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奈波爾「印度三部曲」之一。圖片來源

吳宣萱 / 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

維迪亞德哈爾・蘇拉易普拉薩德・奈波爾,一位傑出的印度裔英國作家,出生於英國千里達,於 1950 年進入英國牛津大學工讀英國文學。紐約時報曾評價奈波爾,稱其為世界作家、語言大師、眼光獨到的小說奇才,他的作品多為小說和遊記體裁,旅遊文學「印度三部曲」—《幽黯國度》、《印度:受傷的文明》及《印度:百萬叛亂的今天》是他在遊記方面的最著名作品。奈波爾在 2001 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閱讀印度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印度:受傷的文明》,體認到奈波爾用一種極為敏銳、理性和感性並存的視角來記錄他走訪過的印度,他的文字婉轉卻又一針見血,直指印度社會的核心問題。回訪印度第二次的經驗對他來說理智尚士回歸祖國,然於心理層面,讀者得以清晰感覺到那道梗於奈波爾與印度間的文化厚牆。在英國出生成長,受到英國完整國民教育及牛津大學高等教育的奈波爾,面對印度祖國時似乎帶著西方民主古國的有色眼鏡,許多新穎的現代觀念與文化古國的傳統思想格格不入,或許正因如此,其感受之文化衝擊更加劇烈。

 

  • 受傷的文明:甘地主義誤國?

閱讀過稱中,雖奈波爾未明確點出《印度:受傷的文明》一書主題和核心關懷為何,身為讀者,我認為整部作品以種姓制度為討論對象,透過三個部分呈現種姓制度在不同階段面對的對抗力量,而該制度是如何被鞏固,以至於仍深植於印度社會各個角落。第一部分:受傷的文明,奈波爾透過印度作家納拉揚的小說,向讀者解釋「甘地主義」如何在印度社會發酵,用意似乎是想要質疑甘地為反抗殖民母國,強化了印度民族主義,藉由印度教制度來團結印度人民,間接導致現今仍有種姓制度存在。

首先,當我讀到「甘地主義」這名詞,我有些驚豔,我知道聖雄甘地的故事,他曾經是我床邊的睡前故事,是我帶著對世界美好想像入睡的英雄人物,但真要問我何謂甘地主義,我想我僅支吾出「非暴力不合作」一詞吧。所以,到底什麼是甘地主義?

 

(印度聖雄甘地所提出的甘地主義。圖片來源

 

甘地的主張稱為甘地主義,關於甘地主義的主要內容實際上是很覆雜的。一般來說,人們把甘地主義概括為四個基本內容:(1)宗教泛愛觀和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真理觀相結合的政治哲學;(2)爭取印度自治、獨立,進而建立以村社為基礎的分治聯合體的政治思想;(3)以經濟正義和經濟平等為支柱的農村經濟思想,以及奠基於「不占有」和「財產委托制」的經濟自主思想;(4)發揚民族文化、重視民族教育、致力於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團結、反對歧視「不可接觸者」,以及和愛國主義結合在一起的小生產勞動者互助互愛的平等社會思想。

印度中文網〈印度歷史:「甘地主義」是什麼?〉解釋,甘地提倡「非暴力」、「人道」、「和平」和「平等」等概念,並且呼籲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群眾和諧相處。然而,更深層的從歷史、從政治共同體的角度審視,甘地主義在爭取印度民族獨立與社會進步的同時,似乎也強化印度教的古典制度—種姓分級的觀念,形塑印度民族主義:

但是,實際上,甘地主義的核心內容是爭取印度民族獨立和社會進步,他以印度教傳統與非暴力抵抗手段相結合,充分發動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從而使印度的民族運動真正奠基於群眾運動之上,改變了原先那種脫離群眾的上層資產階級政治改良活動。

不論甘地如此的主張,有意或是無意讓印度教主義興起,惟在我看來,這些主張潛藏的危機是:印度教的所有古制度,並不會隨著時代、科技變遷而有所改變,相反地,種姓制度像是印度這頭覺醒大獅背上插著的芒刺,似乎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害,但卻也令人不痛快。

 

(印度教經典《梨俱吠陀》。圖片來源

 

種姓制度源自於西元前 1500 年的印度教經典《梨俱吠陀》,末卷出現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種姓分類。印度教的經典對於印度人民來說就像是生活的依歸、國家的律法,宗教與生活、文化有著緊密連結,即便於印度 1947 年獨立建國時,法律明文禁止高種姓歧視其低種姓之人,但事實上,印度高種姓者欺凌低種姓人的報導仍層出不窮。就連我近日與校內的印度留學生談天,討論到種姓制度時,他說年輕一輩都不相信也不遵守種姓制度了。可是當我追問更多細節,如種姓制度的瓦解是否有顯現在他的求學環境裡,他卻以一種近乎崩潰的方式閃躲著要我別再問相關問題。我當下被他激烈的反應嚇愣,有正因他太過於誇張的反應,我很質疑—「種姓制度漸漸式微了」嗎?

奈波爾用印度小說家納拉揚的兩本書回答我的疑問:印度教傳統的的確確還存在呢!《賣糖果的小販》和《桑帕斯先生》同樣在描寫兩個虔誠的男性印度教徒面對現代文明衝擊印度教世界的回應:冒險進入有為世界,最後以退守終結。對於外在的衝擊,這些秉持著甘地精神和印度教傳統的男性,抗拒進入他生命故事裡的種種現代文明,將其視為禁忌,並在親情與宗教的抉擇上,掙扎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宗教,他們寧願退守回自己的印度教世界。

 

  • 土地新主張:換湯不換藥?

第二部分:土地新主張,奈波爾與一位印度工程師走訪孟買,進入孟買由濕婆軍管轄的貧民窟,這一個空間有些與世隔絕,在貧民亂竄的大都市裡,建立一套階級制度嚴明、排外護己的「桃花源」。走訪鄉村,農村是階級最嚴明的地方,法律鞭長莫及的土壤澆溉著種姓制度繁茂茁壯。

在孟買這個大城,一個急速發展的大都市,看似繁華、吸引大量錢潮,卻也在摩天大廈間並存著全印度最大的貧民窟。我不知道貧民是有分階級的。透過奈波爾的筆,我發現除去在路上灑掃的不可接觸者,還有偌大一群人是賤民中的賤民。城市裡每個角落都有更低階級的人,但因著時間遷移演變,歷史記憶在口與口之間成為傳說,印度教體系崩解,低種姓者建立了自己的新宗教 — 濕婆軍。

濕婆軍源自對於 17 世紀反抗蒙兀爾帝國的游擊隊領袖濕婆吉,濕婆吉如今被封神列聖,從抽象的信仰情感轉化成孟買無處棲身者心中的「歸屬感」。濕婆軍排外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域(馬哈拉施特拉邦),擁有自己的委員會來處理「居民」的事務。濕婆軍所管理的這一大塊區域,人們遵守經再製過的印度宗教,享受著「便捷的地理位置」和「先進的公共設施」。最低階級的掃地者沒上工的日子,居民處之泰然地走在排泄物堆積的街道;居住在貧民窟裡的所有人,如呼吸般自然地奉行階級制度。走訪貧民窟一趟後,奈波爾觀察並寫下:「濕婆軍已經都是需求加以儀式化」。都市化、現代化的衝擊或許打了印度人一巴掌,讓他暫時忘了自己是誰,但是身體會記得習慣、身體的反射不會消失。當他面對新的環境,他八成還是會以一樣的習慣、態度過生活,但是給這個生活方式和以前不一樣的名字。

奈波爾走入鄉村,距離新蒲那約莫一兩小時車程的地方,當地人從事農耕以維持生計,和想像中農人清貧的形象不同,因為新的耕種技術引進,當地經濟能力提升不少。一切拜大地主帕特爾所賜,他是村裡最大的地主,雇用村里無地的勞工,這些勞工作為他的僕人,他承擔部分義務,例如借錢給僕人們讓他們的女兒出嫁時能夠有適當的儀式,饑荒時帕特爾家裡有一份他們的存糧,帕特爾就是法律,高高在上的管理著這個村莊。在印度,幾乎每一個農村都有著這麼幾個「帕特爾」。

 

  • 不是觀念,是執迷:執迷有悟

最後一個部分:不是觀念,是執迷,奈波爾回過頭來討論甘地精神在印度的影響,他不喜歡甘地,這是一種很膚淺的講法,但是我從文字裡深深體會。甘地的留學經歷、心境轉折、後來成為聖雄引領印度獨立一連串的事件,奈波爾用時光機,帶著讀者晃過一眼,以他自己的方式詮釋甘地的人生。他筆下的甘地,面對英國殖民母國的文化衝擊,保守、退卻、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呼應自己作為印度教徒的需要。

因為尊崇、因為兢兢業業地繼承這一份甘地精神,雖然印度隨著時代潮流有些許改變,但所有暗示新觀點的新態度,往往變成圖託空言。在全球化潮流的衝擊下,人們也試圖要尋找自我,然而往往陷入迷惘。奈波爾在與中產階級家庭的談話過程中,他深刻體會到沒有所謂的思想交流和討論,僅有那家人個人私利受損的後的滿腹牢騷,這些不實抱怨,誘導人沈溺於國家悲劇中。印度的貧富差距同樣讓這個國家的發展面臨很大的挑戰,新德里的人們想著希望無窮的美好前程,然而多少個貧民窟裡,賤民望著夜和著垃圾的氣息無助入睡。

印度從來沒有從舊制度裡跳脫過,印度沒有歷史觀,他們的歷史以詩歌寫下傳唱,如羅馬史詩,然是真是假撲朔迷離;由於沒有歷史觀,印度人將認同奠基於印度教信仰普世主義;沒有種族觀念,只有印度教信仰,所以奈波爾認為印度人也沒有國家觀念。在我這個外人看來,我並不完全認同奈波爾批判印度人無國家觀。印度人在電影院放映電影前,會先高聲唱國歌,聽到國歌立刻立正,哪怕是法規所規範,口號畫作行動。相較我這一代的學生,國歌的旋律或許還能哼唱,然歌詞裡的精神卻無法體認了,印度的愛國情操和國家觀念尚能從生活細節感受到。

 

  • 結語

我認知的印度,處在新舊文化衝擊、交融、創新的重要階段,國際評論往往將其比擬為一隻剛覺醒的猛獅,但我認為這隻獅子並不是非常的健康,體質並非絕佳,若要能成為獨當一面的萬獸之王,體質的調理非常重要。傳統印度教慣習、制度便是一個非常大的困難。甘地精神從印度人的行為中如煙一絲一縷散發出來,有些僵固、令人哭笑不得,濕婆軍淡化種姓階級色彩,灌入賤民們對現代化生活需求的軀殼中,但他們還是賤民、不可接觸者、路上清掃排泄物的灑掃者。

若說我希望印度未來能如何如何美好,總看起來太過於自傲自大,普遍的台灣人和我一樣,認為印度是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然而,同樣是批判,我的思維方式顯得平面且膚淺,奈波爾提供給我一個更深入的視角看印度,看見精神層面的印度,看見宗教信仰對印度發展的重大影響。時間如水逝去,印度還僵固在那裡,受傷的文明,治療中但未能痊癒。

 

 


【參考資料】

[1]:擷取自印度中文網,〈印度歷史:「甘地主義」是什麼?〉

[2]:首頁封面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