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淩
近年來華語在印度社會逐漸興起一股學習風潮,多數人學習華語的動機主要是想和中國大陸做生意,或是對中國有著美好的嚮往,這讓學生家長對孩子學習華語所帶來的效益抱著很高的期待。印度人會讓你打破舊有規則並重新看待這個世界,前一秒讓你氣得火冒三丈,下一秒又會覺得他們是如此可愛,在學校裡遇到的學生和職員也是如此。印度對我國華語教學來說,是一塊充滿了希望的機會之地。
「華語教學在印度」—
印度,華語教學的機會之地
印度臺灣華語教育中心-亞米堤大學辦公室
Taiwan Education Center in India at Amity University (TEC-Amity)
馮愛淩華語講師
印度給多數人的印象總是一個遙遠又充滿神秘感的國家,這塊孕育千年文明的土地,的確有別於一般國家所展現出來的文化特色。來到印度體驗當地生活,絕對能夠真切地認同印度在2002年所推出的那句觀光標語:「Incredible India!」
印度人,一個會讓你打破舊有規則並重新看待這個世界的民族,可能前一秒讓你氣得火冒三丈,下一秒你又會覺得他們是如此可愛,也許正當你覺得他們真是無法理喻、難以溝通的同時,又發現他們根本沒要跟你理論,一副無欲則剛的處事態度;在生活上如此在學校裡遇到的學生和職員也是如此。有時我們甚至會開玩笑的說,要是你和印度人交流時太過於較真、缺少幽默和彈性,你就已經先氣死自己了。如果你認為是他們的邏輯有問題,其實也只是彼此看待事情的切入點不同;如果你說他們來自外星球,他們其實也覺得你是個怪咖。
在這個總人口排名世界第二的國家,為求個人生存是件殘酷的事情,多數印度人口中敘述自己的國家其實有著很多負面評價,有些甚至表示如果有可以選擇的機會,他們寧願長住國外也不要住在印度。剛開始我很驚訝聽到這樣的言論,因為感覺他們很傳統,應該希望住在自己的安全圈裡最自在才對。然而,多數受過教育的印度人對自己國家感到失望,所以便產生了這樣的念頭。不過,即便如此,許多印度人就算在英美完成高等教育、也有機會留在當地工作,最終卻還是因為文化因素回到自己國家。沒錯,印度這個國家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根深柢固的傳統文化;無論留美留英,多數家庭的父母仍會為他們安排好門當戶對的結婚對象,要求在海外的孩子回到自己國家完成成家立業的終身大事;又因為宗教關係,他們大多也只選擇同一個宗教社群的人結婚。這樣的社會文化讓印度非常「印度」。像我們這些已過了適婚年齡還未婚的老師們,就經常被學生或其他教職員問到:「老師妳為什麼還不結婚?」因為在他們的社會裡很少有「不婚」、「晚婚」、「離婚」這種事情。也許近年來離婚的情形開始有些轉變,但「不婚」「晚婚」的人還是極少的。我們班上經常有些尚未畢業的學生跟老師請假的理由就是「結婚去」。
說到學生請假,理由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而且絕不浪費學期中可以請假的「配額」,以我們學校出席率來說,如果這門學科一學期22堂課,最多可以缺席5堂課,若超過這個出席率就會被開除。多數學生為了使用這珍貴的5堂課「額度」,便使出許多前所未有、稀奇古怪甚至會讓人翻白眼後眼睛回不來的請假理由,有的請假超過5次的學生,為了希望老師不要記他缺席,便使出印度人最拿手的一招:跟你沒完沒了的「勾勾迪」,包括打手機、簡訊、email、在校園裡出奇不意的「堵」老師,以及在班上或到老師辦公室不斷上演討價還價的戲碼;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開場白就是:「Please, Ma’am」這些讓你好氣又好笑的學生,有著印度人最真實的影子。
印度人是一個喜愛熱鬧歌舞的民族,一個活動場子不論剛開始是多麼的充滿文藝或中國風氣氛,最後一定多以「寶萊塢」風格劃下中印文化融合的完美句點。這種「中印混搭風」在課堂上也經常出現,例如唱華文歌搭配跳「旁遮普(Punjabi)」舞,這組合聽起來似乎突兀,不過遇到印度人,一切都變神奇了,教室裡歡笑聲不斷,兩大文化在課堂內碰撞出無限可能的火花。
多數的印度人古靈精怪,骨子裡機靈、反應快,所有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最後終會被解決;所謂「終會被解決」,以印度人的定義,就包括「冷處理」和最高境界「無為而為」。就在你覺得他怎麼好像什麼都沒做時,他還是做了—只是不是以你認知的方式。這時你可不能說他沒做,只能說彼此對處理事情的要求、方法和時間點不同罷了。不過也有很多時候他們的表現也讓人十分激賞,讓人不得不佩服原來事情也能這麼解決,算是開了眼界。有這麼一說:「所有問題一定能夠解決,如果不能解決的,那一定不是問題。」印度人的邏輯你跟上了嗎?
在印度,「沒有標準」就是最高的標準。當你以為你一切都照標準來做時,事情的發展總會出人意料;然而當你為所欲為時,他們反而認真了起來。一個最妥當的心理準備就是「沒個準」!當有人跟你打包票事情沒問題時,那差不多就是有問題,只不過在他們眼裡那不叫問題,或者他會挖東牆補西牆,然後跟你說:「看!那哪是問題!」他們的個性不喜歡與人有衝突,總能在衝突即將要爆發的那一刻化解,那包括無言的處理、開始講起倫理道德、友善地答應「下回會解決」(但永遠不知在何時)、或說一些玄之又玄的邏輯。總之極少看到一個印度人臉紅脖子粗的與人爭執什麼,因為凡事都能解決,但是要放下時間與空間的執著,甚至還有「問題應該被處理」的那份執著。印度的生活哲學高深莫測,初來乍到的朋友,實在無法一下就能領悟清楚。
近年來華語在印度社會也逐漸興起一股學習風潮,多數人學習華語的動機主要是想和中國大陸做生意,有些甚至是因為家裡在大陸有工廠,所以自願或被父親要求選修華語;或是多數平民老百姓對中國也有著美好的嚮往,這讓學生家長也對孩子學習華語所帶來的效益抱著很高的期待。班上有一個學生曾對我說,他把在華語課學到的一首中文歌唱給他父母聽,雖然他們完全不懂他在唱什麼,但是他們仍然十分高興,學生跟我說:「我是用『心』在學習這首歌」,因為他是受到父親的影響而對華語充滿了熱情。華語學習的落實在印度算是跨出了第一步,若能穩紮穩打,想必印度對我國華語教學來說,是一塊充滿了希望的機會之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