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汝羽 / 南亞觀察特約撰稿人
婚姻對於印度女人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印度,婚姻與浪漫愛可能毫無關聯,婚姻作為一種契約,存在於兩個家庭之間更大的象徵是結盟與資源共享。在印度,婚姻與浪漫的愛可能是平行發展的雙軌制,而非臺灣人一般認同的互為因果。即使是高學歷、高收入的「現代獨立女性」,依然難以逃脫印度社會對女性和婚姻的層層綑綁。
審美標準與婚姻階梯
今年芳齡二十的 S 是我的學生,來自泰米爾邦保守的婆羅門家庭,她的父母親從鄉村移入小城市後接受高等教育並在二級城市就職,並沒有將她當做「招弟」,而是全心培養她,從她五歲第一次參加入學考試開始,便花數十萬盧比捐錢給名校讓她安心在教育品質高的私立學校讀書,爾後高二及高三參加報考 IIT 入學考試的專門入學指導學校,讓她順利考上名校機械系,是全校男女比約 95:5 當中的五分之一。
S在我的課堂上認識了來自安德拉邦的 P 學長,在課堂活動中開始認識彼此、一同參加學校文化季的各項競賽與展覽活動,進而告白開始交往。當他們期末雙雙來拜訪我,將我當成媒人一樣地道謝時,也仔細分享了戀愛與告知雙方父母的過程。P 的父母在得知兒子交了女朋友之後,只問了兩個問題,她吃素嗎?她皮膚是白還是黑?S的父母則從對方吃不吃素,問到在校平均成績,及 P 畢業後的工作及生涯規劃。既便是如此開明的父母,他們也頻頻催促才大學二年級的 S 畢業後要立刻結婚,因為女人的身價會隨著交往時間拉長而下跌,要是將來 P 反悔不願結婚,S在婚姻市場上必然會「貶值」。S 自己的想法是如何呢?她指出,現行的婚姻制度的確就像人肉市場,她雖然不滿,但也無力改變。
「女人需要先學習獨立再進入婚姻」,四十歲的 Himachal 邦鄉村主婦 Ujala 對我說。她有三個女兒,每個女人都完成了大學學歷。高學歷、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女性在畢業後立刻走入家庭,隨之而來的風險是,若婚姻不能給予人身安全與經濟保障,女性無法離開家庭自食其力。
〈電影 Queen 的劇照,圖片來源〉
在寳萊塢電影「Queen」的故事中,Rani 在婚禮前一天被到英國打工的未婚夫嫌棄沒有見識而被退婚,不甘心的她一個人去了巴黎「蜜月旅行」,進而改變了她的人生。
對印度女性來說,結婚也可以是一種達成向上流動的方式。女性透過婚姻階梯向上流動較男性容易被接受。不管是從鄉村嫁到城市,或者由較低的次種姓嫁到較高的次種姓階層。她身上的資本包括學歷、美貌、嫁妝以及貞潔,透過談判式的婚姻協商,成為決定她「市值」多少的基本條件。膚色黑、乾瘦的女孩配上一輛車或者房子當嫁妝通常就能嫁到地位較高的丈夫、妻子教育程度若比丈夫還高,就要證明自己溫柔賢慧,自我艱難地掙扎在家務與外出工作之間。此外,女性在婚姻市場上的價值隨年齡逐漸提高而急遽下跌,這也是在全亞洲普遍的社會現象,在印度談論這些更加不需要任何包裝。當女孩接近三十還未嫁,將兒女婚姻大事視為己任的印度父母就有可能註冊各大相親網站只求盡快「出貨」,這也成了高學歷高收入女性被迫返鄉結婚的惡夢。
〈印度一個相親網站的廣告:讓你用更輕鬆的方式找到人生伴侶。圖片來源〉
在印度,婚姻與浪漫愛可能毫無關聯。印度這個急速變化中的發展中國家,近年來都市地區受過高等教育,收入穩定財務獨立並選擇獨身的女性越來越多,父母親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然而在鄉村地區,不到十六歲就結婚或十一、二歲就被決定婚配的例子仍比比皆是,但那種婚姻的實質內容與契約關係的保障跟跟臺灣一般對於婚姻的想像則有極大的差異。婚姻作為一種契約,存在於兩個家庭之間更大的象徵是結盟與資源共享。在印度,婚姻與浪漫的愛可能是平行發展的雙軌制,而非臺灣人一般認同的互為因果。
〈 印度婚禮的現場,新娘為新郎戴上花圈。Credit to Reuters〉
印度的婚俗似乎正反映,也同時增強了,男女性被視為不同價值的存在。不管女性是來自印度教、穆斯林或者耆那教家庭,從她一出生她的父母親就要開始替她預備一筆嫁妝,在某些地區,男性既不需負擔婚禮的費用,也不需要準備聘禮。當嫁妝的數量決定女兒將來是否會被善待,或者是整個家族的面子問題,貧窮的家庭可能無法承擔這沉重的負荷,使得養女兒變成一項負債,生養兒子則可以從他得到收入與奉養的保障。一輩子生活在同種姓社會中的藥房老闆Sharma 先生說,雖然實際上通常會照顧父母的多半是嫁出去的女兒,因為女兒總是比兒子貼心,但大部分印度教家庭仍然不能接受沒有兒子。這是因為印度教傳統中父母親去世之後必須倚靠兒子將自己火化,才能使靈魂獲得解脫(moksha)。
Empower women, start with boys
[相關影片]反對婚姻暴力的都市型敘事
今日在印度,生而為男性或者女性已經不再具有必然的命運差異,更多是地理區位與父母親階級,能決定一個人是否有機會接受教育等基本向上流動需要具備的條件。除了不同宗教文化對於性別關係的想像不同以外,年輕女性在都會地區的地位是鄉村女孩想像不到的生活,例如無力照顧女兒的印度教徒父母有可能將女兒奉獻給 Yallama 女神的寺廟,將她變成 Devadasi,從寺廟或出資購買其初夜的男人獲取一筆金錢,或之後長期倚靠她出賣肉體所賺的金錢養活家中其他孩子。孩童商品化的情況不限於女性,在鄉村地區,兒子也可能因為家貧而成為父母親變賣以換取現金的商品,人口販運的市場一直存在。
若空間制約反應出傳統上一個印度女人的生命就是在父親與丈夫之間流離,流動是否真的能夠改善她的社會地位?回到衡量女性自由的基準點上,她的生活不能離開或沒有保護者--即使她的保護者並不一定會善盡其責。
【延伸閱讀】
【婦女節專題】Being a Woman in India做為一個女人,在印度/ 人身安全篇
【婦女節專題】Being a Woman in India做為一個女人,在印度/ 社會文化篇