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牧民 /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學研究所 副教授兼所長

前文提要:1962 年 10 月,中共與印度之間曾經爆發一場劇烈的軍事衝突,雙方爭執已久的邊界爭議到了 10 月 20 日演變為戰爭。在之後的一個月內,解放軍在東西兩邊戰場都取得明顯的勝利。11 月 20 日,中國主動宣布單方面停火,並將部隊從實際控制線(Line of Actual Control)後撤 20 公里,邊界歸於平靜,但爭議到今天仍然沒有解決…

 


 

色拉隘口

(色拉隘口)

 

  • 第二階段戰事:1118日~ 11月21

印軍此時的新作戰計畫是守住達旺南邊的色拉山口(Sela Pass)。(Maxwell, 1972:395)印度將軍隊主要部署在三處:色拉山口(六十二旅下的5個營)、Bomdila (四十八旅下的3個營)、迪讓宗(第四師師部,六十五旅以及2個步兵營)。指揮系統也更換:第四師師長換為 A.S.Pathania 少將,六十二旅為 Hosiar Singh 准將。第四軍指揮官原來改為 Harbaksh Singh,但命令發出 4 天後 Kaul 中將又戲劇性回任。

11 月 17 日,一支中國軍隊從東邊一條稱為 Beiley 小徑的山路南下,切斷了迪讓宗與 Bomdila 之間的通道,印軍指揮部當天傍晚決定將部隊從色拉山口後撤。第二天清晨六十二旅從色拉山口後撤時,遭到中國軍隊的猛烈進攻,同時中國部隊也對迪讓宗發動攻擊,第四師完全潰散,師長 A.S.Pathania 偕六十五旅部隊向南逃往平原,而六十二旅旅長 Hosiar Singh 准將與其部隊在撤退過程中一直遭遇中國部隊伏擊,最後在 27 日遭中國軍隊擊斃,成為此次戰役印度戰死的最高階軍官。防守 Bomdila 的四十八旅在 18 日奉命向南撤退時遭到中國軍隊猛攻,最後潰不成軍,殘餘部隊紛往平原逃散。

 

從得讓宗 dirang dzong到色拉的公路

(從得讓宗 dirang dzong 到色拉的公路)

在邊界西段,中國軍隊同樣在 18 日凌晨發動攻勢,攻擊 Chushul 附近的印軍陣地,戰事進行五小時後印度軍隊後撤,但中國最終並沒有越過其所主張的邊界線。在西線印度軍隊並沒有像東邊一樣出現大規模潰散的情況,中國軍隊的傷亡也比較慘重。

在這兩階段戰事,印度軍隊的表現可以兵敗如山倒來形容,不過根據部分參戰軍官如 J.P. Dalvi 准將的戰後回憶錄顯示,印度士官兵在抵抗解放軍的過程中表現相當英勇,許多陣地都出現戰到最後一人壯烈犧牲的情況。但是由於戰術失誤加上通訊障礙,前線部隊並未展現出應有的戰鬥力。這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色拉山口與迪讓宗的保衛戰,原本在這兩地駐守的重兵完全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另一個例子是西線與東線戰事的差異,印度軍隊事前在西線的準備較為完善,戰時表現比東線好得多,到 11 月 20 日停火為止,並未出現後撤或潰散的狀況。

當中國軍隊向平原推進時,位於阿薩姆平原的大城市 Tezpur(也是第四軍軍部所在地)已經陷入混亂,政府官員與平民爭相撤離,行政體系瀕臨瓦解,軍方已經開始為因應下一波的中國攻勢做準備,新就任的陸軍參謀長 Chaudhuri 將軍下令在平原地區構築新的防線(原司令P. N. Thapar 辭職獲准)。11 月 21 日,中國主動宣布停火,不過在山地的戰鬥仍然持續到 12 月 5 日。2002 年印度新聞網站 Rediff 曾經刊載了一篇 Tezpur 居民 Bhattacharee 的回憶文章,戰爭那年他 22 歲,在茶葉工廠工作,以下是他的回憶內容:

「過去一個月以來(10月中旬戰爭爆發)本地居民一直在只能取得有限資訊的情況下忐忑不安的生活,到了 11 月 15 日左右,有消息稱 Bomdila 的印軍被擊潰,大批中國軍隊正在向南開往平原地區,整座城市頓時陷入混亂,出現大規模逃亡潮。許多家庭把生活必需品打包後,湧向普拉瑪普特拉河北岸的碼頭,企圖搭船到南岸避難。由於交通工具奇缺,多數人是走到碼頭邊的。

在河的北岸,來自英國或蘇格蘭的茶園經營者把田產交給印度員工後帶著全家搭包機逃到加爾各答。在河的南岸,茶園員工每天傍晚聚集在一起討論時局,但也只能從收音機的新聞得到資訊,或是從渡河過來的難民中得到些許訊息。

在 Tezpur 城內,大部分的人都已經逃離,政府也準備棄守整座城市。政府的人把印度銀行內的鈔票堆放到空地上放火燒毀,硬幣則丟棄到附近池塘。有擴音器要居民就地挖壕溝自衛,但不久後又廣播叫民眾撤離城市,整個城市混亂不堪,眾人都湧向碼頭,把所有家當都拋在後面」。(Bhattacharee,2002)

 

  • 戰爭之影響

解放軍士兵的墓地

(解放軍士兵的墓地)

戰事結束迄今已經超過五十年,但因為這是印度建國以來敗的最慘的一場戰役,印度各界對其印象仍然很深刻,相關的討論及研究仍然不斷出現。印度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場戰爭始於中國部隊越過塔格拉山脊對印度軍隊發動攻擊,因此認定中國是挑起戰爭的元兇,被俘虜的 Dalvi 准將在回憶錄中嚴詞批判印度的指揮系統,但也認為是中國主動攻擊印度。不過 Maxwell 則主張印度要為戰爭爆發負較大責任,認為如果不是印度的前進政策刻意挑釁中國,中國不可能會發動攻擊,而且根據印度的作戰規劃,原本就有對中國發起攻勢的打算,中國採取的只是先發制人策略而已。

撇開戰爭責任不談,印度國內許多人指責總理尼赫魯在軍事上領導無方而戰敗,而他本人則認定自己是遭到一個曾經完全信任的盟友(中國)背叛。而這種因戰敗產生的恥辱以及感覺被中國背叛的心理一直持續至今,印度政界還普遍存有「永遠不能信賴中國」的看法(Acharya,2008)。

這樣的歷史情結進一步反映在印度政府對邊界問題的態度上:一方面印度不可能改變現有的領土主張來換取中國的善意回應,因為這等於否定 1962 年戰爭時的立場;另一方面印度認為中國是一個只信賴實力而不講道義的對手,即使在談判桌上先取得協議,中國最後還是有可能對印度動武。因此即使有人認為放棄阿克賽欽地區(爭議邊界西段)符合現狀,也是現階段印度能夠獲得的最大利益,但在政壇上幾乎沒有人敢公開做此主張。

 

 

【 參考資料 】

[1]:Acharya, Alka. 2008. China and India: Politics of Incremental Engagement. Delhi: Har-Anard.

[2]:Bhattacharjee, P., “Fleeing Tezpur,” Rediff News

[3]:Dalvi, J.P., Himalayan Blunder: The angry truth about India’s most crushing military disaster(Natraj Publishers, 2010)

[4]:Maxwell, Neville. 1972. India’s China War, New York: Anchor Books.

[5]:Maxwell, Neville. 2002. “Chinese were not going to wait to be attacked,” Rediff News

[6]:Maxwell, Neville. 2002. “How the East was lost!” Rediff News

[7]:“50 years on, China is an opportunity as well as a challenge.” Times of India, October 10, 2012

[8]: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史,1993 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