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Ka-Dabba-3

 (電影史丹利的飯盒,圖片來源

褚士瑩/作家、公益旅行家

如果一個印度人說:『我這輩子看的電影比你吃的飯還要多。』請你千萬不要反駁,因為他說的很可能是真的。2011年我最喜歡的一部印度電影,是叫做『Stanley Ka Dabba(史丹利的飯盒)的低成本劇情片。故事說的是一個叫做史丹利的四年級小學生,同學和老師都非常喜歡他,可是他有一個大秘密…對於還沒有機會去印度的人,先看幾部印度電影吧!


  • 學校的故事

Stanley-Ka-Dabba-Movie-48982_65

圖片來源

2011 年我最喜歡的一部印度電影,是叫做「Stanley Ka Dabba(史丹利的飯盒/ स्टैनली का डब्बा)」的低成本劇情片,導演阿莫.古德(Amole Gupte)是從幾個朋友那裡借錢,只用五個人的小團隊,在孟買的一個小學,利用每個禮拜六學校加課的四個小時拍攝,連續拍了整整一年半才完成的,主角史丹利(Stanley)就是導演自己的兒子,對於一個拍過成功大片的導演,選擇這麼辛苦拍成一部小品,讓我對這部電影和題材格外產生興趣。

故事說的是一個叫做史丹利的四年級小學生,因為鬼點子特多又是班上的開心果,寫作充滿天馬行空的創意,無論是同學或是班級導師Rosy小姐都非常喜歡他,可是他有一個大秘密,那就是他其實是個孤兒,自從父親去世後母親也離家出走,家裡只剩下他一個人,靠著在小旅社打雜做苦力求生,這是為什麼他的制服總是那麼骯臟,而且每天都沒有帶午餐上學,但是他用無邊的想像力當作跟世界奮鬥的武器,繼續留在學校上學,沒有讓老師同學看出異樣,這些家境優渥的同學們,也都不介意跟史丹利分享他們從家裡帶來的飯盒。
72744852學校的印度語老師,大家都叫他『鐵公雞(Khadoos)』,非常吝嗇卻又好吃,每天都沒帶飯,專門吃其他同事老師帶的飯盒,過了一段時間變本加厲,開始吃起班上同學的午飯,鐵公雞老師因此將跟他同樣沒帶飯的史丹利同學視為眼中釘,史丹利為了不想增加同學的困擾,只好假裝回家吃飯,其實只能喝水充饑,在街上閑晃,但是鐵公雞老師變本加厲,甚至逕自規定沒帶飯盒的人就禁止來上學,對史丹利來說,身為孤兒,整天飢腸轆轆都不算什麼,但是不能上學,卻是最大的懲罰,於是史丹利為了上學,想盡辦法要弄到屬於自己的飯盒,不是為了自己吃,而是把飯盒進貢給鐵公雞老師,換取上學的權利,學校師生的憤怒,讓鐵公雞老師在羞愧中辭去教職,史丹利終於回到帶給他人生希望的學校。(圖片來源

 

LP1

圖片來源

這部電影立即讓我聯想到『天虹戰隊小學(Laskar Pelangi)』這本也曾被拍成電影的小說,很多中文的讀者,生平閱讀第一本,也是唯一印尼文翻譯的小說就是這部,並且對於這座印尼富裕與貧窮同時存在的島嶼 Belitung,勿里洞島上這間破洞比磚瓦還多,差一點招不到 10 名新生面臨關閉命運的小學,有了奇妙的心理連結,跟著那家境貧困卻一心想上學的 9 個小朋友、無償教學的 15 歲女老師和老校長,心情起伏不已。

 

Sang-Pemimpi-2009但是很多看過這本書的讀者,並不知道這個故事後來還有3部續集—Sang Pemimpi(《逐夢少年隊》,The reamer), Edensor 以及 Maryamah Karpov。續集《逐夢少年隊》後來也在2009年拍成了電影,故事裡的三個主角逐漸長大,故事橫跨二十年的時間,從 1980 年到 2000 年, 其中三個孩子已經離家,搬到有中學的港口城市去上學,合住在有如監牢般的小違章建築,每天清晨兩三點就起床去魚市場工作,等到太陽出來才帶著一身魚腥味上學,每個學期只有在發成績單的時候,才能見到父親一面,但是一連串的不幸事件卻隨著他們的年紀越來越大,失去了原有的天真,卻沒有失去友情,也沒有失去自己,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沒有放棄逐夢,那個能夠繼續上學的夢想。

從小把上學當成一個人生大夢,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的,但是無論是印度孟買的史丹利,還是印尼勿里洞島嶼的伊卡來,卻都在生命很早的時候就瞭解了這個道理。就像勿里洞小學校長說的:『學校是對人性的讚美,代表尊嚴、學習的快樂,還有文明的光輝。』我發現自己離開學生時代越久,對於學校的故事卻越加醉心,或許正是因為我生命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當我拿起筆來寫字,每回當我使用心算加減乘除,每回當我要決定如何做對的事情時,都會將我帶回到學校的時光,提醒著我如今我所會的一切,都要歸功於學校和老師的存在。關於學校的故事,也自然而然變成了我最喜歡的故事。(圖片來源

 

  • 寶萊塢之外

aarakshan-wallpaper-17-10x7圖片來源

對於還沒有機會去印度的人,先看幾部印度電影吧!

最近我分了兩次,才終於看完超過兩個半小時『Aarakshan』這部 2011 年度最受爭議的寶萊塢電影,著名電影人Prakash Jha以 Aarakshan(賤民階級的保留名額)這個實施的給弱勢社群提供的教育場所和政府工作的政策代表詞,憑一支筆打翻全國法律、法規,甚至挑戰種族階級特權問題,把欺壓近幾個世紀逾億人口對抗穆斯林貴族的聲音找出缺口。由素有印度影壇教父阿穆布.巴克强(Amitabh Bachchar,暱稱Big B)演出更富權威性,力道十足。電影雖曾一度被禁播,仍淹沒不了意識形態的洪流,擋不住印度公民發聲的管道。

跟巴西的嘉年華一樣,印度電影也用大型華服歌舞的方式,來包裝嚴肅的社會跟政治的議題。印度電影每年產量超過1,000 部,自從 1910 年左右,印度就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國。1920 年代,印度的電影觀眾數量已經比世界上其他地區的觀眾數量總和還要多。票價十分便宜,因此是主要的全民娛樂,每日平均都有 2,000 萬以上的觀眾走進電影院看電影,如果一個印度人說:『我這輩子看的電影比你吃的飯還要多。』

請你千萬不要反駁,因為他說的很可能是真的。

這麼多的電影,許多在外人看來是粗糙俚俗的外表下,卻是一扇扇珍貴的窗口,反映著印度人真實的思想,社會問題,政治文化,還有他們看待從網路到外包代工,世界洪流的角度。

每年除了 20 至 30 部寶萊塢大片外,其他每年 1,000 多部基本上都只有美金 100 萬~ 150 萬美元之間的製作成本,其中更有 20% 的影片成本低於 100 萬美元。每年所有印度電影的成本,通通加起來大概只夠美國拍兩部好萊塢大片,但無論成本多小,或是電影的主題是什麼,基本上都可以進入商業體系在電影院被播映,也因此形成一個小成本電影的天堂,一千部電影,就是一千個印度族群和生活方式的印記,鼓勵著文化的多樣性,一千種想像的可能性,一千個社會思考。有印度學者說,印度人為什麼會去看那麼多電影的原因,因為電影院創造了一個民主的空間,反映著印度人的思想與政治文化,這是他們的一種政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