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朗 / 台北印度愛樂中心
受到一些歷史學家既定成見的影響,穆斯林常被定位為外來統治者。事實上,穆斯林統治印度期間雖有宗教、政治分歧,卻創造印度在商業、金融、文學、藝術,建築、社會各方面的榮景,所謂的印度伊斯蘭(Indo-Islamic) 文化也因而誕生。在新的融合文化裡,兩種文化的界線難以區分,而是呈現出『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和諧之道。近代穆斯林在印度的經濟崛起上依然扮演重要角色。穆斯林對印度文化的影響無遠弗屆,歷久彌新,這是印度12億5千萬人共享的文化遺產。
關於作者:
1949年出生的吳德朗為台灣電腦半導體的資訊業先趨,熱衷音樂文化藝術,於2003年成立 台北印度愛樂中心,推廣印度文化,引進多元的印度文化分享國人。透過和印度–台北協會(ITA)和印度旅遊局合作,定期舉辦印度文化活動。2004年起, 每年舉辦印度文化節,近10年來未曾間斷,對印度表演藝術有非比尋常的熱情和研究。吳德朗經營的印度入口網為全球華文印度最大網群,也是華文印度文化活動和知識平台,備受文化人士歡迎,每天有極高的點閱率。有興趣請上http://www.indianandworldmusic.net以及http://blog.roodo.com/india_portal。
- 穆斯林與印度共享文化遺產
長久以來受到一些歷史學家既定成見的影響,穆斯林常被定位為外來統治者,和印度本土掌權者之間又因宗教認知不同產生衝突, 進而成為印度整體進步緩慢的主要肇因之一。
事實上,13世紀時穆斯林統治前期,雖有宗教、政治分歧,但也促進貿易繁榮,直至16世紀已奠定印度在商業、金融、文學、藝術,建築、社會方面的繁榮,到18世紀更達到巔峰,當時的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產出占當時世界逾20%。然而這些榮景多半被世人所忽略,反而過度強調穆斯林和印度人之間的矛盾。
穆斯林統治者本身雖非宗教領導者,但他們重用印度武士階級的拉吉普人,恩寵印度教的婆羅門。在中世紀,同樣強調虔敬之心的印度教奉愛巴克堤(Bhakti)和穆斯林蘇非,彼此之間敬拜儀式相互影響,互動良好。特別是蘇非不僅受到蒙兀兒阿克巴皇帝的敬重,蘇非的活動論述穿透了印度社會的各階層,成為穩定社會的中道力量之一。沙賈汗的大兒子達拉蘇科(Dara Shikoh,左圖)承續祖父阿克巴皇帝的志業,一心要融入印度文化,他將梵文的奧義書翻成波斯文,他的名著《兩洋交匯》 (Meet two Oceans) 更融合了蘇非及印度哲學思想。
穆斯林統治者的官方語言是波斯語,因此穆斯林王朝不斷將波斯政治的典章制度、各種文學詩詞歌賦、音樂舞蹈等異國文化引進印度。當時航海及陸上交通非常暢旺,促進了雙方的貿易、移民,使印度非常國際化,讓保守千年的印度更為多元。14世紀摩洛哥大旅行家巴圖塔(Ibn Battuta,1304~1368) 還被德里蘇丹圖格拉克國王聘為大法官,後來政權告急,巴圖塔還被派任為駐中國大使(1336年到1349年)。從泉州參拜清真寺,再從杭州沿運河直達北京上任。
兩個不同文化從矛盾、衝突、磨合、到融合的過程中,建築物的變化最為顯著。而所謂的印度伊斯蘭(The Indo-Islamic) 文化也因而誕生了。在這新的融合文化裡並無法嚴格區分兩種文化的界線,而是呈現出『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和諧之道。
伊斯蘭文化,由於其文化上豐富多元及融合的特性,在歷史上留下非常多且有趣珍貴的遺產,是印度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印度伊斯蘭建築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德里蘇丹和蒙兀兒王朝建築風格。前者是延續中亞的伊斯蘭建築的風格,而後者則是受到印度教建築和中亞伊斯蘭建築所啟發的融合建築。
印度伊斯蘭風格是獨一無二的,其典型特徵是寬敞的空間和寬度,氣勢雄偉。在伊斯蘭建築風格中,象徵天國的四方庭園景觀是最重要特色。清真寺和建築物的圓頂,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穹頂的設計靈感來自印度教寺廟,圓形的頂部被稱為“卡拉什”( Kalash)。
(左圖:Agra red Fort 皇家花園)
紀念建築上繁複細緻的裝飾與氣勢輝宏、生動瀟灑的伊斯蘭書法(左圖),是印度伊斯蘭建築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徵。蒙兀兒時代帝王宏偉的陵墓中,最有名的當然就是伊斯蘭建築奇葩泰姬瑪哈陵(Taj mahal)。在泰姬建築物週邊,鑲嵌貴重黃金、眾多鑽石、祖母綠、紅寶石等華麗寶石,堪稱鑲嵌工藝的極致呈現,令人嘆為觀止。
其他一些著名的建築包括,德里古德卜尖塔(Qutb minar,左圖上)、德里紅堡、阿格拉堡(Agra Fort)、勝利城法替布西格里(Fatehpur Sikri)、拉荷爾紅堡(Lhore Fort在巴基斯坦) 德里胡馬雍古墓(Humayun Tomb,左圖下) 和泰姬瑪哈陵等伊斯蘭建築,都已是聯合國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尚未列名的如德里的星期五清真寺(Jama masjid,左圖中),胡馬雍普蘭那堡(Purana qila),圖格魯克堡(Tughlaqabad fort),還有遍佈在印度各地成千上萬的伊斯蘭建築遺產。這些伊斯蘭歷史建築對近代印度的建築有很深的影響。
在穆斯林統治下的印度次大陸,影響力一直延續到英國殖民時代,成就了後來的印度英國撒拉遜文化的產生(Indo–Saracenic是融合伊斯蘭印度和英國風格的建築,右圖為加爾各答的Victoria Memorial)。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在印度,建築是不說話的歷史。伊斯蘭美麗的清真寺、雄偉的蒙兀兒城堡,都成為印度最美麗的風景線。
早在公元第七世紀,南印度與阿拉伯國家已有頻繁的貿易,也將伊斯蘭教帶到馬拉巴爾海岸,公元629年在喀拉拉建立印度第一座清真寺。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後,印度境內仍然有近2億穆斯林信徒居留,是世上僅次於印尼的伊斯蘭教徒第二大國。近代穆斯林在印度的經濟崛起上,仍然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穆斯林對印度文化的影響無遠弗屆,包括坦都里美食、興都斯坦音樂,文學、細密畫、精緻工藝,歷久彌新,更成為與印度12億5千萬人共享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