國內法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這是不可接受的,不會產生任何效果」。

另一方面,印度聲稱中國在1962年從印度奪走阿克賽欽(Aksai Chin),以及1963年的《中巴邊界協定》中,巴基斯坦承認沙克斯干地區(Shaksgam Tract)為中國領土。中國目前因為新疆問題、中美貿易戰和香港的抗議活動而傷腦筋,,對於喀什米爾問題的反應表面上似乎相當平靜,但這更像是一種戰術而非政策轉變。中國當然會繼續保持在爭議中的角色,並選擇在合適的時候發聲,這自然也會加深中巴合作,像是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及其它國際場合中支持巴基斯坦。中巴合作的深化也將增加印度的擔憂。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最危險的是軍事層面。隨著宵禁的放寬,喀什米爾人將投入更多力量做出抵抗。即便在宵禁嚴格執行期間,一些喀什米爾人也無視佔領的印度軍隊,選擇與之正面衝突。印度政府為了掩蓋其弱點與失敗,可能會像過去一樣指責巴基斯坦介入印控喀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總理已經警告國際社會,印度企圖栽贓(false flag operation),以轉移人們對其大規模人權侵犯的注意力,並將責任歸咎於巴基斯坦。

印巴雙方都擁有數量充足的核武器及發射系統,能夠互相毀滅數次。印度在常規武器方面保持領先,至少在數據統計方面是如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巴基斯坦方面強調戰略核武,因此在核武器的使用上較印度略微先進。最近印度甚至表示要改變其長期「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政策,一旦爆發衝突,後果將不堪想像的。

喀什米爾是1948年在印度提案下,被聯合國列為爭議領土,無論採印度希望的雙邊解決,或巴基斯坦希望的國際調解,其爭議地位都不是最近印度的作為所能改變的。巴基斯坦的領導階層正努力緩解與印度的緊張關係,甚至在恐怖主義問題(這根本是印度單方面的擔憂)方面提供對話,但印度的侵略行為無法被理解。莫迪的邏輯是,撤銷憲法第370條將有助於發展喀什米爾地區,因為該地區在過去幾十年無法發展。然而,如果過去幾十年在喀什米爾部署超過50萬軍力,且嚴刑峻法也無法帶來和平,試問憲法改革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嗎?


作者阿里博士任教於中國四川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學系,聯絡方式為ghulamali74@yahoo.com


參考文章

【喀什米爾爭議面面觀系列一】爭議中的巴基斯坦與中國因素
【喀什米爾爭議面面觀系列三】喀什米爾爭議的歷史脈絡及發展
【喀什米爾爭議面面觀系列四】喀什米爾爭議的歷史脈絡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