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到印度的華人社群,常常聯想到的是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的客家人、農曆新年,或是賈坎德邦的國軍蘭伽公墓等,而阿薩姆的華人聚落或較少為人所知悉。芮妲.邱德利是印度著名的文學作家,其所出版的《中國城歲月》紀錄中印戰爭期間在阿薩姆華人顛沛流離的故事,去(2021)年南亞觀察亦透過文化中作者李桂蜜的視角,一探這段隱晦的歷史。在這之後,桂蜜有幸能與作者對話,並分享了芮坦寫作過程中的掙扎與矛盾。

著|李桂蜜,語言與文化工作者,現居住於印度阿薩姆邦


延 伸 閱 讀 ( 前 情 提 要 )

《中國城歲月》: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上)
《中國城歲月》: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中)
《中國城歲月》: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下)


「我為那些無法寫作或是自我表達的人或物而寫,那可能是一棵樹、一條河流,或是一個社群。他們沒有力量或立場為自己發聲…」

《中國城歲月》(Chinatown Days)/馬金(Makam)作者芮妲.邱德利

如果「溫暖」有張臉孔,那麼,芮妲.邱德利(Rita Chowdhury)自然散發的人情熱度肯定可以讓她成為「溫暖」的人類化身之一。初次見面,素昧平生的兩人間的熱情擁抱會讓人誤以為我們是多年不見的好友或親戚,但芮妲的確是這樣的一個人,第一次見面便讓人覺得是多年舊識那般親切,不需要僵硬的開場白,客更套顯得多餘,閒聊間亦沒有尷尬的冷場,溫煦親和在她身上是如此渾然天成。

本文作者李桂蜜與芮妲.邱德利的對話,雖然素昧平生,但又似一見如故/本文作者提供

從德里返回阿薩姆度排燈節假期的芮妲行程緊湊,在與我碰面前才剛結束其他兩場文學界的聚會,雖然臉上有掩不住的倦容,仍是熱情不減地滔滔與我分享寫作與生活的點滴。她在我帶來的《分裂的靈魂》(the Divided Soul)上簽名後,便順手翻開這本市面上已經買不到的「咖啡桌書」(Coffee table book)[1],講起照片中人物的故事與遭遇。

芮妲是相當受敬重的阿薩姆作家,至今已有超過20部以阿薩姆文寫就的小說與詩集,獲過數個重要的文學獎,擔任過印度國家圖書信託的會長,目前仍持續活躍在印度(特別是阿薩姆)的文學界。芮妲步入寫作一途的歷程很傳奇,當中也充滿了許多疑惑與痛苦。

30多年前,年僅18歲的她,加入阿薩姆重要的學生組織Jatiyatabadi Juba Chatra Parishad,積極參與「阿薩姆運動」(Assam Movement)[2]。在必須躲避政府、走入地下的期間,從未寫過文章的她,以「阿薩姆運動」為主題寫了一篇小說《無盡的旅程》(Abirata Jatra),參加阿薩姆文學學會(Axom Xahitya Xabha Award)徵文比賽。不久後她被逮捕入獄(芮妲曾被囚禁在阿薩姆不同的監獄裡長達3個月),卻在獄中獲知自己的小說得到首獎。就這樣,她在一夕之間成為了作家。

但同樣讓她措手不及的是與社會運動夥伴的婚姻與其後的演變。阿薩姆運動結束後,她的夫婿昌德拉‧莫漢‧帕托瓦利(Chandra Mohan Patowary)[3]轉而從政,一路仕途順遂、扶搖直上,而芮妲在成為(邦)部長夫人、近距離觀察政治運作之後,沮喪地發現社會運動與政治在本質上的截然不同,她很明白充滿算計的政治生涯不會是自己的人生選項,而部長夫人身分的包袱又將她擋在許多的運動組織門外,這時期的她發現:自己除了是部長夫人,卻也什麼都不是。她陷入了將近10年的創作空白期,在這段期間,充滿困惑的她不斷自問,要如何擺脫另一半強大到充滿壓迫的影子?自己究竟可以獨立完成什麼?

經過多年的摸索,她終於找到答案,決定「回到初心」,回到群眾運動,但這一次,筆是她的武器:「寫作可以是另一種形式的社會運動」。自此便開始了筆耕不輟的作家生涯,一本接一本探討印度與阿薩姆社會的小說與詩集,實現了她接地氣的渴望。

2010年以阿薩姆華人為主題的小說《馬金》出版後,芮妲的文學生命更是快馬加鞭地向前奔馳,並在2008年以探討阿薩姆提瓦族(Tiwa)社會、歷史、習俗的小說《聖劍》(Deo Langkhui)獲得印度重要的印度國家文學院Sahitya Akademi 文學獎。

與阿薩姆華人毫無關聯的她,為什麼要書寫這群人的故事?

1970年代末,還在阿薩姆瑪格莉特鎮(Margherita)讀書的芮妲,有一次聽到有人指著一些華人的店舖說:「那些中國人都是二戰的時候來的(後來她才知道,這群人最早來到阿薩姆的時間比二戰還要早100多年)」,對這個族群一無所知的她在心中告訴自己,有一天要將他們的故事寫出來。想必作家的直覺讓少女芮妲嗅到這群人身上有著不尋常的故事。

中印戰爭前的阿薩姆有一所華文學校(亞三馬金華僑小學校), 使用的課本是繁體注音版的《國語》讀本 / 本文作者提供

不過等到她在2006年真正開始動筆寫時,20幾年已經過去了。著手時她才發現寫作此書的困難,因為許多當事人已經不在人世,而仍存活的關係人也很難被尋獲,即便找到,也很難取得他們的信任、願意分享親身遭遇

鍥而不捨的芮妲尋求友人的協助,並親自到香港與廣東等地去和當事人碰面。在花了4年的時間收集資料、訪談上百人後,《馬金》一書終於在2010年出版並成為暢銷書,在出版當年便印了10刷,破了阿薩姆小說出版界的紀錄。後來她自己又將《馬金》翻譯成英文版的《中國城歲月》(Chinatown Days),讓阿薩姆文之外的讀者也有機會讀到這部磅礡巨作。

印度華人在中印戰爭時期的遭遇,是段被禁忌圍繞而少為人知的歷史,芮妲花了洋洋灑灑600頁的篇幅,鉅細靡遺地講述了這個族群的歷史與心聲,在她之前,並沒有人寫過這個題材的小說。為被噤聲或自我噤聲的族群書寫,對她而言是理所當然的使命,也因此直到出版前,她才意識到這個題材或許會引起某些人士的激烈反應:「我的家人不知道我寫了這本書,一直要到出版前一天,我才召集了家庭會議,告訴他們,我寫了這樣的一本書,出版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你們要有心理準備…」

幸運的是,印度的讀者是理性的,小說出版之後,芮妲沒有受到嚴重威脅,但初期來自知識階層的抨擊卻很強烈,有人說她反尼赫魯政府,有人說她傷害了印度的國際形象,但她不在乎。她在乎的是人道價值。

關於阿薩姆華人的歷史與遭遇,除了阿薩姆文版的《馬金》與英文版的《中國城歲月》外,芮妲也將訪問當事人的過程製作成紀錄片〈戰爭與淚水〉(Wars and Tears) ,此片在2011年的孟買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最佳剪輯的獎項。

此外,作者還將收集來的許多珍貴史料圖片匯集成《分裂的靈魂》這本影像書,當中收錄許多新近才解密的官方文件、歷史剪報、當事人的家書以及數十年之後的團圓照等。在這些官方文件中,我們可以讀到一封封當事人向當局求助的信件,或是在出獄無望後,改變心意決定被遣返至中國的請求信。

《分裂的靈魂》收錄珍貴的歷史檔案/本文作者提供

寫作這段歷史對芮妲自己的影響是什麼?「寫完之後,我對生命的看法也不同了,相較於這些人所遭遇的苦難,自己的小悲小喜實在不算什麼。」問她仍在繼續寫作嗎?

她苦笑地說:「我仍然在寫,但我不想寫了,我想休息,寫作很痛苦,感受到筆下每個人物的痛苦是很痛苦的事情。」 分裂的靈魂,是中印戰爭歷史中身分認同遭到強烈拉扯的印度華人,分裂的靈魂也是作家的宿命與天命,作家易感的天性讓她對人物的悲劇遭遇感同身受,因此感到切身之痛,但同樣強烈的是她的使命感,「對社會、對世界的使命感」。雖然書寫是痛苦的,但我想芮妲會繼續寫下去。

本文作者李桂蜜與芮妲.邱德利及其著作《分裂的靈魂》合影/本文作者提供


作者按

[1] Coffee table book,大尺寸的精裝本照片書,佐以少量的說明文字,通常會被擺放在咖啡桌上供翻閱,或是提供聊天的題材,故名。

[2] 1979-1985年間由阿薩姆學生團體發起、並受到中產階級支持的反外國非法移民抗議行動。

[3] 阿薩姆政治家,曾擔任國會議員及部長職,目前為阿薩姆執政的印度人民黨政府內的交通暨工商部部長。


本文圖片來源: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