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印度國會在未徵得地⽅省邦政府的意⾒與同意下,通過了三項農業的相關法案,惟這⼀系列法案與措施,加劇農⺠與政府間既有的緊張關係, 此外企業財團更可望能從中獲利,進⽽引發反政府的⽰威抗議運動。儘管如此,從運動過程中,仍能看⾒印度公⺠社會所展現的活⼒與堅持。

著|那瑞維(Ravi Prasad Narayanan),印度尼赫魯⼤學國際研究學系東亞研究中⼼副教授
譯|林煉凱,國立中興⼤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
原|CSSAME

印度是個擁有近14億總⼈⼝的⺠主⼤國,其為社會科學研究者提供了各類研究領域的案例素材,這不僅包含政治、經濟、社會、哲學、外交政策及歷史等⾯向,並也涉及了各種領域間相互串連的事件脈絡。被譽為⺠主⼤國的印度,擁有健全的司法體系,它勇於和國會與邦議會議員所主導的普世意識形態進⾏衝撞並獨立思考,這顯⽰⼀個活躍的公⺠社會所充分展現出的活⼒,並致⼒將新聞⾃由以及非政府組織所關注的議題視為社會運作的重要依歸。除了擁有發展蓬勃⺠主的優良條件外,印度更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特⾊,亦即認為尊崇過時的信仰與習俗通常只是為了政治上譁眾取寵的⼿段⽽已。

然⽽,⾃2020年9⽉以來,數以百萬計的印度農⺠對國會通過⽋缺充分討論的農業法案感到憤慨,多數⼈認為該法案無疑將農業利益拱⼿讓給更具規模的企業財團。

20209⽉印度農⺠抗爭緣起與脈絡

⾃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國⼤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在政經領域上具有⾸屈⼀指的影響⼒,但從2014年開始,國⼤黨逐漸於印度政壇內式微。該國右翼政治勢⼒已磨⼑霍霍數⼗年的時間之久,如今也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事實上,將政治⼝號⽤於於經濟領域或相關政策,以獲取更⼤的⽀持是可以預⾒的,不過對印度每個成功政黨的鐵票社群-農⺠-來說,卻未必如此。

幾⼗年來,官⽅制定的農產品買賣售價標準,以及化肥、電⼒和⽔利的補貼定價機制,於地⽅權⼒結構的劃分下產⽣了極為強⼤的潛在利益。該現象導致農⺠淪為「選票銀⾏」(Vote Banks)[1]!現今執政黨-印度⼈⺠黨(BharatiyaJanata Party)-的崛起改變了印度的選舉版圖,使得印度絕⼤部分地區(以及選票銀⾏)成為印度⼈⺠黨的禁臠。2014年印度⼈⺠黨在國會⼤選中⼤勝的情形再度於2019年上演,使其對於經濟改⾰有了⼤⼑闊斧的決⼼,但進⾏改⾰的過程中卻也因此疏於聆聽群眾的聲⾳與意⾒,有礙⺠主精神,使社會上出現了反⾯的聲浪。

印度國會於2020年9⽉通過的三項草案:《2020年農⺠農產品貿易和商業(促進和便利化)法案》、《2020年農⺠(賦權和保護)價格保證和農業服務協定法案》和《2020年基本商品(修正)法案》已由總統柯⽂德(Ram NathKovind)簽署並正式立法。相關立法肇因於旁遮普省、哈⾥亞納邦以及北⽅邦⻄部地區的長期農⺠抗議事件。6、70年代的綠⾊⾰命及農業振興,使印度的經濟與社會⽣計得以改善,亦讓上述的三個省邦獲得「印度的糧倉」的美名。然⽽隨著受益者們意識到政治乃是控制該地區的決定性因素,原先相對繁榮的農村地區也逐漸淪為政治的⾓⼒場。

攝影師:Jose Aragones,連結:Pexels
印度農民示意圖,圖片來源

官⽅的聲明為該三項法案辯護,宣稱該法案旨在讓農⺠受益於⼀個⽣態系統中,農家與商⼈得以⽤⾃由的酬勞價格相互議價。擺在農⺠⾯前的選擇模式將會是採價⾼者得,也就是說,農⺠可選擇將農產品販售給願意⽀付⾼於政府公定價格的買家,農⺠還可以⽤超越現有的既定銷售模式,將農產品販售給位於城鎮最近市場內的盤商。不過數⼗年來,除了氣候變化無常,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外,中間盤商因為提供了農產品運輸物流的服務,及農⺠貸款等因素,以致於這些盤商變相地左右並操控了各地農產品的市場價格。

因為盤商與政府公定價格間存在密不可分的同步網絡,形成⼀個雙⽅相互依賴的體系,這使得在⾯臨颶風、洪⽔、地震或乾旱等劇烈災害時,農作物的售價無法被彈性操作。於是當⾯臨上述災害時,國家往往採取⾏政⼿段給予農⺠救濟⾦補貼,但補貼⾦額卻甚⾄連種植作物的成本也無法負擔。由於過去時有變幻莫測的⾃然災害及遠離⺠⼼的政府,農⺠對於「國家正試圖外包農業」的事實感到憤怒。因為這意味著,農產品的品質與價格將不再由國家監管,財團企業反⽽掌握更⼤的影響⼒,⽽代表企業的私⼈承包商將可先⾏購買農產品,並以零售的⽅式售出(亦即賺取更⼤的利潤與價差)。

對⼤多數的農⺠⽽⾔,與企業簽訂的契约如同敲響農業的喪鐘,所有現有的補貼都將不具任何意義。⽽農業⽤地透過合約變更為房屋⽤地的隱憂也越來越引起外界關注。趁著疫情⼤流⾏之際,印度國會在沒有告知糧倉三省邦的情形下,僅以短時間的公聽會討論就通過該法案,對此當地農⺠接對此感到憤怒。

對於代表農⺠發聲的組織⽽⾔,該三項法案的通過⽅式實屬違憲,並強調國家神聖的⺠主模式遭到漠視。該控訴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農業屬於各邦政府的地⽅⾃治範圍,國家在未徵詢各邦政府的情形之下不得單⽅⾯無管轄權的決策獲利法。合法的⾏政程序雖然費時,但在過去,許多法案是在徵詢各邦⾸席部長後,由各邦立法機構就擬議法案進⾏適當辯論後,再於國會頒佈立法的。但這次所通過的法案,中央政府繞過徵詢各邦意⾒與需求⽽從容立法,使得農⺠對此更加不滿。他們指控政府非但沒有依法⾏政、繞過憲政規範、無視各邦意⾒;更將農業的遠景拱⼿讓給猶如掠奪者的企業財團,其中更包含⼀些假借農業改⾰之名的現任政府⽀持者。


延  伸  閱  讀
印度農⺠⼤軍圍攻⾸都 !抗議政府農改法案 改⾰為何反引發眾怒
Tens of thousands of farmers swarm India’s capital to protest deregulation rules


軟硬兼施的不良結果

因為中央政府始終採取強硬的立場,堅持不同意撤回已通過的法案,導致中央政府與農⺠之間的幾輪談判皆以失敗告終。其中唯⼀達成的協議是以臨時性的⽅式持續提供最低的售價標準。對於農⺠⽽⾔,他們堅持兩點原則:⼀是要求中央政府全⾯撤回三項立法;⼆是維持現有的最低售價公定標準。

為了確保進駐德⾥郊區的和平⽰威群眾不會失序,印度最⾼法院決定介入僵局,抨擊中央政府施政不利,並無法為焦躁不安的數億群眾有效地解決現實⽣活中的問題。最⾼法院建議設立⼀個由4名成員組成的委員會,致⼒於為當前的紛爭尋求解決⽅案。該委員會的4名委員由⽀持政府決策的個⼈組成,他們對於國家的農業改⾰以及三項法案通過立法的合法性表⽰肯定,但這樣的組成無疑是在農⺠的傷⼝上撒鹽,他們拒絕承認該委員會的合法性,並對於國家以司法介入政治的⼿段表⽰擔憂。

最⾼法院的介入激化了政治議題的⽭盾,使社會、經濟與利益間的關係更加的錯綜複雜,種種因素也讓印度政府的作為產⽣更多爭議。如今農⺠的抗爭運動以及堅持要求政府撤回三項法案的訴求,引起了非務農者的共鳴。即便情勢⼤致上緩和,但惡劣的寒冬已奪走60多位農⺠的性命,不過這並未撼動他們堅持抗爭的決⼼。農⺠持續以合法的抗爭⾏動表達訴求,象徵逐漸深化與強化的⺠主根基正在運⾏著,以上的個案研究在世⼈⾯前驗證了⼀個活⽣⽣的現實,即印度被奉為全世界最⼤的⺠主國家絕非浪得虛名。

129⽇:有關農⺠抗爭的近況更新

每年的1⽉26⽇是印度的共和國⽇,1950年的這天,印度頒佈並施⾏國家《憲法》,從⽽蛻變為世界上最⼤的⺠主國家。成千上萬的印度⺠眾也殷殷期盼著當天所舉辦的各種慶祝活動,例如眾所皆知的閱兵遊⾏。

受到今年武漢肺炎(或稱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共和國⽇慶典變得更為濃縮、緊湊。新德⾥除了實施了相關的防疫隔離措施外,早先前往⾸都的農⺠被允許可在不影響閱兵遊⾏的前提下,駕駛著各⾃農⽤的曳引機在三條指定道路上進⾏抗爭活動。

然⽽部分的抗爭團體卻率領曳引機及農⺠佔據了德⾥的⼀處世界⽂化遺產「紅堡」(Red Fort)⽽恐違反當局法規。「紅堡」是個具有歷史代表性意義的古蹟建築,在17世紀是蒙⺎兒帝國的皇宮,具有⾄⾼的權⼒象徵;於現今,印度總理每年也會於印度獨立⽇(8⽉15⽇)當天在此發表演說,因此也象徵當權者的合法性。

這種肆意破壞的⾏為,使得原本團結⼀致的農⺠⼯會產⽣分歧的意⾒,也讓外界把關注聚焦在這些違法的作為上。不過這⼀系列在⾸都核⼼圈內所為的非法⾏為似乎是經過事前預謀、策劃的,這也點出⼀個問題:為何安全單位並未及時趕到現場進⾏維安?中央政府藉著拖延談判及嚴格實施前述的農業法案來重新取得對議題及抗爭群眾的主導權,透過甚⾄譴責、標記那些暴⼒抗爭份⼦,來模糊、取代原本應有的⺠主立法程序。

針對「紅堡」的暴⼒事件,似乎顯⽰國家正在試圖破壞農⺠團體間的團結氣氛。另⼀⽅⾯,也有農⺠認為這是國家機關精⼼策劃的可恥⾏動,他們批評那些煽動、教唆或動員曳引機及農⺠⾄「紅堡」抗爭的⼈。延續前述的提問,在⼀個時刻都提⾼警戒的城市[2]中,當其他省邦的曳引機及農⺠遠⾏到紅堡時,原本應該在周邊戍守的交通警察、武裝警察或特種安全⼈員⼜在哪裡?再說明⽩⼀些,在印度,這似乎意味著什麼。


延  伸  閱  讀
反農改進攻世界奇觀:印度「紅堡」的百年政治圖騰


編按/譯註

[1] 編按:或譯作「選票庫」,是一種在民主選舉中形成的一種選舉集團。當一個社區出現一班選民,他們持續地投票給固定的候選人或支持某一個政治組織時,就會形成一個選票庫。此一概念稍似「票倉」的概念。

[2] 譯按:此處應指新德里首都圈,由於不時受到鄰國的恐怖威脅與攻擊的經驗,新德里首都圈時常處於安全警界狀態,依本文意旨,這些應時刻警戒的安全人員,在抗爭期間卻未有第一時間的反應,似有為常態。


本文圖片來源:Pexels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