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牧民

 這是一本了解印度多元文化的入門小品,由吳德朗撰,2020年7月天下雜誌出版。

幾年前,我在印度駐點研究期間的某個晚上,發現住處旁一個活動會場有類似廟會的活動,好奇前往觀看,發現那是一場傳統印度戲曲的表演,覺得有趣就坐下來觀看。舞台上的演員臉上塗著厚重的油彩,身上穿著厚重的戲服,在傳統音樂伴奏下吟唱、走步、對話。讓人印象最深的地方是演員臉部表情和手指動作極為豐富,舉手投足之間充滿戲劇張力,連對戲劇一竅不通的我也覺得非常精彩。旁人解說這種傳統戲劇來自南部喀拉拉邦,舞台上演出的劇目是印度傳統的神話故事。

後來才知道當天觀看的是印度最著名的梵文戲劇「苦替雅坦」(Kutiyattam),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戲劇表演,並且在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作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印度,至今已經有十三個項目被列入,雖然和中國(49項)、日本(20項)比起來並不算多,但是每一項都是印度文明的精髓。

在華文世界,過去一直沒有一本專門介紹印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門著作,吳德朗老師所撰寫的這本《印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時問世,不僅填補了這個空缺,也大大強化了台灣印度研究的實力。

吳德朗老師是台灣最著名的印度文化推手,過去近二十年來一直致力於介紹推廣印度文化,每年定期舉辦印度及亞洲文化節活動,還在汐止建立印度博物館,展出印度歷史、文化以及相關文物,館中所有展品都是其前往印度帶回來的珍貴收藏。這本《印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書形式上承襲了2018年吳老師所出版得另一部著作《印度不思議:世界遺產紀行》,以13個專章分別介紹印度被聯合國列名的十三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上述提到的「苦替雅坦」傳統戲曲,我們較為熟知的「吠陀吟唱」、「瑜伽」、「大壺節」,之外,也介紹一些外人較少知道的節慶、舞蹈、音樂等等。為了撰寫本書,吳老師不僅多次前往印度進行資料採集、訪談,甚至還把表演者直接邀請來台灣。2017年印度博物館開幕之時,吳老師甚至邀請到拉賈斯坦的卡貝利亞(Kalbelia,2010年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者親自來台灣演出。當時這是卡貝利亞舞蹈家首次在台灣示範表演,其精湛絢麗的舞步讓所有觀眾印象深刻。

本書也提到了印度保存傳統文化的困境,例如傳統的吠陀吟唱,學生必須在極為嚴格的環境下受訓:學校基本上不設現代燈火,學生必須在清晨四點起床沐浴,然後在日出前及日落後持續幾小時的練習吟唱,而且要到30歲以上才能成為吠陀儀式的服務人員;「苦替雅坦」戲劇的演員,光是穿著戲服與上妝就要花上數小時,一部戲曲的表演甚至長達40天,以致很少有年輕人願意投入學習。所幸這些藝術被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質遺產之後,印度政府變得比較重視,也願意投資保存傳統劇場。看來連印度這樣的文明古國在保存傳統文化也有不得不面對的困境。

印度的十三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了戲曲、舞蹈、節慶、手工藝等不同形式,而且除了傳統印度教相關的活動之外,也包括了喜馬拉雅山區藏傳佛教吟唱 (Buddhist Chanting)、少數民族波斯人的新年慶典(Nawrouz)等項目,顯見印度文明所呈現的包容性及多元性特質。在本書中吳老師使用其慣用的輕鬆寫作風格,加入許多實地觀察及與印度藝術工作者的對話,閱讀起來非常輕鬆,讓本書讀起來更像了解印度燦爛文化的入門小品。

不過要用文字來形容戲曲、祭典等畢竟有所侷限,除了我們熟悉的瑜伽之外,讀者在閱讀本書之時,很難憑空想像這些文化形式的實際面貌。所幸拜網路之賜,我們很容易從臉書或YouTube找到相關的影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為印度的非物質遺產製作了一系列的介紹短片,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從網路搜尋觀看。

作者:陳牧民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教授,目前借調至駐印度代表處服務

相關文章:【新書介紹】《印度之道:給不確定世界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