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穎 / 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繼承失落的人》故事背景設定在後殖民時期的北印度,族群關係複雜、邊境衝突不斷的喜馬拉雅山山腳下,藉由一起發生在噶倫堡老舊大宅邸的搶案拉開序幕,揭開印度的面紗,一窺這個多元民族與文化相斥又相融的國度。作者善於掌握小人物的精神與心態,將後殖民文學又帶入了更不同的層次,小至個人、大至國家,甚至是整個第三世界殖民地的處境,作者試圖跳躍出因果相應的線性歷史觀,利用多重穿插的時序和地理政治揭露後殖民社會所隱藏的現實問題,讓看似曖昧糾結的苦難,也能新時代中展露出一道希望的曙光。


 

rehost2016929a80676f7-fd48-4506-abe7-202da25f67a1

  書名:繼承失落的人(圖片來源

  英文:The Inheritance of Loss

  作者:姬蘭・德賽

  譯者:李維拉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8.02.01

 

 

 

《繼承失落的人》故事背景設定在後殖民時期的北印度,族群關係複雜、邊境衝突不斷的喜馬拉雅山山腳下,藉由一起發生在噶倫堡老舊大宅邸的搶案拉開序幕,揭開印度的面紗,一窺這個多元民族與文化相斥又相融的國度。

初次拜讀這本獲獎無數的文學作品時,可能會因為書中交錯穿插的時空而稍感到錯亂,有時我們隨著主軸出現在 1980 年代的噶倫堡,但下一刻就到了人人嚮往卻又接連幻滅的美國;有時隨著法官的記憶跳回1940 年代,有時悠遊在濕冷的英國,有時則來到喧鬧的印度。

這種錯亂並不是作者不諳安排情節,相反的,正是因為姬蘭・德賽細膩的筆觸,精準地寫出每個人物的內心處境和轉變,使得不同身份的人們在相異的時空背景下,縱使面對著各種情境時,仍透露出相仿的矛盾與哀愁,對讀者而言,既有新鮮而陌生的故事情節,卻又包藏著足以和內心產生共鳴熟悉的相對剝奪感。所以,我們才會感到錯亂,畢竟在打破時空限制的時序安排中,在書中情節與現實生活的相互呼應間,我們難免會迷路。

全書充斥著不少專有的地理概念及族群分類,廓爾喀人(尼泊爾人)、流亡藏人、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錫金原住民雷布查族等等,他們如何流動、如何互動或產生衝突,在作者的筆下清晰可見,顯示出她對於印度與鄰近邊境的地域關係及政治問題有相當程度的了解。這些知識並不會顯得刻意賣弄,或是刻意刁難讀者,反而能自然自若地鑲嵌在字句之中,讓讀者宛如親臨這個靜謐卻又動盪不安的山間小城,彷彿自己也置身在噶倫堡的大霧之中,踩著一地的枯枝落葉,試圖撥開眼前濃霧遙望遠方的干城章嘉山。

 

  • 內文

故事的開頭是一樁搶案。破舊的卓奧友大宅裡住著三個人和一隻狗,分別是陰鬱的老法官賈穆海和他最愛的狗兒木特、孫女賽伊、及唯一的奴僕廚子。老法官是家鄉中第一位留學英國劍橋的學生,回到印度後曾任職行政參事會,退休後在噶倫堡實踐日復一日的貧乏行程,除了每天等待的英式下午茶和歧視偏見之外,他仍帶頑強且傳統的印度思想,他在英國飽受的歧視和憂懼,強化了他回到母國之後的抑鬱及暴虐,他既當不了一個真正的英國人,卻也作不回一個純然的印度人。

正值花樣年華的賽伊,因為父母雙亡而被輾轉被送到未曾謀面的法官—也正是她的外公家,與世隔絕的宅邸限縮了賽伊的社交圈,她成了深閨中涉世未深的大小姐。廚子則是個充滿矛盾的普通人,面對日漸衰敗的主人與宅邸,他鎮日撒謊掩蓋,欺人,更要自欺,他處心積慮地把獨生子畢久送去美國,以為終將築出美好的未來,然而畢久僅是越洋到了美國,成為社會最底層的人,但這一切卻也足夠讓留在印度的父親感到無比驕傲,廚子身上暴露出各種庸俗與愚昧,卻令人感到相對親切且羞愧,因為廚子所表現出的怯弱可笑,正是放大了人性中最赤裸真實的一面。

暴民們帶著自以為是的正義突襲了卓奧友大宅,奪走大宅裡所有的槍枝,吃光了家裡的糧食,還對法官、廚子進行踰矩的要求及羞辱,在沖水系統失靈的馬桶裡留下他們的排遺,最後,暴民們甚至還提走了兩只行李箱,那分別是陪伴法官遠赴英國留學的老皮箱,以及賽伊從修道院來到噶倫堡所攜帶的箱子,承載的是他們來到卓奧友大宅之前的歲月點滴。

當這兩只皮箱被暴徒奪走後,就像是抹滅了過去他們曾和外界的一切接觸,同時也阻斷了他們未來出走的可能。殘破的卓奧友大宅猶如受殖民統治的印度,曾經有著那麼燦爛又輝煌的古文明,但卻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在傾頹,殖民母國佔領後,對當地恣意剝奪、侵佔還有索求無度,看似相對現代性的建設,其實也經常是徒具外表,卻有著殘破無效的內在,甚至還可能遺留下臭氣薰天的阻礙。

 

  • 故事中點與真相還原

大宅的搶案作為時間的中點,往前推移、向後發展,慢慢還原出事件的真相原委,並在時線中加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故事潑上層層疊疊的失落與掙扎時,更添幾分真實的色彩。除此之外,姬蘭・德賽作為新世代的女性作家,書中也有多處提到印度女性的處境。從 1940 年代初期到 1980 年代後期,印度女性的命運並沒有隨著時間而大幅翻轉,就像是魚兒在水面上吐氣的啐沫,餘波才剛探頭,就一瞬幻滅。

從情竇初開的二八年華少女、被家族利益指定嫁娶的少婦到相依為命的老姐妹花等等,無論印度是否脫離了殖民的處境,無論這些女性是否曾受過知識教育,她們仍以不同的外在形式處於被限制和束縛的狀態。書中提到印度婚姻中必備的「嫁妝」,不管是利用女方的嫁妝作為成就男方出國留學、投資生意的資本,還是作為男人們權勢與財富間的利益交換籌碼,女人的存在僅能由金錢物質來定義。

在沒有愛的基礎上,她們就像是夫家的一張供提貨用的領據,兼具生育與裝飾的功能;但更不幸的是,若再添上恨意與憎惡,她們卻也只能是無處可去、回不了娘家的賠錢退貨品。

 

  • 作者所想為何?

 

KiranDesai

〈作者 Kiran Desai圖片來源

 

在作者的眼中,印度是否有真正的愛情存在呢?作者給了年輕女孩賽伊一個怦然心動的戀愛機會,但實際上卻是藉由賽伊對家教老師的一見鍾情和愛慕來顯露出她的單純無知,並以此批判對殖民者的過度信賴且展現無知的人們。賽伊自幼在修道院及大宅裡長大,過去並沒有和年齡相近的男性實際接觸過的經驗,因此當她荷爾蒙作用下初遇家教老師時,便天真地相信他就是她的全世界。

賽伊嚮往的純淨初戀,在戰亂和文化差異介入後,走向傷害及被出賣的結局。然而深閨大小姐學生對上貧窮男教師,誰是相對的第一世界國家,誰又是第三世界呢?這就如同現實有許多難以明定的權力關係,不斷在擺盪之間尋找平衡,直到有一方先疲軟無力,成為被征服的角色。

另外,城裏、鄉間處處都不乏女人們「意外死亡」的事件,藉由描寫男人們在這類意外發生之後,如何在惺惺作態的笑容中分贓與包庇,曖昧的點出了印度社會中警察制度及公部門的貪婪與腐敗,此點正好與警察在處理卓奧友大宅搶案時搪塞敷衍的辦事方法相互呼應。多數的人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壓制與脅迫,也懼怕發聲的結果,所以大多的時候他們選擇屈服,或者保持沉默,卻也飽受這樣的痛苦折磨。

他們消極的看著事件發生,或者積極的用千方百計將傷害轉嫁出去,每個角色都既是受害者,同時卻也是加害者;當壓迫達到崩潰的臨界點,人們開始造反、煽動,急欲擺脫並推翻受控受限的過去,但卻又無法造出他們口口聲聲呼喊的美好未來。就是這些盲目和自我矛盾,完整了這些角色的存在,也帶出了串連起這部作品的失落根基。

 

  • 由《繼承失落的人》聯想《午夜之子》

閱讀《繼承失落的人》時,讓筆者聯想到了同獲布克獎殊榮的薩爾曼・魯西迪經典之作《午夜之子》。這兩本著作同具史詩等級的磅礡格局,在現實與構擬之間拿捏最適當的界線,而姬蘭・德賽又更善於掌握小人物的精神與心態,將後殖民文學又帶入了更不同的層次。

她將歷史反思嵌入作品,表現在人性、情感、社會等面向,用個人的掙扎,帶出了整個國家的失落;以卓奧友大宅的殘破,點出印度大而紊亂的處境。逐漸內化的失落,就如遺傳基因,孫女繼承了祖父的漠然與失落,而後殖民時期接軌了殖民時期的壓迫與傷痛,小至個人、大至國家,甚至是整個第三世界殖民地的處境,作者試圖跳躍出因果相應的線性歷史觀,利用多重穿插的時序和地理政治揭露後殖民社會所隱藏的現實問題,讓看似曖昧糾結的苦難,也能新時代中展露出一道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