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南亞觀察南亞觀察
  • 首頁
  • 訊息公告
  • 國情介紹
    • 國情簡介—印度
    • 國情簡介—尼泊爾
    • 國情簡介—不丹
    • 國情簡介—孟加拉
    • 國情簡介—緬甸
    • 國情簡介—伊朗
    • 國情簡介—馬爾地夫
    • 國情簡介—巴基斯坦
    • 國情簡介—斯里蘭卡
  • 國別主題
    • 印度
    • 巴基斯坦
    • 孟加拉
    • 斯里蘭卡
    • 尼泊爾
    • 不丹
    • 馬爾地夫
    • 鄰近國家
  • 文章主題
    • 南亞書田
    • 影像南亞
    • 背包南遊
    • 專家來鴻
    • 南亞疫情
    • 政治經濟
    • 人文地景
    • 藝術文化
    • 特別企劃
  • 特約專欄
    • 前進南亞:陳牧民觀點
    • 推坑印度電影
    • 曾育慧的田野筆記
    • 吳德朗印度上下古今談
    • 林子毓:走在喜馬拉雅天空下
  • 編輯團隊
【人文地景】性別的第三條道路:從孟加拉海吉拉談性別與社會

著|韓南風,政治觀察家;譯|曾育慧,本站特約專欄「曾育慧的田野筆記」作家,前《南亞觀察》網站主編/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為台灣的電視劇電影「海吉拉」,才開始認識這個似乎隱晦,但又事實上存在於生活間的詞彙。跨性別者在各個社會中「悄然」存在,然而在通常的社會慣習中卻被視為是一種「不見光」的禁忌話題,不過隨著性別平權的視節潮流,尊重而不干預他人選擇的生活方式逐漸成為社會共識,縱使這條路漫漫長長,也未必有終點,但相信這些努力都可以點亮社會的光。去(2021)年底,孟加拉國選出了首位跨性別市長,對「一般」選舉人來說的一小步,代表著這個社群的一大步,而本文作者透過文字看見孟加拉國海吉拉的人生百態。

24
2 月
【政治經濟】印度對臺政策的轉變與契機

著|魯普.納拉揚.達斯(Rup Narayan Das),印度人民院前聯合秘書,現任印度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研究員,並為2022年臺灣獎助學人/印度總理莫迪自2014年就職至今,象徵印度人民黨(BJP)的執政已經邁入第7個年頭,而早在其擔任地方邦政府首長期間,變曾與臺灣企業有過往來,似也建立日後執政與臺灣產業或外交關係上的基礎。另一方面,2016年蔡英文就職中華民國(臺灣)總統,並提出新南向政策,試圖強化臺灣與東南亞及南亞、紐、澳等國的伙伴關係,其中印度更是重點經營的國家。本文從印度學者的觀點出發,係屬臺、印這幾年來的發展與互動,並從中就雙方之間合作與發展的潛在可能性提出相關的建議。

12
2 月
【政治經濟】從印、穆團結者到伊斯蘭民族之父:巴基斯坦國父真納的政治思想轉變

著|龐浩賢,香港人,歷史學碩士/印度獨立三傑,聖雄甘地、尼赫魯及錢德拉.鮑斯,皆是法律專科出身,縱使走在不同的理想道路上,但最終仍為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貢獻了一己之力;另一方面,同樣也是留學英國的法律人出身,富具理想的巴基斯坦國父,阿里.真納,在歷史的差路上,選擇了與眾人截然不同的「獨立、建國」之路,更確立了印、巴分治的基礎理念-兩個民族論,一路走來從自由主義信仰,到穆斯林建國,以及宗教與世俗的辯證上,真納的政治思想歷程值得關注南亞的讀者品味之間的異同。

25
1 月
【藝術文化】印度杜爾加女神節獲頒非物質文化遺產,總理莫迪發文祝賀

著|吳德朗,台灣南亞協會理事長、編|林鑫佑,南亞觀察網站編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跨政府委員會近來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16屆會議中,將印度杜爾加女神節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印度總理莫迪特地在推特中發文表示,該活動展現印度傳統最美好的一面,杜爾加女神節能夠獲得教科文組織的青睞,並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印度人民的驕傲。

17
1 月
【政治經濟】自由與人權的鬥士─拉克希米.薩加爾

著|林洺宥(Max Lin),人生旅途的迷路者、國際關係的業餘愛好者/今年南亞觀察分別刊登了兩篇有關印度獨立三傑,錢德拉.鮑斯與臺灣在歷史上的聯繫,其中一篇係描述鮑斯空難後,調查記者赴臺灣訪查的際遇及所得;另一篇則從印度獨立運動對日治時期臺灣政治與社會運動所造成的影響與啟發。在蒐集資料與閱讀相關文獻的同時,一張鮑斯與「一位女性軍官」檢閱軍隊的照片引起我們的注意,這位女性是印度的家戶喻曉的傳奇人物,惟其有關的中文文獻並不多,因此在探訪鮑斯的歷史故事時,這位「女軍官」的出現與成就往往被我們所忽略,因此希望透過本文的介紹來揭開這位「印度格瓦拉」傳奇的一生。

31
12 月
【人文地景】愛在阿薩姆:一場真愛無敵的跨種姓婚禮

著|李桂蜜,語言與文化工作者,現居住於印度阿薩姆邦/或許對許多臺灣人而言「強烈的門當戶對之必要」,是流於俗套的晚間八點檔劇碼之一,難以想像一旦身分與階級的鴻溝出現在臺灣社會,將會是何等光景。不過對於受種姓或宗教制度束縛的印度社會來說,這可能就是許多人日常生活的親生經歷。種姓制度是流傳印度,甚至南亞地區長久且複雜的結構體系,起源於政治或宗教,後又受到殖民者的強化,縱使到了現今,仍如緊箍咒一般盤繞在整個社會結構之中。本文作者透過對印度教婚禮的親身參與,看見一對戀人在種姓差異下家人對這場「不被祝福」的婚禮的反應,或許有點哀傷,但對於佳人終成眷屬的故事,仍值得給予祝福。

23
12 月
【藝術文化】代代相傳的印度木偶戲:來自拉賈斯坦的巴提家族與木偶戲的奇幻之旅

著|阿吉特.巴提(Ajit Bhat),印度 卡拉巴茲木偶戲團(Kalabaaz)團長;辛妮娜(Naina Singh)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或許在你我的童年,都有一尊另自己感到害怕的人偶,不管是穿著中式服裝,坐在搖搖椅上打著針線的老公公、老奶奶人偶,或是美國電影中令人毛骨悚然的擬人娃娃,又或者是哥德風的人偶等,但又或許害怕的情緒是當時的我們,對於人偶的淵源並不是這麼熟悉所導致。今天所介紹的印度木偶是一項乘載千年傳統的藝術品與文化遺產,他們透過操偶師的巧手,可以生動地表演出喜、怒、哀、樂,甚至感染觀眾們的情緒,至其身於情境之中。然而人類對於娛樂定義的轉變,似乎也讓這項傳統技藝面臨了傳承的挑戰。

02
12 月
【特約專欄】氣候變遷與後疫情的第三極-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與環境倡議

著|林子毓,本站特約專欄,喜瑪拉雅地區健行嚮導。沒在山上的時候,就在喜馬拉雅泛藏文文化區神遊/本文作者旅居南亞、尼泊爾一帶,並長期關注當地社會、環境發展,在這幾年的疫情摧殘之下,當地的產業、生態、氣候、地理、生活都受到嚴重影響,而在牽一髮動全身的國際社會脈絡下,同時也連動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包含合作與競爭,而各方參與政策的制訂與實施或將成為這場氣候末世的救贖。而本文上架的今天(2021年11月26日)亦恰逢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的最後一天,本次會議事一場(一系列)合併了3個國際公約締約國會議,這些國際公約包括:《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第26次締約國會議、《京都議定書》第16次締約國會議(CMP16)以及《巴黎協定》第三次締約國會議(CMA3),至於這般的氣候會議是形式上的大拜拜或將具有實質性影響,似乎也在往後的日子中自身力行並加以關注了。

12
11 月
【政治經濟】中國研究在臺灣的發展及對印度的啟示

著|辛妮娜(Naina Singh)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陳牧民,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中國研究,臺灣一直是該領域的佼佼者,從冷戰時期的對立,到兩岸互動之開放,使得中國研究的相關議題的研究不再只是意識型態的相互指控、洗腦,反而在嚴謹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百花齊放。近年來,加上香港自由的緊縮,亦有不少涉略中國研究的學者「轉戰」臺灣,為中國研究增加新的推展力量。更重要的是,透過臺灣所具備的中國研究動能,亦能使得第三方國家更能一窺中國社會,甚至中國共產黨及其附屬的政治生態的樣貌。

01
11 月
【藝術文化】拉維.香卡:當印度傳統音樂遇上美國爵士(下)

著|拉奎爾.羅德里奎茲(Raquel Rodríguez),爵士樂愛好者,同時也是英、德語的編輯與翻譯/爵士音樂源自於美國紐奧良的非洲裔社群,在長時間的堆砌下,爵士樂領域出現了許多經典人物,艾靈頓公爵的搖擺、路易斯.阿姆斯壯的小號與聲樂,甚至近代更為知名的肯尼吉,都稱上是爵士樂的經典;此外經過與其他音樂曲風的交互影響,創造了新的音樂體驗,牙買加的爵士雷鬼、巴西的巴莎諾瓦或是古巴的騷沙爵士。本文所介紹的或許是臺灣讀者、聽眾較少聽聞的爵士樂與印度傳統音樂的結合,其中印度知名的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便是這股東、西匯流的靈魂人物。

26
10 月
  • 1
  •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 103
文章分類
近期文章
  • 【政治經濟】克什米爾襲擊事件後,印巴緊張局勢急劇升溫
  • 【政治經濟】印巴衝突急升溫,中國足跡或藏其中
  • 【人文地景】阿薩姆的魔法村
  • 【特別企劃】提升對印度關係的契機 紀念鮑斯辭世80週年
  • 【政治經濟】中國在斯里蘭卡及馬爾地夫的影響力質變
標籤
Bangladesh India Nepal Pakistan Sri Lanka 不丹 中印關係 中國 伊朗 南亞 印度 台印關係 吳德朗 喀什米爾 外交 女性 孟加拉 尼泊爾 巴基斯坦 影評 恐怖主義 政治 文化 斯里蘭卡 新聞 新聞剪輯 旅遊 書評 曾育慧 林汝羽 毛派 科技 穆斯林 緬甸 美國 能源 英國 莫迪 西藏 講座 軍事 選舉 阿富汗 陳牧民 馬爾地夫
統計
13 個使用者 正在線上。
瀏覽次數
  • 3,233
  • 1,167,556
  • 5,495,764
  • 1,025
長期徵稿

本網站內容陸續更新中,不論是遊記、書評與影評都歡迎同好投稿與提供相關資訊, 經審查刊登者將薄致稿酬,刊登後本站亦保有文章轉載使用權益。
來稿請寄:Sawintaiwan@gmail.com

捐款資訊

戶名:台灣南亞研究協會陳牧民
銀行:台灣銀行群賢分行
帳號:162001007457

合作單位


本站文章不代表合作者立場

Copyright 2025 © South Asia Watch
  • 首頁
  • 訊息公告
  • 國情介紹
    • 國情簡介—印度
    • 國情簡介—尼泊爾
    • 國情簡介—不丹
    • 國情簡介—孟加拉
    • 國情簡介—緬甸
    • 國情簡介—伊朗
    • 國情簡介—馬爾地夫
    • 國情簡介—巴基斯坦
    • 國情簡介—斯里蘭卡
  • 國別主題
    • 印度
    • 巴基斯坦
    • 孟加拉
    • 斯里蘭卡
    • 尼泊爾
    • 不丹
    • 馬爾地夫
    • 鄰近國家
  • 文章主題
    • 南亞書田
    • 影像南亞
    • 背包南遊
    • 專家來鴻
    • 南亞疫情
    • 政治經濟
    • 人文地景
    • 藝術文化
    • 特別企劃
  • 特約專欄
    • 前進南亞:陳牧民觀點
    • 推坑印度電影
    • 曾育慧的田野筆記
    • 吳德朗印度上下古今談
    • 林子毓:走在喜馬拉雅天空下
  • 編輯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