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觀察導讀|2025年帕哈甘恐攻事件後,印度對巴基斯坦恐怖據點展開報復打擊。臺灣外交部隨後發聲明,譴責恐怖主義並支持印度的行動,強調雙方共享民主價值,並面臨來自中國的共同威脅。此舉引發印度社群媒體高度關注,亦反映臺灣欲強化與印度安全與戰略合作,拓展印太地區民主聯盟的意圖。

著|維納斯.烏帕達亞雅(Venus Upadhayaya),印度國家領導學院(National School of Leadership)博士生及記者,2025年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得主,目前在國立中興大學駐點研究。
原|原文刊登於Platform for Regional Discourse,經本文作者同意後翻譯並刊登於《南亞觀察》網站。
譯|南亞觀察網站。

2025年5月7日,印度對巴基斯坦境內9個被認定為恐怖分子的據點進行了「精準打擊」,以作為該恐怖組織於4月22日對帕哈甘(Pahalgam)恐怖襲擊的回應。恐怖份子此次對帕哈甘的襲擊造成了26名平民喪生,其中多數為遊客。印度政府指責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義,並採取了包括暫停《印度河水條約》(Indus Waters Treaty)在內的多項報復措施。此舉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回應。

中華民國臺灣外交部第153號新聞稿

臺灣外交部於5月10日發表聲明,譴責恐怖主義,並對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日益升高的緊張局勢表示關切。聲明中明確支持印度政府為維護國家安全、打擊跨境恐怖勢力所採取的合法且必要的行動。臺灣外交部表示:「外交部與全球民主夥伴密切合作,堅決反對國際恐怖主義,對於印度政府為保衛國家安全、打擊恐怖勢力越境攻擊無辜平民所採取的一切正當必要作為,表達堅定支持。」

臺灣的聲明在印度社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與正面回應。知名電視評論員、作家兼科學家阿南德.蘭加納坦(Anand Ranganathan)在社群平臺X上發文指出:「中國不承認克什米爾是印度的一部分,並佔領了38,000平方公里的克什米爾領土,支持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立場。儘管如此,印度與臺灣之間並無正式外交關係,甚至未承認臺灣為一個國家。現在是時候改變這一現狀了。」他的貼文獲得了超過53萬次瀏覽、4萬個讚與近萬次轉發,顯示出印度民眾對深化與臺灣關係的高度興趣。

臺灣此舉的背後有多重考量:

1. 展現對印度國家安全關切的敏感度:臺灣希望藉此表達對印度國家安全關切的理解與支持,並期望在未來自身面臨類似安全威脅時,能獲得印度的同樣關注與支持。

2. 明確支持印度對抗跨境恐怖主義的立場:臺灣認同恐怖主義對國家安全所構成的威脅,並因此支持受恐怖主義威脅的國家採取合法行動予以反擊。這一立場與印度長期以來指責恐怖分子來自巴基斯坦的說法一致,也符合美國將多個巴基斯坦恐怖組織列為「外國恐怖組織」的立場。

3. 強調共同面對中國威脅的現實:臺灣與印度都面臨來自中國的安全威脅。臺灣指出,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張局勢是印太地區的問題,並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確保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一立場也呼應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國之間的合作精神。

4. 強調與印度共享民主價值觀:臺灣將印度視為長期的民主夥伴,雙方在價值觀上對抗中國的共產主義體制。這一共同立場為臺印關係的深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總結而言,臺灣對印度在帕哈甘襲擊後的反恐行動表示支持,不僅是基於對恐怖主義的譴責,更是出於對共同安全威脅的認識與對民主價值觀的堅持。此舉有助於深化臺印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並在印太地區建立更穩固的合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