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南向政策的口號,國人越是關注南亞與東南亞的事務,並不斷地在歷史洪流與故景中尋找這些國家與臺灣之間所存在的聯繫關係,盼望能從中建立起更多的歷史或情感上的連結。印度獨立三傑之一的鮑斯,是在臺、印聯繫中相對常被拿出來討論,但卻又鮮為人知的案例,鮑斯雖身歿於臺灣,但至今臺灣仍未有立其紀念之處。這位「英雄」的未竟之路以及時代的背景,或許不論在過去臺灣殖民時期及現今都能引起臺、印兩國人民的共鳴。
著|王智明,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誌謝|非常感謝陳牧民公使提供哈林這本書的電子檔及邀稿。關於鮑斯的生平,除了維基百科外,讀者可以參考Sugata Bose, His Majesty’s Opponent: Subhas Chandra Bose and India’s Struggle against Empire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2011) 。該書作者是哈佛大學歷史系的教授,亦是蘇巴斯.錢德拉.鮑斯的孫輩。
1945年8月18日臺北(今松山)機場上空發生了一場空難,死者之中有一名印度人。
這場發生在二戰結束後3天的空難,今天臺灣大概沒什麼人知道,但當時這一事件卻受到印度人民的巨大關注,認為這可能不只是一場空難事故,而是一場刻意製造的意外。當時傷者被送往臺北的南門軍醫院(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治療,但不到一天即宣告傷重不治。印度政府本希望將這位死者的屍體運回印度安葬,卻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如願,而改在臺北火化,骨灰後來送到日本東京杉並區的寺廟安放。對關心印度民族解放歷史的印度人來說,這場空難讓臺灣成為他們一代人的傷心地,是他們民族英雄,偉大領袖的埋骨之地。
這個聯結固然是歷史的意外,但臺灣社會對這段歷史的失憶與無心,或許並不只是個意外。
1946年8月,在國民黨政府的安排下,26名國際記者搭乘專機從南京來臺,以參訪和了解國府接收(臺灣)之後的現況,為陷入國共內戰泥沼的國民黨爭取一點正向的國際曝光。在這群記者中有一名印度記者,哈林.沙(Harin Shah),抱著不一樣的心情前來,因為他想要了解備受尊崇的印度國民軍(Indian National Army)領䄂蘇巴斯.錢德拉.鮑斯(Subhas Chandra Bose)是否真如日本人所說的,在一場空難中葬身臺灣。
《 來自福爾摩沙的裁決:錢德拉.鮑斯的英雄未竟之路 》(Verdict from Formosa: Gallant End of Netaji Subhas Chandra Bose,1956)[1]就是哈林此行調查的報告,詳細而具體敘述了他如何在臺灣朋友的協助下找到了鮑斯就醫的醫院、救治的醫生、照護的看護,乃至火化他屍骨以及護送其骨灰到日本安置的相關人員,從而確認了鮑斯空難身亡的消息。
臺灣讀者或許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哈林要如此大費周章,確認一個已知的死訊,這個確認的經過又為何值得寫成一本書,乃至在出版65年後仍被閱讀著。一個陌生印度人在臺意外喪生固然令人遺憾,但這對臺灣意味著什麼,又有什麼值得記憶或回望的呢?
這一切都得從19世紀末的印度說起。
如果說,當時的印度是大英帝國冠冕上的一顆明珠,那麼印度人民即是製造這顆明珠的奴役。1905年英國提出分割印度與孟加拉的想法後,印度人民反奴役,爭自由的獨立意志更為堅定而鮮明:除了抵制英貨的平民運動外,在印度境內有甘地領導的不合作運動(Non-cooperation movement),推動憲政改革,挑戰英國的統治權威,在海外還有無政府主義的印度革命黨(Ghadar movement)組織和宣揚印度獨立的理念,籌劃武裝反抗,以及鮑斯領導的印度國民軍以及「自由印度臨時政府」(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Free India),在德國和日本的支持下,準備進軍德里,解放(英屬)印度。這些自發的革命運動在印度現代史上留下慷慨激昻的一頁;經過半世紀的血淚犧牲,終於在1947年換來了印度的獨立建國,儘管印、巴分裂的傷痕亦隨之而來。
1897年出生於加爾各答的鮑斯是一位革命青年。年輕時受到印度哲人斯瓦米.維韋卡南達(Swami Vivekananda)的思想啟發,相信人世的善果來自於服務的行動,而信念的真確有賴於犧牲來證成。幼年起,鮑斯就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後來進入加爾各答大學就讀,期間表現突出,但卻因為抗議教師歧視的行動而被迫輟學。在父親的鼓勵下,鮑斯決定前往英國念書,進入劍橋大學研讀哲學,並考取了印度公務人員的資格,可謂一帆風順的人生勝利組。
延 伸 閱 讀
【政治經濟】印度獨立三傑之錢德拉.鮑斯與臺灣的歷史淵源
臺灣回憶探險團》1945.8.18 印度獨立運動英雄―錢德拉‧鮑斯於臺灣逝世
學成回國後的鮑斯卻毅然投身印度獨立運動。1921年鮑斯返國加入甘地領導的印度國大黨,追隨甘地推動印度的憲政改革,並與尼赫魯有許多緊密的合作。然而,1930年代末印度國大黨的年輕志士不再滿足於甘地的溫和路線,年輕氣盛的鮑斯於1938和1939年兩度被選為國大黨的領䄂,因此與甘地產生齟齬,最終被逐出了國大黨。1940年鮑斯則因為參加抗議活動被英屬印度政府逮捕,被判居家監禁,但半年後向北逃離,經阿富汗,輾轉來到納粹德國。
時與英國作戰的德國,對印度獨立自然表達支持,讓鮑斯在柏林成立自由印度中心以及自由印度電臺以宣傳革命,並且將德國在非洲戰役中捕獲的印度戰俘,約3,000多名,轉交給鮑斯指揮,助其組織革命武力;1942年德俄戰事正酣,德國無瑕他顧,鮑斯搭乘德國的潛水艇轉往日本。日本將在新加坡戰役中捕獲的印度戰俘交給鮑斯,成立了印度國民軍;鮑斯亦在日本的支持下成立了自由印度臨時政府,立下從海外進軍德里的宏願,一時聲威大振,也成為英國的頭痛人物。
延 伸 閱 讀
印度最高法院打破「玻璃天花板」!女軍官的新升遷之路
Looking Back 77 Years, When India Had An All-Female Rani Jhansi Regiment In Bose’s Azad Hind Fauj
不過,1944年末日本與鮑斯進攻印度的戰事遭受挫敗,日軍和印度國民軍傷亡慘重,被迫退回馬來半島,然再遭英軍擊退,最終重新奪回新加坡。1945年8月,兩顆原子彈落在廣島和長崎,8月15日日皇明仁玉音放送宣佈投降,鮑斯只得再次逃亡,欲取道北上,先入滿洲,再至蘇聯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是鮑斯最終未能抵達滿洲,因為他從西貢(今胡志明市)搭乘的日本軍機在短暫降落臺北休整,再起飛之際,發生了故障,墜落在臺北機場,鮑斯也因為大面積燒燙而重傷不治,於1945年8月18日命喪臺北。
鮑斯死訊傳出後,印度國內群情嘩然,很多人相信這只是他死裡逃生的煙幕彈,而非英雄的終點,畢竟他已多次化險為夷,逃出生天。他們熱切期待鮑斯能平安歸來印度,化解時已激烈的宗教衝突,繼續領導印度獨立運動。但直到印度正式獨立的那一刻,始終不見鮑斯踪影。
置之死地而後生?還是英雄的未竟之路?
儘管如此,關於鮑斯未死的傳言始終不斷,獨立後印度政府亦幾番啟動調查,以正視聽。這都顯見鮑斯對當時印度社會與獨立運動的意義重大,而其死後仍影響著印度的民心與政情。
因此,哈林這本書的意義至少有兩個層次:首先,它反映了印度人民對於鮑斯的情感與期待。哈林抽絲剝繭的調查就是希望一步不錯地確認英雄末路的真相。真相固然令人神傷,但對於歷史與與政治形勢,都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哈林雖未明說,但他隔了10年才出版這份調查報告,或許反映了鮑斯之死對獨立之初印度政情的影響巨大。
其次,雖然重點在於查訪鮑斯的生死下落,但本書也記錄了不少戰後臺灣的狀況,尤其提及了不少當時的重要政治人物,如議長黃朝琴和報人李萬居,給予他的協助,顯見臺灣當時雖然百廢待舉,對這類國際事件並不是全然無知,對於意外來到臺灣的外籍人士,亦是盡心照料。當然,更重要的是哈林對臺灣民情的觀察,包括了他的溫泉初體驗以及他對照護鮑斯的日籍與臺籍醫護的感念等等,展現了一個純樸溫良的臺灣圖景,也為這份調查增添了一點行旅紀實的趣味。
但或許更引人深省的問題是,當下的臺灣社會如何思考這段意外的臺印交逢。
畢竟鮑斯之所以命喪於斯,是因為臺北乃是日本帝國的節點之一,也是南進的基地。當年亦有不少臺灣人自願或被迫加入日本皇軍,參與了南洋的戰事。他們或許不曾與鮑斯併肩作戰,但他們會如何理解鮑斯的革命經驗,並且在日本殖民的脈絡下,思考印度獨立的事業?是否他們也會在鮑斯的事蹟中思考自身(臺灣)的命運?臺灣是否有條件成為印度革命的助力,而不只是鮑斯的埋骨之地呢?日本的大東亞主義下所形成的亞際接觸與交流,在今天,如果不僅僅是歷史的灰燼,是否仍保有某種跨域結盟的微溫,某種在世界史脈絡中重觀臺灣的微光呢?這都是哈林這本書給我們的提醒和啟示。
印度人民或許會因為鮑斯之死而對臺灣留下一點印象。那麼今日的臺灣是否也可以因為鮑斯的意外身故而對印度有些不同的認識?這當是臺灣讀者閱讀此書無可迴避的扣問吧!
編者按
[1] 本書及作者之中譯名為編者暫譯。
本文圖片來源:Wikipedia、Indian Times、Major Abid Hasan、Prinse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