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詳述巴基斯坦如何追隨印度的腳步成為核武俱樂部的一員,並探討巴基斯坦內部政局不穩所引發的核武安全問題。作者指出,對巴基斯坦而言,促使其發展核武的最大動機就是為了對抗印度。由於印度長期以來被視為巴基斯坦國家安全最大的外部威脅,尤其是兩國之間長期以來在領土邊界上的紛爭與衝突,因此巴基斯坦政府認為即使在傳統軍事力量上無法與印度相比擬,一旦擁有核武,便能握有相對的談判籌碼。


巴基斯坦的核武發展

文/ 謝蕙雯(中興大學國政所 碩士生)

對巴基斯坦來說,發展核武力量就是為了要滿足安全上的顧慮,而促使其發展核武力量的最大動機就是印度。印度,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外部威脅,也是其在國家安全上的主要堪慮,尤其是兩國長期以來在領土邊界上的紛爭。

無論在領土、人口、資源或是國力,相較於印度,巴基斯坦都是相對弱勢的一方,因此,為抗衡此一威脅力量,發展核武力量對巴基斯坦來說是一種最有利且最能快速達到戰略利益的途徑。核武器與常規武器的最大差別並不僅僅在於其威力巨大,更在於:一個國家是否擁有核武器,比它的核能力強弱、實際核武器的多寡都重要的多,核壟斷一旦被打破,即使是核能力相對弱小的一方,在與強者的對抗中也不見得處於下風。[1]因此,擁有核武器將使得對巴基斯坦不利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發生變化。

 

核計畫的展開:1956-1974

巴基斯坦發展核武計畫的唯一原因就是印度。印巴兩國長期以來發生過數次衝突,而主要的衝突導火線就是查漠-喀什米爾(Jammu-Kashmir)的問題。

巴基斯坦在1950年末期展開核計畫,於1956年建立了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Pakistan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PAEC),以和平使用核能源與訓練相關技術人員、工業、醫療等民生用途為主,包括訓練核能科學家以及建立研究反應爐,並成為巴基斯坦核能工業的發源。60年代中期後印度發展核武之企圖逐漸明顯,再加上1965年爆發的印巴喀什米爾戰爭,巴基斯坦並未得到盟邦美國的支持,1965年時任總理的布托(Z. A. Bhutto)在公開發表的聲明當中提到:「如果印度擁有了核武器,我們就算是啃樹皮、吃草根,甚至是挨餓也要擁有自己的核武。」[2]1903483_10203335900624309_560882805_n.jpg

布托於1969年出版的專書《獨立的迷思》(The Myth of Independence)中即提到,印度在面臨中國擁有核武的壓力下,不可能不發展核武,而美國與印度的關係遲早會升溫到棄巴基斯坦於不顧,所以巴國必須盡早做好準備,而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擁有自己的核武器。[3]

1964189_10203335900704311_1824894151_n.jpg1968年,在印度拒簽「不擴散核武器條約」(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NPT)的情況下,巴基斯坦也同樣拒絕簽署,雖然巴基斯坦一直以來並未正式表明其追求核武之政策,但拒絕簽署NPT之舉動顯現出「核武」已成為巴國的政策選項之一。[4]1971年的印巴戰爭導致巴基斯坦遭到分化,使巴國認知到印度在傳統軍力上的優勢是難以超越的,且印度支持孟加拉脫離巴基斯坦獨立的舉動,更加深了巴基斯坦對印度的敵意與印度對其國家安全的威脅程度。1972年,在總理布托的主導下,巴基斯坦開始發展核武計畫。再加上印度於1974年5月進行第一次核試爆,促使巴基斯坦更積極地發展核武,並於70年代開始與法國簽訂購買核燃料處理設備之協訂。[5]

在印度進行第一次核試爆後,使得西方核供應國家對於核出口加以嚴格管制,對於巴基斯坦的核發展計畫形成一大阻礙。在1980年代後,由於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再次開始重視巴基斯坦之戰略地位,巴基斯坦亦提供對阿富汗反政府軍的援助,美國大量的外援資金湧入巴國,促使於1977年政變後掌權的巴國總統齊亞將軍(General Zia-ul-Haq)得以藉此從外國輸入核原料。[6]

 

巴基斯坦核武之父阿不都‧卡迪爾‧汗氏博士(Dr. Abdul Qadeer Khan)的貢獻:1975-1998

1899226_10203335901144322_721141179_n.jpg1975年,汗氏博士離開當時在荷蘭任職的核燃料供應商URENCO公司,回到巴基斯坦協助發展濃縮鈾計畫。[7]曾在德國受訓的汗氏博士受命建立了汗氏研究實驗室且為濃縮鈾計畫主任,專門研究提煉濃縮鈾的技術,將此技術轉作製造核彈之用,並進行代號為726計畫的核武研究。汗氏博士將製造離心機的技術帶回巴基斯坦,並利用分開購買核設備與零件的方式避開有關核出口限制的國際機制以獲得所需的核設備。

另外,巴基斯坦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受到其他國家的協助,尤其是中國。1976年巴國更在中國的協助下於卡胡塔(Kahuta)設立濃縮鈾工廠及氣體離心機(gas centrifuge)。在1970年代末期,中國對巴基斯坦提供在核發展中不同階段所需的核設備與相關的導彈協助,包括離心機、導彈彈頭的技術、高濃縮鈾技術、飛彈系統等等的專業技術。[8]直到1987年,汗氏博士對外界表示巴基斯坦已經擁有製造核武的能力,且有可能在往後的戰爭當中使用核武力量,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一事實擁有核武的國家。

 

成為核武國家:1998年至今

印度在1998年5月11日至13日期間進行了5次的核子試爆,巴基斯坦對此倍感威脅,使其發展核武的決心更加堅決,印巴核武競賽於是展開。巴國總理夏立夫(Nawaz Sharif)亦下令進行核試爆作為回應,並在同年5月28日至30日先後在俾路支省的查蓋山(Chagai Hills)成功地進行了6次試爆。隨後,夏立夫針對此次核試爆作出聲明,表示這是回應印度的必要行為,而巴基斯坦的核武器是以保衛自身國家安全並能夠發揮嚇阻外來威脅的效果為目的。[9]對巴基斯坦而言,它將會致力於維持「最低限度的有效嚇阻」的核武能力來對抗印度。[10]

核武技術與相關設備的不斷進步與革新,巴基斯坦已然擁有獨立製造核武的能力。2002年,巴國總統穆夏拉夫(Pervez Musharraf)表示,「巴基斯坦的核武目標只針對印度,除非自身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否則將不輕易使用核武」。[11]巴基斯坦拒絕做出「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承諾」,或許欲藉此一模糊的核武政策來彌補其傳統武力或核武力量不足以與印度抗衡的劣勢。由於巴基斯坦在傳統軍力上與印度相比差異懸殊,面對印度傳統軍力的優勢,巴基斯坦勢必要擁有一定的核武力量來抗衡印度的軍事攻擊。[12]

 

巴基斯坦核武所引發的安全議題:()核擴散危機

相較於印度,國際社會對於巴基斯坦的核武安全始終缺乏信心。一方面是因為巴國近年國內政局動盪不安;另一方面,塔利班游擊隊自2010年起數次對巴基斯坦的軍政設施發動攻擊,甚至佔領部分領土。[13]隨著近幾年恐怖份子與叛亂暴動的攻擊事件增加、受塔利班組織掌控的區域擴大,巴基斯坦核武安全議題愈受到國際的關注。前蓋達組織領導人甚至表示有意取得巴基斯坦的核武器、設備與相關技術。[14]在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的核武安全是相當危險的。塔利班組織在2007年針對巴基斯坦的政府與軍事基地等目標物進行攻擊,並分別在2007、2008、2009與2012年對巴基斯坦空軍基地(Minhas Air Force Base)周圍進行了小規模的襲擊。[15]此外,塔利班組織亦計畫綁架在西巴基斯坦核子廠的官員與技術人員,雖然至今仍無證據顯示塔利班組織的企圖,但從他們多次針對軍事基地的攻擊事件來猜測,可能與核武技術與相關設備的取得有關。[16]美國對此相當擔憂,若塔利班組織佔領巴基斯坦的核武工廠或相關設施、甚至是取得核武器,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必須防範此狀況的發生。然而,巴基斯坦堅稱其確實做到核武的控管,否認關於其本身核武技術遭到塔利班組織或是核武地下交易市場竊取的消息。

在911恐怖攻擊事件與汗氏博士建立的核武秘密交易市場曝光之後,巴基斯坦即開始實施強化其核武安全的一系列措施,並改進在指揮傳令與控制方面的系統。[17]近年來,美國對巴基斯坦提供了不同程度上的援助,協助巴國強化其核計畫發展上的安全。[18]隨著塔利班勢力在巴基斯坦西部擴張,巴國政府開始與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進行核計畫資訊的交流,以確保巴國自身的核武安全。[19]2013年巴國總理夏立夫在聯合國大會辯論中表示,巴基斯坦是一個負責任的擁核國家,將繼續追尋裁軍與不擴散目標,同時堅持核武器的「最低可信度威懾政策」,且不參加核武器的軍備競賽,作為一個全球不擴散機制的主流合作夥伴,巴基斯坦必然會加入控制核出口的多邊機制,包括「核供應方集團」,並將持續參加核安全高峰會。[20]986593_10203335901624334_762532898_n.jpg

 

巴基斯坦核武所引發的安全議題:()印巴核武競賽

1998年5月11日至13日,印度進行了5次核子試爆,巴基斯坦隨後在28日至30日先後完成了6次核試爆作為回應,印巴核武競賽就此展開。1999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因喀什米爾問題而起的卡吉爾衝突使得潛在的核武衝突極有可能隨時爆發,雙方皆已將核武置於警戒的狀態之下,一旦衝突升高,南亞將發生一場核戰,因而備受國際關注。印巴的核武對峙與冷戰時期美蘇不同的地方,在於印巴雙方在與核武需求相對稱的指揮傳令與情報系統上仍未完整,而資訊系統能力的不足將容易導致雙方對於情勢的誤判,增加核武衝突的機會與風險。[21]

印巴的核子試爆已經大幅改變了南亞的軍事態勢,更高技術的武器、飛彈、潛艇、反彈道飛彈系統、指揮控制系統相繼出現。1999年8月,印度總理的國家安全顧問提出核子政策草案,建議部署投射核彈的三合一系統,結合「飛機、機動陸上飛彈、海基設施(潛艇)」,需花費約80億美元。2000年1月印度政府宣布要部署新型長程飛彈,一個月後,巴國海軍副參謀長宣布,巴基斯坦正在考慮至少在一艘潛艇上配置核子飛彈。在雙方高密度的核武部署之下,動用核武的風險亦隨之提升。2001年5月,印度舉行了一場代號為「全面勝利」的大規模軍事演習,目的是要訓練部隊「在遭受核生化武器攻擊的情境中」作戰。[22]印度於2012年初公開了它的首艘核動力潛艇,並計劃在隔年將其首艘帶有核武器的潛艇進行試航,達到海陸空三方發射核彈頭的能力。推估巴基斯坦目前已擁有的核彈頭數量約為70到90枚,印度約為80到100枚,且巴基斯坦已擴增在短程戰術導彈的數量。

印巴核武器的不斷升級使得雙方關係變得緊張,面對印度傳統軍力的優勢,巴基斯坦希望能藉核武力量予以抗衡。在經過1999年的卡吉爾軍事衝突後,雙方或許了解到,一旦軍事衝突升高為核武戰爭,後果將是雙方難以承擔的,因此,核武在未來仍將扮演戰略嚇阻與展現國家威望的角色。[23]

 

結論              

對巴基斯坦而言,促使其發展核武力量的最大動機即為印度,因為印巴兩國自獨立後就一直存在著領土爭端,特別是在喀什米爾的領土爭議上。

印度不論是國土或人口都比巴基斯坦來得龐大,當然其傳統軍力也比巴國強大許多。分別在1947、1965與1971年因喀什米爾問題而引起的三次印巴戰爭與1999年的卡吉爾戰爭,加上雙方在擁有核武能力後的相繼核試爆以及不斷在核武能力上的升級與革新,印巴的衝突似乎持續升溫。巴基斯坦的核武政策皆以針對印度為主要目標,其在發展核武的進程上則受到對印度的敵意、威脅感與不安全感的認定而影響,可視作為是巴基斯坦對於外在環境與威脅來源的一種反應。

印巴雙方在核武問題上的癥結點就是,即便印度認知到雙方在傳統軍力上的不對稱關係將使得巴基斯坦以發展核武能力的方式來彌補巴國在傳統軍力上的劣勢,仍以核武報復的嚇阻戰略來威懾巴國使用核武,不但忽略了巴基斯坦的不安全感與威脅來源是建立於印度對巴的政策與行為上,也將導致巴基斯坦基於威脅感的加深而升高其在核武力量使用上的戒備狀態,最終,印巴雙方的衝突不但無法解決,更促使核戰爆發的機會增加。簡言之,巴基斯坦的核武發展進程是受到對印度的敵意、威脅感與不安全感的認定而影響。



[1] 葉海林,《巴基斯坦-純潔的國度》(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152。

[2] Feroz Hassan Khan, “Eating Grass: The Making of the Pakistani Bomb”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3] Zulfiqar Ali Bhutto, 1969, Reproduced in PDF By: Sani H. Panhwar, The Myth of Independence,

Member Sindh Council PPP.

[4] 程志寰,《從權力途徑探討美國與國際核不擴散建制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頁88。

[5] Nuclear Black Markets: Pakistan, A.Q. Khan and the Rise of Proliferation Network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London, 2007).

[6] Farzana Shaikh, “Pakistan’s Nuclear Bomb: Beyond the Non-Proliferation Regime”,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78 no.1 , 2002: p. 45.

[7] Nuclear Black Markets: Pakistan, A.Q. Khan and the Rise of Proliferation Network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London, 2007).

[8] T.V. Paul, “Chinese-Pakistani Nuclear/Missile Ties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Summer 2003.

[9] “ Text of Prime Minister Muhammad Nawaz Sharif Statement at a Press Conference on Pakistan Nuclear Tests,” Islamabad, 29 May 1998, http://nuclearweaponarchive.org.

[10] Scott D. Sagan, “ The Evolution of Pakistani and Indian Nuclear Doctrine,” in Inside Nuclear South Asia, Scott D. Sagan, e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219-220.

[11] Feroz Hassan Khan, Eating Grass: The Making of the Pakistani Bomb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pp. 351-352.

[12] Vipin Narang, “ Posturing for Pea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4, no. 3, Winter 2009.

[13] 陳牧民,〈南亞核武議題:歷史發展與現況〉,《全球政治評論》,第38期(2012年4月),頁19。

[14] Abdul Hameed Bakier, “ Jihadis Discuss Plans to Seize Pakistan’s Nuclear Arsenal,”Terrorism Monitor, 26 May 2009, vol. VII, Issue 14, pp. 4-5, www.jamestown.org; “ Al-Qaeda Commander Threatens U.S.,” AlJazeera.Net, 22 June 2009, http://english.aljazeera.net.

[15] Declan Walsh, “ Militants Attack Pakistani Air Force Base,” The New York Times, 16 August 2012, www.nytimes.com.

[16] “ Pakistan Nuclear Staff Go Missing,” BBC News, 12 February 2008, http://news.bbc.co.uk; “ Pakistan ‘Nuclear Kidnap’ Foiled,” BBC News, 15 January 2007, http://news.bbc.co.uk.

[17] Michelle Marchesano, “ Meeting the Nuclear Security Challenge in Pakistan,” Partnership for Global Security, Conference Report, April 2008, www.partnershipforglobalsecurity.org.

[18] Sharad Joshi and Togzhan Kassenova, “ Pakistan and Cooperative Threat Reduction,” Nuclear Threat Initiative, Issue Brief, 4 August 2008, www.nti.org.

[19] Farhan Bokhari and James Lamont, “ Obama Says Pakistan Nukes in Safe Hands,” The Financial Times, 29 April 2009, www.ft.com.

[20] 〈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巴基斯坦是負責任的核武器國家〉,《聯合國新聞》,http://www.un.org/chinese/News/story.asp?NewsID=20603.

[21] 陳文賢,〈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核武競爭〉,《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12期(1999年),頁11。

[22] 王道還 譯,〈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核武大競賽〉,《科學人雜誌》,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PageIdx=2&Unit=featurearticles&Cate=&id=30&year=.

[23] 陳牧民,〈南亞核武議題:歷史發展與現況〉,《全球政治評論》,第38期(2012年4月),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