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觀察導讀|印度東北各邦雖然並不是傳統「紅色走廊」(Red Corridor指印度東部受共產黨游擊隊或分離主義干預的省邦區域,也由於境內政治問題未解,使得該區域的經濟、文化普遍表現相對不佳)的一部份,然而因為地理環境的複雜、族群繁複、深處邊境地區,致對主要省邦的聯繫相對困難,仍使得其經濟發展有所阻礙。本文所介紹的波多蘭地區可謂是「邊境的邊境」,其地理位置位於印度東北阿薩姆邦與不丹國土交界處,其經濟發展之困境並不難想像,同時在波多蘭的歷史中,自印度獨立以降,也曾發展出獨立建國的思想,甚至分離主義等武裝團體,與「紅色走廊」的背景或有些許相似。最終波多蘭選擇與印度政府和解的道路,即便當今政府仍面對區域發展的困境,但也試圖走出具有自我民族特色的方向。


著|陳牧民,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教授,南亞觀察網站創辦人


2月底到3月初間,印度東北地區的波多蘭自治區(Bodoland Territorial Region)舉辦了一場名為「國際知識慶典」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Festival)的大型活動,邀請了上百位學者、作家、NGO工作者,甚至外交使節來此演講。活動的主賓是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窮人銀行」(Pauper’s Bank,泛指提供低利率貸款的金融、銀行機構或非營利組織,這裡所指的窮人銀行的正式名稱為Grameen Bank,一般翻譯為孟加拉鄉村銀行)的創辦者尤努斯博士(Dr. M. Yunus),另外還有遠從歐洲、非洲特地前來參加這場盛會的講者。

本文作者(中)與波多蘭自治區政府首席行政官普拉莫德.博羅(右,Pramod Boro)及本次活動主賓2006年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博士(左,Dr. M. Yunus)合影/本文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中)與波多蘭自治區政府首席行政官普拉莫德.博羅(右,Pramod Boro)及本次活動主賓2006年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博士(左,Dr. M. Yunus)合影/本文作者提供

活動場地是當地唯一的高等院校-波多蘭大學(Bodoland University),期間校園內搭起大型活動帳篷、老師和學生全員出動接待和聽講,晚間還準備了大型表演活動,演出波多蘭民族音樂及舞蹈,附近城鎮居民扶老攜幼前來觀賞,顯得熱鬧非凡。

波多蘭民族自治區位於阿薩姆邦西北部與不丹交界一帶,搭機抵達阿薩姆首府古瓦哈蒂 (Guwahati)之後還得再搭車4小時才能抵達。自治區本身並不富裕,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稻米、水果(柑橘類為主)之類的農作物。

波多蘭既沒有工業,基礎建設也相對落後,但自治區政府卻寧願砸大錢舉辦這樣一場盛會,究竟原因為何?

多數與會者和我一樣,都是接到主辦單位邀請之後,才知道印度有這麼一個自治區。也只有真正抵達當地,才開始接觸到這塊地域的歷史與文化。

波多蘭位於阿薩姆邦西側普拉瑪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北岸,總面積8,900平方公里,人口有3百餘萬,自治區下轄4個行政區,當中包括自治區首府科克拉賈爾(Kokrajhar)。居民為波多族(Bodo,或稱Boro )。波多族的起源涉及複雜的歷史背景及時間建構出的族群認同,較為特殊的是,波多語言屬於藏緬語族( Tibeto-Burman Languages),與周遭其他民族-如孟加拉族、阿薩姆族-所使用的印歐語系並不相同。從地圖上來看,波多蘭的緯度與臺灣相當,兩地自然環境亦頗為類似,應該也是個適合人居、文明發達之地,為何至今看起來仍像是未曾開發的偏遠地區?

與當地波多蘭人聊天之後,我們大致可勾勒出本地過去的歷史。

波多蘭所在普拉瑪普特拉河流域古代曾有一個名為”Kamarupa”的王國,王國的發展跨越了從西元4世紀至12世紀期間。玄奘的《大唐西域記》[1]將其稱為「迦摩縷波」。這個王國先後歷經跋摩(Varman)蔑戾車(Mlechchha)波羅(Pala)3個王朝,後被阿洪姆王國(Ahom Kingdom)所滅。18世紀之後,阿洪姆王國衰落而逐漸被緬甸王國控制,182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擊敗緬甸,並正式佔領阿薩姆,波多地區也因此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殖民時期,波多人逐漸發展出自我民族認同,他們認為波多族擁有獨特語言與文化,與周遭印度化的阿薩姆人(Asamese)孟加拉人( Bengali)完全不同。阿薩姆人源自於傣族所建立的阿洪姆王國,居民普遍接納印度教及種姓制度;孟加拉地區則是從12世紀起就接受穆斯林蘇丹統治。但波多人大多保持原始的神靈信仰,也沒有受到藏傳佛教影響,直到英國殖民時期才有一些人改信基督教。

20世紀初,波多人逐漸將自己視為一個獨特的種族,並與阿薩姆邦的主體民族-阿薩姆人-區隔開來。

1947年印度獨立之後,正式設立阿薩姆邦,境內各少數民族不滿地位遭到矮化,紛紛起義爭取獨立或自治。那加蘭(Nagaland)密索蘭( Mizoram),以及梅加拉雅( Meghalaya)陸續從阿薩姆脫離出來建邦。波多人也不落人後,陸續建立了,如波多猛虎解放軍(Bodo Liberation Tigers Force)波多蘭民族民主陣線(National Democratic Front of Bodoland)、波多蘭運動人民共同行動委員會( People’s Joint Action Committee for Bodoland Movement)、全波多學生聯盟(All Bodo Students’ Union)等以獨立、自治為主要訴求的武裝或政治組織。叛軍行動最激烈的時期是1987至2003年,大約有5,000位波多族人殞命,今日在自治區首府科克拉賈爾還有一座規模宏大的烈士墓園,紀念這段慘痛的歷史。

波多人與印度政府在1993年首次簽訂和平協定,確立其民族自治權受印度憲法第6附表的保障;2003年第2次和平協議之後,正式建立以首席行政官(Chief Executive Member)為首的自治區政府(Bodoland Territorial Council),立法部門則由46席議員所組成。2020年印度政府、阿薩姆邦政府、波多蘭民族民主陣線(NDFB)、全波多學生聯盟(ABSU)4方簽訂第3部和平協定,將自治區正式定名為「波多蘭領土」(Bodoland Territorial Region),自治區政府獲得更多行政與立法的的權利,歷經數10年戰亂最後終於恢復和平。

值得注意的是,自和平協議簽訂3年以來,當地便不再出現暴力事件,在族群衝突層出不窮的印度東北,可謂是難能可貴的奇蹟。阿薩姆是2019年底印度各地出現反對「公民身分法修正案」(Citizenship Amendment Act, 2019)示威的起點,當時還造成5位年輕人死亡,但波多蘭領土境內卻平靜無事。

「公民身分修正法是阿薩姆人與穆斯林之間的問題,與我們波多人無關」,一位當地官員如此表示。

但因為過去長期戰亂和軍事管制,此地民生凋敝,成為自治區政府最大的難題。自治區首席行政官普拉莫德.博羅當年是全波多學生聯盟(ABSU)的領袖,2020年和平協議的幕後推手。他很感慨道「波多族先後3個世代的菁英全力投入波多建國事業,如今雖然換來自己當家作主的權利,但卻找不到足夠的治理人才」。

他也坦承地表示印度政府把自治區的行政層級設置在阿薩姆邦政府之下,因此自治區的財政預算仍受制於邦政府。這也是為何自治區政府決定用舉辦國際論壇的方式,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前來參加,一方面展現自治區目前和平穩定的狀況,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建立國際連結,吸引外資以促進經濟發展。

不過這種「大拜拜式」的活動是否能真的吸引到外資或建立國際合作,實在令人懷疑。

比較可行的方式還是讓年輕人到國外學習,然後把新的知識或觀念帶回來,波多蘭大學或許可以成為這樣的平臺。這所大學於2009年成立,算是相當年輕的學校,目前也只有2,000餘位學生與90餘位教授,校內稱得上研究機構的地方只有「竹研究中心」(Bamboo Studies Center)與「南亞東南亞研究中心」(Center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Studies)。

波多蘭大學的校長萊什拉姆(Laishram Ladu Singh) 是該校統計學系的教授,過去長期在印度國土最東邊的曼尼普爾邦(Manipur)執教,對於東北地區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有很深刻的體會。因此對於臺灣竟然有160餘所大學,以及政府將2成以上的國家預算投注在教育領域的作法感到不可思議。他表示希望今年有機會組一個學者訪問團來臺灣考察,或許到時候有機會可以與臺灣的學校建立一些交流管道。

本文作者(中)與波多蘭自治區政府首席行政官普拉莫德.博羅(右2)及波多蘭大學的校長萊什拉姆(左2)合影/本文作者提供

過去有人將印度東北地區比喻為類似巴爾幹半島一樣的「民族火藥庫」。在這片有200多個民族混居的地域,自1947年獨立以來至少有50,000萬人因族群騷亂喪失生命。印度政府用邊打邊談的方式陸續讓10多個少數民族建立獨立邦或自治區,雖然沒有完全解決族群衝突,但至少讓對立、緊張的情勢緩和不少。波多族用5,000多條人命的代價換來自治權,能夠完全保有自己的語言、文化、族群認同,已經很不容易。但接下來如何才能發展經濟、擺脫貧窮,正考驗著波多領袖的智慧。


編者按

[1] 節錄《大唐西域記》所載有關迦摩縷波國之描述:「迦摩縷波國,周萬餘里。國大都城周三十餘里。土地泉濕,稼穡時播。般核娑菓、那羅雞羅菓,其樹雖多,彌復珍貴。河流湖陂,交帶城邑。氣序和暢,風俗淳質。人形卑小,容貌釐黑。語言少異中印度。性甚獷暴,志存強學。宗事天神,不信佛法。故自佛興以迄于今,尚未建立伽藍,招集僧侶。其有淨信之徒,但竊念而已。天祠數百,異道數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