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 open resource

圖片來源

吳德朗/台北印度愛樂中心創辦人

India’s Colonial Architecture:British Colonial Time part I.

殖民統治時代的印度建築,廣受殖民母國影響。隨著殖民深化統治,印度建築開啟了新的篇章。印度殖民國包括荷蘭,葡萄牙和法國、丹麥、英國等歐洲強國。列強將母國建築物移植到殖民地。所謂印度-撒拉遜建築,是結合印度、伊斯蘭和西方元素的特徵之印度次大陸獨特式建築。印度的殖民風格建築系列文章,將帶大家從不同角度欣賞這些多元文化構成的美麗建築物。

 


 

殖民統治時代的印度建築,廣受殖民母國影響。隨著殖民深化統治,印度建築開啟了新的篇章。印度殖民國包括荷蘭,葡萄牙和法國、丹麥、英國等歐洲強國。列強將母國建築物移植到殖民地,令人感覺到他們的存在。其中英國建築對印度影響尤其深遠,建築物的數量也最多。在殖民統治的初期,以西方經典原創建築展現威權。又由於統治時代的演變,形成政治風向球,建築師不斷的折衷調和鼎鼐,終於出現了印度 – 撒拉遜式建築(Indo – Saracenic architecture)的風格。所謂印度-撒拉遜建築,是結合印度、伊斯蘭和西方元素的特徵之印度次大陸獨特式建築。

印度 – 撒拉遜風格,有時候也被稱為印度 – 歌德式、蒙兀兒 – 歌德式或新蒙兀兒式建築,是十九世紀晚期英國建築師在英屬印度興起的建築風格。從本土的印度 – 伊斯蘭風格和印度建築吸取建築元素,並與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歌德復興和新古典主義相結合。「印度-撒拉遜」在當年意涵著殖民政府的統治新方向,越來越多撒拉遜在各地被採用。其中以馬德拉斯(清奈)最為壯觀,19 世紀,印度城市之公共建築,幾乎是撒拉遜式建築當道。殖民建築特色表現在公共建築物,如郵局,車站和政府公部門的建築物,展示著殖民政府的公權力。這樣的建築在整個帝國大量湧現,在大都會清奈及孟買尤其突出。
當年,印度飽受這些西方強國的經濟掠奪、壟斷貿易、領土野心、政治目的的摧殘,歷經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如今一切都已成為遙遠的過去,殖民統治時代的建築,則早已融入印度次大陸的地貌,成為印度最具吸引力的風景線。
以下將分別介紹各殖民國建築介紹:

 

  • 英國建築 (殖民時間:1615 – 1947)

加爾各達郵政總局(General Post Office,1868 年)見首頁圖

宏偉的白色建築上面有巨大的穹頂覆蓋,由兩側裝飾葉形紋滾辺,以希臘建築古典柱式中,最華麗的科林斯式圓柱長柱支撐,亦不失沉穩雄壯。此風格是愛德華時代的極簡建築,也是當時英國極為風行的建築典範。

郵政總局建立在威廉堡具有血腥歷史的遣址上,此地原本是英國在加爾各答的重要據點。西元 1756 年此地發生一件著名的「黑洞悲劇」──英法為爭奪印度半島殖民利益發生糾紛,印度人將英國人囚禁在一間環境極為惡劣普通小土牢,英國俘虜 120 餘人均窒息身亡,雖然事實真相引起了國際爭論及質疑,依然為歷史添上不幸的一筆。

 

維多利亞女王紀念舘(Victoria Memorial, 1921 年)

圖片來源:wiki poen resource

圖片來源

加爾各達的維多利亞女王紀念館(Victoria Memorial),建造過程十分戲劇化。原本計劃打造一座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紀念舘。但當時總督柯松爵士(The Lord Curzon of Kedleston 1859 – 1925)瞭解印度人受到 1857 – 1858年印度革命(英人稱兵變)之衝擊,始終對英國不滿。正逢英國如火如荼推行印度英國皇民化運動,他又熱衷印度古文物,為撫慰人心、貼近人民,他反對純粹的歐洲風格,另外提出了一個宏偉的建築構想:建造一座博物館和花園的建築結合了蒙兀兒元素,風格又類似泰姬陵的撒拉遜式建築。建築的設計師是威廉 • 愛默森爵士,花園和水池部分則由 Lord Redesdale 和 David Prain 爵士設計。1921 年,它正式向公眾開放。

在工程結束之前威爾土親王(後來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宣佈首都將從加爾各答遷到新德里的消息,柯松爵士隨後發表演說:「讓我們將莊嚴、寬敞、宏偉的建築留在加爾各答。此後,未來轉向新德里,歐洲與本土的人將蜂擁而至,我們將不斷汲取歷史的教訓,親眼看見英國恢復往日的榮景,再造帝國的奇蹟。」

維多利亞女王紀念館成為了印度-撒拉遜(Indo – Saracenic architecture)建築代表之作,建築仍然保存完好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