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大人都有過夢想,然而能將這份期待堅持到最後的,能有幾多人?堅持自己的夢想或許是種賭注,也可以是人的一生中所欲追求的自我實現。在現實的社會中,與其妥協並不可恥,但能實踐夢想的人卻更是可貴。臺中的星月寶萊印度舞團所帶來的「我是誰」,同步記錄著這些實踐夢想以及在實踐夢想路上人們的心路歷程。

著|23,學習舞蹈多年,喜歡在鼓聲與旋律中翱翔。

以臺中為起點的星月寶萊印度舞團歷經4年籌備以及疫情考驗,苦熬出了「我是誰」印度音樂舞劇,在如此非常的時期,光是能堅持登上大舞臺這點就非常令人感動。

全劇共有7個段落,包括5幕的故事主軸,加上前後的序幕及謝幕,通篇以夢想作為主軸,運用音樂、舞蹈、戲劇來呈現。

開場以不滅樂團的主唱郭文斌揭開序幕,用原住民獨有的嘹亮嗓音,唱出夢想的自由應該要有的無限可能,歌手身旁的舞者們雖然身著寶萊塢服裝,舞蹈動作卻有著抒情爵士風格,融合街舞、現代舞,表現出歌詞中的意境與張力。

第一幕:童年篇

一群可愛的小舞者帶觀眾們回到了國小時光,孩子們的夢想天馬行空,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在與老師的問答對白後,孩子們用鼓棒敲打大塑膠桶的擊樂為舞蹈表演揭開序幕。

《我是誰》印度音樂舞劇劇照/星月寶萊印度舞團Emma團長

小舞者們的舞臺表現與相比成人完全不遜色,而配樂選曲上也非常用心,歌詞唱著「我只有一生,可我有一百個夢想,我會逐個實現我的夢想」,顯得非常契合與貼切。

第二幕:成長篇

從孩子成長為青少年,發現自己的夢想不受父母的肯定,選擇叛逃變成是實踐夢想的唯一出路,過程中不被家人理解、獨自承受沿途的艱辛,該有多大的決心、毅力、勇氣,才能夠堅持不懈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此段舞蹈配樂為電影《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的〈A Million Dreams〉,同樣緊扣夢想,而且夢更大更遠。

第三幕:現實篇

用3個主角真實的生命故事,將追夢之途的現實考驗的刻苦與堅定,在舞臺上用戲劇與舞蹈的方式讓觀眾看見。

西塔琴演奏家金光亮平「為了明天」[1]苦學5年的故事,舞者身穿粉紅與紅色的舞衣,彷彿象徵著溫和卻澎湃的熱血意念,搭配音樂中悠揚不失惆悵與堅強的歌聲,帶出一段美麗的舞蹈。

《我是誰》印度音樂舞劇劇照/星月寶萊印度舞團Emma團長

狂夢藝術團長黃子溢,直接演出了他在追尋夢想中的各種考驗與挫折,無論是環境上、經濟上、鍛鍊上、心境上的,都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其中以方型金屬支架搭配印度舞者揮舞金色大旗的畫面非常震撼。

星月寶萊的團長Emma,用大量獨白道出了她以及許多人妻、人母的心聲,相信在場的許多女性都心有戚戚焉。

即使在當今女性意識抬頭的時代,亞洲女性婚後放棄夢想的比例還是非常地高,在自我實現的過程充滿著內心拉扯以及家人的不認同;劇情透過舞蹈演繹,5位黑衣白裙的舞者像是主人翁的內心小劇場,呈現抱頭吶喊以及各種糾結,本段最後的收尾甚是動人,即使充滿悲痛,仍然要擁抱自己並且堅持下去。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嗎?

這段表演接續在3個故事之後,恰好是一段整理與回顧,在舞者們不斷的奔跑中,帶出「路不是只有一條,終點不是只有一個,人生各自精彩」的結語,也再度響起序幕中郭文斌「夢想的自由」的歌聲,應和著追逐夢想中自我鼓舞。

第四幕:相遇篇

《我是誰》印度音樂舞劇劇照/星月寶萊印度舞團Emma團長

西塔琴與印度舞有了更密切的互動,北印度卡薩克古典舞優雅的動作、沙沙的腳鈴聲,緊緊相扣渾然天成,也在鼓魯擊世界打擊樂團團長鄭安良因手術缺席的狀況中,增加了與觀眾互動的段落;狂夢藝術所帶來的新馬戲藝術[2]與印度舞蹈的「相惜」,則是運用雨傘與電影歌曲〈Leja Leja Re〉的情節呼應創造了許多趣味的畫面,堪稱本音樂舞劇中跨界融合的最佳段落。

第五幕:成就篇

西塔琴的介紹與獨奏,讓觀眾細細品味這個印度樂器的悠揚轉折中的獨特風味。新馬戲藝術此段則是精華盡出,結合默劇、雜耍、特技,運用魔術、水晶球、大型金屬立方體道具,大家目不轉睛生怕錯過起承轉合間的每個細節。星月寶萊則是用組曲呈現6段精彩的舞蹈表演,舞者服裝和隊形變化同樣華美,每段都讓人看得不過癮呢!

《我是誰》印度音樂舞劇劇照/星月寶萊印度舞團Emma團長

別緻的謝幕

星月寶萊的團長Emma,一人站在舞臺上,充滿感性的道歉與道謝,她說出來說這麼多話並不是預先的安排,但如今心中的感觸讓她一定要出來分享,而身為觀眾的我們,能聽到她的肺腑之言也覺得非常感動;在這段致詞後才是最後的謝幕大合跳,用經典寶萊塢電影《珊蒂別傳》(Om shanti om)的配樂,呈現華麗且歡樂滿滿的畫面,多麽想跟著動起來呀!

《我是誰》印度音樂舞劇劇照/星月寶萊印度舞團Emma團長

整體來說,本齣印度音樂舞劇的音樂選曲極佳、燈光塑造的氛圍很棒、舞蹈編排的用心可見,在在顯示了製作上的精緻細膩,可惜在題材選擇上稍嫌貪心,在一齣劇中以大量對白和投影片解說交錯呈現5位主人翁的故事,稍嫌雜亂冗長不夠聚焦;此外「舞劇」應是舞中有劇情、邊舞邊演,但本齣的安排大部分是舞蹈加上戲劇、以劇情為引。

至於跨界演出的部分,除了西塔琴與卡薩克古典舞之間原本就是息息相關外,印度舞與其他表演藝術之間融合度仍有提升的空間,跨界合作表演者的服裝及表演內容基本上都保有濃厚的個人特色,印度舞蹈變得像是烘托氣氛的舞群,期待未來可以看到更多的跨界融合,包括服裝道具以及主秀與舞者之間的互動等。

最後,也是最令人不忍苛責的則是舞者們的舞臺表現,完全可以想像在疫情之下的排練與彩排該有多麽艱辛,更別說演出前舞者們還陸續確診需更改隊形…各種美中不足之處,就都怪討厭的病毒吧!希望早日回歸歲月靜好的生活,讓每個人都能健康快樂地追尋夢想。


作者按

[1]名稱取自金光亮平自書分享學習歷程的一篇文章。

[2]狂夢藝術的黃子溢,在表演中融合魔術、當代舞蹈、雜耍特技等「新馬戲」元素。此段是在說黃子溢Emma間相知相惜的友情。


本文圖片來源:星月寶萊印度舞團Emma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