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張光耀 / 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對於台灣的讀者而言,對於印度的印象不外乎就是:宗教大國、心靈修行聖地、寶萊塢,甚至是貧富差距很大的落後地區。而近年來,不只是 IT 工程師,跨國企業的領導者為印度人的人數逐漸上升。曾被 SoftBank 總裁孫正義選為第一接班人尼科什‧阿羅拉也是印度裔出身─—印度人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秘密?

《下一站印度》的作者山下博司,在印度待了超過十年,是馬德拉斯大學拉達克里希南哲學高等研究所的哲學博士(結業)。目前於東北大學國際文化科研究所擔任教授,為印度思想史、文化史以及泰米爾(Tamil)文學專家。他集結留學期間在印度的所見所聞,從狹義的「國家」印度到廣義的「文化」印度,為讀者風趣又幽默地剖析印度人的「腦力」與「能力」。

 

「印度自古至今都是分裂國家,除了維多利亞時代」──印度現代笑話

 

印度擁有特殊的歷史、地理條件,孕育出豐富又多元的文化體。據說,印度匯集了世界各地的氣候、人種以及所有的文化信仰。會有如此多層次的組成要素,也歸因於印度廣闊的面積和龐大的人口(面積與歐洲相當,人口卻是兩倍之多),在如此豐厚的環境條件下,要聚合出各式各樣的文化並非不可能。

然而,在這龐雜的語言系統與價值文化之間,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印度底蘊調和著這些相異之處──宗教。

根據十二、三世紀的宗教家──摩陀婆(Madhava)的說法,個體的靈魂和神明、世界不同,每一個靈魂也截然有別,在此是「終極的異」,不同的東西就是不同,不會因為任何條件而變成一樣,更別提天人合一,或自然與人合一的說法了。在「不二論」中,更主張現象世界中的差異都是「摩耶」(Maya,意為幻影),唯有隱藏在幻象後的「梵」才是真實的。印度各式各樣的世界觀追根究柢,都是在運用多元思想解釋「多樣性中的一致性」。

恰恰有這樣的哲學思想,也讓印度對一切的不同保持開放的態度。作者山下博司認為,與其說印度是個大熔爐、沙拉盤,倒不如說是一鍋「咖哩大雜燴」。咖哩是以咖哩粉「馬薩拉」(Masala)為基底,加入各種食材煮成一鍋,而馬薩拉又是由多種調味料和新香料調製而成。咖哩煮好後,裡面的材料雖然沾染了咖哩的味道,卻依舊保有各自的風味。這個恰到好處的譬喻,完全展現了異國文化、思想是如何在印度蓬勃發展、站穩步伐。

 

「要怎麼做才能是個稱職的國際議會會長?

答案是:讓日本人開口發言,讓印度人乖乖閉嘴的人。」──印度現代笑話

 

印度因國內人口、族群、文化龐雜,於是習慣在交談時透徹說明自己的立場,進而養成為尋求妥協、達成共識,不惜唇槍舌戰也要捍衛自己言論的習慣。印度國內也流傳一句話叫做「十個人就有十二種想法」。聽說日本企業與印度企業合作時,常因為印方內部糾紛而拖延到決策時間,導致合作無果、談判破裂。

但好辯不是只有壞處,這反而培養了印度人良好的溝通能力與說明文化。日本人崇尚「圖解」、「濃縮」,據說豐田汽車就有用「一張紙」濃縮大綱的企業傳統。但這樣的方式其實暗藏許多弊端,很多資訊可能會被刻意遺漏,造成更多經濟、社會上的問題。而印度和日本完全相反,基本上所有事情都是以文字、文章來陳述,甚至連天氣播報都是如此。因為印度人很願意把時間花在「說明」,對他們而言「互相理解」不會憑空出現,而是靠辯論和說服他人才能爭取而來的「成果」。

 

(描繪俱盧之戰的手卷插圖。圖片來源

 

這也反應他們的文學作品上。如印度古典史詩《摩訶婆羅多》全篇由十八卷本、約十萬頌所構成,共有二十萬行詩。古希臘長篇史詩《伊利亞德》(Iliad)只有一萬五千多行,《奧德賽》(Odyssey)則是一萬兩千行。而現代印度的長篇代表作肯定是《印度憲法》,它是全世界最長的成文憲法,共有二十二個部分、三百五十九條,外加十二個附表、一百一十條修憲條文,英語版的《印度憲法》一共有十一萬餘字。從這部分就可以看得出印度人是如何堅忍不拔地用自己的文字與言語來捍衛自身一切。

 

假設在酒吧有蒼蠅飛進自己的啤酒杯

英國人會把啤酒倒在地上,當場離開。

美國人會把蒼蠅拿掉,繼續喝酒。

中國人會把蒼蠅吃掉,倒掉啤酒。

印度人會把蒼蠅賣給中國人,剩下的啤酒賣給中國人,用賺來的錢買一杯新啤酒。

──種族類笑話

 

從上述笑話來看,印度人非常理性與精明,這反應在他們如今遍布全世界的理工、管理人才即能知曉。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印度人紛紛登上大企業的龍頭寶座,像是美國的 Google、微軟、惠普,以及歐洲的沃達豐、利潔時、萬事達、德意志銀行等,經營者清一色都是印度人。為何會如此?因為時代不同了,現代社會需要的領袖氣質不一樣了,以前領袖需要居高臨下的鞭策組織,但在國際化的社會,要博識多通、廣結善緣;精通外語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熟知各種文化,在任何環境都能駕輕就熟。其實並非企業特別喜歡印度人,只是因為印度人恰好皆是精於數理、富有挑戰精神、好奇心旺盛、適應能力佳,符合了現今企業的用才需求。

印度教育從小偏重智育發展,較不注重音樂、美育等科目,且非常推崇「背誦」,並在各方面展現驚人的記憶力。或許有人會質疑這不過是填鴨式教育,但事實上他們會以這些默背的知識為基礎,在課堂上互相「激辯」,才能在與同學、老師之間一來一往的辯論中吸收這些「填鴨知識」,培養活用的技巧。印度有一句俗諺:「書裡的知識如同別人口袋裡的錢,緊急時派不上用場」。在日商工作的印度工程師因從小養成習慣,在開會時完全不用做筆記,這正是「記憶力」的優勢,幫助他們打造應用能力與創造性的根源,進而在國外的優良環境開花結果。

 

圖片來源

 

當然,能和國際無縫接軌的重要關鍵,還是在印度的「英文」。根據 2011 年的人口普查,印度的英文人口占整體的一成多,約一億三千萬人。此外,印度每年精通英文的大學畢業生到國外工作人數佔世界之冠。甚至有人預測,未來印度可能會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英語人口最多的國家。

英文是印度的第二官方語言,很多母語不同的印度人都是用英文溝通。事實上,英文本是英國統治印度的「殖民象徵」,但印度官方語言─印地語的普及化程度有限,在多元的環境下唯一能統一的語言就只有英文,加上學習英文又是升官發財的必備條件,遂形成印度越來越多人用英語溝通的景象。

雖然也是有部分菁英追求「道地英文」,但在印度最大宗的還是「印式英文」,而這也漸漸成為以英文作為第二官方語言的國家們目前的趨勢。混雜了不同方言或是原本官方語言用法的英文,不追求英文說得與母語人士一樣好,而是以能溝通、對方聽得懂為目標。透過這樣獨特的印式英文,可以發展出可攻可守的良好運用:若需要到國外留學,其實也能迅速矯正成道地英美口音;而原本含混印度特色的英文,則能部分保留印度語系的文化底蘊,不落入英語霸權的迷思。

 

印度人腦力與能力的秘密──多樣性

 

印度人的數理、邏輯、英文聞名於天下,無論是技術支援、IT 人才、管理高層,都能善用這樣技能在世界的版圖裡無往不利。但《下一站印度》則揭開這長久蒙在我們眼前的面紗,帶領我們去觀察、體會印度內部以往無法輕易看到的樣貌。

作者不僅是研究印度的專家,同時也是一名「生活」在印度裡的異國人。便是透過了「文化衝擊」的眼光,恰恰才能觀察出連印度人自己都未察覺的各項細節,也才能橫向與不同國家文化間進行比較。印度或許還有很多屬於他們自己的問題:如種姓制度、性別不平等,但他們是如何在自己的多元價值觀內調和或自我修復社會諸多的問題,進而回應印度人自身對印度的期許…等,這些社會層面的議題,本書並未多做評論;不過,從了解異文化的角度來閱讀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觀看、思考,在這個文化裡的主體—印度人所發散的印式風格,修正當我們作為一名外國人,以外來的眼睛觀察印度時,能卸下對印度的種種成見,才能在日後接觸相關議題之際,有機會更貼近當地人民的心聲,互相了解彼此文化的異與同。

雖然廣義的文化,是指一群人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環境及經濟生產方式所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表現,但在書中,作者不斷地以他近身的文化觀察提醒我們,印度人及印度文化既同一又相異,要想找到均質單一的印度文化,是不可企求的,而這也應證了作者希望讓大家了解的印度式思考的秘密,其有趣及不可思議之處即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