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30144815798734_20

(海德拉巴相對位置。圖片來源

陳牧民 /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副教授

那薩爾(Naxalite)一詞源自西孟加拉邦的 Naxalbari 村,一般認為此地是毛派游擊隊運動的發源地。該運動起源於 1960 年代的印度共產黨分裂,不過毛澤東人民戰爭式運動更可追溯至 1946-1951 年發生在海德拉巴(Hyderabad)地區,反抗封建地主的 Telangana 起義。自 1970 年代以來,數十個毛派游擊隊團體活躍於農村落後地區,特別是中部及東部等較為貧窮的邦,對印度國內政治秩序構成一定程度的威脅。

過去印度政府曾多次以武力圍剿,仍無法完全消滅。毛派游擊隊存在可說是印度政治的一個獨特現象。後來印度毛派分裂成依靠選舉上台執政的印共(馬)和在鄉下打游擊的毛派都源自馬克思列寧主義,兩者都自稱代表真正的共產黨,但在印度這片土地上卻發展出完全不一樣的生存方式,堪稱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現象。

而未來印共(馬)與 那薩爾毛派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將繼續成為全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印度未來政治走向的最大變數之一。本文作者陳牧民教授對 那薩爾毛派的起源與發展現況以及印度政府的因應措施進行詳細的分析。

 


 

  • Naxalbari 起義事件與印共(馬列)

19677 月,大吉嶺地區的 Naxalbari 村的一位農民因為抗拒地主的蠻橫要求而遭到地主指使的流氓毆打,憤怒的農民組織起來反抗地主,此事件因此被稱為 Naxalbari 起義。當時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參與執政的西孟加拉邦政府動用警察力量鎮壓農民叛亂,這場運動只維持了短短的 72 天,但許多印共(馬)支持者不滿政府的處理方式,在邦議會前發動抗議行動。

1967 11 12-13 日,部分印共(馬)領袖在加爾各答集會,宣佈成立「全印革命者協調委員會」(All India Coordination Committee of Revolutionaries, AICCR),支持 Naxalbari 革命路線,不過 AICCR 並沒有公開和印共(馬)決裂,仍然算是印共(馬)內部的一個組織。次年這個組織改名為「全印共產黨革命者協調委員會」(All India Coordination Committee of Communist Revolutionaries, AICCCR),領導 Naxalbari 起義的 Kanu Sanyal、安得拉邦議會的反對黨領袖 T. Nagi Reddy、以及西孟加拉邦的印共(馬)領導人 Charu Mazumdar(也有文獻稱為Majumdar)都參加了這個組織。

 

Title

印度共產黨。圖片來源)

 

1969 年「全印共產黨革命者協調委員會」宣佈改組為一個新的政黨:印度共產黨(馬克思-列寧),英文為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rxist-Leninist)。印共(馬列)的成立象徵著激進共產黨員與印共(馬)的正式分裂,這個新政黨主張以人民起義、武裝鬥爭的方式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反對印共與印共(馬)的議會路線。印共(馬列)受到當時採取極左政治路線的中國共產黨支持,一度承認其為唯一的合法印度共產黨代表。

印共(馬列)成立後在西孟加拉、比哈爾、安得拉邦、泰米爾、喀拉拉、旁遮普、喀什米爾等地建立據點,總書記 Charu Mazumdar 號召農民組織游擊隊(guerrilla warfare by peasants)來推翻印度政府,用激進的毀滅性戰爭(battle of annihilation)來實現階級鬥爭。他根據參與 Naxalbari 起義經驗寫成的八篇文章(稱為 historical eight documents)為該運動提供理論上的基礎,不過他的主張並沒有獲得黨內所有人支持,路線之爭一直存在。

Mazumdar 後來遭警方逮捕,1972 7 月病死獄中,印共(馬列)內部開始出現分裂。許多領袖宣佈脫離印共(馬列)中央另外成立新組織,或是自稱代表正統的印共(馬列),分裂的原因有的是因為領導人個人因素,有的則是路線之爭,甚至還因當時中國政局變化出現支持和反對林彪的集團。

 

 

  • 主要的納薩爾毛派團體

1970 年代初迄今出現過的那薩爾毛派團體總共有數十個,多數都源自 1967 年的「全印革命者協調委員會」,將 Naxalbari 起義視為印度共產黨革命運動的新起點,此後外界開始用 Naxalite(納薩爾派)一詞來稱呼這些左派團體。這些團體立場各異。不過大致都在意識形態上擁有一些共同點:

  1. 認定印度政府是資產階級的代表
  2. 以馬克思主義與毛澤東思想為最高指導原則
  3. 堅決反對印共與印共(馬)的議會路線
  4. 主張用武裝鬥爭的手段推翻印度政府
  5. 1967 Naxalbari 起義視為全印度革命運動的開端

 

不過各納薩爾毛派團體間對於革命路線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反映在以下議題:

  1. 如何看待 1967Naxalbari 起義的效果,毀滅性戰爭路線是否正確
  2. 應該堅持武裝鬥爭策略、還是設法爭取並擴大群眾的支持
  3. 活動方式應該公開或是轉入地下
  4. 印度目前是處於封建主義階段或是已經進展到資本主義階段
  5. 是否應該與其它社會團體結盟,組成聯合陣線對抗共同敵人

 

印度學者 Bidyut ChakrabartyRajat Kumar Kujur 認為這些納薩爾毛派團體雖然在意識形態的論述上頗具吸引力,但是缺乏組織與整合的能力,也沒有很好的論述能力,最終難以發展成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運動。不過納薩爾毛派組織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他們代表了農民武裝起義這條獨特的政治路線,高舉以人民力量來奪取政權的偉大目標。在數十個納薩爾毛派團體中,比較重要的有以下三個:

 

一、人民戰爭集團(People’s War Group, PWG

源自印共(馬列)中央組織委員會(Central Organizing Committee, CPI-ML),這是來自安得拉邦的印共(馬列)領袖 Kondapalli Seetharamaiah 1972Mazumdar 死後所成立的組織,兩年後 Seetharamaiah 又帶領一群人另組安得拉邦印共(馬列)中央組織委員會(Andhra Pradesh State Committee of the Central Organizing Committee, CPI-ML);到了 19804 22 日列寧生日當天,Seetharamaiah 又再度帶領一些人組成人民戰爭集團(People’s War Group),不過幾年後 Seetharamaiah 卻在黨內鬥爭中敗陣,慘遭自己的同志開除。

 

ks2

(印共(馬列)領袖 Kondapalli Seetharamaiah圖片來源

 

該團體主要活動於安得拉邦,也見於卡納特卡、馬哈拉施特拉、中央邦與比哈爾邦。該組織在 1998 年與另一個毛派團體「印共(馬列)黨派聯合」(CPI-ML-Party Unity)合併,成為所有的毛派武裝團體裡影響力最大的組織,人民戰爭集團曾在許多地區建立獨立的政府與中央對抗。

 

二、印共(馬列)解放(CPI-ML-Liberation

主要是印共(馬列)內支持原總書記 Mazumdar 的人,主要成員來自比哈爾邦。1977 年印度緊急狀態結束後,政府將多數關押在監獄的印共(馬列)領袖釋放出來,黨中央嘗試將各股離散的勢力重新結合,發展成這個組織,主要活躍於比哈爾邦、另外也在北方邦特里普拉(Tripura)、以及西孟加拉擁有支持者。

印共(馬列)解放後來在 1980 年代初改變立場,開始以印度人民陣線(Indian People’s Front, IPF)的名義參與政黨選舉,並在 1989 年成功當選比哈爾邦地區的印度國會下議院代表。目前該組織表面上已經放棄武裝鬥爭策略,改走議會路線,並在北方邦等數個邦的議會中有席位,不過在其黨綱中仍然沒有完全放棄重回武裝革命的可能性。

 

三、毛主義行動中心(Maoist Communist Centre, MCC):

源自 Dakshin Desh (意為南方土地,相對於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北方土地),這是個從 1964 年就存在的左派組織,領袖為 Kanhai Chatterejee,奉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為指導原則,因不認同印共(馬)而脫黨,但也未參加 1969 年成立的印共(馬列);1975 年該團體重新命名為印度毛主義行動中心(Maoist Communist Centre),活躍於西孟加拉邦與比哈爾邦。

這個組織奉毛澤東為偉大的革命領袖及導師,認為印度必須倣效中國,以持久的人民戰爭路線來取得政權,達到解放印度的最終目的。2003 年毛主義行動中心與另一個毛派團體革命共產黨中央-毛主義(Revolutionary Communist Centre-Maoist)合併,改稱全印毛主義行動中心(Maoist Communist Centre of India, MCCI)。

 

Naxalite 1

(納薩爾毛派游擊隊集會)

 

 

 

【延伸閱讀】【特稿】印度那薩爾 Naxalite 毛派游擊隊(下)


【參考資料】

[2]:Bidyut Chakrabarty and Rajat Kumar Kujur, Maoism in India (Routledge India, 2012), 47.

[3]:Bidyut Chakrabarty and Rajat Kumar Kujur, Maoism in India (2012), 49.

[4]:Peter Roland deSouza and E. Sridharan eds., India’s Political Parties (2006), 219.

[5]:印共(馬列)解放總綱領(General Programme of the CPI (ML) Liberation),轉引自 Bidyut Chakrabarty and Rajat Kumar Kujur, Maoism in India (2012), 48

[6]:毛主義行動中心機關報紅旗(Red Star)特刊 20 期內容,轉引自 Bidyut Chakrabarty and Rajat Kumar Kujur, Maoism in India (2012), 53

[7]:P. V. Ramana, Growth of the CPI (Maoist), in Gurmeet Kanwal and Dhruv C. Katoch ed.,Naxal Violence: The Threat Within (New Delhi: Knowledge World, 2012)。轉引自 S andeep Kumar Dubey, “Maoist Movement in India: An Overview,” IDSA Backgrounder, August 6, 2013, 9.

[9]:Bidyut Chakrabarty and Rajat Kumar Kujur, Maoism in India (2012), 56.

[10]:http://www.mha.nic.in/uniquepage.asp?id_pk=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