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品慈、林宇德

 由中興大學陳牧民國際長等領軍一行16人的興大志工隊獲邀於2020年2月1日至14日到位於斯里蘭卡的法友佛教文化中心(以下簡稱法友中心)進行海外志工服務,除進行文化參訪外,更準備中文、英文、臺灣文化與國際議題等教案,期待與當地青年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經由陳教授介紹,團隊與斯里蘭卡總窗口:法友中心創辦人釋明高師父相見歡,師父為斯里蘭卡出家僧侶,十幾歲便來臺攻讀佛法,中文與佛學修養十分深厚。看著師父帶著溫暖微笑、侃侃而談與中興大學合作志工計畫的動機與當地歷史(如內戰結束後之光景),大家對於斯里蘭卡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照片提供/邱冠玨

此次出團緣起於陳國際長與師父的閒聊,師父提到政府雖免費提供人民小學至大學教育,卻因行政、資金負擔過重,導致一名教師往往要身兼國小至高中多門課程,教育品質因此不佳。明高師父期待有更多教育資源人力注入當地、而陳國際長希望帶給學生不同人生經驗,兩人一拍即合,當即決定籌備一組教育志工至斯國服務。

2月1日,為因應武漢肺炎,帶著滿滿消毒酒精與口罩,志工隊小心翼翼地出發了。平安落地後,斯國海關測量大家體溫,所幸志團隊成員一切健康!

隔日一早,團隊即整裝離開首都可倫坡(Colombo)前往康堤(Kandy),中餐還嘗試了斯里蘭卡的Pizza Hut;店內空間寬敞明亮、員工也有禮整潔,吃飯時大家也向明高師父、嚮導Aki學習斯國語言,如「你好」、「歡迎」、「好吃」與「謝謝」等等,歡笑聲充滿店內,旁邊的斯國情侶聽著我們練習臉上也掛起一抹微笑。

照片提供/林宇德

途中經過興大姊妹校Peradeniya大學,在車上Aki 與我們分享校內擁有諸多百年大樹,其中更有一株俗稱Couple Tree,並稱單身者不適合靠近。有一團員調皮說想要挑戰傳統,試試單身者靠近會發生何事,大家不禁莞爾。

遊覽校園風光後團隊即抵達Peradeniya大學幫團隊準備的住宿地點。斯里蘭卡於1948年脫離英國統治獨立,在街道上隨處可見英文指示與招牌,相當方便。我們一下車彷彿進入英國田園莊園,民宿建築物外觀古樸卻處處充滿英倫風格,十分漂亮。考量團員安全,姊妹校安排中興團隊獨立入住休息,在此特別感謝P大的鼎力協助,讓大家能安心、安全的好好休息。

照片提供/邱冠玨

在斯國的頭兩天,團隊跟著Aki與師父的帶領,走訪康提及可倫坡兩地,如佛寺、象園、歷史文化遺產等。考量近期疫情嚴重,大家選擇避開人潮眾多、有許多外國遊客的觀光聖地(如佛牙寺等);雖然可惜,但拜訪人煙稀少的古廟與山林另有一種悠然和寧靜滋味。除文化行程外,成員也和斯國姐妹校學生交流、輪番唱起母語歌曲,斯國學生更自帶吉他、琴、貝斯與鼓等樂器,場面熱鬧有趣。

2月4日,結束了兩大城的參訪,一行人風塵僕僕地投入法友中心的所在地、南方小城Embilipitiya 的懷裡。

完食嗆辣的斯式早點後,我們跟著明高師父欣賞有百年歷史的僧侶苦修之地-阿蘭若古寺。寺內僧侶會於石室裡坐禪,石壁上鐫刻著晦澀的古樸符號,都在無聲訴說著歷史。下午觀賞聲勢浩大的洩洪壩,於下游處大伙兒坐在石上把腳泡在冰涼的水裡消消暑意。

照片提供/林宇德

斯里蘭卡炙熱的南方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路途中見到多種穿梭山林的猴群、田間求偶開屏的孔雀、空中滑翔的老鷹、穿越馬路的大蜥蜴與水邊覓食的水牛,每個轉角每個凝神都有無限的驚喜!

當天晚上,我們各自走入3間家戶留宿,深入當地人的生活。我們與斯里蘭卡家人們一起煮飯、吃晚餐、社區尋訪,儘管說著不同的語言,團員們還是使出了渾身解術比手畫腳想要突破語言隔閡,但最後得到的結果還是看著彼此大笑。

隔日大家起了個大早,明顯感受到瀰漫在空氣中的緊張感。今天是教案執行的第一天。八點不到,穿著法友中心Youth Wisdom Camp藍T的孩子們陸陸續續提早抵達,害羞地與志工們打招呼。時間一到,七十位孩子們列隊歡迎團隊,看著冉冉升起的中興校旗與臺灣國旗,教案拉起了序幕。

法友中心的宗旨在提供當地多樣而穩定之教育資源。中心內設有幼兒園、才藝安親班(電腦課與舞蹈課等),並派駐課輔老師輔導課業。國立中興大學為其唯一一所合作的海外服務學校,來此接受志工服務的孩童多為當地學校孩童。

照片提供/林宇德

為期六天的教案共分兩梯次(三天一梯):一梯為12-15歲青少年、一梯為18-20青年。課程規劃有臺灣傳統遊戲(踢毽子、丟沙包)、節慶(端午節與中秋節)、中文教案(取中文名並設計含意)、能源議題(如何用檸檬做鋅銅電池)、與國際禮儀等,皆是針對當地需求量身設計過的教案。

或許有讀者會想問,團隊是如何了解當地需求進而設計教案的呢?這需要感謝明高師父事前詳細的資訊。師父會事先告知團隊服務學生年齡、風俗民情等背景資料,並具體提出教案需求,如加強當地民眾英文口說能力等。團隊依此資訊設計初階教案後,邀請明高師父列席觀摩試教過程,並提出修改建議。多虧行前大量準備與練習,最終執行教案時,學生普遍回饋良好,表示課程輕鬆有趣外,更是簡單易懂且亦富有內容。

照片提供/林宇德

中文教案時,孩子們對繁體字很是好奇,紛紛拿起筆記本請團員寫上中文本名。被孩子們團團包圍的瞬間大家都感覺自己好像明星一般,非常有趣!每一位孩子的筆記本翻開來都是團隊每一位成員的親筆簽名,孩子們也把每一個名字標上數字列出名冊,連團員英文名也不放過。集滿所有簽名的孩子臉上漾著大大的笑容,那份充滿滿足感的笑容,至今仍常常讓我想起。

斯里蘭卡小朋友害羞有禮,團員帶教案或是遊戲時,一開始總是靦腆微笑回應,後團員們以簡單僧珈羅文交流耍寶、教案再搭配戲劇演出,與孩子們感情越來越融洽,四處可聽見團員與孩子們的歡聲笑鬧。

志工隊此次適逢武漢肺炎,能夠平安出團並返臺(目前大家健康狀況都良好!)要感謝你妳的各種強力支持。

有一位團員說,她出團是為了付出與改變當地,從沒想過收穫最大的是她自己。

照片提供/邱冠玨

從與當地人的互動中,「施」與「受」的定義天天都在顛覆。原以為飄洋過海、坐長途飛機抵斯服務的自己是施予的角色,卻每日受到各方的照顧。廚房媽媽天天努力清掃廚房、幫忙刷洗杯碗瓢盆;司機身兼導遊照顧團隊安全等等。這次服務,更像是一次思想衝擊,喚起我們對自身生活的反思與感受。

感謝大家給與志工隊機會與支持,讓我們得以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