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觀察導讀|知名的手機遊戲「傳說對決」中,有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英雄角色,其名為「卡莉」,有一說「卡莉」的設計靈感及來自於印度神祇迦梨女神,不論是名字、藍色的皮膚、多手法器、高深莫測的容貌,以及悲壯或慈愛的形象傳說,都讓人不禁有著這樣的聯想。本文作者桂蜜這回從一部2022年的展現加拿大多元文化的電影《迦梨》(Kaali)海報所引發的爭議,來介紹這位神靈的故事,同時藉由這個爭議,書寫了在印度民族主義下的宗教敬拜話語權。

著|李桂蜜,語言與文化工作者,現居住於印度阿薩姆邦

深秋時分,印度曆法進入迦諦迦月(Kartik),當印度各地在盛大慶祝排燈節的時候,西孟加拉、阿薩姆、奧里薩等邦的宗教盛事卻是發生在同一時間的迦梨慶典,慶典高潮是午夜時分進行的動物獻祭。

印度東北及西孟加拉邦是印度教崇拜女神的夏克緹教派(性力派)的重鎮,迦梨女神在夏克緹及坦特羅信仰(密教)中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位女神鮮明、駭人的形象是許多藝術家的靈感來源,但對於祂的相關意象與詮釋或再現1,也特別容易掀起軒然大波。

2022年7月,印度裔導演莉娜.馬尼梅卡萊(Leena Manimekalai)在推特(X)貼出她即將於加拿大多倫多大都會大學(Toront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舉辦的影展放映的短片海報,卻隨即引發一些印度教徒的猛烈攻擊,幾名印度人民黨(BJP, Bharatiya Janata Party)黨員向警方報案,指控馬尼梅卡萊冒犯了他們的宗教情感,對印度教神祇做了不敬的描繪,還有人在社群媒體上發動逮捕馬尼梅卡萊的主題標籤攻勢,甚至對導演發出死亡威脅。攻勢之猛,使得主辦單位不得不宣布取消該電影的放映,推特也將該則貼文下架。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張海報?該片講的又是什麼內容?為什麼會遭到特定印度教徒如此狂暴的攻擊?

引起爭議的電影海報/圖片來源:本文作者提供

在鈷藍的色調中,導演馬尼梅卡萊所飾演的迦梨女神眾手各持武器,但其中一隻手卻叼著一支香菸,身後並出現一面彩虹旗。

而就是這支香菸導致導演受到無情抨擊。

片名《迦梨》(Kaali)的短片是入選多倫多大都會大學所製作的帳棚下計劃(Under the Tent Project)218部短片之一,此計畫的主旨是提倡多元種族與文化。《迦梨》被導演界定為表演紀錄片,內容主要敘述導演所扮演的迦梨女神,在夜間遊走多倫多街頭,「手上拿著彩虹旗與相機,與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非洲、亞洲、波斯裔、猶太人、基督徒、穆斯林,以及加拿大各地可見的迷你世界相遇。」

馬尼梅卡萊表示,海報中呈現的是迦梨抽著工人街友所分享的香菸,而這個畫面所展現的是「愛」。

誰是迦梨女神?祂在信徒心中佔據何種位置?為何一張描繪迦梨抽菸的海報會引起某些信徒這麼激烈的反應?而迦梨女神真的不抽菸嗎?

蓬頭散髮、袒胸露體、頸戴人頭編成的項鍊,腰圍斷手串成的短裙,以毒蛇為手鍊,以嬰屍作耳環,一手持著滴血的首級,一腳踩在夫婿濕婆(Siva)的身上。口吐血紅長舌的迦梨,不是出沒在墳場中,就是活躍在戰場上,這個令人畏怖萬分的形象,卻也受到數以億計印度教徒的崇拜。

在印度教的傳統中,迦梨是代表最高力量、時間(所以又被譯為「時母」)、改變、創造與毀滅的女神,在盛行於8至16世紀的夏克緹與坦特羅教派中,祂更被推舉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被視為終極實在(梵)而受到膜拜。自此,祂的重要性居高不下,受到廣大印度民眾的認同。在英國殖民時期,反殖民運動者利用殖民者對於迦梨的畏怖與排斥,將迦梨呈現為保護子民、為自由而戰的印度母親,頸上掛的是英國殖民者的人頭,迦梨成為印度反抗殖民主義的人格化象徵。

迦梨的起源與舌頭

雖然今日迦梨在印度教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但根據學者的研究,迦梨並非雅利安傳統的神祇,在關於迦梨的較早期的文獻中,祂多被置於文明社會的邊緣,崇拜祂的是較低階及非雅利安的部落人民,而祭祀迦梨的廟宇也大多位於遠離城鎮的森林或火葬場等外圍地帶。就全印度的地理範圍來看,崇拜迦梨的地區也大都位於邊緣地區,如現今的阿薩姆、西孟加拉、喀拉拉等邦。

位於火葬場旁邊的迦梨女神廟/圖片來源:本文作者提供

迦梨女神的各種法相,與前述電影海報所呈現的樣貌各有不同/圖片來源:本文作者提供

在迦梨充滿視覺震撼的形象中,佔據中心位置的,是祂血紅的長舌,這麼強有力的意象成為許多國際藝術家的靈感來源,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應屬1970年代英國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舌與唇」(tongue and lips)標誌。據說當時滾石樂團主唱米克.傑格(Mick Jagger)找上年輕的藝術學院學生約翰.派許(John Pasche),表示他想要一個象徵無止盡的能量、類似迦梨女神舌頭的標誌。深受迦梨吐舌形象震撼的約翰.派許後來設計出了搖滾樂界最為人所知的符號,這個符號後來並與性、反威權等意涵畫上等號。

英國滾石樂團的「舌與唇」標誌/圖片來源:Photo by Merch HÜSEY on Unsplash

有趣的是,迦梨在以完整的女神形象出現前,正是以舌頭的身分存在。根據被譽為迦梨研究之父的英國學者大衛.金斯利(David R. Kinsley)的研究,迦梨這個名字最早是出現在《阿闥婆吠陀》(Atharva Veda,大約公元前1200 至 1000 年)中的《禿頂奧義書》(Mundaka Upanishad,在當中,迦梨是火神阿耆尼(Agni)7根散發熱能的深藍色舌頭之一。

杜嘉2.0

要過了好幾個世紀,這根火舌才在公元6世紀的《女神頌》(Devi Mahatmya中得到完整的呈現。在當中,當杜嘉女神面對兇猛的惡魔時,祂的怒氣匯聚形成迦梨,從額頭蹦出。也是在這個文本中,我們看到關於迦梨嗜血的描述,由於與杜嘉對抗的惡魔血種(Raktabija,又譯羅耆陀毗闇)流下的每一滴血落到地面後都可以再複製一個血種,迦梨便在血滴落地前盛起並吸乾舔盡,因此迦梨的舌頭可說是消滅惡魔的武器。


延 伸 閱 讀
【人文地景】妓院門外的一把聖土,面兇心善的慈母戰神


杜嘉女神慶典中的神棚,展示著杜嘉女神與其坐騎(獅子或老虎)擊敗牛魔王馬希沙(中),以及伴隨其身旁的子女神像,從左至右分別為象神甘尼許、吉祥天女拉克希米、辯才天女薩拉斯瓦、蒂戰神迦絺吉夜。/圖片來源:本文作者提供

被馴化的迦梨

不過狂野與暴力的迦梨形象在17、18世紀時經歷重大的變化,主要是透過孟加拉地區詩人藍帕薩德.沈恩(Ramprasad Sen)及卡蘭坎達.巴塔切利亞(Kamlankanta Bhattacharya)的宗教詩,在他們的筆下,迦梨變成慈愛,但也會對子女/信徒惡作劇的母親,而詩人本身及眾生則是渴求母愛的子女。他們並創造了一種新的音樂類型,稱為迦梨之歌(Shyama Sangeet),直到今日都是相當盛行的宗教音樂。連詩人泰戈爾亦以迦梨之歌的形式創作了許多相關作品。

而關於迦梨的舌頭也隨之有了新的詮釋。眾神看到在戰場上殺惡魔殺紅了眼的迦梨完全失控,便驚恐萬分地請求濕婆想辦法阻止,濕婆於是躺在迦梨前進的路線上,當迦梨回過神來,發現自己踩在夫君的身上時,便做出吐舌頭的羞慚表情。

迦梨的舌頭從嗜血的殺魔武器,變成妻子對於自己的過度行為感到羞慚的表現,這可說是淨化迦梨形象運動的一部份。淨化的動機包含宗教、社會、歷史等層面,其中之一或許與印度被英國的殖民歷史相關,畢竟對於女神形象只停留在聖母瑪利亞的西方殖民者來說,離經叛道的迦梨是令人難以接受的,一些印度菁英階級或宗教人士受到殖民者觀點影響,也對迦梨的「野蠻」開始感到不自在,於是重新塑造迦梨的模樣,加強祂的母性,為祂披上沙麗與珠寶,並重新詮釋祂的舌頭,祂成為了賢妻良母,而且被鼓勵自我克制。

濕婆可以哈草,迦梨不准抽菸?

印度教祭祀形式的多元也反映在供品上,雖說甜點與水果是印度教徒最常獻給神明的祭品,但某些印度神祇喜歡抽菸、喝酒,吃肉,因此獻給這些神明的供品中也會出現這些物品。

例如,在某些地方,迦梨的另一半濕婆會接受香煙作為供品,但祂的最愛是大麻3,除了在祂的供品中可以見到大麻外,濕婆節(Maha Shivratri)時,信徒會集體吸大麻加以慶祝。大眾對於濕婆吞雲吐霧的形象並不陌生。

在孟加拉地區關於迦梨(母)與濕婆(父)的傳統缽歌(Baul)宗教歌曲中可以看到這樣的歌詞:

‘মা আমার পাগলিনী, বাবা গাঁজাখোর’
「我媽起肖,我爸哈草」 
在一些宗教詩歌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詩句:
「我的父親瘋了,我的母親也瘋了
身為他們兒子的我也瘋了

我的母親醉醺醺、踉踉蹌蹌
倒在我父親的身上
…」

喝酒、抽大麻、瘋癲…是迦梨與濕婆這對狂放不羈的神仙眷侶在信徒心中的模樣,祂們超脫任何俗世的規範限制,代表的是超驗的真實。

愛國就抽迦梨牌香菸

迦梨女神抽菸的海報在今日遭到無情撻伐,但諷刺的是,同一位女神卻曾經是鼓勵民眾抽菸的商標。19世紀時,在印度愛用國貨(Swadeshi movement)的運動風潮中,加爾各答生產以迦梨為品牌的香菸,廣告詞寫著:「如果你在乎印度本土製造的產品,如果你覺得應該為這塊土地上的貧苦勞工盡一份責任,如果你真的能明辨善惡,那麼,印度的兄弟們,你們必須抽迦梨牌香菸!」而且「抽菸無害身體」,甚至可以「治療咳嗽與氣喘」!

「印度人民黨不應該教我們如何膜拜迦梨」

印度宗教信仰的悠久與多元,不僅反映在豐富的神明形象與特質上,祭祀神明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各地方、各社群的信徒都與自己所信奉的神明維持獨特的關係。

馬尼梅卡萊就表示,她所來自的印度南方社群所認識的迦梨會吃肉、喝酒、抽菸、狂舞:「迦梨深植在部落的民間文化裡…我所詮釋的迦梨,靈感來自於塔米爾及泰盧固的村莊儀式,在這些儀式中,祂會降乩在人們身上,吃肉、抽大麻、喝鄉村椰酒、在村子中心小便、吐痰、狂野地跳舞。」

在迦梨海報爭議的高峰,印度草根國大黨(All India Trinamool Congress,非印度國大黨)的國會議員瑪華.莫伊特拉(Mahua Moitra)出聲支持馬尼梅卡萊,身為印度教婆羅門,同時也是迦梨信徒的她,表達了對膜拜迦梨女神方式的看法:「對我來說,迦梨是吃肉、喝酒的女神。如果你們去度母廟看一看4,就會看到苦行僧在抽菸。那裡的人膜拜的迦梨就是那樣的。我是迦梨的信徒,我有權利那樣想像迦梨,那是我的自由。」

印度憲法雖然明示了政教分離的原則,但在現實裡,宗教事務與政治卻有著糾纏不清的關係,莫伊特拉點出印度人民黨在這場海報爭議中的企圖:「印度人民黨想要將印度教國族主義的政治強加在人民身上,可是遭到選民的制止。印度人民黨不應該教我們如何膜拜迦梨。」她說迦梨敦促我們「抵抗印度人民黨強加其印度教國族主義的企圖,以及硬塞其單一的宗教觀點。」而她也因為此番言論遭到民眾報案檢舉。

這次的海報爭議或許反映了印度教國族主義者想要壟斷宗教事物詮釋權的傾向,意圖將印度教的多元性均質化,而凌駕世俗規範的不羈女神也被逐漸限縮至他們所設定的框架中,就像「支持人權的印度教徒」(Hindus for Human Rights)的創辦人兼執行長蘇妮塔.維斯瓦納特(Sunita Viswanath)指出的:「這種均質化的做法有利於婆羅門教與梵化5的文本與實踐,並消除非婆羅門社群膜拜的方式。」 造型、舉止都驚世駭俗的迦梨起源原本就是化外之民,祂擁抱極端與對立,祂的精神就是顛覆、踰越凡人所以為的真實,而這位挑戰穩定性、秩序、既定規範的神明,正是因為這些特質受到信徒的膜拜與敬畏,這次的海報爭議所引起的翻天覆地的爭論,或許正讓我們看到法力無邊的迦梨正在施展穿越時空的挑釁力量,只是這次祂的嘴巴不吐舌,而是叼著菸,逼著每個信徒,重新深思女神的本質,確認自己與祂的關係,以及宗教信仰的終極價值與意義。


作者按、編按

  1. 指透過藝術家的藝術呈現,使其形象為世人所知。 ↩︎
  2. 帳篷下計劃是一個透過多媒體敘事的計畫項目,從該計畫及其所呈現的故事中,探討加拿大多元文化主義下各族裔、族群的歸屬感與不歸屬感,同時計畫意旨也在承認加拿大國家種族和文化的多樣性,並促進包容和平等。 ↩︎
  3. 印度部分省邦大麻已合法化。 ↩︎
  4. 度母(Tara)與迦梨都是十慧母(Mahavidya)當中的女神,十慧母普遍被認為是同一位終極女神的10個不同化身。 ↩︎
  5. 梵化(Sanskritisation)或婆羅門化(Brahmanisation)是印度社會學家邁索爾.斯里尼瓦斯(M. N. Srinivas)在1950年代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印度地方上的宗教傳統被融入婆羅門教的過程。也就是低種姓的族群或部落改變自己的習俗、宗教儀式、生活方式,透過模仿高種姓的宗教與文化而晉升到高種姓。 ↩︎

圖片來源:本文作者、Photo by Merch HÜSEY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