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牧民(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副教授)
那薩爾(Naxalite)一詞源自西孟加拉邦的Naxalbari村,一般認為此地是毛派游擊隊運動的發源地。該運動起源於1960年代的印度共產黨分裂,不過毛澤東人民戰爭式運動更可追溯至1946-1951年發生在海德拉巴地區反抗封建地主的Telangana起義。自1970年代以來,數十個毛派游擊隊團體活躍於農村落後地區,特別是中部及東部等較為貧窮的邦,對印度國內政治秩序構成一定程度的威脅。過去印度政府曾多次以武力圍剿,仍無法完全消滅。毛派游擊隊存在可說是印度政治的一個獨特現象。後來印度毛派分裂成依靠選舉上台執政的印共(馬)和在鄉下打游擊的毛派都源自馬克思列寧主義,兩者都自稱代表真正的共產黨,但在印度這片土地上卻發展出完全不一樣的生存方式,堪稱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現象。而未來印共(馬)與Naxalite毛派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將繼續成為全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印度未來政治走向的最大變數之一。本文作者陳牧民教授對Naxalite毛派的起源與發展現況以及印度政府的因應措施進行詳細的分析。
印度那薩爾(Naxalite)毛派游擊隊
文/陳牧民
那薩爾(Naxalite)一詞源自西孟加拉邦的Naxalbari村,一般認為此地是毛派游擊隊運動的發源地。該運動起源於1960年代的印度共產黨分裂,不過毛澤東人民戰爭式運動更可追溯至1946-1951年發生在海德拉巴地區反抗封建地主的Telangana起義。自1970年代以來,數十個毛派游擊隊團體活躍於農村落後地區,特別是中部及東部等較為貧窮的邦,對印度國內政治秩序構成一定程度的威脅。印度政府多次以武力圍剿,但都無法完全解決。毛派游擊隊存在可說是印度政治的一個獨特現象。本文將對Naxalite毛派的起源與發展作詳細分析。
Naxalbari起義事件與印共(馬列)
1967年7月,大吉嶺地區的Naxalbari村的一位農民因為抗拒地主的蠻橫要求而遭到地主指使的流氓毆打,憤怒的農民組織起來反抗地主,此事件因此被稱為Naxalbari起義。[1]當時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參與執政的西孟加拉邦政府動用警察力量鎮壓農民叛亂,這場運動只維持了短短的72天,但許多印共(馬)支持者不滿政府的處理方式,在邦議會前發動抗議行動。1967年11月12-13日,部分印共(馬)領袖在加爾各答集會,宣佈成立「全印革命者協調委員會」(All India Coordination Committee of Revolutionaries, AICCR),支持Naxalbari革命路線,不過AICCR並沒有公開和印共(馬)決裂,仍然算是印共(馬)內部的一個組織。次年這個組織改名為「全印共產黨革命者協調委員會」(All India Coordination Committee of Communist Revolutionaries, AICCCR),領導Naxalbari起義的Kanu Sanyal、安得拉邦議會的反對黨領袖T. Nagi Reddy、以及西孟加拉邦的印共(馬)領導人Charu Mazumdar(也有文獻稱為Majumdar)都參加了這個組織。到1969年「全印共產黨革命者協調委員會」宣佈改組為一個新的政黨:印度共產黨(馬克思-列寧),英文為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Marxist-Leninist)。印共(馬列)的成立象徵著激進共產黨員與印共(馬)的正式分裂,這個新政黨主張以人民起義、武裝鬥爭的方式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反對印共與印共(馬)的議會路線。印共(馬列)受到當時採取極左政治路線的中國共產黨支持,一度承認其為唯一的合法印度共產黨代表。
印共(馬列)成立後在西孟加拉、比哈爾、安得拉邦、泰米爾、喀拉拉、旁遮普、喀什米爾等地建立據點,總書記Charu Mazumdar號召農民組織游擊隊(guerrilla warfare by peasants)來推翻印度政府,用激進的毀滅性戰爭(battle of annihilation)來實現階級鬥爭。他根據參與Naxalbari起義經驗寫成的八篇文章(稱為historical eight documents)為該運動提供理論上的基礎,不過他的主張並沒有獲得黨內所有人支持,路線之爭一直存在。Mazumdar後來遭警方逮捕,1972年7月病死獄中,印共(馬列)內部開始出現分裂。許多領袖宣佈脫離印共(馬列)中央另外成立新組織,或是自稱代表正統的印共(馬列),分裂的原因有的是因為領導人個人因素,有的則是路線之爭,甚至還因當時中國政局變化出現支持和反對林彪的集團。
主要的Naxalite毛派團體
從1970年代初迄今出現過的Naxalite毛派團體總共有數十個,多數都源自1967年的「全印革命者協調委員會」,將Naxalbari起義視為印度共產黨革命運動的新起點,此後外界開始用Naxalite(納薩爾派)一詞來稱呼這些左派團體。這些團體立場各異。不過大致都在意識形態上擁有一些共同點:
- 認定印度政府是資產階級的代表;
- 以馬克思主義與毛澤東思想為最高指導原則;
- 堅決反對印共與印共(馬)的議會路線
- 主張用武裝鬥爭的手段推翻印度政府;
- 將1967年Naxalbari起義視為全印度革命運動的開端。
不過各Naxalite毛派團體間對於革命路線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反映在以下議題:
- 如何看待1967年Naxalbari起義的效果,毀滅性戰爭路線是否正確;
- 應該堅持武裝鬥爭策略、還是設法爭取並擴大群眾的支持;
- 活動方式應該公開或是轉入地下;
- 印度目前是處於封建主義階段或是已經進展到資本主義階段;
- 是否應該與其它社會團體結盟,組成聯合陣線對抗共同敵人。
印度學者Bidyut Chakrabarty與Rajat Kumar Kujur認為這些Naxalite毛派團體雖然在意識形態的論述上頗具吸引力,但是缺乏組織與整合的能力,也沒有很好的論述能力,最終難以發展成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運動。不過Naxalite毛派組織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他們代表了農民武裝起義這條獨特的政治路線,高舉以人民力量來奪取政權的偉大目標。[2]在數十個Naxalite毛派團體中,比較重要的有以下三個:
1. 人民戰爭集團(People’s War Group, PWG):源自印共(馬列)中央組織委員會(Central Organizing Committee, CPI-ML),這是來自安得拉邦的印共(馬列)領袖Kondapalli Seetharamaiah在1972年Mazumdar死後所成立的組織,兩年後Seetharamaiah又帶領一群人另組安得拉邦印共(馬列)中央組織委員會(Andhra Pradesh State Committee of the Central Organizing Committee, CPI-ML);到了1980年4月22日列寧生日當天,Seetharamaiah又再度帶領一些人組成人民戰爭集團(People’s War Group),不過幾年後Seetharamaiah卻在黨內鬥爭中敗陣,慘遭自己的同志開除。[3]該團體主要活動於安得拉邦,也見於卡納特卡、馬哈拉施特拉、中央邦與比哈爾邦。[4]該組織在1998年與另一個毛派團體「印共(馬列)黨派聯合」(CPI-ML-Party Unity)合併,成為所有的毛派武裝團體裡影響力最大的組織,人民戰爭集團曾在許多地區建立獨立的政府與中央對抗。
2. 印共(馬列)解放(CPI-ML-Liberation):主要是印共(馬列)內支持原總書記Mazumdar的人,主要成員來自比哈爾邦。1977年印度緊急狀態結束後,政府將多數關押在監獄的印共(馬列)領袖釋放出來,黨中央嘗試將各股離散的勢力重新結合,發展成這個組織,主要活躍於比哈爾邦、另外也在北方邦,特里普拉(Tripura)、以及西孟加拉擁有支持者。印共(馬列)解放後來在1980年代初改變立場,開始以印度人民陣線(Indian People’s Front, IPF)的名義參與政黨選舉,並在1989年成功當選比哈爾邦地區的印度國會下議院代表。[5]目前該組織表面上已經放棄武裝鬥爭策略,改走議會路線,並在北方邦等數個邦的議會中有席位,不過在其黨綱中仍然沒有完全放棄重回武裝革命的可能性。[6]
3. 毛主義行動中心(Maoist Communist Centre, MCC):源自Dakshin Desh (意為南方土地,相對於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北方土地),這是個從1964年就存在的左派組織,領袖為Kanhai Chatterejee,奉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為指導原則,因不認同印共(馬)而脫黨,但也未參加1969年成立的印共(馬列);1975年該團體重新命名為印度毛主義行動中心(Maoist Communist Centre),活躍於西孟加拉邦與比哈爾邦。這個組織奉毛澤東為偉大的革命領袖及導師,認為印度必須倣效中國,以持久的人民戰爭路線來取得政權,達到解放印度的最終目的。[7]2003年毛主義行動中心與另一個毛派團體革命共產黨中央-毛主義(Revolutionary Communist Centre-Maoist)合併,改稱全印毛主義行動中心(Maoist Communist Centre of India, MCCI)。
印共(毛主義)之出現
如上所述,印度的毛派團體之間互相競爭,有時也會合併成新的團體,其中最重要的發展是2004年9月21日,人民戰爭集團與毛主義行動中心正式宣佈合併,成立印度共產黨(毛主義)(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Maoist), CPI(Maoist))。這個組織的成立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方面象徵着過去分散、彼此競爭的毛派團體成功整合成一個單一政黨,一致對外;另一方面代表這過去毛派的兩大勢力(來自安得拉邦的人民戰爭集團與活躍於比哈爾邦的毛主義行動中心)之間的和解。印共(毛主義)所宣稱的目標是在從尼泊爾到比哈爾與安德拉邦之間建立一個革命區,以武裝鬥爭的方式來奪取政權。在策略上,印共(毛主義)主張以農民武裝起義為主,以鄉村包圍城市的方式來擴大革命成果。
無論是從結構還是規模來看,印共(毛主義)都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政治組織:由黨代表大會選出37位中央委員會委員,再從中選出14位政治局委員;在中央委員會之下有五個層級的黨組織,另外還有掌管軍事事務的「中央軍委會」。中央軍委會掌管的武裝部隊稱為「人民解放軍游擊隊」(People’s Liberation Guerrilla Army),依據印度學者P. V. Ramana的估計來源,這支武裝部隊的人數在9000到12000之間;[8] 阿拉伯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的一篇報導則估計11500人。[9]
不過印共(毛主義)的成立是否就是所有Naxalite毛派勢力的成功整合也不無疑問。原本在整合過程中同意加入的另一支團體「印共(馬列)-Janashakti」在2006年宣佈退出;2007年在奧里薩邦發生的一起由Janashakti集團策劃的恐怖攻擊事件,三位林務官員遭殺害,印共(毛主義)立刻澄清與該事件無關。此外,卡納特卡邦的部分印共(毛主義)成員因為不認同農村武裝鬥爭的路線而宣佈退出。[10]
Naxalite毛派的發展與印度政府的作為
印度內政部早就依據1967年的「防範非法活動法」(Unlawful Activities Prevention Act)將人民戰爭集團與毛主義行動中心列為非法恐怖組織;[11]2009年更進一步宣佈二者合併之後的印共(毛主義)為恐怖組織。[12]不過歷經四十餘年的發展,毛派團體不僅沒有消失,其影響力還擴張到全國三分之一的領土範圍。Naxalite毛派宣稱其武裝活動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從尼泊爾一直延伸到安得拉邦的解放區,或稱「紅色走廊」(Red Corridor),最終將游擊隊轉變成正式的人民解放軍,進而以武力推翻印度政府(見下表)。其行動策略主要是以綁架、謀殺、以及炸彈攻擊等方式破壞地方政治秩序。Naxalite毛派在其控制區域內向人民徵稅、徵收煙葉(beedi leaves)、甚至種植鴉片等方式來開拓財源,據估計每年勒索的財務金額達到15億盧比之多。[13] 2006年印度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甚至表示「納薩爾團體是印度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內部安全挑戰」。[14]
印度政府在2006年提出一項14點計劃,從「安全」與「發展」兩個方面打擊Naxalite毛派團體,並在內政部設立專責單位(Naxal Management Division)來監控Naxalite團體活動。中央政府在安全方面的作為包括「安全相關支出」(Security Related Expenditure)與「特別基礎設施計劃」(Special Infrastructure Scheme)兩個計劃,主要就是用專款補助地方政府的剿滅行動,並補助與安全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發展方面,印度政府提出「整合行動計劃」(Integrated Action Plan)與「道路改善計劃」(Road Requirement Plan),專款改善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立道路網,以有效打擊游擊隊勢力。[15]不過到目前為止,印度的軍方並沒有直接參與打擊Naxalite毛派游擊隊的行動,也拒絕外界主張應該調動陸軍直接參與剿匪的要求。2006年印度政府首次推出「投誠與平反」(surrender-cum-rehabilitation)辦法,規定投誠者可以獲得1萬5千盧比的賞金以及每個月2千盧比的津貼,希望以高額獎金誘使Naxalite毛派團體放下武器投降;[16]今(2013)年4月初,印度政府進一步「加碼」將賞金提高:高階毛派軍官可以獲頒25萬盧比的賞金;低階士兵可以得到1萬5千盧比的賞金,此外印度政府還安排投誠者轉業,並每個月給予4千盧比的薪水。攜帶武器投誠者另根據武器性能給予最高3萬5千盧比的賞金。[17] 由於這個新辦法才推出不久,目前仍看不出成效。
結論
共產黨脫離出來的Naxalite 毛派游擊隊經過四十餘年的發展,目前仍然對國內政治與社會秩序構成一定的威脅。中央政府雖然祭出各種政策,但一直無法完全剿滅毛派勢力,去(2012)年在東部的奧里薩邦,首次發生Naxalite綁架義大利遊客的事件,對照印度在國際上的崛起大國形象,是頗為難堪的事實。[18]依靠選舉上台執政的印共(馬)和在鄉下打游擊的毛派都源自馬克思列寧主義,都自稱代表真正的共產黨,但在印度這片土地上卻發展出完全不一樣的生存方式,全世界大概只有印度這樣複雜多元的國家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印共(馬)與Naxalite毛派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將繼續成為全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印度未來政治走向的最大變數之一。
[1] “History of Naxalism,” Hindustan Times, December 15, 2005, http://www.hindustantimes.com/News-Feed/NM2/History-of-Naxalism/Article1-6545.aspx
[2] Bidyut Chakrabarty and Rajat Kumar Kujur, Maoism in India (Routledge India, 2012), 47.
[3] Bidyut Chakrabarty and Rajat Kumar Kujur, Maoism in India (2012), 49.
[4] Peter Roland deSouza and E. Sridharan eds., India’s Political Parties (2006), 219.
[5] “History of Naxalism,” Hindustan Times December 15, 2005, http://www.hindustantimes.com/News-Feed/NM2/History-of-Naxalism/Article1-6545.aspx
[6] 印共(馬列)解放總綱領(General Programme of the CPI(ML)Liberation),轉引自Bidyut Chakrabarty and Rajat Kumar Kujur, Maoism in India (2012), 48.
[7]毛主義行動中心機關報紅旗(Red Star)特刊20期內容,轉引自Bidyut Chakrabarty and Rajat Kumar Kujur, Maoism in India (2012), 53.
[8] P. V. Ramana, Growth of the CPI (Maoist), in Gurmeet Kanwal and Dhruv C. Katoch ed.,Naxal Violence: The Threat Within (New Delhi: Knowledge World, 2012)。轉引自Sandeep Kumar Dubey, “Maoist Movement in India: An Overview,” IDSA Backgrounder, August 6, 2013, 9.
[9] Kamal Kumar, “Analysis: India’s Maoist Challenge,” Al Jazeera, website, August 20, 2013, http://www.aljazeera.com/indepth/features/2013/08/2013812124328669128.html
[10] Bidyut Chakrabarty and Rajat Kumar Kujur, Maoism in India (2012), 56.
[11] http://www.mha.nic.in/uniquepage.asp?id_pk=292
[12] http://pib.nic.in/newsite/erelease.aspx?relid=49325
[13] Sandeep Kumar Dubey, “Maoist Movement in India: An Overview,” IDSA Backgrounder, August 6, 2013, 17.
[14] “Naxalism the biggest challenge: PM,” Hindustan Times, April 13, 2006, http://www.hindustantimes.com/News-Feed/NM9/Naxalism-biggest-challenge-PM/Article1-86531.aspx
[15] Sandeep Kumar Dubey, “Maoist Movement in India: An Overview,” IDSA Backgrounder, August 6, 2013, 20.
[16] “Guidelines for surrender-cum-rehabilitation of Naxalites in Naxal affected areas,” Nov.13, 2006, 轉引自:South Asia Terrorism Portal,
http://www.satp.org/satporgtp/countries/india/maoist/documents/papers/naxalsurrender1009.htm
[17] Sandeep Kumar Dubey, “Maoist Movement in India: An Overview,” IDSA Backgrounder, August 6, 2013, 21.
[18] “India Maoists kidnap Italian tourists in Orissa,” BBC News, March 18, 2012,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india-1742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