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與會者合影)
李思嫻 / 雲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本會議記錄由南亞觀察編輯部整理摘要後刊登)
11 月中旬,由中興大學主辦之「2016 中台灣國際事務論壇」,邀請了三位來自印度的學者參與,經由雙方對話,由印度觀點解析台印關係與新南向政策,全面探討新南向政策如何針對印度,以及提供加強與台印度雙邊互動的策略和建議。
會議主題:印度如何看新南向政策
主持人:陳牧民教授(中興大國際政治所所長/當代南亞與中東研究中心主任)
與會者:
沙海麗 Saheli Chattaraj(印度國立伊斯蘭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助理教授)
辛柏山 Prashant Kumar Singh(印度國防研究與分析研究院副研究員)
米爾扎 Mirza Zulfiqur Rahman(印度國立理工學院人文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李思嫺(雲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 如何推動雙方交流觀光?
以推動觀光為例子,平均而言,近幾年只有三萬印度人訪問台灣,然而每年卻有高達百萬高消費族群的印度人赴新加坡旅遊。台灣如何吸引這些旅客來台?沙海麗教授回應:「簽證問題是其一,航線問題是其二。」
觀光客人數和簽證取得的容易性密切相關;相較於臺灣,印度人前往泰國和新加坡更加方便,不需要處理繁複的簽證問題;另一方面,目前臺灣與印度的直航班機不足,導致便利性不夠。米爾扎博士候選人指出:「觀光產業的推動是互惠的,但是臺灣在促進台印交流方面,力道仍顯不足。」
與會印度學者一致指出,印度人民絕對有興趣來到台灣,語言並不構成雙方交往的阻礙,印度人同樣會前往中國旅遊,並且對中國商展搭配旅遊的方式有濃厚的興趣。另一種則是宗教旅遊,印度人即使多半不是佛教徒,但若是宣傳得當仍是觀光賣點,特別是印度的社會與宗教也曾受佛教影響,也有佛教大學,臺灣應更重視這點。另一方面,台灣學生多不願意赴印度學習深造,原因多是認為印度不夠安全,但印度有美好風光與成熟完備的觀光市場,對外國旅客也相當友善,媒體對印度報導的偏頗之處已造成兩造觀光交流的障礙。相較於台灣,中國在推動印度觀光客訪中這方面積極許多。
- 對雙方在經貿合作上有什麼建議?
與會印度學者認為,商業投資屬於私部門範圍,台印發展受制於「印象問題」(perception problem),每一個國家在印度皆面臨同樣的投資環境,台灣政府應多借鏡富士康的成功經驗,台灣外貿協會也應善用印度分部的資源和商展契機,帶動更多商人有信心和意願投資。
沙海麗教授特別指出:「如今印度是外資投資熱點,許多國家都想進入印度市場,如法國、德國或中國都做得很好,台灣如果想進入印度市場,媒體工作很重要,不該長期重複強調印度的負面印象,必須改變心態以及調適市場規則來創造契機。以東亞國家來說,韓國在印度發展得相當成功,不僅是因進入印度市場時間早(在1980-1990年代之間,台灣重點在中國投資發展,錯失進入印度的先機),更重要的是韓國企業文化調適能力強。台灣需要找到適當的政策,而不僅僅是複製其他國家的商業發展戰略。」
(印度總理莫迪與數位印度政策。圖片來源)
台灣在農業技術與現代化、食品保存和生產、機械化與基礎設施建造等產業,都能與現行「數位印度」(Digital India)的政策相配合,亦能夠提升印度數位化程度,相當具有發展潛力。米爾扎博士候選人提到:「側重於商務和旅遊兩方面,最能促進人們理解以及相互聯繫。」台灣和印度人彼此不夠熟悉,透過旅遊或商務旅遊是一個好的開始,在制訂上應設立短期目標、中期目標與長期差異,五年的計劃是不夠的,台灣政府應專注於特定的行業長期耕耘。辛柏山教授進一步指出:「台灣對於軟實力的推廣應更明確,目前印度有許多產品是台灣製造的,台灣不該自我設限,加強創建商業交流渠道,並投注心力放送正式的宣傳廣告,讓民眾對台灣更有感。」
- 台灣應如何操作「新南向政策」以及應對國際現實中的中國壓力?
辛柏山教授回應,在政治現實中,台灣並非印度現行「東向政策」的交往對象,且由於中華民國的國際孤立以及中國崛起的效應,無法否認目前與中國的關係是印度的優先事項。不過自2000年以來,台印在建立非正式關係上愈發樂觀,蔡英文政府上台後,雙方互動也呈現正向穩定,如2016年就簽訂了「航空貨運服務協定」(Air Services Agreement),以及「關於農業部門合作備忘錄」;貿易與投資方面,至2016年的統計,台灣在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已達到1.1760億美元,目前約80家企業,如中國鋼鐵公司和大陸工程公司,分佈於服務業(14.38%)、IT產業(14.36%),建築基礎設施產業(12.02%)和電信業(7.90%)。
針對莫迪總理與蔡英文政府下的台印關係展望,雙方關係長期以來的確進展緩慢,印度需要反思與台灣新的發展方法,台灣也必須有一個更清楚的期望,經過20年非正式外交關係,台印都需要對雙邊關係的未來有新思考,莫迪以經濟為重點的外交政策,和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的融合可以做為新關係的基礎。
以印度的「Make-in-India」政策來說,其靈感來自韓國、中國和台灣的發展經驗,而台灣在 IT 產業方面則是印度的優先合作夥伴。2015 年 3 月,印度電子和半導體協會和台灣方面簽署了備忘錄、2015 年台灣富士康在印度投資超過 50 億美元,並且宣佈到 2020 年建立 12 家新工廠,僱傭 100 萬印度工人。莫迪總理推行的印度製造、數位印度、智慧城市等,以及綠色能源也是台灣工業的專長。莫迪總理為台灣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這將有助於推動台灣印度多元化的經濟關係。
(圖片來源)
沙海麗教授則表示,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大戰略,日本加強了官方發展援助(ODA),美國「重返亞洲」計劃,同時還有 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 的進行,也呈現地緣政治和經濟重組,凸顯區域外交的重要性,目前國際形勢下,所有國家都意識到鄰國合作關係利於互利。
21世紀也被稱為亞洲世紀,其思想植根於相信亞洲將成為本世紀全球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台灣在這個時候制定新南向政策的時機非常合適。如同蔡英文總統所言,台灣需要重新定義自身在亞洲發展中的位置。在1980年代,台灣公司在中國大量投資;199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也通過投資東南亞國家,如印尼、菲律賓、越南,以及馬來西亞和泰國,積極走出東亞,這也有助於台灣重塑這些國家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和政治關係。在全球經濟與區域勢力發展的洪流中,新南向政策的推行,能通過增加雙邊貿易、投資、文化、人才和經濟交流與東協成員國進一步促進全面夥伴關係。
- 新南向政策與臺印大學交流
根據新南向政策的指導方針和目標,經貿關係、科技交流、文化交流以及資源共享是合作的主要關鍵領域。新政策的目的是建立相互信任,為所有人創造雙贏局面,推動在投資,旅遊,文化等領域的雙向交流,培養更多的人才和知識基礎,用於有效實施新南向政策所需的技能發展,台灣不會將經貿合作局限於公共部門,而是要善用私營企業。在實現中期和長期目標上,政策必須倡導創新、共享發展和服務提供者,進一步擴大與南亞的聯繫。
臺灣教育部於2016年8月25日宣布,將大幅增加獎學金機會,吸引更多來自東南亞和印度的學生參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 [2],這也將提供來自印度的學生來臺灣接受高等教育。在印度的大學年齡人口中,只有12-15%的人能夠獲得大學高等教育。因此,印度學生可以從這些獎學金中受益,臺灣也可以透過這些在台灣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發展外國人才的資源基礎,這些學生未來也可以促進台灣與各自國家的相關項目和方案。雖然目前新南向政策看起來相當廣泛,但是如果在雙方特別是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參與下,被有計劃地採納和執行,可以為印度和臺灣帶來積極的結果。
【參考資料】
[1]:註:2015年8月15日起,臺灣人持有效期6個月以上護照前往印度觀光、洽商等,啟程至少前4天上網申請電子簽證。單次入境效期自抵達印度當日起30天內有效,每年最多使用電子簽證入境印度2次。 [2]:教育部新南向政策─以人為本‧用心交流 [3]:首頁封面照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