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音樂源自於美國紐奧良的非洲裔社群,在長時間的堆砌下,爵士樂領域出現了許多經典人物,艾靈頓公爵的搖擺、路易斯.阿姆斯壯的小號與聲樂,甚至近代更為知名的肯尼吉,都稱上是爵士樂的經典;此外經過與其他音樂曲風的交互影響,創造了新的音樂體驗,牙買加的爵士雷鬼、巴西的巴莎諾瓦或是古巴的騷沙爵士。本文所介紹的或許是臺灣讀者、聽眾較少聽聞的爵士樂與印度傳統音樂的結合,其中印度知名的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Ravi Shankar)便是這股東、西匯流的靈魂人物。
原|原文刊登於2021年5月18日西班牙爵士樂部落格《Caravan Jazz》,主要根據並多次引用2020年由克拉斯克(Oliver Craske)著作及費伯出版社(Faber and Faber)出版的香卡自傳《印度太陽:拉維.香卡的一生及音樂》(Indian Sun: The Life and Music of Ravi Shankar)內容,同時也由《Caravan Jazz》授權本站翻譯為繁體中文
著|拉奎爾.羅德里奎茲(Raquel Rodríguez),爵士樂愛好者,同時也是英、德語的編輯與翻譯
誌謝|特別感謝克拉斯克協助本文完成及提供照片,以及貢薩洛.迦耶哥(Gonzalo Gallego)就本文討論主題對話交流
譯|李燁,文字工作者
香卡對爵士樂家的影響:柯川家族
克拉斯克在其香卡傳記中提到:「其他爵士樂手被拉格傳達的平靜感吸引,尤其是散序開場的部分。約翰.柯川當時因為海洛英成癮陷入自我毀滅,他在香卡逗留紐約時正經歷改變生活的戒毒及精神頓悟,急於理解如何保持平靜。他覺得自己應該通過學習印度音樂來追求這樣的平靜、平衡,因此及時找上了香卡」 。
柯川與妻子艾莉絲(Alice Coltrane)都從香卡的音樂中尋獲靈感,但香卡對艾莉絲的影響更為重要。艾莉絲在柯川1967年過世及成為1983年於加州創立的以印度宗教靈修或信仰為主的修院場所Sai Anantam Ashram精神領袖後,採用了吠陀聖歌及印度靈修音樂(香卡漫長音樂生涯中孕育的一種流派),並融合她家鄉底特律的福音傳統音樂,成為一種新型態的唱詠式樂風。
在這之前,艾莉絲錄製1970年備受讚譽的經典專輯《薩奇達南達之旅》(Journey to Satchidananda)時,就使用塔姆布拉琴(Tanpura)作為基礎持續長音,與法老王.山德斯(Pharoah Sanders)[1]的中音薩克斯風合奏,成為自由爵士如何借鑒印度等其他音樂傳統元素的最佳案例。
柯川夫婦對香卡欽佩更明顯的事實,是他們以香卡的名字為他們的第2個兒子拉維.柯川(Ravi Coltrane)命名,他現在是紐約爵士樂舞臺上最傑出的薩克斯風手之一。儘管柯川夫婦受香卡影響深遠,但他們的音樂仍保持不同特性,並未完全進入拉格爵士樂的領域。
約翰.麥可勞夫林
約翰.麥可勞夫林(John McLaughlin,1942-)是知名的爵士吉他手。泰德.喬亞(Ted Gioia)在其著作《爵士樂史》(History of Jazz)中寫道,麥可勞夫林是將民族音樂風格融入爵士樂其中一位先驅,他對佛朗明哥(Flamenco)、印度音樂及古典吉他與民謠吉他傳統音樂的熟練是可經考驗的。
克拉斯克(Oliver Craske)在其香卡傳記寫道:「香卡就像過去對待才華洋溢的音樂天才一樣,將麥可勞夫林納入他的音樂家族,成為自己的非正式學生。從1975年開始,香卡每次去紐約都固定邀請麥可勞夫林前來,有一天更決定傳授他南印度傳統音樂理論。」
融合爵士[2]演奏樂團沙克提(Shakti)1976年發行第一部作品。沙克提是麥可勞夫林以吉他為主導的演奏樂團,成員包括來自南印度傳統音樂家、卡納提克(Carnatic,南印度傳統音樂系統之一)音樂家及孟買塔布拉鼓(Tabla)傳奇鼓手扎基爾.胡笙(Zakir Hussain,1951-),其中後者更熟悉北印度傳統的印度斯坦(Hindustani)音樂。儘管沙克提在成立幾年後就解散了,但麥可勞夫林與胡笙的合作一直持續,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每年4月30日舉辦「國際爵士樂日」(International Jazz Day)全球音樂會部分屆別的標誌性表演之一。
艾琳.施威澤、曼尼.諾伊邁爾及約阿希姆–恩斯特.貝蘭特
1967年披頭四樂團(Beatles)發行《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成為他們最著名且受印度影響最明顯的專輯之一[3],同時《Jazz Meets India》作為拉格爵士其中一件最傑出的作品也正在德國錄製。《Jazz Meets India》除拉格爵士外,也被歸屬於自由爵士(Free Jazz)[4]及調式爵士(Modal Jazz)[5],因為其內容兼具3種風格各一部分;專輯共同點則是由西塔琴勾勒出弦律線,反映在西方樂器演奏並遵循西塔琴所標記的印記。
《Jazz Meets India》在我看來是一件精美絕倫且歷久不衰的作品,對當今想要持續實驗調式爵士的音樂家而言,仍然極具參考價值。德國爵士樂製作人約阿希姆-恩斯特.貝蘭特(Joachim-Ernst Berendt)在打擊樂手曼尼.諾伊邁爾(Mani Neumeier)[6]對計畫表達興趣後製作此專輯。專輯於德國南部多瑙葉欣根音樂節(Donaueschinger Musiktage)現場演出後錄製,曲目後來在柏林爵士音樂節演奏也受到歡迎。
《Jazz Meets India》3首曲目是由以主要樂器演奏家命名的迪萬.莫蒂哈三重奏(Dewan Motihar Trio)及艾琳.施威澤[7]三重奏(Irene Schweizer Trio)2組三重奏演奏,他們提議在德國使用印度及西方合奏錄製曲目並非出自偶然。德國在1950至1960年代是對香卡最感興趣也最為讚賞的歐洲國家之一,香卡兄長烏岱舞蹈團於威瑪共和(Weimar Republic)時期也同樣在德國獲得歡迎。
德國長期以來一直著迷於印度文化。儘管香卡沒有參與《Jazz Meets India》製作,但可以說他的努力如同大使或福音傳播者,為這一類型唱片在歐洲出現創造條件。在我看來,西塔琴手莫蒂哈在這一場平等對待不同傳統音樂家的相會中,成功在爵士樂領域嶄露頭角。
如同香卡音樂生涯中在古典及極簡主義音樂的其他混合領域大放異彩。另一方面,鋼琴、小號及爵士鼓的演奏也非常有趣,這些樂器演奏沿著西塔琴及塔布拉鼓所勾勒出的拉格路徑,獲得平衡且深刻的成果。香卡的現場及錄音室作品影響不只侷限更遠遠超過前面提到的音樂家,這些例子更向我們顯示在音樂上劃設界線是如此困難及不智。
編按
[1] 法老王.山德斯(1940-),或譯菲羅.桑德斯,美國爵士樂手,以薩克斯風的吹奏及沉穩著稱,師承約翰.柯川,至今仍活躍美國爵士樂壇。
[2] 指爵士樂的跨領域創作,包含爵士樂跨搖滾、印度傳統音樂、新世紀古典、藍調、佛朗明哥等,所激盪出的曲風音樂。
[3] 本作為英國迷幻搖滾及嬉皮世代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融入了各式各樣的跨界曲風,包含歌舞雜耍、馬戲團音樂、劇場音樂、前衛音樂、西方古典音樂以及印度傳統音樂等。本作中第二面的歌曲,《Within You Without You》便是融合印度傳統音樂的代表作,其主要使用的樂器之一則是西塔琴及塔布拉鼓。之所以有這樣的曲風出現在搖滾樂專輯中,主要是受到喬治.哈里森與香卡的影響,披頭四吉他手喬治.哈里森在本作前的休團期間,曾旅居印度一小段時間(1966),師從香卡學習了印度音樂與哲學,因此本作也融入印度傳統音樂的元素。哈里森後來對於這段印度之旅的感想曾表示,「我的心仍然留在那裡(印度)…那時候我沒什麼興趣當個『披頭成員』」。
[4]自由爵士是爵士樂的形式之一,最早見於50年代至60年代。當時樂手們極盡所能去改變、延展、解離爵士樂的音樂傳統,變更固定的和弦變化方式或節拍速度。
[5] 調式爵士是爵士樂的表現形式之一,其在和聲架構方面採用調式而非進行式的和弦。
[6] 曼尼.諾伊邁爾(1940-)德國搖滾音樂家、自由爵士鼓手、藝術家。
[7] 艾琳.施威澤(1941-),瑞士爵士樂和自由即興鋼琴演奏家。
本文圖片來源:CaravanJazz、 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