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音樂的歷史與發展如同該文明一般古老而長遠,在現代,不論是寶萊塢式活潑生動的歌舞演出,或是用來作為靜坐冥想及瑜珈運動常聽見的西塔琴(Sitar)音樂,都可說是來自相同的脈絡、醞底。本文透過歷史學者杜貝的筆觸,引領讀者穿越歷史,沒有魁地奇,而是富具層次的音樂之旅,前半段將對印度的音樂發展進行概略的介紹,後半段則透過年代與時期的分割,以「耳聞」不同階段的印度音樂之美。

著|杜貝(Anamica Dubey),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巴爾德夫研究所」(Shri Baldev PG College)歷史助 理教授
譯|李燁,文字工作者

印度音樂在過去不同時期經歷了不同社會的淬煉,同時受到發源地的自然環境與文化氛圍影響,經過不同階段而發展至今。印度音樂史的歷史及系統性的發展,在各時期可以被稱作當代音樂潮流,而在印度,唱歌、演奏樂器及跳舞等相關的詞彙都可以泛稱為「音樂」的概念,或是梵文中的山吉他(Sangeet,有一起歡唱之意)。

音樂與印度文化及社會息息相關,它的歷史與人類同樣地古老。宗教文學是理解印度音樂史最重要文獻資料之一,在古代,音樂多半象徵一定程度的神聖性,更常見於宗教活動中,音樂在吠陀儀式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印度中世紀時期,音樂本身也被作為是表演及娛樂的主要來源,而且極受人們的歡迎,而現代則是印度音樂文化發展的巔峰。

印度音樂與印度宗教關係如此密切,而難以分割,因此音樂被認為是「神」(God,或作上帝)賜予的神聖禮物。根據《奧義書》(Upanishad)[1]記載,「神」被認為是最偉大的詩人,廣闊的宇宙與日月星辰則被視為祂的詩歌創作。

印度神話將各種樂器起源歸於印度教的眾神,古代文獻甚至將音樂的發明歸功於梵天(Brahma),而梵天的妻子辯才天女(Sarasvati)演奏維納琴(Vina);根據文獻顯示,達嘛如鼓(Damaru)是濕婆(Shiva)的樂器,祂的信徒則是演奏馬達藍鼓(Mathalam);毗濕奴(Vishnu)手上總是拿著法螺,而長笛則被認為是毗濕奴的化身,黑天(Krishna)的主要樂器。

印度音樂除與神靈、神話有關外,也與仙人(Rishi)[2]息息相關。婆羅達牟尼(Bharat Muni)被認為是印度文藝理論的鼻祖,並教授有關舞蹈及戲劇藝術的知識,其中也包括聲樂及器樂,甚至亦有說天上的仙女也是他的「學生」。

仙人那羅陀(Narada)攜帶摩訶提琴(Mahati,1把21弦的維納琴)及一對響板(Khartal,或作手擊板),在一些傳統的宗教故事中則讚揚那羅陀教導人們音樂的知識與演奏技巧,透過這些神話故事音樂與天堂聯繫再一起,此外也有一些天仙或次神,如乾闥婆(Gandharva)、緊那羅(Kinnaras)及飛天女神(Apsaras)在宗教儀式及娛樂中演奏過相關的樂器,而與音樂有著密切的關連聯,因此印度音樂被視為是一項神聖的藝術,不僅通過表演方式提供娛樂及演藝,也滿足人們自我實現的需求。

仙人那羅陀的摩訶提琴及響板/Times Nows

民間音樂(folk music)是各個族群的自然音樂的通稱,其所延伸的民謠歌曲及舞蹈亦成為印度社會活動組成的一部分。印度重要經典《娑摩吠陀》(Samaveda,有「典禮聖歌」與「知識」的意涵,又作《讚頌明論))的最初起源即是基於民間音樂,這可以說是音樂最原始的形式,而被認為「非正式的音樂」,但它也是一種作為情感表達的音樂。

另一種音樂形式是乾闥婆音樂(Gandharva music,闥音同踏),乾闥婆一詞可分為「廣義」與「狹義」2種定義,廣義上各種形式化的音樂都被稱為乾闥婆;但在狹義的定義中,乾闥婆音樂是婆羅達牟尼在《樂舞論》(Natya Shastra)所描述的音樂,亦即用於送讚神的音樂。

乾闥婆音樂是娑摩吠陀的演變,它採用了《娑摩吠陀》中所使用的音階,其又源自《娑摩吠陀》每句禱文的首字母。然而乾闥婆音樂到了10世紀開始大幅地沒落,縱使在11世紀仍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但在13世紀已逐漸轉被拉格音樂(Raga)取代。

乾闥婆音樂衰弱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重視理性思考,致缺乏情感性的創造力;其次是受制於過多的限制及規則,而壓縮了藝文創作者的想像空間,最終被拉格音樂所取代。相對乾闥婆音樂是以神為歌頌對象的音樂形式,拉格音樂則是以人為關注的對象。


延 伸 閱 讀


樂器為提供各種不同的音樂節奏而被創造出來。在古代,樂器發展剛起步的階段,樂器的組裝並未獲得太大的重視,最初僅是由簡單木塊或泥土所組成。例如,地面上的坑洞覆蓋上皮革就形成最原始的天鼓(Dundubhi)

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因為最原始的泥土製天鼓難以搬運,人們漸漸開始使用木材、竹子、動物皮革及金屬等原料來製作更高階的打擊樂器[3]。此外,音樂自古以來也是傳統醫學治療的一部份,在許多寺廟及洞穴也都裝飾各種樂器。在桑吉(Sanchi)、巴爾胡特(Bharhut)、巴達米(Badami)及卡修拉荷(Khajuraho)等地藝術皆可發現明顯例子,這也說明了樂器的歷史性。

有關樂器的分類,可以參考是婆羅達牟尼的《樂舞論》及沙楞伽提婆(Sarang Dev)的《樂藝淵海》(Sangeet Ratnakar),他們將樂器分成以下4大類別:

1. 打擊(膜鳴)樂器或Avanadh Vadya
2. 氣鳴樂器或Sushira Vadya
3. 弦鳴樂器或Tantu Vadya
4. 體鳴樂器或Ghana Vadya


作者按/編按

[1]《奧義書》,是古印度一類哲學文獻的總稱,也是廣義的吠陀文獻之一。雖然奧義書由吠陀發展而來,因而經常被理解為婆羅門教與印度教的經典,但奧義書並不都是由婆羅門階層寫的,也不都完全反映婆羅門教的觀點。準確的說,奧義書是一種哲學論文或對話錄,討論哲學、冥想以及世界的本質。(摘錄自維基百科
[2] 仙人,印度神話與宗教體系中的一類特殊人物。仙人位於天神、人和阿修羅的範疇之外,是介於神與人之間的一個群體。一些例子表明,凡人可以通過苦行等等修成仙人;不過更多例子指出仙人是世襲的。仙人大多是些精通《吠陀經》的聖賢,擁有極大的法力神通,屬於最招惹不起的人物。天神對仙人十分敬畏,且時常有求於他們。(摘錄自維基百科
[3] Swar-Smriti by Chaitanya Kunte


本文圖片來源:The Demonic Paradise WikiWikipediaPinterestTimes N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