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宋鎮照 /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特聘教授、東亞發展暨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海域的接觸,簡直可說是人類社會最先出現類似聯合國的縮影,不僅串連著非洲、歐洲、亞洲、和大洋洲的地理連結,也是描述全球化發展最佳的地區。其實孟加拉灣被命名之前,只是狂暴無邊無際之海,巨浪狂風很容易吞噬海上活動的一切,充滿著挑戰、危機和不確定性,但也同時充滿著無限商機。
儘管任何橫渡孟加拉灣的人們,都會遭遇一波波無情巨浪席捲的險峻,但卻又會擁有一個「買與賣」快節奏的市場交易利益,這種追求市場的高度期待與尋求安身立命的移工宿命觀,卻也相對地降低了對孟加拉灣「統一」的政治論述與賦予國家想像的空間。導致在經濟市場消失後,對孟加拉灣的記憶便被沖淡,甚至被遺忘。
孟加拉灣位於印度洋北部的一個海灣,海域面積達 217.2 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海灣,僅次於阿拉伯海灣的386萬平方公里(約略大於南海海域的 350 萬平方公里)。孟加拉灣西臨印度半島、東臨印支半島(即中南半島),北臨緬甸和孟加拉,南臨斯里蘭卡(舊稱錫蘭)與蘇門答臘島,平均海深約 2,586 公尺,沿灣國家包括有斯里蘭卡、印度、孟加拉、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等七國。
儘管在波濤洶湧、波瀾壯闊的孟加拉灣上,卻緊緊地連繫著阿拉伯人、印度人、華人、緬甸人、暹羅人、馬來人、印尼人、斯里蘭卡人、和孟加拉人,甚至是非洲人和歐洲人,提供一塊商業、文化、宗教和政治的交融海洋場域。這在 19 世紀到 20 世紀初,幾乎淪為大英帝國的殖民經濟區域,整個孟加拉灣經濟成為英國殖民的大灣區域經濟,提供了大英帝國日不落國的經濟支撐,而當大英帝國的霸權在二次大戰後出現式微與沒落後,也隨之浪埋了孟加拉灣曾經擁有過的輝煌風華年代,而讓貧窮落後的印象開始標籤在人類的腦海上。
儘管如此,孟加拉灣曾經迸發出具有歷史厚度、資本機制、文化內涵、社會交流、宗教接觸、政治衝突、商品化交易、甚至西方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擴張與介入,之間編織著多少血淚辛酸的移民和移工悲劇紀錄,以及興衰浮沉的政經更迭,在在「見證」著孟加拉灣興起的波波商機,以及又逐漸埋沒在另一波無情的「歷史巨浪(大海嘯)」(historical tsunami)下,孟加拉灣似乎靜靜地正在等待還其本來風華歷史的面貌與記憶。無疑地,此書正一步一步地將許多歷史的生活記憶與片段,努力構築出孟加拉灣的歷史輝煌全貌,讓世人有機會再度目睹孟加拉灣曾間擁有的風采與繁榮。
從人類海洋歷史的發展角度來看,並配合著本書的結構與脈絡,個人可以梳耙出四個重要的變動因素和影響:一是地緣、二是技術、三是生活、四是移民和移工。而此四種歷史動力機制正貫穿著全文劇本與點點滴滴的故事紀錄,並交織出圖文並茂的優良巨著。
首先是地緣上的考量,主要關係著臨海的地理條件,海洋國家的興起與腳步印記,肯定是不同於大陸帝國統治的概念與歷程。而一開始人類的航海歷程勢必是沿海與沿岸的海洋發展,地緣航海機會孕育出孟加拉灣的海洋發展優勢。
其次是關係到技術的改進,航海技術改善的演進代表著推動航海的能力,自然會從沿海沿灣的航行,再延伸到沿著大陸海岸線的推動,再發展到跨越大洋的海洋時代,這正是西方船堅砲厲、西力東漸以及殖民帝國興起的主要原因,終能串連著歐非與中東地區和南海、太平洋和大洋洲的大交流。
第三是關係到生活記憶與點滴記錄,在生活即經濟的運作下,商品交換與運送的生活經濟,無疑地成為資本主義根基的海洋經濟,而海洋經濟的發展影響到世界經濟的變動。從海洋的角度來看,人類生活經濟一開始來自傍海的捕捉漁業,逐漸發展出更大海洋市場與資源的尋求或搜刮,以及拓展國家財富,生活經濟成為航海發展的動力來源,也助長了資本主義的擴張。
最後是關係到移民和移工,移民和移工是航海時代最重要的運作主體,而移民移工的遷徙正延續著海洋經濟的拓展與擴張,也加速了全球資本主義化的發展。甚至涉及到政治、軍事、社會與宗教的影響力,除了絡繹不絕往返茂加拉灣的國際移工和奴隸外,國家軍隊、商人、傳教士、遊客、官員使節、犯人等等,逐漸成為航海時代的重要旅程角色,並紀錄或書寫著航海發展的歷史。
對於曾位居於世界歷史中心的孟加拉灣,其航海發展的歷程與紀錄更具有象徵意義,不僅代表著人類航海發展的重要地區,更凸顯其在大海十字路口的關鍵地位,而其今昔興衰更迭的航海發展紀錄上,更標誌著航海時代的重大轉變與興衰。孟加拉灣海上之興起和沒落,雖然註記著一個海洋時代的消逝和結束,但也可以期待孟加拉灣正信誓旦旦地在另一波地緣政經戰略高漲之際,勢必將孟加拉灣帶回到原有海洋軸心的戰略地位上。
很榮幸地在此有機會先拜讀哈佛大學歷史學系 Sunil S. Amrith 教授的巨著,對於一度曾被遺忘的孟加拉灣歷史,試圖以橫渡孟加拉灣沿岸人民和移民的生活紀錄來重建歷史,以大量口述歷史和文獻檔案方式,並以世界體系的分析角度與結構動力,來處理自 15 世紀末到 20 世紀將近有五百年的大歷史變動,主要針對資本主義在孟加拉灣的政經變遷與衝擊,以及連結毗鄰孟加拉灣的地緣政經變遷,做一個歷史縱向和結構橫向的系統處理與描述,在龐大的資料信息量上,加上多層面的知識彙整。
作者透過孟加拉灣的生活、廣大海洋的商業中心、波濤暗湧的旅程、人的運輸、大海的十字路口、橫渡中斷、追求公民身份、到海平面的升起等章節鋪陳,並以歷史時序排列的生活點滴漸進地處理,讓橫渡孟加拉灣一書的內容和取材相當扣人心弦,加上純熟的書寫手法和生動筆觸描述,從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歷史脈動,拉出孟加拉灣許多活生生的生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記憶,歷歷在目的情節佈局,宛如一本「活」歷史上演。總之,這不僅只是一本歷史專書的探討而已,更是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地理、氣候和科技等層面交織的研究。
正如書裡提到印度人、馬來人與華人在東南亞相遇,以及在孟加拉灣際遇的歷史,成為本書處理的主體,正如甘地曾說:「新加坡與中國的距離,可以說與印度一樣近」。換言之,應該說孟加拉灣具有地域等距的地理優勢,在深層歷史系脈上更是連結了中國、印度、中東(阿拉伯)、與東南亞經濟。除了商品貿易(絲綢、茶葉、稻米、橡膠、咖啡、香料、珠寶、瓷器)外,移民和移工也成為這區域的重要動力,但這塊區域一直以來很重要、卻又沒受到相對程度重視,正如書名之副標題所示:「浪濤上流轉的移民和財富」般,便可見其核心意涵。只是當孟加拉灣被當作「過境」或「轉運」的概念區域時,其在區域經濟整合戰略上的「大棋盤」軸心地位,便很自然地會被忽視和遺忘。
本書對於孟加拉灣的歷史發展和闡述,主要建構在四個重要的主軸議題上:其一是歷史移民與商貿的核心區。這是軍隊、奴隸、商旅、傳教士、移工、移民、囚犯和官員的運送與交流,更是西方殖民勢力東漸的重要活動區域,在英屬、荷屬和法屬東印度公司的積極介入,孟加拉灣海域也不免令人擔憂,彼此在市場搶奪、競爭和軍事砲火下,加上驚濤駭浪的無情襲擊,一幕幕的血淚記憶與生命漂流,真是孟加拉灣罄竹難書且難以承受之重。
其二是孟加拉灣發展的今昔地位變遷。在二次大戰後,孟加拉灣沿岸國家相繼獨立,加上西方資本主義殖民母國的退出,以及新霸權的美國又位於世界的另一端,讓孟加拉灣彷彿處於遙遠邊際的海域,讓海上經濟活動開始趨於平靜、趨於冷靜。尤其在冷戰時期的美蘇對抗、中印對峙格局,加上冷戰後「戰場變市場」經濟掛帥的新秩序年代下,都無法讓失寵的孟加拉灣,重新吸引世人的目光,走上世界舞台。直到21新世紀的到來,孟加拉灣開始恢復熱鬧的海上貿易活動,所不同的是:「這次不是歐洲人,而是亞洲人」。也許歐洲人又重返孟加拉灣海洋經濟舊地,但是新興的亞洲人卻開始前進到孟加拉灣,開拓更偉大的海洋事業。
其三是宗教族群文化交融之地。透過絡繹不絕的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交會,加上印度人、華人、錫蘭人、馬來人、緬甸人、孟加拉人、暹羅人、阿拉伯人和英國人等的大融會,在政治殖民、經濟移工和商貿交易的交織下,也締造出孟加拉灣獨特的海洋大熔爐。難怪印度洋遠比大西洋更早於「全球化」,而橫渡孟加拉灣後,便到了一個「複合多元社會」(plural society)。很清楚地,孟加拉灣自然出現多元特殊的社會想像空間,而不是一種國家想像共同體的建構,如印尼一樣,也就是說地緣社會學影響仍大於地緣政治學。
其四是亞洲季風(monsoon)為孟加拉灣帶來生命力。季風滋養了孟加拉灣的生命,也帶來豐沛的雨量,構成了孟加拉灣的歷史。季風動向和氣候影響到海上航行的活動,也影響到人文和農業。孟加拉灣表層環流受季風強烈影響,春夏兩季吹著潮濕的西南風,引起順時針方向的環流;而秋冬兩季受東北季風影響,轉變為反時針方向環流,形成了孟加拉灣的「地形效應」。同時,季風也決定穀物耕作的疆域,劃定了稻米生產的界線,更在季風吹拂下讓孟加拉灣成為稻米生產的糧倉,養活世界大半人口。季風不僅滋潤和活絡著整個孟加拉灣區域的經濟,也為孟加拉灣帶來無比的發展動力,創造出東方與西方航行運輸和商品貿易的商機。
此外,通常對於世界經濟的重心移轉看法,都會從 15 和 16 世紀的世界資本主義興起說起,先是從地中海經濟時代為主,逐漸轉移到大西洋經濟時代,然後再從大西洋經濟時代轉移到太平洋經濟時代。在這樣的發展邏輯下,儼然忽視了一直扮演重要且具有關鍵性的世界航海經濟地位之孟加拉灣,讓孟加拉灣的興盛衰退隱藏在那處於邊陲的印度洋深海裡。
值得一提的是,當東亞資本主義經濟的崛起之際,標記著太平洋經濟時代的來臨,但是也隨著地緣經濟的移挪,以及中國大陸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加上東南亞與南亞區域的經濟擴張,未來世界經濟重心將逐漸往印度洋區域集中,特別是孟加拉灣的大經濟灣圈,可以共建包括中國、東南亞與南亞(甚至阿拉伯)經濟共同體的整合。這個環繞在孟加拉灣的大經濟圈,人口至少有 36 億人,幾乎是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在未來二十年的對接與鏈結發展下,孟加拉灣的發展世紀似乎已經悄悄來臨。
因此,對於曾位居全球歷史中心的孟加拉灣,對於其曾經的繁榮與興盛,卻淹沒在無情的浪濤之中,頗令人費解。尤其在現階段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延伸發展,透過陸上絲綢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兩股動力下,無疑地其發展交會區,勢必落在孟加拉灣的大經濟圈,是否讓孟加拉灣的風華再起,很值得去進一步觀察。
在海上動力的絲綢路徑上,便是推動「海港聯盟」經濟,以港口城市為海上節點樞紐,從寧波、福建到廣州、香港、澳門、胡志明市、馬尼拉、曼谷、雅加達、新加坡、麻六甲、吉隆坡、檳城、普吉、毛淡棉(Moulmein)、仰光、吉大港(Chittagong)、加爾各答(Kolkata,舊名Calcutta)、清奈(Chennai,英文是馬達拉斯Madras)、賈夫納(Jaffna)、可倫坡(Colombo)和漢班托達(Hambantota),甚至可以延伸到孟買(Mumbai)、喀拉嗤(Karachi)、瓜達爾港(Gwadar),延伸到中東地區,讓孟加拉灣再度成為世界經濟關注的焦點。
而在陸上動力的絲綢經濟帶路徑上,主要透過地緣關連的瀾湄合作、GMS 發展優勢、四縱開發的南北經濟走廊、泛亞鐵路的連結、孟中印緬(Bangladesh, China, India, and Myanmar, BCIM)經濟圈的整合、中巴經濟走廊(CPEC)的環節掌握、中緬皎漂港建設、中馬東部鐵路建設和雙園(關丹與欽州工業園區)對接、中斯的漢班托塔港口建設等推動,勢必有利於孟加拉灣經濟再起的態勢,多出了中國地緣戰略的元素。然而,是否能成功的真正關鍵,仍繫於中印兩大強國之間的合作與否。目前所不同的是,中國替代以往的歐洲殖民國家,一股強勁的地緣勢力與動力正往孟加拉灣擴張,而印度的興起已不再是往日被殖民的地位,頓時孟加拉灣的政經情勢出現中日兩大國較勁的秩序格局。
最後,尤其面對印度近年來動作頻頻,不僅推動「季風計畫」( monsoon project)、從「東望政策」(Look East)轉變成「東進行動」(Act East)政策,以及建立印日兩國戰略夥伴關係,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之新海洋戰略,連結太平洋到印度洋,以及橫跨亞洲和非洲的海域戰略的整合。再加上最近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倡議,建立以美、印、日、澳四國為首的「大亞太」安全架構,美日澳積極拉攏印度與東南亞,可以直接牽制中國「珍珠鏈」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之擴張。不管是為了經濟利益考量,抑或是軍事安全,大國在孟加拉灣儼然展開「誰與爭峰」的態勢,勢必掀開孟加拉灣風華再現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