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嫺/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bjp 2019 election」的圖片搜尋結果
Source: IndiaTV

5月23日印度大選結果揭曉,由現任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帶領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 BJP)獲得壓倒性勝利贏得過半以上席位。莫迪的巨大勝利引起許多人的驚訝… 

在543個議會席次中,印度人民黨自身就贏得 303個席位,其領導的國家民主聯盟(NDA)也有獲得47席,遠超過組建執政內閣所需的272個席位,而最大的反對黨國大黨(INC)只贏得了52個席位,加上所帶領的團結進步聯盟(UPA)的33席。之所以令人驚訝,主要是在選前許多觀點皆預測莫迪可能無法再連任,或者印度人民黨的席位將大幅降低,不可能超越2014年的高峰;然而這次結果不僅將莫迪支持度推向最高峰,更是打破印度歷次大選中甚少出現單一政黨取得過半席位的結果,今年將近9億合格選民中投票率更高達67.11%,其中印度人民黨獲得大約37.4%的選票,反對黨國大黨僅獲得19.5%的選票。

這樣風光的結果是出乎許多人意料的,畢竟選前諸多預測印度人民黨席位將大幅減少並非憑空臆測。回顧莫迪擔任印度總理這五年,許多國內政策引起爭議,包括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到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計畫目前效果仍有限、失業率居高不下攀升至高達6.1、無預警的廢鈔政策造成社會混亂,但貪污腐敗的情形仍未有效解決、強力施行的「商品服務稅」(Goods and Service Tax, GST)目的是為了營造印度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吸引外資,不過也被批評犧牲了中小企業的權益。不過高齡68歲的莫迪還是有其過人之處,其能夠超越顛峰可從以下面向觀之。

國大黨策略失效

延續2014年的基調,莫迪以誓言終結國大黨,特別是尼赫魯家族對印度政治60年的統治,轉移人民對經濟增長不足的關注,莫迪在選後表明國大黨所奉為圭臬的追求多元平等的世俗主義已經變得無關緊要了,穆斯林族群所造成的非法移民和恐怖主義的滲透,已成為迫切國安問題。其次,國大黨未能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候選人,尼赫魯家族的第4代接班人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在2014年大選中選輸莫迪,5年來拉胡爾仍舊給予外界薄弱的政治意志與缺乏政治操作的經驗、演講口才不佳和無選票吸引力,被批評為只是甘地家族的富家子弟,拉胡爾本人並沒有出任印度總理的野心,他代表國大黨競選更多是出於黨派利益和家族使命。再者,國大黨太過樂觀,以為可以打敗政績不佳的莫迪,拒絕與地方性政黨合作,更導致了在尼赫魯家族傳統票倉北方邦阿梅蒂區(Amethi)的國會議員席位,破天荒敗給對手印度人民黨。

莫迪個人魅力與善用媒體宣傳

莫迪從不掩飾自己為印度教民族主義的信仰者,上任之後更是大力推動「印度教徒」(Hindutva)運動,該運動主張將印度變成一個印度教的國家,這種意識形態是與國大黨主張的世俗主義相違背的,莫迪任內更施行嚴格的牛隻販賣政策,莫迪的政策強調反穆斯林觀點,例如此次選舉中,印度人民黨透過在西孟加拉邦抨擊孟加拉國的非法移民問題,居然多贏得了18個席位。針對穆斯林進行這樣的激化言論卻反而引起大部分選民的共鳴,激勵許多印度人天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次勝利為莫迪提供了實施民族主義願景的強大使命與背書。

另一方面,莫迪個人魅力亦發揮淋漓盡致,根據「德里發展中社會研究中心」(Delhi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Developing Societies)的數據,超過1/3的支持者是因為莫迪才投票給印度人民黨。莫迪本人善用媒體宣傳,選舉期間莫迪的人像充斥印度街頭,周邊商品無處不在,所到之處都是英雄式的歡迎,莫迪更以帶領大型基礎建設項目的方式,將其面具或標語無處不在的置入公共設施中;在國際威望上,莫迪以行動說明只有他能夠展示印度的形象,莫迪任內積極發展與世界大國的關係,向人民傳達印度已恢復往日榮光,擠身世界主要國家之列,凝聚海外印度人向心力,營造莫迪是「印度渴望的強大領導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