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觀察導讀|在國外的生活或讀書的感覺如何呢?好像常常看到周邊的親友分享著歐、美等國的旅居經驗,但卻鮮少有人分享自己在南亞國家長時間的生活日常。本文作者庭威是一位赴印度留學的博士班研究生,透過日常的生活與經驗寫出了這篇對於在德里周邊生活的「德里觀察」,詼諧幽默的詞句間或許有著對德里生活充滿無奈,但似乎又充滿生活哲學空氣的步調,想想這應該也是「南亞居,大不易」的最佳註腳。

著|萬庭威,來西天大多時間不是在取經而是在求生的留學生。

印度生活可說是處處難,要一口氣說完並不容易。

因此,這回我只想說說2個讓我覺得最辛苦的事情。另外,必須注意的是,印度國土幅員遼闊、人口及語言也都極度複雜、多元,因此在此所分享的經驗,只能包含我所生活、居住的德里近郊或北印度的部分地區;其他地區的生活條件或會有所不同。

飲食:營養均衡,得吃的精挑細選!

印度是素食大國。

雖然說印度南部與東北部的嚴格素食人口較低,但素食依舊是「泛印度」的現象;印度西北部是素食人口最多的區域,這裡也是我目前所在的地方。

西北印度的素食跟臺灣的素食大相逕庭。主食以白米或未發酵的大餅,例如烤麥餅(chapati,中文也常譯為「印度烤餅」或「印度麥餅」)為大宗,副食通常搭配豆子(dal,很多種不同品種的豆子都可以用這個詞總稱)為主要材料煮成的咖哩味醬料。最常見的青蔬則是白花椰菜、秋葵一類等季節性的蔬菜;馬鈴薯在印度也常被當成是蔬菜的一種,因此咖哩馬鈴薯配大餅這種澱粉配澱粉的組合在印度並不奇怪。

某種程度而言,吃素確實是環保的表現,也是種慈悲,但是要顧及攝取足量的蛋白質就需要有營養的知識才能夠吃的聰明。不過我的觀察是,印度的素食大眾存在著蛋白質攝取不足的問題,而且多數人似乎不以為意。除了豆子以外,最常見的蛋白質來源是牛奶與印度起司(paneer,一種未熟成、不會牽絲的牛乳生起司)。

在印度,牛奶的價格並不算昂貴,但品質不佳。除非去養牛場買生牛奶,不然一般零售通路的牛奶都不是純牛奶。這在印度叫做調和乳品(toned milk),也就是加了水與奶粉以壓低成本,使其價格低廉而得以普及的乳製產品。印度商店零售的優格(dahi)也大多是用這類調和乳品製造,口感完全不滑順,更欠缺乳脂肪特有的香味。除了toned milk,還有double toned milk,也就是摻入更多水或混入更多奶粉更多的種類;起司的價格則比牛奶貴上許多,250克的印度起司可以買3至4公升的調和乳品。

雖然這麼說,但實際上我並不是營養學的專家,因此也無法在此提供科學化的數據來計算成人與兒童到底需要攝取多少調和乳品跟起司才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因此只能從個人主觀上的生活經驗經驗來討論,在印度生活,要補充到人體需要的蛋白質勢必得自己採購肉或蛋來烹煮,僅仰賴外食餐點的蛋白質量是絕對不夠的。即使是非素食的菜單,一人份的含肉、蛋外食餐點,往往份量也僅100多克或甚至更少。

在印度購買雞蛋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只是印度沒有洗選蛋[1]的概念。因此所有的蛋品,即使是在超市買的也多半為散裝蛋,蛋殼上都有黏液跟雞屎的殘留。在印度,生食是絕對不可行的。而且,印度的雞蛋的蛋黃顏色相當蒼白,蛋白也湯湯水水,並不扎實,因此必須特別選購高蛋白蛋才會見到結構跟色澤上比較可以接受的蛋。

相對蛋品的採購,要在印度買肉則是相當地困難。除非去肉舖,不然一般超商是不會有肉可買的。但如果要去肉舖,那就要會當地的語言,而且還要能夠無視各種擺在眼前的衛生問題。總之我是無法。若真的要買肉,我個人是會去專門販售進口食品的商店,尤其是針對客群為外國人的店家,這些店多半會有一些進口豬肉或是真空包的雞肉與羊肉可以選購。

牛肉在印度是買不到的,即使是南部也一樣。在南部可以吃到的牛肉也是水牛肉(印度都稱是buffalo,但確切品種我是不太清楚,或許連野牛bison也算?)而不是印度教奉為神聖動物的牛[2]。我是看不懂印度人怎麼區分哪種牛可以宰而哪種牛不行。

至於水果,印度並不缺乏。但是迄今我覺得好吃的只有香蕉、綠葡萄、芒果跟西瓜。其他水果就不用試了,都不好吃。

然而進口的食材價格非常昂貴,或許是因為政府課有重稅的關係。加上印度的物流運輸相當不發達,除非去最高級的商店與消費場所,不然遍尋不著「非印度味」。

印度的烹調重油重香辣,只要一點副食就可以配上許多主食。我的印度室友煮菜後的廚房常常殘留一堆餘油,往往需要用力刷洗一番。這種高油、高澱粉、低蛋白的飲食習慣著實讓我驚嘆不已。

氣候、水質與空氣品質:冷氣、空氣清淨機、濾水器是德里生活的基本配備!

北印度的氣候極端。德里近郊的氣候可分成3季,雨季、冬季與夏季。雨季是每年的7到9月之間,但實際上在德里一帶的雨量並不多,隔幾天一次的雷陣雨才是常態。雨季時的氣溫大約類似北臺灣的夏季。

冬季約莫11月到隔年1月之間,氣溫大約在5到25度之間,若有寒流則可能掉到3度左右。

然而比起冷冽的氣溫,印度北部的冬季最令人難過是空氣汙染。由於冬季欠缺強風[3],各種空汙微粒無法飄散開來,導致整個冬季常常處於煙霧迷茫的狀態,這個煙霧甚至是淡黃色的!即使沒有新冠疫情,冬天若不得已必須出門,N95口罩可說是必備的生活用品,而最糟糕的時候,連室內空間都無法擺脫空汙影響,因此家家戶戶必備一臺空氣清淨機。對呼吸道易過敏的體質的人來說,生活在北印度的冬天將會十分辛苦,至少對我來說是需要24小時常開空氣清淨機的,否則極有可能會窒息吧。

夏季在4到7月間,氣候相當炎熱。常態性氣溫的在26到38度之間,若有熱浪來襲,全日溫度在30到45度之間,因此夏季也是需要常開冷氣的。有熱浪的時候,即使在沒有陽光直曬的室內,沒有吹冷氣坐著不動也會揮汗如雨。季節交替時間的天氣變化相當穩定,可以感覺到從冬季轉夏季的時候,每天都感覺得到氣溫在一點點的變熱一些,不像臺灣的氣候總是變幻莫測又不穩定。雨季轉冬季也雷同。

由於夏熱冬冷又溫差極大,因此我總覺得房屋特別容易損壞。過了1年,住處的牆壁上的壁癌就擴大一些,比較老舊的水管也開始漏水,需要請工人來更換。這是否可以歸咎於建材品質太差,我並不清楚。

印度的衛生條件依舊極差。路邊充滿垃圾,流浪狗跟流浪牛在路上漫步擋住交通的光景到處,且隨時都在發生。都市排水能力近乎於零,因此只要下雨稍微大一點,馬路就會積水。叫外賣或者是宅配,遇到只要下雨一律不予遞送的情況也是相當合理,畢竟積水的道路,各種既存的大窟窿是看不到的,哪怕是再會鑽車蛇行的印度人,如果看不到大洞的話還是會掉下去。

晴天的話,道路則充滿各種揚塵,也時常可以看到工人們拿的掃把將灰塵掃到路邊,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去超商買東西時,常常看到店員在拿抹布擦拭商品的原因,不是因為來客太少或者是滯銷品在架上擺太久,而是因為灰塵真的太多了,架上商品擺沒幾天就開始積塵。

我所在的地方有自來水,但水源似乎是沒有處理過的。有時候水是淡棕色的,而有的時候雖然一眼看不出來,但稍微靜置一下就會有肉眼可見的沉澱物。印度各處的自來水品質似乎差異極大。我的印度室友挑剔到洗澡水都要裝一臺陽春的濾水器,他說「用這裡的水洗頭會禿頭」。雖然我是不太相信禿頭跟水質差有什麼關聯,但我裝的淨水器確實是需要每2個星期就換一根除泥用的濾芯。

印度生活的慢與難

在印度還有很多讓人難以習慣,碰到的當下會火冒三丈的事情。比如說像是極為龐雜且牛步的官僚體系、工作上的低效率、凡事必須依靠中介人並被抽成等行事方式。但畢竟我也只是在印度留學,不是在印度經商,因此關於印度的官僚以及工作精神,臺商一定會比我清楚許多,在此我就不獻醜了。

關於這方面,我只能勉強總結一下在跟印度人打交道必須要有的技能:有耐心、要會盧。在臺灣一天可以做好的事情在印度可能一星期還沒好,所以要有耐心;在臺灣不好意思的事情,到了印度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印度人的基本時薪相對低廉,而且就業不易,所以他們可以接受「盧小小」。事實上我認為不去浪費他們時間的話,事情大多辦不成。

印度的高教體系相當龐雜,水準也參差不齊,而且各校經營相當獨立。我在一間大學的經驗,就我所知跟其他大學毫無可比性。再加上我讀的是佛教學系碩士班,這裡有9成9都是國際學生,因此我觀察到的反倒不是印度學生而是越南學生,因此我的印度教育體驗樣本不具代表性,想了想,決定只談最基本的生活條件,若日後有機緣再去印度的其他學校,並且跟當地學生同班,屆時我會再試著談談印度的高等教育體驗。

在印度生活,就是學習安忍與隨機應變。前一秒被一個印度人氣到爆血管,但下一秒就碰到另一個印度人友善的問候,這是日常。或者是以為可以很簡單辦完的事情到最後花了錢卻還沒辦成,但本以為很難辦的事情一下子就好了,這也是日常。印度的生活是無法預測、隨機多於規律。如果降低期待並且更中性的看待這個地方的風土民情,只要願意多花一些錢在維持基本的生活品質,印度生活雖苦,但也有許多樂趣。


編按

[1] 雞蛋剛生下來時幾乎處於無菌狀態,但因為蛋殼尚未乾燥,容易沾染上微生物,必須透過「洗選」作業,清除蛋殼上的細菌及髒汙,將沙門氏菌的汙染機率降到最低,並去除破蛋、畸形蛋,然後依照重量分級包裝。參考資料:https://supertaste.tvbs.com.tw/food/340015

[2] 通常是瘤牛(Bos taurus indicus),是一種在肩部長有肉瘤的黃牛亞種。

[3] 印度冬季係東北季風盛行的季節,然而北印度因為北方山脈阻擋,因此較無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