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華 / 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生

印度擁有相當多元的宗教、風俗和語言,並具有獨特的階級制度,以及由眾多來自國內外的角色所構成的歷史軌跡,其文化厚度難以用三言兩語帶過,即便如此,讀者們仍能在帕茲理性中帶著感性與詩意的筆下,一睹印度風貌。帕茲具有多重身分,既是位墨西哥外交官,同時也是位詩人與作家,並於 1990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帕茲與印度的緣分始於 1951 年,當年他以駐印度大使館館員的身分前往印度,停留時間雖然短暫,卻留下了珍貴的第一印象。1962 年,他以墨西哥駐印度大使的身分再度重遊舊地,這次待了六年多。1985 年應邀至印度演講,八年之後,他偶然翻出當年的演講稿,認為當時演講內容不夠周全,因此重新書寫,成為今日這本珍貴的作品。

 


 

11708

 

  書名:《在印度的微光中:諾貝爾桂冠詩人帕茲的心靈之旅》

  原文名稱:In Light of India(圖片來源

  作者: 歐塔維歐.帕茲(Octavio Paz

  譯者:蔡憫生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

 

 

 

 

  • 作者帕茲與印度的緣起

吳繼人:「帕茲對他自己的印度見聞著墨不多;這並不表示他對印度興趣缺缺,相反,印度讓他深受震撼。但作為一個靈敏的詩人,……
他很快把全副心魂放置在所有令他驚喜和疑惑的事物背後深處的本質上。」

帕茲:「本書只是印度的一瞥:隱約看到的徵兆,在光與影間看出來的真實。本書不是供行家閱讀;這不是知識的產物,而是愛的結晶。」

 

  • 伊斯蘭教對印度的深遠影響:統治者對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採取不同策略

當代印度以印度教為大宗,許多社會規範都以印度教的標準為準則,然而,如果將時間倒流回頭檢視,會發現伊斯蘭教勢力其實在很早以前便在這個幅員廣闊的次大陸上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伊斯蘭教首次進入印度是在西元八世紀。從一開始的掠奪財物,演變為大規模的侵略。

十三世紀時,伊斯蘭教徒於德里成立了蘇丹王朝,該王朝十六世紀被來自中亞的巴柏爾毀滅,後者建立了蒙兀兒王朝。在蒙兀兒王朝期間,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關係時常緊張,不過也有難得和睦共處的時候,例如愛克巴大帝秉著兼容並蓄的精神,實際地透過法令與宗教建築建設等方式,成功緩和了雙方對彼此的敵意。蒙兀兒王朝的多數君主雖然不全認同愛克巴政策,然而他們也很清楚自己雙腳所踏著的這片土地,是由眾多偶像崇拜所構成的國度。

愛克巴大帝的孫子─同時也是王位繼承人─歐蘭茲伯並未延續祖父的招安策略,反而恢復了差別對待的政策,例如對非伊斯蘭教徒恢復課稅,剷平印度教的寺廟,並以清真寺取代等等,種種敏感的動作促使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又再度分裂。蒙兀兒帝國於十八世紀開始衰落,同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叩關印度,在外來的衝擊與不夠堅實的國內雙重因素之下,蒙兀兒帝國國勢衰微,最後被英國殖民。

十九世紀中葉,其統治政權正式被英國取代。因此,從歷史脈絡來看,伊斯蘭教並非僅是短期客居於印度,而是深植於印度,甚至是長期統治印度,對印度風貌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從此面向來看,也解釋了為何我們總是不易一語道盡印度文化,如果沒有深刻地了解印度歷史,又怎能清楚掌握當代印度的風貌。

針對兩個宗教本身,帕茲也將兩者做了對照:印度教起源於印度,來自於亞利安族的吠陀教,而伊斯蘭教是先在國外形成之後才引入印度,因此對其教義的增刪幅度非常有限;印度教結合許多複雜儀式,伊斯蘭教則相當簡單清楚;印度教的教義與教派相當繁多,而伊斯蘭教的儀式屈指可數,前者接受眾多神祇、多種教義、多種教派與信眾,後者則相信一個神、一種教義、信徒之間唯一的兄弟情感。

從這些對照中,可以看到兩者差異之大。很難想像這兩大宗教是如何達到曾經的和平共處。試想自己是曾經的成員,身邊充斥著不同信仰的人群與不同階級的種姓,共同依循著古老印度的規則運作著,形成一個外人難以打破的牆,以及牆內的世界。一切存在於印度的多元文化能成功延續至今是多麼不容易,卻又在理解之後覺得合理。

 

  • 種姓制度與現代化

成功延續至今的,不只印度教、伊斯蘭教、耆那教等等宗教信仰,根深於印度社會的種姓制度也是一例。但同樣地,種姓制度的存在並不一帆風順,它也曾經被人試圖摧毀過:十九世紀,一群孟加拉知識分子就曾經發起運動,試圖破壞種姓制度。

在現代西方的觀念中,人一生所做出的行為舉止都以個人為單位,即便個人通常會屬於某個家族、階級、宗教信仰、政黨以及國家,但這些團體都被視作是由一群個人組成。然而,在印度,人一出生便被加入種姓制度的遊戲當中,終其一生都必須遵循其所屬的種姓做該做的事情,其人是否聖潔也由種姓決定。個人不屬於個人,個人屬於團體之中、階級之中、種姓之中;個人的幸福不由個人決定,而是由所屬團體決定。英國的現代化思潮於十八世紀隨著其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一起帶入印度,種姓制度在當時逐漸被當地知識分子視為現代化的絆腳石。然而,雖然曾有這類意欲打擊種姓制度的運動,但皆因種姓制度深植於印度的文化與信仰而無法成功。

帕茲認為種姓制度之所以能夠成功抗拒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即便在現代化思潮入駐印度之後仍能屹立不搖,原因就在於種姓制度的中心思想─宗教:種姓是轉世與輪迴這種形式存在的鏈結其中的一環。在此帕茲從宗教層面去解釋種姓制度的延續,這等於是接續了前面所說的─印度充斥了各種宗教信仰,既然是個宗教融爐之國,那麼從此面向去解釋種姓制度的成功延續便多了一份合理性。帕茲也從移民歷史解釋種姓制度的起源,指出該制度是由亞利安人帶入,但起初其規則並不完整,階級也只有三種:僧侶、戰士與商人。隨後經歷了難以盡數的種族移民與侵略之後,印度裡頭的部落與族群漸漸孕育出了種姓制度的完整雛形,加上印度教逐漸遍布整個印度,種姓制度也成了全國範圍的制度。

 

  • 從作者自身出發:墨西哥與印度的比較

我很喜歡帕茲運用對照方式去談論印度,這讓我更有感於印度的獨特性。帕茲談到墨西哥及印度的相似及相異處時,將兩者做了一番對照:墨西哥人與印度人具有的其中一個共通點是,他們都對他們與其他人種的差異非常自覺。對印度人來說,這自覺是他們與其他南亞國家的差異,而對墨西哥人來說,是他們與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差異。身為墨西哥人的帕茲比其他國家的人更能清楚地體會到印度人的感受。

另一個相似點是,兩國料理所使用的調味料相同,例如紅番椒。不過,兩國仍存有不少差異,例如上菜方式─可能是因為受到西班牙的影響,墨西哥的上菜方式通常是次序精確的,一道接著一道端上桌。然而印度則不分先後順序,通常都是會將所有菜餚在同一時間擺上桌。帕茲認為這種「同時紛繁而出」的現象和印度歷史非常相似:各種族、宗教、體制及語言等等互相重疊,也和印度文化很類似:教義、神祇、儀式、宇宙觀以及宗教派系等等,往往都是齊聚一堂。

 

  • 印度文學:戲劇、長詩、短詩

帕茲:「印度詩是情慾的、諷刺的、哲學的,也是詩意盎然的,是一種詩評:一首歌以及對歌的沉思。」

帕茲筆下的印度風貌具有詩意,不僅如此,他確實喜愛談詩、談印度歷史、談宗教、談種姓制度,也談藝術。帕茲提到印度詩的三個特色:第一,古印度詩人及十八世紀的法國作家都不會使用粗鄙的文字,並避免露骨地提及生殖器;第二,印度詩具有「暗示」的特色,其詩作近似歐洲象徵主義;第三,印度詩人經常從客觀超然的角度進行創作。由於受到佛教禁慾主義的影響,在我原先的想像當中,梵文詩的主題應該不會與情慾有關聯,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男女情事與肉體上的快感正是這類詩作的常見主題之一,例如描寫少女發現自己成為女人之時的驚艷之情、巧妙的性誘惑、女性向閨中密友鈄露強烈的情慾等等,不過寫作手法如同前述,通常以暗示性方式寫作多於直白露骨,透過各種意象來表達女性各種胴體部分,也時常使用隱喻及明喻,帕茲認為印度詩所使用的比喻相較於西方詩作顯得更加刻意。除了關於性的主題之外,印度詩也經常以日常生活為主題,例如以農婦的角度出發,寫出其對於家務既詼諧又憤慨的悲歌;或者從學校老師的角度出發,寫出其對於教書處境無奈的告白。

此外,印度詩經常運用鮮活的手法寫下對於大自然的感受。不論主題是物質上的、精神上的、有形的、無形的,印度詩人都將之納入寫詩的範疇當中,正如印度對於各種文化的包容態度。不過,詩的主題雖然包羅萬象,但我們仍能在眾多詩作之中歸納出印度詩的某些偏好。

 

  • 結語

這本書內容相當豐富,全書總共分為四部,若想要對印度有基本的客觀認識,第二部和第三部我想挺適合的,內容包括宗教、種姓制度、語言、印度的國家主義、政教分離與民主政體等等。不過我認為這本書最值得讀者翻閱的是第一部和第四部,原因在於這兩部有較多帕茲與印度之間的獨特緣分與記憶,並且有他對於宗教裡頭的某些思想要素提出自己獨到的看法,就算僅是整理各家思想也相當有意思,也會對某些宗教概念進一步澄清。

例如他談論到印度教對於解脫的詮釋其實並不等於基督教對於救贖的概念;談論到印度教、基督教、猶太人與伊斯蘭教擁有不同的宇宙觀,前者認為宇宙是一系列的,並且由梵天的一顆蛋孵育出來,而後三者認為只有一個宇宙;也談論到基督教、伊斯蘭教與中國人不同的時間觀,這些內容更深更細緻,適合給對於這些宗教有一定程度了解的讀者細細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