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隨著本文作者陳牧民教授的腳步,拜訪了位於賈坎德邦境內的國軍蘭伽公墓,而這次則來到了西孟加拉邦的加爾各答,探訪巷弄內的華人記憶。稱加爾各答是印度的中國城(China Town)並不為過,由於英治時期的印度需要相當的勞動力人口,殖民政府從其他海外殖民地或周邊地區吸引了部分勞工來到印度從事相關工作,而許多來自中國南方的移民、移工便在此一背景下來到了印度,如今雖然聚落規模逐漸落寞,但過去華人的身影及文化仍對當地留下不小的影響。

著|陳牧民,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教授,南亞觀察網站創辦人

印度是個文化及種族非常多元的國家,過去有許多人因為戰亂、經商或其他原因來到印度後,就此定居下來,把這裡當成安身立命之地。

在各式各樣的族群中,印度華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之所以被稱作「特殊」,主要的原因在於印度至今與中國仍存在著領土上的爭議,甚至在1962年還曾發生戰爭,對此印度社會中普遍存在著「反華」氣氛,也因此許多在印華人後來又陸陸續續地移民到其他的國家。

加爾各答是今天印度唯一仍有華人社群聚居的城市。儘管目前居住在此的華人大約只有3-4,000人的規模,但由於華人的五官特徵與本地人有明顯的差異,加上彼此間多以客家話進行交談,因此很容易辨別得出來。

加爾各答的華人主要居住在老城區的寶廣場(Bowbazar)以及東邊的塔壩(Dhapa,位於Tangra區)兩個地方。在這裡至今仍能看得到華人設立的會館和學校,只是大多已經沒落。有意思的是,無論是會館還是學校,裏面都蓋了一座廟,用以祭拜關公或是其他神祇,但看起來也少有人造訪上香。為什麼會館學校會有廟?本文稍後也會提供相關解答。

華人移居加爾各答的歷史

據說最早移民到印度的華人是福建人楊大釗(印度人稱他為Tong Atchew),他在1778年(清乾隆43年)搭船抵達加爾各答做貿易,聽聞英國人在此經營糖廠不成功,就向當時的總督黑廷斯(Warren Hastings)表示願意承接糖廠的運作業務。英國人同意後,楊大釗回到中國福建招募工人再返回加爾各答[1],在一個稱為阿齊普(Achipur)的地方設置糖廠,終於獲得成功。楊氏歿後葬在胡格利河(Hooghly River)畔,墓地現在仍存阿齊普的土地廟內,在加爾各答當地華僑會館裡也能看到祭祀祂的牌位。

楊大釗之墓/Google Map、Rourab Kararg攝影

延 伸 閱 讀
【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上)
【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中)
【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下)
客居200年 印度華人一頁興衰


接下來的100多年,華人移民印度人數緩慢增加,根據1901年的普查,當地已有1,640位中國人。後來由於清末民初,中國內部局勢動盪,更多華人移民到加爾各答。從1930年代中、日戰爭到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這段時間,中國移民的數量到達高峰。

最早來到加爾各答的華人主要來自廣東與福建,其中廣東人主要從事木匠工作,比較晚來的梅縣客家人則從事皮革加工業,湖北人則幾乎全是鑲牙師傅。後來很多華人開皮鞋店,或是經營中餐館,成為加爾各答當地的一大特色。

老城區的中國城現況

今日寶廣場附近的本廷克街(Bentinck Street)仍會看到連成一排的幾十家皮鞋店,從老闆到店員都是華人,其中許多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是華人經營,例如Sen Fo (升富)、Yunley(永利)。附近的布萊克本巷(Black Burn Lane)德姆辛巷(Damzen Lane)則看得到一些華人社團,如同鄉會、寺廟等建築,旁邊還有一條「孫逸仙路」(Sun Yat Sen Street)。 如上所述,早年來此的廣東人很多都是木匠與雕刻師傅,因此每一座會館也都有祭拜中國工匠始祖魯班的牌位。

目前在這裡仍可以看到義興會館(洪門)、會寧會館、忠義堂會館、安東會館、四邑會館、天后廟(廣府人所建)、南順會館(廣東省佛山的南海人與順德人所建)等建築。

據當地僑領表示,在4、50年前,這一區住了至少4萬個華人,所有商店、餐廳、市場都是華人經營,幾乎看不到印度人。不過如今親臨當地,發現華人幾乎都搬走了,現在變成比較貧窮的穆斯林居住地。南順會館內仍然有一個目前仍在運作的建國小學。由於沒有華人學生,教室租借給附近家境貧窮的孩子來此上課自修。

塔壩地區的中餐館和學校

在市區東邊6公里左右的塔壩是另一個華人聚居的地方。此地的華人幾乎都是來自廣東梅縣的客家人,並且幾乎全從事皮革業。早年塔壩位於城市郊區,土地廣大又便宜,華人在此進行皮革處理加工,全盛時期此地有上百家皮革廠,還有兩所華人學校,分別是梅光學校與培梅中學(取自梅縣之意)。

90年代之後,加爾各答市府要求這些高污染的皮革廠遷往其他地方,有些華人就把自家工廠改成餐廳賣中國菜。後來更多的華人跟進,此地逐漸變成全加爾各答最多中國餐廳的地方,目前仍有30多家中國餐廳營業。塔壩中國餐廳所賣的客家菜原本口味就偏重,頗符合印度人胃口,因此成為加爾各答當地的特色餐飲,很多觀光客到加爾各答也都會光顧此地的中國餐廳。

和蓬勃的餐飲業比起來,華人學校就顯得沒落許多。梅光學校的教材、教師都來自臺灣,學校只教正體中文字,用民國紀年,至今校內牆上仍掛著中華民國國旗以及禮義廉恥的校訓,辦公室內也保留著當年臺灣寄來的學校課本,各種學校活動的照片等,看起來就像走入時光隧道,回到3、-40年前的臺灣學校一樣。

其中培梅中學的規模更大,還有一個大操場,全盛時期有500多名學生,學生畢業後很多直接到臺灣升學。本地華僑表示早年當地也有2所由中共所支持的僑校,但在中、印戰爭後就被關掉了,所以當地華僑的教育一直由臺灣政府支持。僑委會也曾派遣過幾位教師來此地任教,一直到1990年代中期為止。

過去20年來因為華僑紛紛移民海外,學生人數不足,最後2所學校也就因而關閉了。培梅中學的操場租借給本地人當婚宴會場,梅光學校則成為本地華人平日聚會的場所。

學校會館蓋廟的奇特景象

無論是會館還是學校,幾乎都在頂樓設置廟宇,祭拜關公、佛祖之類的神祇。在華人聚居地建廟並不稀奇,稀奇的是連學校裏也有,而且所有會館的英文名稱都寫成「教會」(Church),例如南順會館就成了 Nam Soon Church。本地華人解釋,因為這些會館或學校的地皮很值錢,印度政府或開發商一直想收購,但是如果註冊為宗教機構就無法徵收。為了保住華人社群共有的資產,才會在會館和學校裏蓋廟。

未免學校或會館土地遭政府徵收,而登記為「教會用地」。梅光學校內的祭祀場所(關聖帝君廟),左側匾額惟清駐印全權大臣察哈爾升泰題字,渠為蒙古正黃旗人,擔任過浙江按察使、雲南布政使、駐藏幫辦大臣,於光緒16年任註印全權大臣,任內與英國訂有《中英藏印條約》(有關錫金段邊界)/本文作者提供

不過在塔壩倒是有一座真正的宗教機構,就是臺灣佛光山在此設立的道場「加爾各答禪淨中心」(Kolkata Buddhist Temple)。從1998年設立到現在,早已成為當地華人的宗教信仰中心,住持妙如法師原本是來自印尼的華僑,因緣際會到此居住也已經18年,其毅力實在令人感佩。

近年來中、印之間陸續爆發幾次邊界衝突,印度社會的反華氣氛逐漸升溫,連這些已經住在加爾各答數十年,早已經完全融入印度社會的華人也多少受到波及。2020年源自中國的新冠肺炎剛開始席捲全球之際,當地華人有時連上街都會受到騷擾。

因此這幾年許多華人移居國外,特別是年輕人利用出國讀書的機會就設法留在海外。其中也有很多人選擇來臺灣升學,但畢業後能成功留在台灣工作的人並不多,大多數最後都轉往加拿大,特別是多倫多、溫哥華等城市,儼然成為印度華人的新落腳地。

很多臺灣企業因為不熟悉印度社會而不敢來此投資,多數臺灣人對於來印度工作也敬而遠之,而台商卻沒有管道聘用這些通曉印度語言民情的華人當拓展印度市場的先鋒,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這些百年前飄揚過海、到印度落地生根的華人,如今卻因種種因素而逐漸凋零,命運的捉弄讓人不勝唏噓。


編者按

[1] 另外也有一批華人為當時英國自中國廣東招募的茶工,其工作地點最早是位於阿薩姆邦的茶園,後來輾轉來到加爾各答。


本文圖片來源:作者自攝、Google Map、Rourab Kararg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